Married or Not Married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好友C:我家人不時會透露趕快嫁掉,和沒結婚好像很可憐,被這種氛圍包圍時,感覺不太好,雖然可以理解家人是出於擔心等等...
我本來以為他們會因為自己婚姻 [狀況] 也沒很好,所以不鼓勵女兒或妹妹一定要追求婚姻。
「有對象催結婚,沒對象催找人」應該是包含自己在內不少人的共同經驗,頗有感觸,於是回C回得有點長 XD;回完想說都花時間認真寫了,乾脆貼出來,或許留個紀念,或許協助人整理思緒:
首先,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自我覺察發現自己的思維或行為很機械化,很多人就是遵循某種社會價值或規範生活到現在,對很多事不求甚解,對很多問題也沒打算深入探問。
我這麽說目的不是批評這些人有無對錯好壞,主要想表達的是,在我們決定要如何應對前,認知到「很多人會重覆著同樣的思維與行為」是一個重要的前提。
而你的家人們可能會將「自己婚姻沒有很好」歸咎於自己運氣不好、或識人不清沒挑到好對象,而不是因此去質疑婚姻這個制度;甚至「識人不清」都可能是因為對於「愛情」的想像還停留在浪漫愛、匯流愛 [*1] ,而常常在不清楚「婚姻」是什麼的情況下,因為「年紀到了」,就「結一下吧」!
你跟你家人、前男友的相處經驗,應該都愈能讓你感覺到,你的價值觀、意識形態與他們有一定的落差,且應該是跟我較接近;也就是說,在現在這個社會上,我們可能比較是少數。
既然如此,適度抽離那個情境,對你的身心健康比較好。
再來,你的家人似乎沒有「界線」的觀念,所以可以適度為他們畫出來。
他們可以用擔心你感情狀態的方式來關心,你為了禮貌可以聽他們講完——好,你盡完作爲家人的義務了。
接下來,你可以委婉而平和地說:「謝謝你們的關心,我可以照顧好自己的。」或者活潑輕鬆地回:「都什麼時代了,沒有人在乎幾歲結婚啦~重點是要有適合結婚的對象吧?不然還要花力氣離婚耶!」
(文字再自己修啦~)
接著,我剛提到的「抽離」,指的是「根據你對這些人背景的了解去詮釋他們說的話」,而不是「只解讀他們說的話那些字面上的意思」—— 要去區分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意見」;哪些是「真理」,哪些是「價值判斷」。
舉例來說,今天你知道A是個害怕單身,價值觀上嚮往婚姻的人,那A對於那些單身或拖很久不結婚的人透露出輕視或擔憂,就是可以預期的,不用太意外。
而要不要讓A的話語或行為影響你,先決條件是,你對A(及他的價值觀)認同到什麼程度,或認同在什麼部分。
如果你本來就知道他的個性、價值觀跟你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你不是那麼認同,那不管他說了什麼,我會建議不用進到心裡去認真考量。
不然10個人對你的感情生活(甚至人生)出10種意見,毫不區分地通通受影響,既混亂又勞累吧!
我知道你是一個常常在自我反省、對他人建議或意見保持開放心胸的人,這是好事。
但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時間愈來愈寶貴,我會建議有意識地篩選一下,你要將誰的意見/建議/評論認真對待,將誰的聽過即忘、禮貌上四兩撥千斤一下即可。
畢竟這個世界上,光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探索的事物便已夠多了,值得尋覓的良伴也都要怕沒時間去相遇了,所以,排一下優先順序或許長遠來看是比較好的~
我先就腦中有的概念比較口語地談,待之後比較有時間時,再拿些閱讀材料跟你討論。對於我的回應有什麼想法也可以再跟我說喔~
最後,分享這段:
『必須對「情緒、感受」有更加警慎的覺察。當我們有能力看穿情緒結構認知偏誤的拉攏與懲戒,並且拉開我們與這世界敘事模組的距離,我們才有可能看見這世界複雜的面貌,也看見自己在語言的世界如何被擺放,又如何可以在其中自我協商。
至少,當下一次突襲來臨之前,我們要有心理準備,千萬不要在驚嚇中不知所措。我們要直視這些懷疑、貶低、挫傷、厭惡、噁心感受,理解恐同與厭女的情緒結構。』
從這篇「恐同?厭女?讀《從噁心到同理》與《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出來的,有興趣可以看看: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08/4037515
[*1] 「匯流愛」在紀登斯的定義下,戀愛中的伴侶比「浪漫愛」更平等且注重協商,但近期「匯流愛」逐漸受到部分學者挑戰其對於「雙方有足夠的平等」這樣的假設。有機會我再另外開篇幅談~
匯流愛相關介紹,可參考:http://sex.ncu.edu.tw/course/romanticlove/CLASSES/romanticlove_4-12.htm
- - - - - - - - - - - - - - - - -
Photo Credit: https://blogs.chihealth.com/annoying_family/
- - - - - - - - - - - - - - - - -
