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不服從》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又到了每週一書時間。(奇怪,什麼時候推出這個單元了?其實也不知道下週會不會有小書推薦就是了)
今天要來跟大家推薦的是《公民,不服從》。首先還是照例要來個作者介紹。作者是個米國人,被奉為精神導師。什麼?你不知道精神導師?像左岸艾未未、劉曉波;武俠界的金庸、古龍;科幻界的倪匡;情愛界的瓊瑤一類人物。對了、對了,請不要把他跟雙吳、朱宅或刀大比,畢竟是不同等級的。
咳~回主題。公民不符從這本書的副標題是「梭羅最後的演講」。俗話說得好,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這人並不是善類,所以不要期望他跟你講一些什麼善言,他畢竟不是個宗教家,但他絕對是個哲學家跟政治家。
什麼?搞政治?對,他搞了個公民講堂企圖影響他身邊的人,並且出版了一些他本來沒打算出版的書,也影響了許多你我熟知的人物:甘地、馬丁路德˙金恩以及一些搞革命的分子。所以這是一本教你可以換個想法搞點革命的小書。
公民不服從些啥呢?最具體的行動是不支持政府做你不喜歡的事。如果你不喜歡他,你可以考慮拒絕繳稅、拒絕當公務員等等。那,想當公務員的是不是不適合讀這書?答案是否定的。基本上每個人都該看看這些不合作的人在想什麼,以避免自己以為自己很高尚而貶低這些憑良心為人類共存努力的人。
憑良心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個人的良心決定了他是不是能夠過美好得生活。倘若你缺乏良知,很可能窮忙,也很可能追求快樂人生,卻最後發現錯過了那些可能可以擁有的快樂。所以,最好是趁年輕搞清楚良心這回事。
作為一個公民,到底有哪些可能;以及作為一個公民,能夠期待和企盼怎麼樣的政府呢?梭羅給了一個好得說法。如果你不滿政府,也不喜歡政治,你可能更該讀一讀這個書。他告訴你政治是怎麼回事,以及公民是怎麼回事。
國家、政府以及社會規範等與你生活密切相關的詞彙,透過梭羅的說明,你可以有新的理解和看見。而這個看見,可以幫助你思考核四、廢死等社會爭議問題。你將免於盲從,畢竟你已經多了一個很好的視角。
這本書的翻譯不錯,通順且好讀,很適合在坐車或如廁之類的時間讀,如果你有空,可以去借或者買一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8會員
452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麥田捕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解憂雜貨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暗影》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的」與大人》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第四公民》:最可怕的是人民不以為然 「我還記得被監控之前網絡是什麼樣子。」  然而,時至今日,大數據年代早已高速的運行,同時疫情當前,在閱讀《第四公民》背後的脈絡時,討論早已溢出了紀錄片的本身。在六年後的今日,到底史諾登連帶的事件帶給我們的討論空間和引發的價值判斷,還剩下多少?
Thumbnail
avatar
cyrisiswriting
2021-08-24
《公益》如果你想為世界做些什麼,不妨從這裡開始吧!發生重大事故的當下,如何不捲入事件的渦流,與大眾和集體意識共振,而是出發自更高的維度與視野,回到自己內在核心,回歸寧靜的中心點,去提問:「如果我願意貢獻一份心力,那麼在這個事件中,我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還能做些什麼?」為身邊所有人提供一股安定的能量,成為這個場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Thumbnail
avatar
翻轉教練*AQ逆商智慧分享者Crama
2021-04-03
戰爭/難民與宗教/犧牲的影像交感之旅-《服從:在十五個房間裡的一件裝置作品》視覺暴力的意義        2019年12月13日,英超足球聯賽球員,德籍土裔的厄齊爾(Mesut Özil,1988-)在推特和IG上用土耳其文發表一首詩,配上東突厥斯坦旗襯底,回應新疆穆斯林受中國政府迫害的議題,藉其知名度向廣大伊斯蘭同胞發聲:「『默許暴行』即是一種暴行罪孽。」
Thumbnail
avatar
鬼針織造
2020-06-24
盡所有可能自給自足。在看完《我們曾是公民》之後我們曾是公民,詹姆斯・哈維・康斯勒。 只來了一半的末日。 最近對末日小說特別有興趣,在這個意外多事的年份,雖然無法預測未來,至少可以參考各位作者的想像,無論人類是否會迎來末日。這本書的英文書名《World Made by Hand》,比起終結,更像是重新白手起家。
Thumbnail
avatar
壹肆說
2020-06-17
《全民情聖》| 愛情要的不是完美,而是用心。有多少種人就會有多少種愛情故事,不會有一種性格能夠同時滿足各式各樣的喜好。在現實的世界裡也是一樣,認為自己有能力迷倒所有女性的人,最後迷倒的也許只有沈浸在幻想世界裡的自己。
Thumbnail
avatar
Fang, Shen
2020-05-31
從《愛·欺》談性別主流化:當下一代認為「現在社會沒有對女生不公平」,你該怎麼回應?關於性別的不公允,並不是只有女性應當思考或推動的議題,也是婦女節的今日,無論性別都該思索的重要原因。
Thumbnail
avatar
家安老師
2019-03-07
從《寂寞公路》說起:致命的日常,日常的致命<p>記者如同其他讀者,從David Wallace的小說讀到對生活空虛本質的洞察、對生命虛無的戰慄,人們很難不想像Wallace該是過著更頹廢、更挑戰極限的生活;但《寂寞公路》揭發給那位記者和讀者的卻是,David Wallace作品中對當代生活之瘋狂與荒蕪的抗議,原來來自於對這個蒼白時代的耽迷。</p>
Thumbnail
avatar
黃以曦
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