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之前的教會與神學建構(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基督教合法化之後,神學路線的爭議才正式白熱化,因為以前大家躲起來講,現在公開講之後,發現大家講的都不一樣,那誰講的才對? 

是的,這時大家突然發現每個人對神學的認知差異那麼大,雖說大家都有抄寫聖經書卷去讀,但當年流通的除了舊約聖經比較沒問題(大家早抄到爛),新約聖經內容還沒有定案,大家只是到處傳抄早期使徒的書信,像保羅書信、彼得書信這種,當還有更多是現在聖經裡沒有的東西,各種不知道哪來的福音書。

是的,當年用抄的,也沒有版權的問題,所以很多被發現是假冒的福音書到處冒出來,畢竟想要增加說服力,假裝自己手上的東西是某位使徒說的最方便,所以其實打從公元三世紀基督教合法化開始,這類追查聖經書卷來源的工程就開始了,可不是現在才開始做的,這也是為何我們現在可以大概知道聖經裡那卷書是在何時寫下來的,因為其實早期教會就已經在做這種事情了。

總之,當年大概可以分成四大教區,分別圍繞在地中海東邊的歐亞非三地,而四區也有各自流行的神學內容。

是的,其實現在的東正教(東歐與亞洲)、天主教(歐洲)、科普替教會(北非,尤其是埃及)其實在那個年代就已經有大至上的地盤了(耶路撒冷教會後來被毀掉),在神學上也有各自的路線。

這一點在變成國教之後問題變更大,合法宗教就各自為政,但皇帝本人是那一派,這可是會大大影響政治權利--然後也主宰神學話語權。

於是,吵到甚至變成軍事行動與暗殺事件之後,皇帝召開大公會議,要求教會自己喬出結果來。

對,用喬的,但不要覺得這裡面沒有上帝的旨意,我一直強調,希臘辯論在新約教會裡面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各種不同論點在會議當中被提出來進行邏輯辯證,確實統整了雜亂的神學觀點,所以把一些異端思想的書籍排除,最後還定下信經,確認神學架構,這是人類歷史的頭一次,一個宗教建立起完整神學理論邏輯(直到今日,依然是唯一一個,佛教可是山頭林立各有法門)。

是的,最後終於喬出大家共同認可的概念,例如三位一體。當然,其他觀點後來就被武力排除了。不過這次教會有稍微學乖一點,舊約時代雖然也會排除異端,但可是全滅處理,但到了早期教會,雖然禁止異端,卻把相關書卷都留下來了(後來西班牙政府與天主教會在南美的暴行反倒是一種十足的退步),雖說留下來的主要還是批判的內容。

不過,這只是表面和諧,其實各地文化差異不會因為這樣就消失,所以各地雖然都有採取各自的修正主義,但大致上也只是修正,不是完全改變,所以大小爭執依舊不斷就是了,只是從現在開始,想要提出新論點的人,都需要在邏輯辯證上有更強的說服力才行,那怕你宣稱自己領受上帝哪些啟示都一樣,畢竟上帝啟示你,但要跟別人溝通,可不能只拿上帝當理由。

