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書評•評書|李立揚:對著靈魂「剝洋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個人都應該是有故事的吧——能講出來的故事、將被自己帶到墳墓中的故事、人與人之間傳說的故事⋯⋯每樣的故事有著不同的敘述、著重,在打開詩人李立揚的詩集《The Undressing》之前,如若有先Google作家生平背景的習慣,或許已經會被一種「已形成的」、關於李立揚「身世」的敘述掉轉了注意力。
李立揚的母親是袁家英,袁世凱第六子袁克桓的女兒,袁世凱是詩人李立揚的太姥爺。李立揚出生於印尼雅加達,父親在中國的時候曾任毛澤東的私人醫生,後舉家印尼,又再度輾轉,終於移民美國。即便只是從維基百科上搜索,也一定能感覺出李立揚豐富的經歷,自然他之後選擇的文學道路也不足為怪。不過,他的詩歌,在大陸的敘事下也成了這樣的「故事」——《出身望門的華裔詩人》-新京報⋯⋯同樣立意的研究與文章不難找。
不過,詩集The Undressing自始至終給人感覺李立揚是屬於流亡詩人的,只是不知道流亡的靈魂中更多的是對「roots」的追念還是對新「roots」的嚮往,抑或二者皆有?至少,他詩歌的開篇就勾勒了一幅唯美、憂鬱卻充滿了流亡者堅毅的圖畫:
She says, The world
is a story that keeps beginning.
In it, you have lived severally disguised:
bright ash, dark ash, mirror, moon;
a child waking in the night to hear the thunder;
a traveler stopping to ask the way home.
當一個旅行的人不再詢問歸家的路,那感覺是否充滿了疼痛?那世間的一切——天上的星星、飄過的雲與渾厚的雷聲、樹與花、人與生死——在李立揚的筆下都被賦予了奇美的意義,是自然,也是環繞著我們靈魂的救贖。也因此,他自己用詩意的語言道出的故事自然是不一樣的。
There are stories we tell ourselves, she says.
There are stories we tell others.
Then there’s the sum
of our hours
death will render legible.
故事中的人時時審視自身,似乎抓住了「生」與「死」之間給我們留下的所有空間,然後用字、詞、語言填滿。在他眼中,燃燒也不盡相同——
But all burning is not the same.
Some fires kindle freedom.
Some fires consolidate your bondage.
Do you know the difference?

-- Li-Young Lee The Undressing
有的人燃燒了整座城市,點燃了「自由」,而有些火焰卻如來自地獄的詛咒,裹挾在皮膚外,無法逃脫。誰又能說清個中不同?
喜歡這本詩集的另一個緣由是整本詩集幾乎沒有什麼過於新穎的詩歌的形式,第一首詩「Undressing」是長詩,將男女間的「情愛」與宇宙間叩問靈魂的問題相連;接下來的幾首詩也探索文字——明顯是詩人的喜好,將文字帶給人的滿足、侷限與重重構建沁入詩句,字字珠璣。
李立揚的詩歌似乎不需要形式的輔佐,像順水漂流的輕舟,沒有侷限或過度求新便「已過萬重山」;回望的讀者似乎是與自己的靈魂對視,哪一個在笑呢?
臨橋俯瞰


「生」、「死」、「時間」充斥在詩中,
But not before he learns to say yes to life
is to say yes to death.
To say no to death
is to say no to living.
李立揚倔強地「教授」著人們接受——人必有一死——的藝術。桑塔格若看到了,該會很生氣吧?

