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小孩撕書丶咬書丶亂畫書該怎麼辦?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書本好好翻不行嗎?怎麼總是把書撕破?」

「是不是只能看厚紙書了?」

raw-image

「除了硬紙書、布書、磁鐵這類材質較耐翻的書籍以外,其他書籍也還有很多想和孩子分享」

「每次都撕破書,書本各處貼滿膠帶,已經傷痕累累了」

「每次說到要看書,孩子的注意力十分短暫,總是三兩下就快速的翻完」

該怎麼引導「翻書」這件事呢?

其實翻書也需要經驗累積

練習翻翻書對於剛接觸書的孩子,亦是必要的

你不可能期待第一次翻書,或很少接觸書本的孩子,能如同大人般安靜坐好,慢慢閱讀

我這週上課剛好用了一個小活動可以讓1歲半~3歲的孩子練習翻書

卡片躲貓貓找找卡片在哪裡?
raw-image

可以先跟孩子玩過幾次躲貓貓的遊戲,瞭解找一找丶躲起來的意思,熟悉躲貓貓遊戲之後,再來讓小孩自己到書櫃挑本喜歡的書

然後大人把一張張的卡片藏進書頁中 ,最後就讓小孩出場,翻翻書咯!

來找找看卡片在哪裡吧!

還是不太願意翻書的話,也可參考這篇:桌遊加繪本,玩出學習力,也可以透過桌遊的操作與趣味性,提升操作書的動機哦!

raw-image
如果孩子撕書,咬書該怎麼解決?

你知道隨著不同年齡發展,對於書的興趣、操作方式都有所不同嗎?

對不同年紀的孩子而言,「書」是一個怎樣的東西?是玩具?是一個東西?是食物?

此時陪伴孩子一起閱讀的大人們,就必須有基本瞭解,否則可能會當場指正孩子的某些行為,或是讓共讀留下不愉快經驗了,好比今天有一個一歲孩子和一個五歲的孩子,如果都出現撕破書的行為,你認為處理的方式會相同嗎?

一般而言,常態的閱讀發展是:

0~2歲探索書,2~4歲愛看圖,4~6歲看圖也看字
raw-image

也可以參考這份研究資料,有興趣的話可以留言告訴我,之後可以翻譯整理分享給大家(也推薦專業人士們可以直接找這篇研究來看看)

Horowitz‐Kraus, T., Schmitz, R., Hutton, J. S., & Schumacher, J. (2017). How to create a successful reader? Milestones in reading development from birth to adolescence.Acta Paediatrica,106(4), 534-544.

發展讀寫能力,需認知能語言能力都同時配合,研究中的這個圖表做了很清楚的呈現

raw-image
在書上塗鴉,又該怎麼看待?

書本到底能不能畫,能不能自己改變文字內容?

比如Jon Seienzka這本《可怕小兔最搞怪》非常有趣,除了作者直接示範「在書本上塗鴉」這個行為以外,還邀請讀者一起來塗鴉,改造文本

買來的時候會有兩本,一本是繪本,一本是手繪本

raw-image

台東兒文所藍劍虹老師提到:書本除了是一種智性的存在,讀者被動參與這知識的活動以外,有沒有主動參與的可能,甚至也成為共同創作者?

又比如一般去圖書館借書,如果有人在書上畫線丶寫註記丶修改字,大家覺得如何呢?可能會有以下反應

  • 怎麼可以隨意破壞公物,必須保持乾淨
  • 真的剛好有錯字耶,感謝修正
raw-image

是不是同一個行為,卻因對「書」這個物件的觀點不同,而產生不同看法呢?

當然愛護書本也是很重要的!

