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23:1-12 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2)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他們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要讓人看見
(現代)法利賽人第三個特徵:他人的評價最重要。
人們的認可對他們而言是最重要的,所以:
他們承擔服事,因為被這樣期待;
他們樂意奉獻,因為被這樣期待;
他們關懷年長和年幼的,因為被這樣期待;
他們穩定聚會、參加研習課程、參與節慶活動、絕對服從長執的決定、恪守嚴格的教條⋯⋯等等,不是因為他們真的想這麼做,而是為了要滿足他人的評價。
看起來這些也都是好信徒會做的事,只是對他們而言的重點是:這樣才不會被指責,這樣才會獲得認同,這樣才能夠融入群體。
動機是滿足他人的評價,不是因為信靠神,對人的信心遠大於對神的信心。
所以常見的生命樣式是:
他們會害怕在教會裡得不到認同;
他們會勉強去配合不符合自己特質的事;
當群眾的立場改變時,他們也跟著改變。
要是被指責(特別是無法反駁的處境時)就是踩到他們的痛處,他們會異常敏感,勃然大怒、大力反彈、不假思索地極力否認;抑或委屈地哭泣,到處訴苦,搏取同情和認同,拉攏勢力;按著本性反駁、防衛、求援,是非本身絲毫不是他們在意的點,保護好外在形象才是。
真正信靠神的人卻不是這樣。
他們最在意的是神對他們的看法,其次才是人。哪怕是偉大的教會領袖,順位也絕對遠在上帝之後;與上帝違背的教導(和要求)對他們而言沒有任何價值。
為了滿足神的心意,他們寧可與眾人對立。
犯錯時,他們坦然承認。一方面對自己感到羞愧和懊悔,另方面卻更努力地要抓住上帝,渴望得到上帝的救贖和轉變;因此他們誠心地感謝指出他們錯誤的肢體。
他們有神的智慧處理問題,該做的勇敢去做,不該做的也勇敢拒絕;做與不做,都是站立在上帝面前所下的決定,無愧於主就是力量的根基。
他們敬畏神到害怕的地步,卻也愛神到飢渴的地步;在這看似矛盾的心境中,在靈裡有著屬世之人所沒有的力量和平靜。
⋯⋯都是要讓人看見,所以把佩戴的經匣加寬了,衣裳的繸子加長了
由於前述,所以生發出第四項特徵:他們樂於將所做的好事讓人看見;沒人會知道,這件事的必要性就大打折扣。
(現代)法利賽人樂於和朋友分享,最近又接下了哪些服事、去探望了哪個長輩、又金援了哪個肢體、又學到了什麼神學知識⋯⋯。好事傳天下,別人都不知道的話倒成了嚴重的事。
在對應的處境下,也就是當壞事發生時,一樣會展現出這項特徵:他們會極力地隱藏負面的形象。
不能夠承認挫折,因為身為基督徒應該要正向樂觀、
不能夠帶家人來教會,因為他們的狀況好丟臉、
不能夠承認其實我這週讀了經文一點感覺也沒有、
不能夠回答我不知道正確答案的信仰問題、
不能夠讓別人知道我又軟弱了、
不能夠告訴教會我忙不過來、
不能讓別人知道其實我真的還是好擔心、好害怕⋯⋯。
壞事絕對不能讓別人知道,沒面子比問題本身更加地令他們難堪。
生命的大問題可以擱置不處理,完美的形象有灰影馬上玻璃心碎。
忙於建立表象,也忙於掩蓋真相。
既恐懼那虛無的否定,又不斷追逐那虛無的肯定。
殊不知肯定和否定若都建立人身上,就都是虛無。
信靠主的人卻不是這樣。
沒人在意的事,若主喜悅,他就歡喜地完成;
付出許多,但最好沒有任何人知道是誰做的;
左手做的事,右手卻不知道。
昨天他幫助過誰,今天早就忘掉了。
能夠努力實踐所信的,就是他的滿足。
因為他認識的主一切都知道,也都紀念;
永恆的主,他的紀念也存到永遠。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只要您內心渴慕上帝的真理餵養:歡迎在此聚集、學習聖經、彼此堅固激勵,一同走這條跟隨基督的道路。這裡只有純淨的基督信仰,忠心教導聖經的話,建造隱藏在這世上上帝的兒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應該對福音書中這些強烈的指責感到警覺,仔細思想這些教導,同時以聖經的標準查驗我們自己的言行和信仰;也求主幫助,洗淨我們生命中這或許是最可怕、同時也最可憎的罪性:偽善——因為它企圖欺騙上帝、欺騙眾人,更試圖欺騙我們自己。
正確地認識他,你才能夠正確地信靠他。
「納稅給凱撒合不合法?」答是,他會被控告違背猶太律法;答否,他會被控告違背羅馬律法。兩個答案都會讓耶穌被公權力鋃鐺入獄。
若主稱呼我們是狗,我們仍然要跟隨他嗎?