【© 謝謝拍手及支持❤️在這裡看更多李立揚及其他詩句,英文心得在這裡,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y Vent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通勤快讀」是我創建的新標籤——通勤路上的快讀短篇。】 從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開始,米蘭•昆德拉這位流亡作家就成了一代人自由與「性啟蒙」的文學大師。二八年華的少男少女們也有些不去讀都市言情的,卻在昆德拉的文字與政治裡尋得了些許的自由和放縱。有條件買中文紙質書籍的時候,一個勁兒地買米蘭•昆德拉
字典裡的詞條釋義本來是追根溯源、嚴密審慎的,然而,在「知識產權」概念初期的十九世紀,字典、辭源、百科全書的編寫者們則運用加入虛假詞條的方式來防止剽竊問題的產生。例如,paper street(一條完全不存在的街名)之類的詞條。這樣,如果有「知識產權剽竊者」直接照搬,那也會將這些詞條照搬,從而拙劣地「
《且聽風吟》(或譯《聽風唱歌》、Hear the Wind Sing)是村上的第一部小說創作,一般會與Pinball 1973(或譯《1973年的彈珠玩具》)一起出版,不是什麼新鮮的,然而,有這樣一個版本,是在德國一家小鎮上與郵局相連的書店裡看到的——平裝本,卻是顛倒🙃️的兩面排版。因為不是書籍出
今天是「9•11」,也是黑色星期五。十九年前的今天被蒙上了一層陰影。那天的煙塵恐怕遮住了半邊天,讓城市灰暗下來。很多時候,過於可怖的經歷會因大腦想要保護我們而濾掉諸多細節,但是當時的「顏色」或者「氣味」很難在記憶深處徹底消除;很多時候,我們也習慣於用顏色來形容日子、描述心情,而「色彩」也成了很多作家
Mary Jean Chan是香港走出的詩人,她的新詩集Flèche獲得了2019 Costa Book Awards。Flèche是法語「arrow」的意思。詩人從小練習擊劍,在她的新詩集中也運用了不少擊劍術語來分隔、指代她的所感、所想。 太多的新形式,但有這樣一首,充斥著寫下又劃掉的詩行,字裡
從來詩歌都有很嚴格的形式,五言七律、俳句和歌,抑或是十四行詩,有時候,越古老,越拘泥。時間將社會、語言、文學,甚至形式一一前推,新詩無論中外都在嘗試衝破種種限制,將新穎的形式納入到詩歌的表達中。標籤【詩歌的形式】供給愛詩人一個這樣的積累平台,在這裡能夠匯聚各式各樣的詩歌形式,也希望在這裡能夠見到不一
【「通勤快讀」是我創建的新標籤——通勤路上的快讀短篇。】 從他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開始,米蘭•昆德拉這位流亡作家就成了一代人自由與「性啟蒙」的文學大師。二八年華的少男少女們也有些不去讀都市言情的,卻在昆德拉的文字與政治裡尋得了些許的自由和放縱。有條件買中文紙質書籍的時候,一個勁兒地買米蘭•昆德拉
字典裡的詞條釋義本來是追根溯源、嚴密審慎的,然而,在「知識產權」概念初期的十九世紀,字典、辭源、百科全書的編寫者們則運用加入虛假詞條的方式來防止剽竊問題的產生。例如,paper street(一條完全不存在的街名)之類的詞條。這樣,如果有「知識產權剽竊者」直接照搬,那也會將這些詞條照搬,從而拙劣地「
《且聽風吟》(或譯《聽風唱歌》、Hear the Wind Sing)是村上的第一部小說創作,一般會與Pinball 1973(或譯《1973年的彈珠玩具》)一起出版,不是什麼新鮮的,然而,有這樣一個版本,是在德國一家小鎮上與郵局相連的書店裡看到的——平裝本,卻是顛倒🙃️的兩面排版。因為不是書籍出
今天是「9•11」,也是黑色星期五。十九年前的今天被蒙上了一層陰影。那天的煙塵恐怕遮住了半邊天,讓城市灰暗下來。很多時候,過於可怖的經歷會因大腦想要保護我們而濾掉諸多細節,但是當時的「顏色」或者「氣味」很難在記憶深處徹底消除;很多時候,我們也習慣於用顏色來形容日子、描述心情,而「色彩」也成了很多作家
Mary Jean Chan是香港走出的詩人,她的新詩集Flèche獲得了2019 Costa Book Awards。Flèche是法語「arrow」的意思。詩人從小練習擊劍,在她的新詩集中也運用了不少擊劍術語來分隔、指代她的所感、所想。 太多的新形式,但有這樣一首,充斥著寫下又劃掉的詩行,字裡
從來詩歌都有很嚴格的形式,五言七律、俳句和歌,抑或是十四行詩,有時候,越古老,越拘泥。時間將社會、語言、文學,甚至形式一一前推,新詩無論中外都在嘗試衝破種種限制,將新穎的形式納入到詩歌的表達中。標籤【詩歌的形式】供給愛詩人一個這樣的積累平台,在這裡能夠匯聚各式各樣的詩歌形式,也希望在這裡能夠見到不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有些歌,在特定時分聽起來,感受更深、得著更大。就像這首歌,在這個時候聽來,歌詞給予的力量很大。 對現實 怎麼踩 都不會 扭轉世界 明白血肉會崩壞 骨氣沒法被活埋 「在這個世界活着真的很累,而且再努力又不能改變甚麼」 。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嗎?林夕對世界的理解亦同樣,對啊,現實是殘酷
Thumbnail
《聽見愛的聲音》第二十三章:告別與重生李明輝因病離世,林佳彤為了不讓李明輝在天上擔心她,所以林佳彤決定為李明輝和自己而活喜歡的告訴我感想
Thumbnail
女性主義者、知名小說家李昂,1997年發表了短篇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因為知名女性公眾人物對號入座故事中的主角,引發軒然大波。最近出版了二十五週年紀念版,重新讀完後,這是我的反思。
Thumbnail