只是也不必要把書本當成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不能這樣⋯也不能那樣⋯設下一大堆限制,這樣閲讀起來,似乎又太戰戰兢兢了

(如果真的非常喜歡,我可能會買一本做為收藏;需要上課使用的教材,會常常翻閱的,我會到二手書網站或二手書店買,也蠻鼓勵家長之間可以彼此交換書本,永續地使用,丟掉當成資源回收其實也蠻可惜一本書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îm Uí-thîng的沙龍
40會員
46內容數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閱讀嗎?人類的閱讀行為怎麼出現、數位閱讀時代對人類之影響、如何成為閱讀精熟者進行深度閱、親子共讀、學前幼兒讀寫萌發、學齡兒童學習閱讀與書寫⋯⋯ 從古到今,從老到少,從認知神經科學到兒童文學,讓我這位熱愛閱讀的語言治療師,帶著對閱讀深深著迷的方格子讀者們,一起加入認識「閱讀」的行列吧!
2021/03/13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Thumbnail
2021/03/13
上一篇談到今年有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紅包的習俗,換成送繪本(我覺得非常值得鼓勵這樣的行為),且因為知道我在推廣全民閱讀丶親子共讀,朋友特別也詢問我有沒有選0~2歲繪本相關的建議。到底,從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看,會如何選書呢?
Thumbnail
2021/02/13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Thumbnail
2021/02/13
今年,一位朋友打算把要送晚輩紅包的習俗,換成送書丶送繪本,我聽了之後覺得非常興奮,很鼓勵這樣的行為,同時我也被問到如何挑選學齡前兒童的書籍,也順勢提供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有可能這麼做嗎?再來,親子共讀原來不只是父母的事,而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實踐在生活中,一起創造閱讀風氣
Thumbnail
2020/12/26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2020/12/26
挑選繪本時,有時會看到書上印有得獎標誌,常見的有「美國凱迪克大獎」、「英國凱特·格林威大獎」、「德國繪本大獎」、「波隆那國際兒童書插畫展最佳選書」丶「國際安徒生大獎」。大家有好奇過凱迪克是誰?格林威又是誰呢?為什麼這兩個大獎要以他們的名字命名?這就要從圖畫書複製印刷的歷史說起,一起來了解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有一篇廣為轉發的文章 在討論內捲化 要不要在幼兒園就開始偷跑ㄅㄆㄇ 家長的焦慮競爭 孩子成為承受的對象 這些所謂的基礎能力 不這樣搞小孩真的就學不會嗎? 還是 比較在意要在別人都會了的時候就也要學會才行? 我們家的實驗教育實驗了這個部份 就是讓小孩自己學會 關於識字、閱
Thumbnail
最近有一篇廣為轉發的文章 在討論內捲化 要不要在幼兒園就開始偷跑ㄅㄆㄇ 家長的焦慮競爭 孩子成為承受的對象 這些所謂的基礎能力 不這樣搞小孩真的就學不會嗎? 還是 比較在意要在別人都會了的時候就也要學會才行? 我們家的實驗教育實驗了這個部份 就是讓小孩自己學會 關於識字、閱
Thumbnail
由於各種串流影音的普及,現在小孩可以看的資訊樣貌變多了,書不再是孩子消磨時間的首選。然而,閱讀紙本書籍在學習知識上,依舊有不可取代的優點,特別是對小孩而言。天下雜誌引用PISA研究,說明善於閱讀能力越強越有能力搜集、理解、判斷資訊以達成個人目標。簡而言之,閱讀實在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
Thumbnail