你得講道理才行。

或者,你得拳頭比較大才行。

raw-image


avatar-img
197會員
936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一陣子,我寫過一些關於初代教會的歷史簡介,提到當年的神學建構狀態,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下宗教改革之前的教會狀態。 這段時間大概是西元3、4世紀一直到15、16世紀這段期間,橫跨千年,因為狀況很複雜,我這次會提的比較簡單一點,要更詳細的資料可以參考其他專書,其實我也是把其他書的資料拿來這邊綜合一下而已
今天來談談我認為現代教會交換論歪風與靈恩騙局裡非常嚴重的現象,就是信心的問題。 「信心」跟「信」是不大一樣的東西,要先說清楚,信會有個對象,通常是某種論點、說法、事實、期待或人物、神明之類的東西,但信心多少有點強度計量的內含,例如我有80%的信心這種,但其實也無法絕對量化,總之是一種表示程度的名詞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很久以前介紹了第一卷,今天來介紹第二卷(好多年前就看完,其實第三卷也看完了)。 第一卷的內容,歷史期程大概從遠史時期到3500~4000年前左右,因為宗教理念不是一刀切斷的東西,而是不斷傳承演化的,所以時間大概是這樣。 第二卷占比較大篇幅的,就是印度地區的發展跟中東地區的演變……其實就地區而言跟
前一陣子,我寫過一些關於初代教會的歷史簡介,提到當年的神學建構狀態,現在我們來介紹一下宗教改革之前的教會狀態。 這段時間大概是西元3、4世紀一直到15、16世紀這段期間,橫跨千年,因為狀況很複雜,我這次會提的比較簡單一點,要更詳細的資料可以參考其他專書,其實我也是把其他書的資料拿來這邊綜合一下而已
今天來談談我認為現代教會交換論歪風與靈恩騙局裡非常嚴重的現象,就是信心的問題。 「信心」跟「信」是不大一樣的東西,要先說清楚,信會有個對象,通常是某種論點、說法、事實、期待或人物、神明之類的東西,但信心多少有點強度計量的內含,例如我有80%的信心這種,但其實也無法絕對量化,總之是一種表示程度的名詞
我的背景知識構成了現在的自我,這一點無從否認,也不該否認,只能尊重。  但是當我們投身某種信念的時候(不限於宗教),我們是用哪種框架去認識「新的信念」的呢?答案當然是我們的「老我」。 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在生活的苦楚當中遇見上帝,若因此得救,所以認定「信耶穌比較靈驗」。 對,這是標準的多神論異教思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好啦!雖然我寫過超多神學文章,很多都涉及各種邏輯辯證或科學解釋、歷史因緣與文化背景,但這其實更多是出於我個人興趣,而且我非常清楚這是絕大多數人根本不可能做的研究,而且日常生活中有太多其他事情會佔據我們的時間,很多人連要三餐溫飽都有困難,哪有時間思想這些宇宙真理之類的遙遠議題。 對,真的是這樣,我相
很久以前介紹了第一卷,今天來介紹第二卷(好多年前就看完,其實第三卷也看完了)。 第一卷的內容,歷史期程大概從遠史時期到3500~4000年前左右,因為宗教理念不是一刀切斷的東西,而是不斷傳承演化的,所以時間大概是這樣。 第二卷占比較大篇幅的,就是印度地區的發展跟中東地區的演變……其實就地區而言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宗教預警!!!可能有部分抨擊存在,聲明不是針對任何宗教,只是我個人單純觀點,沒有深入瞭解所以可能有很多錯誤,能接受的再看!!歡迎留言說明更多內容或是指正~ 之前有段時間覺得自己都在練舞,太少接觸新知識,所以便去誠品逛一下,順便看看現在什麼書比較受歡迎,在逛的期間我兩次都被「傳教」,我以前蠻排斥的,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首先,聖經告訴我們要測驗一切事物,並保持警醒,以確定它們是否與神的真理一致(提前4:1;彼前4:1) 其次,聖經教導我們要審查先知的話語,看看它們是否與聖經的教導相符(賽8:20;太7:15-20) 最後,聖經也提醒我們,神的話語是真實的,並且能夠改變人的生命(約17:17;提後3:16-17)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在教會長大的人分享自己的讀經筆記和小結。文章提到了進度條、經文片段、讀經筆記和小結分享。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最近常收到某一間神學院談論未來的發展與盼望的信息,其間充滿了歡樂與亢奮的氛圍,但老實說,我反而覺得很悲觀。 這間神學院大概是為了迎合這個世代的潮流,而刻意地將牧會與神學切割,所謂牧會的歸牧會,研究神學的歸研究神學,我只能說,這些專家學問太大。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華人的神學教育現在會被切割得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宗教預警!!!可能有部分抨擊存在,聲明不是針對任何宗教,只是我個人單純觀點,沒有深入瞭解所以可能有很多錯誤,能接受的再看!!歡迎留言說明更多內容或是指正~ 之前有段時間覺得自己都在練舞,太少接觸新知識,所以便去誠品逛一下,順便看看現在什麼書比較受歡迎,在逛的期間我兩次都被「傳教」,我以前蠻排斥的,
Thumbnail
今日世界中,大家最熟悉的基督教宗派分別可能是這三個:天主教、東正教還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於1054年分裂,新教諸派則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與天主教分道揚鑣。不過,基督教的宗派歧異,遠不止這三家。有好幾家甚至在一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代,就已經能與未分裂的「天主/東正教」分庭抗禮。 我們回到公元495
Thumbnail
首先,聖經告訴我們要測驗一切事物,並保持警醒,以確定它們是否與神的真理一致(提前4:1;彼前4:1) 其次,聖經教導我們要審查先知的話語,看看它們是否與聖經的教導相符(賽8:20;太7:15-20) 最後,聖經也提醒我們,神的話語是真實的,並且能夠改變人的生命(約17:17;提後3:16-17)
Thumbnail
如果你不是屬於感受型的慕道友,你需要許多聖經為基礎的真理初信造就,而正當你開始學習基要真理、立穩根基時,卻時不時聽見有所謂老基督徒常常把一句話掛嘴邊:『我聽到上帝跟我說⋯』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一位在教會長大的人分享自己的讀經筆記和小結。文章提到了進度條、經文片段、讀經筆記和小結分享。
Thumbnail
一名曾在天主教堂長大的人,雖然曾經對離開教會懷有憧憬,但卻在多年後重回教會。他重新翻閱聖經,對聖經記載的內容充滿好奇,決定從聖瑪竇福音作為切入點來探索聖經的題材。
最近常收到某一間神學院談論未來的發展與盼望的信息,其間充滿了歡樂與亢奮的氛圍,但老實說,我反而覺得很悲觀。 這間神學院大概是為了迎合這個世代的潮流,而刻意地將牧會與神學切割,所謂牧會的歸牧會,研究神學的歸研究神學,我只能說,這些專家學問太大。 我是不知道為什麼華人的神學教育現在會被切割得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