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產品的套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李奧納多主演的「華爾街之狼」,他在影片的結尾說了,「想盡辦法,把手上那支筆賣給我」。影片中,有各式各樣的答案,卻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他賣的不是商品,而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更好的生活體驗,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而感到興趣。
現在這個充滿智慧型裝置的生活裡,對於筆的需求性已大幅降低。如果你跟我說,「把這隻筆賣給我」,那麼我會這麼說,「你跟我應該都不太需要這支筆,它看起來也沒甚麼特別,也不這麼吸引人。但,我建議你買下它,因為稍後你會需要它,在我的提案簽上一份合約」。
我想,我已經成功吸引你的好奇,你對我接下來的提案會感到興趣,接下來不管我賣的是不是筆,或是其他產品,你都會集中精神聽聽我講甚麼。在企劃提案,最怕的就是提案人興致勃勃,接收人興趣缺缺,不管你說甚麼,我都沒在聽,你想表達的,一概接收不到。成功的企劃,必須在一開始就引起好奇心,不管內容多麼樸實、枯燥,都要讓所有人感到有趣,哪怕是抱著「我看看你有多能說、多能賣」的看戲心態也好,起碼,他注意到你了。
接著,所有人等著看你演出,這個舞台是你爭取來的,提案的內容必須完全以客戶的問題需求為中心,精確描繪出他們在市場的困境,停滯不前的原因,突破的機會點,盡可能地讓客戶覺得你了解它,而這也是你必須有的基本功。千萬不要在這麼好的舞台上,瘋狂介紹自己的商品,分析對方公司的錯誤策略,市場的走向偏離,這會讓現場的客戶顯得是笨蛋。
更不要在提案的前中段就端出合作方案,甚至你的價碼,這不是聰明的做法,因為你已經透露出你極度想拿到這個案子,在意的是案子本身帶來的績效與獲利,立基點並不在與客戶的關係上。
試想,現在的你有個換屋需求,正準備將你的舊房子出售,多年來的居住環境,有著許多你珍藏的回憶與熟悉的角落,因為人生的規劃,不得不換到更大、更好的環境,迎接下一段的新生活,而你心中其實充滿不捨。到此看房子的客戶,一進門就開始批評,格局不好、裝潢古板、採光不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他還開了一個爛價,這下好了,你不轟他出去也難。
比較聰明的做法,在提案的內容上,盡量往市場走向去說明未來的趨勢,減少提及客戶的缺點,往接下來的策略調整上可以如何進行改善,發展出後續在市場上的優勢,再順勢告訴他,很剛好,我有這些你所需要的東西。至於價格的部分,能不提、就不提,等客戶迫不及待想合作了,最後成交的價碼通常都會好上很多。
最後,我把這隻筆送給你,我不賣筆。合約的利益與意義,遠大於這支筆的價值,但這支筆,卻是一整個合約的開端。
除了面銷,回到線上的銷售來說,方式就完全不同。面銷可以知道客戶的背景、需求,而線上銷售,我們連對方是誰都不曉得,要讓對方成功下單,就必須猜測他的使用需求。在銷售的腳本情境上必須研擬多種版本,白天銷售的方式、晚上銷售的模式,室內情境的想像、室外所需的狀況。加上系統本身對於使用者貼上的標籤,初步判斷對方喜歡甚麼興趣、推斷哪個行業,使用習慣會在哪個時間出沒在平台上,喜歡逗留在那些社群互動,這些在系統上都能替你找到,你不必太燒腦,只需要去熟悉廣告後台的設定邏輯,至於哪些平台好用,依照個人需求去嘗試,你我愛的不會相同。
我們必須要做的是設定多種腳本,在第一檔、第二檔、甚至第三檔的廣告都無法促成成交,還有後續的銷售模式可以繼續推廣曝光,不能輕易將廣告帶入的流量輕易的流失。如同我不會知道你何時會帶上一杯咖啡,是早上起床的醒腦黑咖啡,還是進辦公室擺在桌上的熱拿鐵,或者午餐過後的焦糖瑪奇朵,還是下班後慰勞自己的一杯加倍濃縮,當然,你也有可能是熬夜的工作型態。
以上已有五個情境提供我們製作文宣,一個一個輪流發送到你面前的套路,由系統判斷哪個停留的秒數最久,最後點擊哪個廣告文案,最後是否有達到成交。達成訂單成交率是最終目的,如果未完成,由再行銷的模式,往點擊的內容方向修改文案訴求,持續的將廣宣輪流送到你面前,直到打到痛點、直到你買單為止。
一整套的SOP流程,都是由內部企劃,按照消費者的可能習性去規劃,靠著多年的市場經驗值累積,消費者的行為反饋,去判斷分析各種銷售型態,執行各項促銷及推廣任務,這些套路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但你可以在每一筆的訂單、每一次的企劃案中持續學習,堆積品牌實力。當你擁有越多的企劃腳本,各種不同的模式,訂單轉換率就會不斷的提高。這些銷售模式,在一開始的階段都已經模擬好各種版本,只需要依照消費者的點擊遺跡,持續的發送更進一步的圖文與生活體驗模式,讓消費者找到自己的生活軌跡,獲得認同,最後讓他拿出信用卡,完成訂單。
謝謝你訂閱葛捷思的文字內容,你可以前往你需要的章節,找尋你需要的知識內容。
【市場買單,你才叫品牌】
第一章-新創品牌的思維
第二章-品牌經營的策略管理
第三章-品牌定位行銷市場