對基督徒而言,首要的問題莫非「我是否真的有得救?」可惜教會的受洗證明不是進入天國的門票,在這個問題上不能給您任何的保證。好在,聖經很明確地提到三種被主所得著的人,也就是他們將進入神的國,得著永恆的生命。
我們應該對福音書中這些強烈的指責感到警覺,仔細思想這些教導,同時以聖經的標準查驗我們自己的言行和信仰;也求主幫助,洗淨我們生命中這或許是最可怕、同時也最可憎的罪性:偽善——因為它企圖欺騙上帝、欺騙眾人,更試圖欺騙我們自己。
正確地認識他,你才能夠正確地信靠他。
「納稅給凱撒合不合法?」答是,他會被控告違背猶太律法;答否,他會被控告違背羅馬律法。兩個答案都會讓耶穌被公權力鋃鐺入獄。
若主稱呼我們是狗,我們仍然要跟隨他嗎?
對基督徒而言,首要的問題莫非「我是否真的有得救?」可惜教會的受洗證明不是進入天國的門票,在這個問題上不能給您任何的保證。好在,聖經很明確地提到三種被主所得著的人,也就是他們將進入神的國,得著永恆的生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馬太福音第23章中,耶穌針對法利賽人的責備,引導我們反思自己的信仰實踐。這篇文章探討法利賽人如何依賴表面的宗教行為而忽略了內心真正的公義與憐憫,並警示我們是否在現代生活中也犯了類似的錯誤。透過禱告和反思,鼓勵讀者重新檢視自己的信仰,尋求真正與上主的關係。
Thumbnail
最近在看一些介紹宗教的節目,不約而同地都講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 很多人的宗教都是用信的,嘴巴上講講,真的要他在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那就會顯露出光說不練的真實本性,所以這八個字說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它把宗教定義在行為上,不管你說得多麼虔誠、看起來多麼神聖,做不到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在事情真正的秩序裡,一個人並不為了要快樂而做某一件事——而是一個人是快樂的,所以做某件事。 一個人並不為了有慈悲心而做某件事,而是一個人是慈悲的,所以以某種方式行事。 就一個高度有意識的人而言,靈魂的決定先於身體的行動。 只有一個無意識的人,才企圖經由身體在做的事,來產生一種靈魂的狀態。 這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用交換論面對神讓人走向邪惡 或許有人會抗議,反正我都有做好事,也都盡力服事了,而且我的確相信主耶穌的拯救,難道因此我希望上帝上我變成有錢人難道就不可以? 這樣說好了,你當然可以希望如此,這沒什麼問題,但考驗在後頭,就是你會不會因為沒有達成而產生不滿?畢竟,這世界上從不缺苦難不幸的人,我們自己也沒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神學家卡爾巴特說: 「『不順服上帝』指的是:不管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我們將上帝置於一旁,在我們的內心、思想及生活上保留自身為所欲為的權利。或者在內心深處及外在的生活中,認為沒有上帝。」(《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蔡慈倫,p46)
Thumbnail
「踏上真實之路:謙卑、愛與擔當的信徒使命」呈現基督信仰中的正確認識,拒絕誤導,強調謙卑、誠實、不貪、愛心、義行、真理,處事不推諉、不逃避。探討基督歷史大事,提及神的真道,以正確言行影響他人。在21世紀的希望中,尋找無窮潛力,呼籲正確思想指引正常生活。
Thumbnail
