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古早有故事》閱讀聖經不就是閱讀許多的故事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剛開始閱讀《古早古早有故事》充滿著許多的困惑,主要是無法搞清楚故事神學的定義,或是要往哪個方向去探討,讀到書本的一半才開始有些意會,原來這件事情因為加了神學兩個字,讓人有了困惑,而是需要回到一個敘事的能力,也就是現在行銷領域常說的說故事的能力,讓人可以透過故事去認識一個事情。
回頭來閱讀聖經,更加明白聖經中充滿許多的故事,不論新舊約皆是如此,透過說故事讓人明白情中的道理,或著也可以像是新約中用譬喻來形容信仰的價值,論述能力會比去定義許多的教義、原則、規範等等讓人更容易明白價值,確實我們在學習聖經,進入到神學領域,開始尋找什麼是真理,學習很多專有名詞,但是卻又不得其解,學習就會變得枯燥乏味。
看見朋友最近即將要出版的《名字,你以為你懂》,將談論故事學習法,來學習希伯來文,說故事就是如簡介提到,將會激發人的好奇心、同理心、聯想力和想像力,藉此讓自己的思緒參與在故事中,強化了彼此之間的連結,進入了故事中的世界觀,體會故事中的人事物。
所以故事神學到底是描述什麼呢?或著說神學就是透過聖經中的各種故事紀載而延伸出來,神學到底是什麼呢?我很難去做一個完整的定義,但反而可以問我,從這些聖經記載的事件中,觀察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其中讓我在意的又是那些點,我還比較能回應出來。
學習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讓大家死背一些原則規範,還是讓大家能更容易了解呢?曾經閱讀過由高德拉特 Eliyahu M. Goldratt 著作的《目標》,一本企管小說,透過小說的方式去談論制約管理,如果單從定義上去認制約管理很難,但透過故事去描寫發生的問題,已經解決的過程和結果,制約管理的內容就變得容易理解。
越難讓人理解的學問,更需要有敘事的能力,說成一個故事,把觀點要素放在其中,才能讓人更容易學習和感受,學習應該是有趣且感同身受,傳遞一個價值更是需要能編織出故事,讓人明白價值產生的過程和結果。

古早古早有故事:故事神學

作者: 宋泉盛
譯者: 陳姵如
出版社:台灣教會公報社
出版日期:2020/03/05
ISBN:9789865637408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購買資訊:古早古早有故事
簡介:
  誰說神學一定得用抽象概念來表達呢?誰規定神學一定是一堆教義、原則和命題呢?
  假如神學跟上帝密不可分,那麼也一定跟故事密不可分,因為上帝是故事的上帝,……。沒有故事的上帝是空洞的上帝。沒有故事可說的上帝是不實在的上帝。
  本書作者以好奇心、同理心、聯想力、想像力等四個元素來解說故事神學。期待藉由我們周遭的生命故事,引領讀者來體會上帝愛的本性與作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99內容數
閱讀中感受生活,生活中享受閱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布雷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逢去長春國賓的時候,因為會先去買電影票,但離電影放映還有一段時間,通常就會在附近找間店坐下來消磨,當然簡單的話可能就在漢堡王或麥當勞吃吃,但有時想要吃得好一點,就會來種福園點份斤餅搭配幾個配菜,好好的享用一頓再來看電影去。
這本書按名字和寫作對象,都是要寫給女孩觀看的,但也並非不適合男性觀看,因為書中主要的論述是不要太苛責自己,也不要讓他人這樣定義自己,有太多的耳語,讓我們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反而無法好好生活,所以需要停下來,重新接受完整的自己,並且為讓自己更好而努力。
平常吃蔥油餅都是在外面店買的,其中有一間蔥油餅,外面招牌有著燈亮有餅的顯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現煎出來的蔥油餅最酥脆可口,但外帶有時候放了 一下,就容易變軟了,因此做了另一個選擇,直接買生麵團回來,想吃的時候自己煎。不過也可以連麵團都自己做,只是時間花費比較多些。
婚姻這個議題是我不該碰觸的議題,不管說好說歹,人總是在局外,說的都只是風涼話,因此看看電影,感受不同電影描述的婚姻,弭補一下對婚姻的無知。
烤鴨的選擇總是讓人懵懵懂懂,從一千元以下的外帶烤鴨,到一千以上的餐館烤鴨,當然還有三千以上的烤鴨,不過礙於財務自由的緣故,吃了三千元烤鴨,大概就出現財務困境,因此按著自己的能力做選擇,才能真正的享受美食。 這次是朋友上次吃過烤鴨之後,特別找上我來揪團,其中新聞報導【1個月被檢舉10次 基隆烤鴨店爆
對於一個母胎單身的資深代表,談戀愛這件事,實在是沒有任何經驗可言,如果說有一點認識,那也是從旁人、從電視電影、小說,不然就像現在閱讀這本描述戀愛的書籍,書籍中是集結79個不同的情境帶來的使用技巧,或許從中可以多一些知識吧?但不要問我為什麼至今還母胎單身,因為有太多的所以然造成。
每逢去長春國賓的時候,因為會先去買電影票,但離電影放映還有一段時間,通常就會在附近找間店坐下來消磨,當然簡單的話可能就在漢堡王或麥當勞吃吃,但有時想要吃得好一點,就會來種福園點份斤餅搭配幾個配菜,好好的享用一頓再來看電影去。
這本書按名字和寫作對象,都是要寫給女孩觀看的,但也並非不適合男性觀看,因為書中主要的論述是不要太苛責自己,也不要讓他人這樣定義自己,有太多的耳語,讓我們無法接納真實的自己,反而無法好好生活,所以需要停下來,重新接受完整的自己,並且為讓自己更好而努力。
平常吃蔥油餅都是在外面店買的,其中有一間蔥油餅,外面招牌有著燈亮有餅的顯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呢?現煎出來的蔥油餅最酥脆可口,但外帶有時候放了 一下,就容易變軟了,因此做了另一個選擇,直接買生麵團回來,想吃的時候自己煎。不過也可以連麵團都自己做,只是時間花費比較多些。