(原文在 2020.5.31 20:54 發表於個人臉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性別騷,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這些婊子對厭女(misogyny)分類表見怪不怪呀,蕩婦羞辱(slut shame)不隨時在生活中甩也甩不掉嗎? 身處這樣的現實世界中,婊子們,該嚴正警告的、該斷開鎖鏈的、該報警的,不要猶豫。如果妳需要一點勇氣,找其他婊子們加入救援吧!不要害怕! 唉,如果找不到願意與你互相照顧、一起成長且能溝通
    不知為何,我常被朋友們拿來作為主流價值觀的“實驗組”。通常他(她)們會先跟我說一個故事,然後問我“怎麼看”,待我 “作答” 完後,再持續兩相參照與追問,有許多討論,也有不少挑戰。 談話進入尾聲時通常有幾種回應: A) 對我來說還有點難承受/我不是那麼認同,但能聊聊也不錯啦! B) 你的想法我同意,但
    「鼓勵女生去性侵男生」這樣的概念,會被拿來當玩笑話,背後隱含著什麼呢? 【科普: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先從輕鬆一點的科普開始好了。性器官跟膝反射一樣,被刺激了會有反應是正常的,即使沒有性交意願,被刺激了會分泌液體或勃起,都請理解為膝反射。(有意願時,反應可能會較大,但不可回推為「有反應就是有意
    上週課程將近尾聲時,有位學生在即時問答平台(上週用 Pigeonhole Live )表示,覺得課程有些難,他/她(匿名,所以不清楚是哪位)覺得自己很認真地預習文獻與聽講,卻還是抓不到重點。也表示雖然自己是外系生,但看其他外系生好像蠻跟得上的,於是希望能傳授一些修這門課和看懂文獻的訣竅。 與老師討論
    這幾天有個議題佔據了美國許多媒體的版面——華盛頓州眾議院和參議院都通過了性教育法案(Comprehensive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從尊重身體界線、辨識性相關的侵犯、「積極同意才算同意」(affirmative consent, aka "Only Yes
    記得好幾年前自己還在某個組織擔任幹部時,一位工作同伴不只一次在大家工作分配完之後,轉過來對我說: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OOO,可以問XXX」。 第一次時,我愣住了,「沒來由地為何冒出這句?」我感到困惑。但又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在討論過程中散發出需要人協助的訊息,才讓這位同伴有這種預設。 於是終於在...
    我們這些婊子對厭女(misogyny)分類表見怪不怪呀,蕩婦羞辱(slut shame)不隨時在生活中甩也甩不掉嗎? 身處這樣的現實世界中,婊子們,該嚴正警告的、該斷開鎖鏈的、該報警的,不要猶豫。如果妳需要一點勇氣,找其他婊子們加入救援吧!不要害怕! 唉,如果找不到願意與你互相照顧、一起成長且能溝通
    不知為何,我常被朋友們拿來作為主流價值觀的“實驗組”。通常他(她)們會先跟我說一個故事,然後問我“怎麼看”,待我 “作答” 完後,再持續兩相參照與追問,有許多討論,也有不少挑戰。 談話進入尾聲時通常有幾種回應: A) 對我來說還有點難承受/我不是那麼認同,但能聊聊也不錯啦! B) 你的想法我同意,但
    「鼓勵女生去性侵男生」這樣的概念,會被拿來當玩笑話,背後隱含著什麼呢? 【科普: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先從輕鬆一點的科普開始好了。性器官跟膝反射一樣,被刺激了會有反應是正常的,即使沒有性交意願,被刺激了會分泌液體或勃起,都請理解為膝反射。(有意願時,反應可能會較大,但不可回推為「有反應就是有意
    上週課程將近尾聲時,有位學生在即時問答平台(上週用 Pigeonhole Live )表示,覺得課程有些難,他/她(匿名,所以不清楚是哪位)覺得自己很認真地預習文獻與聽講,卻還是抓不到重點。也表示雖然自己是外系生,但看其他外系生好像蠻跟得上的,於是希望能傳授一些修這門課和看懂文獻的訣竅。 與老師討論
    這幾天有個議題佔據了美國許多媒體的版面——華盛頓州眾議院和參議院都通過了性教育法案(Comprehensive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從尊重身體界線、辨識性相關的侵犯、「積極同意才算同意」(affirmative consent, aka "Only Yes
    記得好幾年前自己還在某個組織擔任幹部時,一位工作同伴不只一次在大家工作分配完之後,轉過來對我說: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做OOO,可以問XXX」。 第一次時,我愣住了,「沒來由地為何冒出這句?」我感到困惑。但又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在討論過程中散發出需要人協助的訊息,才讓這位同伴有這種預設。 於是終於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女性面對原生家庭背景所帶來的焦慮和婚姻生活的挑戰,透過充分溝通和準備,以及建立婚姻獨立制,最終創造了幸福穩定的人生。文章強調了學習善用焦慮、提早準備和充分溝通的重要性。同時也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婚姻經營之道,通過彼此尊重和理解,實現了家庭和諧與財務獨立。
