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昨谷關泡湯,於溪邊看到一棵盛開的山芙蓉,甚是賞心悅目,山芙蓉為台灣特有種,也是屬於錦葵科,木堇屬,與木芙蓉同科同屬而不同種,山芙蓉為單瓣,而木芙蓉有單瓣與複瓣。今天要談的卻是木芙蓉。
木芙蓉原產中國,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都有栽培,在湖南、四川兩省較為常見。湖南境內因為廣植木芙蓉,湖南因此被稱為「芙蓉國」。木芙蓉在成都一帶也十分常見,因此成都又稱「蓉城」,而木芙蓉也是成都市的市花。其花色一日三變色,晨開白色,中午,粉紅,日暮成深紅,又名(三)醉芙蓉。木芙蓉開花比菊晚,又名拒霜花,古來詠芙蓉的詩句亦不少,多詠其花色美好,本質冰清玉潔,如「堪與菊英稱晚節,愛他含雨拒清霜」,很少著墨他的一日三變色。我們來看汪精衛詠木芙蓉的詩。
- 朝來玉骨傲西風hong
- 晚對斜陽酒暈紅hong5
- 如此獨醒還獨醉tsui3
- 幾生修得到芙蓉iong5
另二首詩作:
......初陽為傅粉,亦不嫌太白。夕陽為施朱,亦不嫌太赤。 態含三春豔,氣得九秋潔。雲霞以為華,冰雪以為質。
.......芙蓉亦草木,詎與繁霜宜。艱難九秋中,葆此貞秀姿。 正如處厄窮,志節乃爾奇。誰知方寸間,歷歷皆瘡痍。 西風日淒厲,百卉歸黃萎。後凋亦何為?踽踽良可悲。
這可說是汪精衛的自況詩,說這木芙蓉雖然一日三變色,顏色雖改,但其氣節與本質,依然是冰清玉潔,絲毫未變。汪精衛從一個萬民擁戴的革命志士,到抗戰後期變成人人喊殺的漢奸走狗,其反差是如此的巨大,這裡面必然包含有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汪精衛最有名的文章是發表於《民報》26期上的《革命之決心》一文。汪精衛在文中說︰現下四億民眾正如飢泣的赤子,正在盼等吃革命之飯。但燒熟米飯所需要 的一是薪,二是釜。薪燃燒自己化為灰燼,把自己的熱移給了米,才使生米變成熟飯;釜則默默地忍受水煎火烤。所以革命黨人的角色有二,一作為薪,為薪的人需 要奉獻的毅力,甘心把自己當作柴薪,化自己為灰燼來煮成革命之飯;二作為釜,為釜的人需要堅韌的耐力,願意把自己當作鍋釜,煎熬自己來煮成革命之飯。當他要去行刺聶親王時,他的好友胡漢民勸他為國珍重, 然而汪精衛意志堅決,怕胡攔他,寫下血書留予胡,連夜遁走,書曰:「我今為薪,兄當為釜。」,胡漢民見到血書時,當場哭得昏了過去。抗戰之後,國民政府節節敗退,所以當時有兩派,主戰與主和,汪當時盱衡時局,所做的政治判斷為主和,那時,應該沒有叛國的問題,只不過當他跨過那一步,私下離開重慶,到河內與日本談判,而時局變化莫測,日本內閣也反覆,終導致和平運動失敗,但木以成舟,無法回頭,汪只能往前走,看能為為國為民做多少算多少!在他離開重慶時給蔣中正留書,曰:「今後兄為其易,而弟為其難。」,這跟他一貫的薪釜熬飯的救國理論並不違背,只不過,這次,他選擇當鍋釜,甘受烈火煎熬焚身之苦,所以再回頭看他詠木芙蓉的詩,這是不是他最真實的內心寫照呢!後人對汪有詩文評論,舉兩首窺其梗概。
陳小翠 《雙照樓詩稿》 - 雙照樓頭老去身,一生分作兩回人。
- 河山半壁猶存末,松檜千年恥姓秦。
- 翰苑才華憐俊主,英雄肝膽惜崑崙。
- 引刀未遂平生志,慚愧頭顱白髮新。
汪夢川 - 神州鼎沸忍無聞,恥作高談袖手人。
- 棄位捐名原磊落,求仁得怨總酸辛。
- 死生自望分薪釜,成敗誰令比岳秦。
- 肝膽崑崙雙國士,瀏陽地下許為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