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9/2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產生攻擊行為的背後根本原因,是「挫折」!

影星童謠在《三十而已》中飾演形象堅強、能幹的顧佳,不但為了孩子出手反擊其他家長,也冷靜擊退小三,結束婚姻。但實際上,童謠私下的遭遇,卻不如劇中那樣完美!
她過去遭到星二代男友張國立之子張默的家暴,據說是因為童謠單方面提出分手,而導致男友情緒失控,暴打到她的鼻骨都骨折了。
在演藝圈或社會新聞中,我們早已對家暴的案例習以為常,男人因女方提出分手,而拳打腳踢,試圖報復;丈夫因為工作不順利,而回家對自己的妻子、孩子拳打腳踢;有人因為生活的不順遂,而隨意攻擊路人、小動物作為發洩。
但這些看似陳腔濫調的故事,仍舊一直不斷地在我們的周遭發生著。

01.為什麼人類會有這樣的攻擊行為?因為"挫折"
"挫折攻擊假說"是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杜拉德(J. Dollard)提出,他認為當一個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受到阻礙的時候,會被激發一種衝動,因而出現攻擊行為。通常這個攻擊行為是會針對讓他受到挫折的人或物,而且在攻擊行為出現後,衝動就會降低。
但是如果挫折的來源是有權威階層,例如是父母、師長、領導等,無法或沒有能力進行直接攻擊,可能攻擊行為會被抑制下來,或是當事者會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對象作為替代品進行攻擊。

02.攻擊不會只有一次,只會越來越糟
大家可能都聽說一句話"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的區別"
因此後來,有心理學家修正了杜拉德的假說,認為攻擊衝動並不會在實踐之後得到宣洩與緩和。包許曼(Bushman)說明人們表現攻擊行為之後,反而會更增強後續攻擊,而且往往會更加厭惡被攻擊的對象,或敵意更強 。
此外,威爾遜(E.A. Nelsen)1969年以孩童為研究對象,就已經發現攻擊行為並不會降低攻擊的衝動,也就是說,兒童在做出攻擊行為後,還是具有攻擊性,甚至還有提高攻擊行為的傾向。
1966年巴斯(Arnold Buss)召集了一群大學生做了一個電擊的實驗,他以邀請受測者一起參與研究學習中的懲罰效應為由,來測試他們傷害或攻擊他人的意願。他們安排受測者作為老師的角色,而研究助理作為學生。
老師需要呈現不同的材料給學習者,如果每次學生答對了問題,老師可以給學生一個信號表明“正確”,但是學生若錯誤時,老師就會施加電擊。
最後,巴斯發現當攻擊行為增加時,懲罰別人的傾向也跟著增加。
的確,我們可以觀察到社會上有許多攻擊的事件,似乎施暴者也會常有連續攻擊的狀況,並沒有因為第一次的攻擊行為而降低他的攻擊衝動!
如果你是家暴的受害者,請切記不要落入惡性的迴圈中,一昧犧牲自己,因為如果沒有找到施暴者心理挫折的根本原因,攻擊行為是不會有停止的一天。

03.施暴者的確很可惡,但是他們往往也很脆弱
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講述的就是一個工人,過去曾經因為自己的大意害自己的妻兒命喪火海,他不能原諒自己,於是將自己流放,做那些受人辱罵與瞧不起的工作,來自我懲罰。他唯一出口就是找人挑釁、打群架,好像自己躺在血泊中才能得到一絲宣洩與解脫。
在現實中,大部分的施暴者可能不會像電影中男主一樣,能有個淒美的心靈創傷來包裝他的攻擊行為,反而多半都是那些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挫敗、沮喪和自卑。
他們的脆弱不代表就擁有攻擊的正當理由,但在他們身上,我們或許可以撇見自己壓抑的影子。

寫在最後
避免讓自己成為施暴者,我們需要多多練習自我察覺、掌握情緒控制的技巧,以及培養自己的心理彈性與受挫力,若你的家人、伴侶是施暴者,請務必請求專業的協助,包容與原諒並不能讓攻擊行為結束,摸到他內心最脆弱的部份、瞭解他內心懼怕的原因,才有可能破解他攻擊的衝動。
我是白告心青,歡迎留言討論並關注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