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科學的年代》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The meaning of it all thoughts of a Citizen-Scientist
科不科學,他是個問題。(science or not ,it is a question?!)在放假重讀這本費曼演講錄的翻譯,特別有感覺。
寫在換業務前夕,老實說,做了很多看似"科學"也不太"科學"的事。求學期間,統計向來不是我的專長,但接目前業務的這一年半來,做了太多的統計,也做了許多政策上的推論,規劃。
一如這書說的,科學是一種技術、一種存疑、一種系統化解決問題的歷程。這個意義下的科學,他可以說明的是,按照系統化技術的觀察結果,未來可能發生的狀況大致的樣子。憑此,在驗證後,可以說服多數人相信,這樣的說明是有意義、有影響力的。
而政策,如果能夠透過一群專家,藉由系統化解決問題的歷程,告訴我們未來可能發生狀況大致的樣子,也許政府或統治者就能夠比較"科學"的解決我們的問題,比較"科學"的決定政策。
事實上,所謂的科學,或者這個意義下的科學,她描述的是一個事實發生的可能,並不協助我們去釐清,我們是否希望未來事情如此發生,或者我們對於這樣的後果接受度如何。
這個區別是重要的,其實這也是本很適合政策研究者、決定者看的一本書。對社會或解決許多不是自然科學問題的狀況來說,科學只能提供資訊,其他的問題,並不是科學要回答的問題,也不是科學可以回答的問題。
我們可以透過精算,了解這個政策影響的人、要花多少錢、預期的成效如何,但我們並不能透過科學的方法來告訴執政者或有權力決定的人,這樣的後果是不是我們要的。
做政策、看數據、擬方案,大概是我這一年半來做最多的。重讀這本書,也是給我自己一個機會,重新審視我這一年半來的工作。老實說,不論是不是個科學的年代,citizen的能量,和費曼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語。科學家、研究者在現在扭曲的制度中,也不一定這麼願意懷疑、願意發現新事物,並且中得到樂趣。
科學精神的價值與自由討論,是這個時代很重要的價值。從國民黨的黨紀處分、死刑的存廢、偏鄉小校的經濟問題到十二年國教究竟應該怎麼推行,都是可以自由討論的。這個可貴的精神,在現在,這個費曼沒經歷過,我們正在經歷的社會中,到底還存留多少?我們自由嗎?我們還懷疑嗎?我們還是從發現新事物中得到樂趣嗎?
我想,從自由和發現新事物中得到樂趣,是一件重要的事。祝耐心看完這篇的每一位,也從發現新事物中得到樂趣。一種純粹而真摯的樂趣。就像1963年費曼英姿煥發的進行這系列演講時,所闡述的那般。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88會員
452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蔡書評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麥田捕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解憂雜貨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暗影》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的」與大人》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公民,不服從》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呢喃誌#01 哎呀。我不小心老了。 《溫室雜草》_在這個年代,我們不浪漫或許生活就是逃難,時間是子彈。珍惜昨天勝過明天,才能快樂點。
Thumbnail
avatar
畦女子
2021-05-09
CATCHPLAY+|《大債時代》:我們何其幸運地生長在這個不幸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來自 Charles Dickens《雙城記》,是黑暗也是光明,有絕望也有希望,而後面最為關鍵的:「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我們正走向天堂,我們也走向地獄」,誠如英文片名 Who Killed the Good Man?其實那是每一代的年輕人的寫照。
Thumbnail
avatar
Kristin
2021-01-09
畫說好書13_《滌這個不正常的人》_我們與理解的距離原本以為是小說,打開後發現是散文,再讀下去,是家庭隱密一面赤裸的展現,更是作者的自我剖析、與家人的對話。
Thumbnail
avatar
圈圈轉圈圈
2020-12-02
不一樣同樣可以共存—《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廖瞇「在房間是他自己的選擇。」 「不要變成怪物就好了。」 「不要去傷害別人就好了。」 我這樣想著,然後一天度過一天,一年度過一年…… 《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將家庭最私密的那一面掀開,廖瞇獲得寫作年金之時,矛盾的心境讓她哭了出來,她想著「被書寫的人在痛苦裡,書寫者在接受掌聲」,如果可以她也希望滌正常。
Thumbnail
avatar
Krachreading
2020-06-11
探索洞穴:讀《滌這個不正常的人》讀《滌這個不正常的人》的時候,許多的句子都能讓我聯想起教育現場的某個場景或對話。於是我想要推薦《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對照著書裡的句子,去談談我所看見的那些關於孩子的洞穴,或是箱子。
Thumbnail
avatar
盧駿逸
2020-05-16
《隱私不保的年代》心得《隱私不保的年代》心得
Thumbnail
avatar
曾友俞
2018-08-31
《奇異博士》是古典科學家的當代詮釋:「科學」與「科學家」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啟蒙時期,也就是牛頓的年代,因為物理學盛行,當時的自然哲學家發現,整個宇宙的組成是個多麼美麗的數學公式,到底是誰能以這麼完美的數學與物理創造出如此浩瀚工整又有秩序的世界呢。答案不言可喻,當然是神。也就是說:神是時鐘創造者;宇宙就是時鐘。《奇異博士》顯然想說的是,回去看看那樣的古典科學與科學家吧。畢竟百年前,科學與神學根本不分家,兩者根本就是「友好互惠又相敬相愛的親密夥伴」。於是,古一透過使用魔法,讓奇異博士的肉體與星光體分開,在身心震撼之餘見識到肉眼看不見的世界,之後,他才真心地接受「科學」與「物質」的侷限,願意開啟一趟心與靈魂的意外旅程。
Thumbnail
avatar
希米露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