我是個大多數時候都活在過去的人。對於過去有著太多依戀的代價,就是會在自己希望向未來前進時,被過往的人事物,尤其是傷痛,絆倒在地。《莊子》裡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那些對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時刻,恰恰是兩條擱淺的魚之間的相濡以沫。
Thumbnail
<一首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一句愛的讚頌』> 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娶了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林徽因生下一子梁從誡,一女梁再冰。林徽因為剛出生的兒子寫下了「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聲點亮了四面的風 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Thumbnail
作者李雅容,也就是李應鏜的女兒,在自序裡提及自己兒時在家中從旁觀察的時刻,那些來訪的客人和父親、母親的交談,總是用著一口道地的臺語,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於1930-1950年代的臺灣地方仕紳,總好像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她而言,卻是一段真實的童年。
林夕曾受到黃霑、盧國霑、鄭國江以及林振強等前輩詞作家的影響。在影響自己的作家當中,張愛玲是林夕經常提到的一個人。林夕的性格和造型,多變多樣,不受拘束。此外,文章內容還提到了林夕的電視、電影主題歌詞和他為電影創作歌曲的一些經歷。
Thumbnail
學術界對於〔民國詩話〕的研究,向來偏於「個別詩話作者」的單一研究,或者偏向某些「特定議題」的討論;罕見到對於〔民國詩話〕既有微觀精細的研究,又作了宏觀全局的考察。林教授十幾年來,忙碌的教學和學術服務之外,付出巨大的心力,完成這部大著,不僅可以嘉惠後學,而且也是同領域學者不可不讀的最新成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若說一首歌,曲是皮,那詞就是骨了。   前幾天看見脆友介紹的「如髮」正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周耀輝的作品,故事是講述一名雛妓過盡千帆,最後,走上了青燈古佛為歸屬。   空靈,雅緻。   話不多說,就來聽聽這首盧凱彤與麥浚龍的歌曲。   噢,個人偏心,所以只放盧凱彤現場版,請不要揍不專業介
Thumbnail
有些歌,在特定時分聽起來,感受更深、得著更大。就像這首歌,在這個時候聽來,歌詞給予的力量很大。 對現實 怎麼踩 都不會 扭轉世界 明白血肉會崩壞 骨氣沒法被活埋 「在這個世界活着真的很累,而且再努力又不能改變甚麼」 。曾經有過這樣的想法嗎?林夕對世界的理解亦同樣,對啊,現實是殘酷
Thumbnail
《聽見愛的聲音》第二十三章:告別與重生李明輝因病離世,林佳彤為了不讓李明輝在天上擔心她,所以林佳彤決定為李明輝和自己而活喜歡的告訴我感想
Thumbnail
女性主義者、知名小說家李昂,1997年發表了短篇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因為知名女性公眾人物對號入座故事中的主角,引發軒然大波。最近出版了二十五週年紀念版,重新讀完後,這是我的反思。
Thumbnail
我是個大多數時候都活在過去的人。對於過去有著太多依戀的代價,就是會在自己希望向未來前進時,被過往的人事物,尤其是傷痛,絆倒在地。《莊子》裡寫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但那些對人生有著重大意義的時刻,恰恰是兩條擱淺的魚之間的相濡以沫。
Thumbnail
<一首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一句愛的讚頌』> 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娶了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林徽因生下一子梁從誡,一女梁再冰。林徽因為剛出生的兒子寫下了「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聲點亮了四面的風 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Thumbnail
作者李雅容,也就是李應鏜的女兒,在自序裡提及自己兒時在家中從旁觀察的時刻,那些來訪的客人和父親、母親的交談,總是用著一口道地的臺語,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於1930-1950年代的臺灣地方仕紳,總好像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她而言,卻是一段真實的童年。
林夕曾受到黃霑、盧國霑、鄭國江以及林振強等前輩詞作家的影響。在影響自己的作家當中,張愛玲是林夕經常提到的一個人。林夕的性格和造型,多變多樣,不受拘束。此外,文章內容還提到了林夕的電視、電影主題歌詞和他為電影創作歌曲的一些經歷。
Thumbnail
學術界對於〔民國詩話〕的研究,向來偏於「個別詩話作者」的單一研究,或者偏向某些「特定議題」的討論;罕見到對於〔民國詩話〕既有微觀精細的研究,又作了宏觀全局的考察。林教授十幾年來,忙碌的教學和學術服務之外,付出巨大的心力,完成這部大著,不僅可以嘉惠後學,而且也是同領域學者不可不讀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