婚姻這個議題是我不該碰觸的議題,不管說好說歹,人總是在局外,說的都只是風涼話,因此看看電影,感受不同電影描述的婚姻,弭補一下對婚姻的無知。
烤鴨的選擇總是讓人懵懵懂懂,從一千元以下的外帶烤鴨,到一千以上的餐館烤鴨,當然還有三千以上的烤鴨,不過礙於財務自由的緣故,吃了三千元烤鴨,大概就出現財務困境,因此按著自己的能力做選擇,才能真正的享受美食。 這次是朋友上次吃過烤鴨之後,特別找上我來揪團,其中新聞報導【1個月被檢舉10次 基隆烤鴨店爆
對於一個母胎單身的資深代表,談戀愛這件事,實在是沒有任何經驗可言,如果說有一點認識,那也是從旁人、從電視電影、小說,不然就像現在閱讀這本描述戀愛的書籍,書籍中是集結79個不同的情境帶來的使用技巧,或許從中可以多一些知識吧?但不要問我為什麼至今還母胎單身,因為有太多的所以然造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那些遠古、膾炙人口,長久且屬於大家共同的故事,就像是生活一樣。不管它究竟曾不曾經發生?在人類的世界當中,神話或傳說,跟人的起源有很大的關係。
Thumbnail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是說故事的時代,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敘事手段。透過故事包裝,不論是知識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產品行銷也好,政治哲學也好,故事都能巧妙讓枯燥乏味的內容繽紛起來。透過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寫作者的意圖反而更容易深植於心。
Thumbnail
這是我在書展買的書,當時只是大致上翻一下,發現本書理念跟我很合,所以就買回來了。 剛好最近有人在抱怨有小孩已經不知道大禹是誰,這其實跟這本書有點關聯,就一併談好了。 其實這本書大概有兩個核心主軸,一個是創世紀第一章關於宇宙誕生的描述到底該如何解釋才是好的,這部份我的看法與作者非常相近(雖然不完全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最近讀了很多教會史的書,因為還沒讀完(對,我同時讀好幾本,依照歷史時期主題閱讀而不是整本書讀),所以暫時沒書評好寫,但對於初代教會倒是有些東西可以談。 是這樣的,我見過太多牧者強調要跟隨初代教會的腳步,彷彿那是個無比美好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恐怖極了,絕不是那種千人大教會還唱歌跳舞集體起乩的狀況,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
Thumbnail
那些遠古、膾炙人口,長久且屬於大家共同的故事,就像是生活一樣。不管它究竟曾不曾經發生?在人類的世界當中,神話或傳說,跟人的起源有很大的關係。
Thumbnail
所以為什麼現在會是說故事的時代,因為故事本身就是很有魅力的敘事手段。透過故事包裝,不論是知識也好,社會科學也好,產品行銷也好,政治哲學也好,故事都能巧妙讓枯燥乏味的內容繽紛起來。透過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寫作者的意圖反而更容易深植於心。
Thumbnail
這是我在書展買的書,當時只是大致上翻一下,發現本書理念跟我很合,所以就買回來了。 剛好最近有人在抱怨有小孩已經不知道大禹是誰,這其實跟這本書有點關聯,就一併談好了。 其實這本書大概有兩個核心主軸,一個是創世紀第一章關於宇宙誕生的描述到底該如何解釋才是好的,這部份我的看法與作者非常相近(雖然不完全
Thumbnail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
Thumbnail
在討論之前,我想大多數的創作者都多少學過一點創作手法,但本篇文章並非要討論那些,如果是想看見那些內容可能會有點失望,我之後會在別的文章分享這些創作手法,但今天是想要探討更為根本,出自於你的某些東西。 我們為甚麼會想創作故事?我想大多數人的原因都是:因為被某則故事感動了,所以也想複製那種感受,將
Thumbnail
本來想聊主禱文的,但偏偏最近看到很多關於使徒信經的文章,或許上帝要我先講講這個。 那就這樣吧! 話說在前頭,使徒信經要討論可以有很多切入點,太過學術的東西我可沒本事,而且網路上其實關於信經的歷史也有推廣文章可以查,要蒐集資料並不困難。 我就跳過去了。 我想討論的比較是現象學的問題。 是這樣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最近讀了很多教會史的書,因為還沒讀完(對,我同時讀好幾本,依照歷史時期主題閱讀而不是整本書讀),所以暫時沒書評好寫,但對於初代教會倒是有些東西可以談。 是這樣的,我見過太多牧者強調要跟隨初代教會的腳步,彷彿那是個無比美好的年代。 但那個年代恐怖極了,絕不是那種千人大教會還唱歌跳舞集體起乩的狀況,
話說在前頭,這本書非常不易讀,不是翻譯的錯,而是原文就有非常高的資訊密度,而且相當學術性,沒有一定的前導知識,讀起來會相當累人,我就讀了好久,還要查其他資料,所不會推薦給一般對教會使有興趣的人。 但這本書非常精彩,含金量非常高啊!或許神學生可以讀一下這本,更推薦給牧師讀就是了(福音派路師尤其需要,
培根的原意是追求知識,就是追求上帝給予人類的力量。不過這句話在今天已然變成「擺脫傳統、擺脫蒙昧」的金句,連脫離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也朗朗上口。難道我們要說不信上帝的人,就不能說「知識就是力量」?那也太狹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