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好好生活,工作竟然變順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看文章前,先來首Jason Mraz - 3 Things

*自我反省、沈澱
從前的我總是想著「為什麼別人感覺在工作上很有成就?」、「為什麼別人總是可以熱於工作?」、「為什麼我總是遇不到好的主管與同事?」
現在回想起來,我好像很容易把所有問題拋向外在環境,卻沒有自己思考過:「我應該如何在工作上獲得成就?我應該如何在工作上發揮最大的效率?我面對無法協助我解決問題的主管同事,我應該如何處理並且把問題解決?」
也許外在環境容易使人感到憤怒、煩躁、無力感,比方說遇到一位已經達到不適任等級的主管,明明是高階主管卻把責任推向基層的我們。(之後再分享彼得原理這本書)
是呀,生氣之餘又如何呢?他依舊是我們的主管、同事,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至少短時間之內是無法改變的,那麼我為什麼又要為了這件事浪費時間也浪費精神去生氣呢?我應該要多花一點的時間去解決問題。
「抱怨的當下你得以宣洩怨氣,但也會引來更多負面的情緒,甚至讓你心情低落。」
經過不長也不短的職場歷練,我發現那些由情緒支配我的時候,會讓我無法冷靜的面對當下問題,尤其我本來就是一位感性多於理性的人,應該要學習問題發生的當下,先把問題解決。
我一直都很想成為那些冷靜且不疾不徐處理事情的人,跌跌撞撞後,才懂得吃虧的都是自己。
回頭想想,我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了嗎?有沒有什麼目標是我想做而未去做的?什麼生活是我自己想要的?
想學吉他、想學語言,我都實踐了嗎?覺得下班後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學習嗎?
生活與工作可以和平相處,要怎麼兼顧,其實是需要花點時間好好了解自己平時的作息,如果每天有一小時的時間可以學習,那就好好的學習一小時,如果只有半個小時,那就利用半小時學習。
『年輕人我跟你講一件事情,其實就做你自己就好,如果早上起床想去看電影就去看電影,你想看年報就看年報,如果想要去約會、去把妹,去啊!找到你自己,抓到自己的節奏你才有辦法真正做好投資。---- Guy Spier』

突然想起Guy Spier說的這句話,雖然我想表達的不是投資理財,但我相信,大多數的道理套在生活上各個層面都是可以運用的。
找到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想要做的事情,好好把生活過好,只要抓到自己的節奏,那麼所有的事情也會變得順利,這才是本書想表達最重要的事情。

「永遠都有不完美的時間點,如果夠重要的話,你不必把事情弄的那麼困難,也會找到方法。」
這讓我想到原子習慣這本書,習慣是日積月累的、由小而大的,我們總是忽略這短短的自我充實時間。
過去的這幾年,我一直都活在別人的期待裡,我希望未來我可以成為我期待的自己。

無論你對成功的定義是什麼,讓自己接受並採取行動實踐它,這可能會是你做過最勇敢、最有意義的事情。」

「忠於自己。」


我最近試著擁抱我自己,是精神上、心靈上的擁抱我自己,
也許別人不覺得我很好,但是只要自己覺得持續往前進,就很棒了,是吧!
「快樂的關鍵,是決定要快樂。」
「越是不知所措,壓力大和不快樂得時候,就越需要照顧自己。」
「如果不先照顧好自己,那就無法在工作上發會最好的本事。」

最後,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可以試試書中對自己的檢視方法
「你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五個人,就是你的平均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我曾經陷入焦慮的狀態,感到徬徨與無助。後來,我讀到了《七個習慣高度效人》這本書,它改變了我的人生。這七個習慣讓我學會瞭如何積極主動,合理安排時間,理解他人,並達成雙贏的局面。這些習慣不僅適用於個人成長,也可以擴展到團隊的合作上。從而讓我在職業生涯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的焦慮與自我懷疑,並提出寬恕自己、放下焦慮、專注在未來成長的觀念,適合想要釋放職涯中不安情緒的人。作者分享了自身成長歷程,並勉勵讀者要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受情緒左右,集中精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生活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減少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專注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
從小到大我是一名對於人事物有著高度敏感者,我很喜歡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我很喜歡幫助別人,我很喜歡被稱讚,我很喜歡注重每個環節的價值,我很喜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一切看似美好,卻好像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職場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 每一個進入職場的人, 開始感受到不合理的被對待, 不快樂時, 前輩都會告訴後輩, 這很正常啊! 工作那有快樂的。咦! 可是我明明是個很愛工作的人, 我很享受那份成就感, 工作怎麼會不快樂呢? 我每次為了一個專案苦思如何架構時, 都可以自發性的不眠不休完成, 因為當時是我最快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我曾經陷入焦慮的狀態,感到徬徨與無助。後來,我讀到了《七個習慣高度效人》這本書,它改變了我的人生。這七個習慣讓我學會瞭如何積極主動,合理安排時間,理解他人,並達成雙贏的局面。這些習慣不僅適用於個人成長,也可以擴展到團隊的合作上。從而讓我在職業生涯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工作中的焦慮與自我懷疑,並提出寬恕自己、放下焦慮、專注在未來成長的觀念,適合想要釋放職涯中不安情緒的人。作者分享了自身成長歷程,並勉勵讀者要對自己好一點,不要受情緒左右,集中精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生活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減少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專注努力增強自己的能力。
從小到大我是一名對於人事物有著高度敏感者,我很喜歡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我很喜歡幫助別人,我很喜歡被稱讚,我很喜歡注重每個環節的價值,我很喜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一切看似美好,卻好像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
Thumbnail
在職場持續工作18年,發現成功要付出代價,需要重新調整人生腳步。工作帶來的壓力讓我失去了原本的創造力與歡笑,導致對家人失去耐心,不過半年後選擇辭職,重新尋找人生的平靜與無憂。現在享受平凡生活中的快樂與樂趣,意識到成功不僅僅是名利與升遷。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職場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 每一個進入職場的人, 開始感受到不合理的被對待, 不快樂時, 前輩都會告訴後輩, 這很正常啊! 工作那有快樂的。咦! 可是我明明是個很愛工作的人, 我很享受那份成就感, 工作怎麼會不快樂呢? 我每次為了一個專案苦思如何架構時, 都可以自發性的不眠不休完成, 因為當時是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