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廖明毅導演所執導的《怪胎》,原本抱持著看奇幻愛情喜劇的心情進電影院,沒想到電影的內核竟是寫實驚悚愛情,甚至讓觀影後的我思考了多日,無論是「愛情」的本質或是過程,都很值得觀眾靜下來思索。
來談談《怪胎》是如何詮釋一段感情。劇情設定主打的「OCD強迫症」,它代表著戀情剛開始兩人相互看上彼此的「好」,這種「好」是只有「你懂我」共有的特質,甚至會認定是宿命論的「命運」使兩人相遇。這兩個怪胎的怪更是直接跳過了交往前的曖昧期,女主角含糊地說出:「你是不是喜歡我?」,他們就真的在一起了=)。而兩人為了突破同溫層所創造的小遊戲,那是種讓彼此感情增溫的儀式,每一次的出巡都加深了彼此怪的特別,就像在對方眼中突顯自己一般。他們的蜜月期可說是給足了觀眾滿滿的笑點與福利。由愛所衍生出的「承諾」,片中則透過一次深夜的對話,男女主角們作出會多得一種OCD的約定,背後的原因只是因為他們希望記住當下這份感情的美好,「一切都不會改變的」。
但,人怎麼可能永遠不變,片中藉由其中一方的OCD「突然消失」暗喻著愛情裡的「轉變」(這份轉變未必是變心,生活環境或是身分狀態的改變都是)強迫症消失的同時,電影從原本的iPhone視野擴張成全螢幕的「正常」比例,意味著劇情中疾病被醫治成功,他/她成為了外人眼中的「正常人」。若另一方無法接受這份「改變」,執意將那份遺失的特質找回來,即使用盡各種方法仍舊無果。沒能夠接受轉變的人,像是在原地兜圈子,而「正常人」早已開始向外探尋,在外找到了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交往對象,雖然出軌的劇情流於通俗,但本質的問題仍舊是「他/她早已變了」,於是他們分手,陷入了未能兌現承諾的苦果。更讓人難受的,或許是相對世界裡主角對換之後,依然走不出「分離」的困境。
《怪胎》是近期國片中探討愛情最為「真實」的一部佳作。小型商業片的形式,採用iphone拍攝的創意手法,包裝一個讓我反覆咀嚼、三思的愛情警世寓言,整體色彩如童話般鮮豔明亮,擺設乾淨得近乎一塵不染,對比分手後感覺內心「髒了」的哀淒。從「怪胎」、「同路人」到「正常人」到成為「陌生人」,這是一段感情的過程,電影最後的夢境困局顯得有些絕望,畢竟「分手」未必都是感情必然的結局,電影《怪胎》可以說是種警惕,警惕我們抓住「轉變」的時刻,套用另一部電影《唯你是愛》的台詞:「你們只能一起向前走。」是啊!試著去接受他/她的轉變吧!於我而言,自己也常常陷入蜜月期與平淡期的比較漩渦之中,而《怪胎》的出現成了我感情世界裡的解藥,「良藥苦口」,它的苦,只有看過的人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