第四章-身為業者的經營心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職場嘛,就是一個賺錢生活的地方,沒這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說服我們該怎麼做,決定要怎麼做的只有自己。 老闆的思維在我們身上不一定有效,誰說每個人都嚮往當著大老闆的生活,其實你的日子通常比這些人更精采,我們,只是不想炫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品牌企劃,分為線上企劃與實體企劃,線上企劃通常最終目的都是以轉換銷售為最終目的。透過各檔期的導促活動,拿出與活動內容有共同點的銷售商品,重新再包裝,不論在文案企劃上、視覺規劃、產品價值提升搭售技巧等等,都是可以再包裝的切入點。
這幾年因為網路投放廣告的規則被使用者摸熟了,門檻也不高,許多新創品牌陸續冒出頭,FB、IG、LINE@上不時出現許多新東西、新花樣,看起來還不錯,而我們也被觸及導流,文宣頁面也不錯,身為網路使用者的我們,也想去看看大家開箱體驗心得或是大家怎麼說,這時候問題來了...
要如何被記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你是因為價格被注意到,還是服務品質讓客戶滿意,或者是商品品質本身勝過市面上所有競爭對手,先弄清楚自身的優勢,了解品牌自身處於哪個位階,這個消費者階層是何種屬性,生活習慣、消費方式、平均所得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認知。
小眾市場怎麼來的 在經營品牌市場上,越大規模的公司,就越需要越大量的消費者,越高的營收才可以支持公司的營運與獲利狀況。在這個條件下,品牌越大的公司,越容易放棄小眾族群,而這些小眾市場,就是新創品牌生存的空間與機會。
先想掠奪市場、再來創造市場 許多業主初創時期抱著許多美好的夢想,想像自家產品的獨特性、創新的市場區隔就能打下一片江山,但往往結果通常不如預期順利,如果你不是集團的子公司,否則很難承受這樣的虧損,若沒有控制好風險,打包的機率很高。 
品牌企劃,分為線上企劃與實體企劃,線上企劃通常最終目的都是以轉換銷售為最終目的。透過各檔期的導促活動,拿出與活動內容有共同點的銷售商品,重新再包裝,不論在文案企劃上、視覺規劃、產品價值提升搭售技巧等等,都是可以再包裝的切入點。
這幾年因為網路投放廣告的規則被使用者摸熟了,門檻也不高,許多新創品牌陸續冒出頭,FB、IG、LINE@上不時出現許多新東西、新花樣,看起來還不錯,而我們也被觸及導流,文宣頁面也不錯,身為網路使用者的我們,也想去看看大家開箱體驗心得或是大家怎麼說,這時候問題來了...
要如何被記住,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你是因為價格被注意到,還是服務品質讓客戶滿意,或者是商品品質本身勝過市面上所有競爭對手,先弄清楚自身的優勢,了解品牌自身處於哪個位階,這個消費者階層是何種屬性,生活習慣、消費方式、平均所得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認知。
小眾市場怎麼來的 在經營品牌市場上,越大規模的公司,就越需要越大量的消費者,越高的營收才可以支持公司的營運與獲利狀況。在這個條件下,品牌越大的公司,越容易放棄小眾族群,而這些小眾市場,就是新創品牌生存的空間與機會。
先想掠奪市場、再來創造市場 許多業主初創時期抱著許多美好的夢想,想像自家產品的獨特性、創新的市場區隔就能打下一片江山,但往往結果通常不如預期順利,如果你不是集團的子公司,否則很難承受這樣的虧損,若沒有控制好風險,打包的機率很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對方「個人」角度去思考,推測出他在意的利益點為何?並且去做出能滿足到他慾望的連結。
Thumbnail
曾經我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多、人多我廉」的最後一句話常開玩笑的是「人廉我跑」,也就是當市場上大家都在削價競爭的時候,這塊餅就該放棄了。會講這句話的思維主要還是因為我的行銷邏輯跟面對的客戶,最終還是以品牌建立為主,不是說削價競爭無法成就品牌,只是我比較不想讓我的客戶變成以價格戰為主的品牌。
Thumbnail
創業初期,每一筆訂單,我總是優先衡量自己的利益。這個時期的我,比起商品是否真正適合對方,是否能替對方生活帶來改善,我更加重視自己的利益,希望能盡可能把服務或產品用推銷的方式賣出去。 我只在乎要怎麼包裝說話的方式,才能把缺點隱藏起來,讓對方買單,沒有考量到如果自己站在客人的角度會是什麼感受。 後來