每天很認真出門做好事,以為修善修福,福報天天進帳,但是有可能是事倍工半的效果,多做多失。 如果沒有正法教導,就算天天出門做好事,也是用習氣在做事,在人群中用我們的習氣對應人事,脾氣大的用個性在磨礪別人,貢高我慢的用驕心在壓制別人,貪瞋癡心重的用我執在控制別人。這樣做好事,其實是造業,讓別人不舒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馬太福音第23章中,耶穌針對法利賽人的責備,引導我們反思自己的信仰實踐。這篇文章探討法利賽人如何依賴表面的宗教行為而忽略了內心真正的公義與憐憫,並警示我們是否在現代生活中也犯了類似的錯誤。透過禱告和反思,鼓勵讀者重新檢視自己的信仰,尋求真正與上主的關係。
Thumbnail
最近在看一些介紹宗教的節目,不約而同地都講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八個字。 很多人的宗教都是用信的,嘴巴上講講,真的要他在生活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話,那就會顯露出光說不練的真實本性,所以這八個字說很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它把宗教定義在行為上,不管你說得多麼虔誠、看起來多麼神聖,做不到就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善事與惡行之間的關係,以及人們在做善事時可能走向錯誤的方向,並提出了對於宗教法會的反思。作者引用了佛教概念,探討了善惡的交錯與對社會的影響。
Thumbnail
在事情真正的秩序裡,一個人並不為了要快樂而做某一件事——而是一個人是快樂的,所以做某件事。 一個人並不為了有慈悲心而做某件事,而是一個人是慈悲的,所以以某種方式行事。 就一個高度有意識的人而言,靈魂的決定先於身體的行動。 只有一個無意識的人,才企圖經由身體在做的事,來產生一種靈魂的狀態。 這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用交換論面對神讓人走向邪惡 或許有人會抗議,反正我都有做好事,也都盡力服事了,而且我的確相信主耶穌的拯救,難道因此我希望上帝上我變成有錢人難道就不可以? 這樣說好了,你當然可以希望如此,這沒什麼問題,但考驗在後頭,就是你會不會因為沒有達成而產生不滿?畢竟,這世界上從不缺苦難不幸的人,我們自己也沒
Thumbnail
布仁南.曼寧(Brennan Manning):「信仰其實不是我們所信的總和,亦非說話或思考方式;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僅能透過生活的實踐,將它表達出來。」(《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神學家卡爾巴特說: 「『不順服上帝』指的是:不管我們是否相信上帝,我們將上帝置於一旁,在我們的內心、思想及生活上保留自身為所欲為的權利。或者在內心深處及外在的生活中,認為沒有上帝。」(《當代基督教講道學》,蔡慈倫,p46)
Thumbnail
「踏上真實之路:謙卑、愛與擔當的信徒使命」呈現基督信仰中的正確認識,拒絕誤導,強調謙卑、誠實、不貪、愛心、義行、真理,處事不推諉、不逃避。探討基督歷史大事,提及神的真道,以正確言行影響他人。在21世紀的希望中,尋找無窮潛力,呼籲正確思想指引正常生活。
Thumbnail
每天很認真出門做好事,以為修善修福,福報天天進帳,但是有可能是事倍工半的效果,多做多失。 如果沒有正法教導,就算天天出門做好事,也是用習氣在做事,在人群中用我們的習氣對應人事,脾氣大的用個性在磨礪別人,貢高我慢的用驕心在壓制別人,貪瞋癡心重的用我執在控制別人。這樣做好事,其實是造業,讓別人不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