    親戚在家庭聚會中關心你的感情狀況,常會介紹「合適的人選」,但這種熱心有時讓人倍感壓力和困惑。他們往往忽略你的個性和需求,過度干涉讓你失去生活掌控感。與其被動接受,不如坦誠溝通,擴大交友圈,主動掌握自己的感情生活。
    Thumbnail
    兩個人拍了拖幾年,就算男方有沒有求婚也會覺得是時候結婚了,很多人會就這樣步進了婚姻,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因為感到時間到,尤其是年過三十的人,會告訴自己是時候結婚生小孩。這就是很多人婚後不高興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很多人在結婚前已經對男朋友或女朋友沒有感覺,但放棄會感到可惜和害怕。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年輕時候總會有人勸我結婚,說結婚也不錯。是啊,結婚“也”不錯,還是有個“也”字,反之結婚“也”錯。 現在年紀大了不會有人勸我結婚了,大多都說妳自己覺得一個人也好,是啊,一個人“也”好,反之一個人“也”不好。 有些人會對我說“因為妳還有父母,跟父母一起住”,我覺得是不是把我的父母或者把他人
    Thumbnail
    對於尚未有伴侶的人,在這裡的建議是:在選擇伴侶之前,先清點自己重視什麼?相信什麼?自己的信念是什麼?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了解自己多一點,才能選擇與自己「核心價值觀」相似度高的伴侶。對於已經有了伴侶,但是結婚後才知道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不怎麼相同的朋友,在這裡的建議是:改變自己吧!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如果溝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女性面對原生家庭背景所帶來的焦慮和婚姻生活的挑戰,透過充分溝通和準備,以及建立婚姻獨立制,最終創造了幸福穩定的人生。文章強調了學習善用焦慮、提早準備和充分溝通的重要性。同時也分享了作者自己的婚姻經營之道,通過彼此尊重和理解,實現了家庭和諧與財務獨立。
    親戚在家庭聚會中關心你的感情狀況,常會介紹「合適的人選」,但這種熱心有時讓人倍感壓力和困惑。他們往往忽略你的個性和需求,過度干涉讓你失去生活掌控感。與其被動接受,不如坦誠溝通,擴大交友圈,主動掌握自己的感情生活。
    Thumbnail
    兩個人拍了拖幾年,就算男方有沒有求婚也會覺得是時候結婚了,很多人會就這樣步進了婚姻,不是因為愛對方而是因為感到時間到,尤其是年過三十的人,會告訴自己是時候結婚生小孩。這就是很多人婚後不高興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很多人在結婚前已經對男朋友或女朋友沒有感覺,但放棄會感到可惜和害怕。
    Thumbnail
    隨著年歲增長,對於性別傳統思維,我的想法已經不再那樣單一、那樣絕對,不再遇到和自己思想有差異的人就有形無形的封鎖他。我不再認為結婚就是對女性的綑綁、生小孩就是女性生命的犧牲。現在的我覺得,有結婚很好、沒有結婚很好,有小孩很好、沒有小孩很好。
    Thumbnail
    最近身邊幾個好朋友都不約而同的要步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裡,照理說,基於朋友的我應該是要給予祝福,但跟朋友們聊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後,我不禁開始思考:要不要結婚?到底是出自於自己內心所想要做的,還是要滿足及成全家人朋友們的期待所做的決定。 現在離婚率高居不下,有一部份原因應該也是來自這些父母及親朋好友
    當我廿七八歲,該是適婚年齡時,社會上突然流行一個觀念:找個你愛的做朋友、找個愛你的結婚。頓時間我在愛與被愛的角色中被嚇到了,所以願意嫁我的,可能心裡根本沒有我?總覺得這樣的想法一定會有後續,果然,十年後,又有升級版了,找個妳愛的做朋友、生孩子;找個愛妳的結婚,幫妳養孩子! 結婚很多年以後,才發覺愛
    年輕時候總會有人勸我結婚,說結婚也不錯。是啊,結婚“也”不錯,還是有個“也”字,反之結婚“也”錯。 現在年紀大了不會有人勸我結婚了,大多都說妳自己覺得一個人也好,是啊,一個人“也”好,反之一個人“也”不好。 有些人會對我說“因為妳還有父母,跟父母一起住”,我覺得是不是把我的父母或者把他人
    Thumbnail
    對於尚未有伴侶的人,在這裡的建議是:在選擇伴侶之前,先清點自己重視什麼?相信什麼?自己的信念是什麼?你的價值觀是什麼?了解自己多一點,才能選擇與自己「核心價值觀」相似度高的伴侶。對於已經有了伴侶,但是結婚後才知道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不怎麼相同的朋友,在這裡的建議是:改變自己吧!用智慧來解決問題,如果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