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教育應該不一樣》

教育應該不一樣讀後感。今年我25歲,假設我順利的活到臺灣平均年齡79歲,那我還有很長的54年(當然很可能更長)。這時候,我終於站在人生的起跑點,追逐屬於我的人生。當屆齡的人退休了,我也不禁要問:位置空出來之後,我夠格坐上去嗎?哪裡是屬於我的位置?我又會在哪裡發光發熱呢?面對即將綻放光芒的歲月來臨,縱然我已經是碩士班準畢業生,但我仍舊像是一輛沒加滿油的車,深怕在半路熄火。
是教育的問題嗎?回顧教育現場,確實充滿了盲目的家長,和身心尚未成熟的學生。家長不知到未來在哪,所以照舊逼著學生讀書、讀書、再讀書,但說真的,老師也不會通靈,哪知道所謂的未來在哪兒呢?這真是個難題。不讀書能幹麼?當社會的螺絲釘,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果是這樣該多好。但我們的社會並沒有提供這樣的條件。我們什麼時候瞧得起某些行業過?端盤子、黑手,縱使他賺得到錢又怎麼樣?家長總覺得這種工作辛苦、沒地位,重點是讓他沒面子。
要扭轉技職體系與一般學校的差距談何容易?想當年要那些技職院校升格不就為了平起平坐?然而現在檢討起來又是一個錯誤的政策。但我其實也不知道什麼政策是對的。哪知道呢?又不通靈。我不是說通靈是教育的解決辦法,而是這些真的太難,我想沒人會想要透過教育毀了台灣(這是阿共的陰謀?),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噁心的政策呢?到底在急什麼?換選票?我想是吧!教育從來就是政治。
研究中國近代教育史,我的碩士論文寫了王韜。其實嚴先生沒有比他高明多少。差不多。考試領導教學,說穿了就是就業領導教學。在學校待再久都得要就業的,學術何嘗不是如此?到底,我們給學生的是「就業力」還是「學習力」還是其他有的沒的力?不要沒力就好。
我想,最後回嚴先生的問題,你的建議沒人理睬那是理所當然的。他的專業不及教育政策規劃,照他的作法,只會產生另一個李遠哲。想法很好,但是嚴先生,你還是開飯店就好。你點出問題我是贊同,但你的解藥吃了恐怕會拉肚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就是碎念一般的讀書心得。同時具備教育、法律專業,支持討論,歡迎留言。立場上支持臺獨、多元成家、廢死以及每個人都應該用不影響別人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喜歡喝酒、看書、運動,對電影、繪畫及音樂沒有研究。其他的想法、電影、活動之類的另外發表在臉書粉專「專業的粉絲專頁」。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