由於各種串流影音的普及,現在小孩可以看的資訊樣貌變多了,書不再是孩子消磨時間的首選。然而,閱讀紙本書籍在學習知識上,依舊有不可取代的優點,特別是對小孩而言。天下雜誌引用PISA研究,說明善於閱讀能力越強越有能力搜集、理解、判斷資訊以達成個人目標。簡而言之,閱讀實在是很重要的一種能力!
Thumbnail
大家好 歡迎你來到爪爪語言 #爪爪語言親子共讀系列 來到第三篇章~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1-2歲親子共讀這件事。 1-2歲的寶貝會...   家中那個走路搖搖晃晃的孩子開始會到處探索環境,把書櫃裡的書搬出來、翻一翻、丟一丟,讓爸媽覺得好像在玩。 爸媽可以怎麼做? 1.增加寶貝與繪本的互動性
Thumbnail
大家好 歡迎你來到爪爪語言 #爪爪語言親子共讀系列 來到第三篇章~ 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1-2歲親子共讀這件事。 1-2歲的寶貝會...   家中那個走路搖搖晃晃的孩子開始會到處探索環境,把書櫃裡的書搬出來、翻一翻、丟一丟,讓爸媽覺得好像在玩。 爸媽可以怎麼做? 1.增加寶貝與繪本的互動性
Thumbnail
小孩在看書 每當看到有人推薦的書籍時,都會上網查詢該書的評價和內容,如果不錯的話都會先放入購物車,等有折扣的時候再去做結帳。 但每當孩子回家都想滑手機和看電視時,我們都會跟他說不要一直看3C,要去多看一點書。 這時候我們的手通常還再滑手機,這樣真的很沒有說服力... 於是跟孩子討論說還是我買書給你
Thumbnail
小孩在看書 每當看到有人推薦的書籍時,都會上網查詢該書的評價和內容,如果不錯的話都會先放入購物車,等有折扣的時候再去做結帳。 但每當孩子回家都想滑手機和看電視時,我們都會跟他說不要一直看3C,要去多看一點書。 這時候我們的手通常還再滑手機,這樣真的很沒有說服力... 於是跟孩子討論說還是我買書給你
Thumbnail
從書上或是新聞上,都說親子共讀很重要,所以我從小就給小孩看書,但是理想與現實總是差距太大,約8、9個月小孩只喜歡翻書,甚至於撕書,讓媽媽很無力,只好安慰自已,閱讀先要「喜歡」書,等他大一點就教導他,不可以撕書。   兩歲書最喜歡有聲書、推拉書,因為他是小男孩,還不太會說話,媽媽很著急,買了有聲書FO
Thumbnail
從書上或是新聞上,都說親子共讀很重要,所以我從小就給小孩看書,但是理想與現實總是差距太大,約8、9個月小孩只喜歡翻書,甚至於撕書,讓媽媽很無力,只好安慰自已,閱讀先要「喜歡」書,等他大一點就教導他,不可以撕書。   兩歲書最喜歡有聲書、推拉書,因為他是小男孩,還不太會說話,媽媽很著急,買了有聲書FO
Thumbnail
「書本好好翻不行嗎?怎麼總是把書撕破?」 「每次都撕破書,書本各處貼滿膠帶,已經傷痕累累了」 「每次說到要看書,孩子的注意力十分短暫,總是三兩下就快速的翻完」關於學齡前孩子的讀寫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就像身體發展、動作發展、語言發展那樣的階段性,你知道嗎?怎麼看待小孩撕書、塗鴉書、咬書……這些行為呢?
Thumbnail
「書本好好翻不行嗎?怎麼總是把書撕破?」 「每次都撕破書,書本各處貼滿膠帶,已經傷痕累累了」 「每次說到要看書,孩子的注意力十分短暫,總是三兩下就快速的翻完」關於學齡前孩子的讀寫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就像身體發展、動作發展、語言發展那樣的階段性,你知道嗎?怎麼看待小孩撕書、塗鴉書、咬書……這些行為呢?
Thumbnail
接續上篇從Jean Piaget的兒童認知發展模式來理解一般人普遍認同的觀念:大人幫小孩選書時,要分齡,才能選書。但一定要分齡才能選書嗎?這其中其實蘊含了大人對於小孩的既定意識型態,你認為的「小孩」是甚麼呢?
Thumbnail
接續上篇從Jean Piaget的兒童認知發展模式來理解一般人普遍認同的觀念:大人幫小孩選書時,要分齡,才能選書。但一定要分齡才能選書嗎?這其中其實蘊含了大人對於小孩的既定意識型態,你認為的「小孩」是甚麼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