不是創造夢幻客戶,而是創造長久生意的大客戶。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其實很希望趕快可以把我們想要分享的產品、事業,把它分享給對方。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往往對方沒辦法可以去理解跟接受,因為對方還沒ready好。 所以在過去學習銷售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流程跟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談到電商銷售容易犯的銷售盲點,包括沒有畫面、沒有對象、沒有目的和沒有比例等。文章提供瞭解決這些盲點的方法以及如何進行銷售診斷。
Thumbnail
《只賣我想要的》作者野崎亙是成功經營日本多個人氣連鎖品牌的幕後推手。他認為與其藉由市場調查來了解消費者的偏好,不如先從釐清自己的需求與想法開始。品牌主必須重視「假如自己是消費者,真的能夠接受那個產品或服務嗎?為什麼會想購買呢?」的答案。只有深入去挖掘消費者的想法作為產品或服務的起點,才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商業是什麼? #我一直都有我的見解 我不是本科,沒有上過商學院,所以全然憑藉自身摸索和失敗的經驗。 傳遞交換資訊,叫做「#行銷」 而交換的的產品,叫做「#商品」 想要創造交換的對象,叫做「#市場」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Thumbnail
當妳嘗試過許多努力,但還是會遇到拒絕妳的客人,推銷產品沒有很順利的時候,跟我一起試試看種「種子」吧 ! 也當公司花了不少錢打廣告,業務也拜訪了許多的店家,但遲遲,試試看「想甚麼就給麼」的神祕武器吧 ! 主動上門的客人,不殺價直接講重點就成交 如果妳跟過去的我一樣,把殺價這件事情當作必要的事,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從對方「個人」角度去思考,推測出他在意的利益點為何?並且去做出能滿足到他慾望的連結。
Thumbnail
曾經我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多、人多我廉」的最後一句話常開玩笑的是「人廉我跑」,也就是當市場上大家都在削價競爭的時候,這塊餅就該放棄了。會講這句話的思維主要還是因為我的行銷邏輯跟面對的客戶,最終還是以品牌建立為主,不是說削價競爭無法成就品牌,只是我比較不想讓我的客戶變成以價格戰為主的品牌。
Thumbnail
創業初期,每一筆訂單,我總是優先衡量自己的利益。這個時期的我,比起商品是否真正適合對方,是否能替對方生活帶來改善,我更加重視自己的利益,希望能盡可能把服務或產品用推銷的方式賣出去。 我只在乎要怎麼包裝說話的方式,才能把缺點隱藏起來,讓對方買單,沒有考量到如果自己站在客人的角度會是什麼感受。 後來
不是創造夢幻客戶,而是創造長久生意的大客戶。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其實很希望趕快可以把我們想要分享的產品、事業,把它分享給對方。可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往往對方沒辦法可以去理解跟接受,因為對方還沒ready好。 所以在過去學習銷售的過程當中,有很多的流程跟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談到電商銷售容易犯的銷售盲點,包括沒有畫面、沒有對象、沒有目的和沒有比例等。文章提供瞭解決這些盲點的方法以及如何進行銷售診斷。
Thumbnail
《只賣我想要的》作者野崎亙是成功經營日本多個人氣連鎖品牌的幕後推手。他認為與其藉由市場調查來了解消費者的偏好,不如先從釐清自己的需求與想法開始。品牌主必須重視「假如自己是消費者,真的能夠接受那個產品或服務嗎?為什麼會想購買呢?」的答案。只有深入去挖掘消費者的想法作為產品或服務的起點,才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商業是什麼? #我一直都有我的見解 我不是本科,沒有上過商學院,所以全然憑藉自身摸索和失敗的經驗。 傳遞交換資訊,叫做「#行銷」 而交換的的產品,叫做「#商品」 想要創造交換的對象,叫做「#市場」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Thumbnail
「到底要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這大約是行銷學習社團最常出現的問題,行銷方式百百種,且消費者心理千變萬化,作為行銷人,該怎麼屢戰屢勝呢?如果你也是正在學習中的行銷菜鳥,閱讀《峰值體驗》或許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多靈感!
Thumbnail
當妳嘗試過許多努力,但還是會遇到拒絕妳的客人,推銷產品沒有很順利的時候,跟我一起試試看種「種子」吧 ! 也當公司花了不少錢打廣告,業務也拜訪了許多的店家,但遲遲,試試看「想甚麼就給麼」的神祕武器吧 ! 主動上門的客人,不殺價直接講重點就成交 如果妳跟過去的我一樣,把殺價這件事情當作必要的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