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天晴的小說教學】(二十二)題材:讓劇情反轉的妙招(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言


  接續前篇,上回講了劇情如何透過「鋪陳」、「發現」、「逆轉」的步驟來誤導讀者,本期則想繼續延伸,討論「世界觀」和「角色」。

世界觀


  世界觀的誤導,我認為重點在於「塑造」和「破除」。
  先在故事中樹立起一個「前提性」的世界觀常識,再於後段的故事中反過來否定這項事實,重新告訴讀者真正的世界觀,也就是故事的真相。
  最顯見的例子,就譬如《Fate/stay night》與《Fate/Zero》的世界觀。
  為了避免爆雷,細節我就不說了。
  簡而言之,Fate系列的世界觀建構於「聖杯戰爭」之上,而在故事的最後,「聖杯戰爭」的存在,也成為了反轉劇情的關鍵點。
  不只Fate系列,其實在《進擊的巨人》中也有這種作法。例如人類與巨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隨著故事發展而有了反轉,進而造成故事的強度提升。
  先塑造出一個是大前提性的世界觀,之後再在故事中打破這個世界觀,藉此告訴讀者真正的「真相」。
  最容易聯想到的大概是所謂的「反烏托邦」類型的作品。先建構一個美好世界的表象,再回過頭來破壞讀者的這個「誤解」。

角色


  角色誤導,大概是所有誤導的類型中最為泛用、常用,而且你一定要懂得如何使用的。
  能利用角色來進行誤導、逆轉的地方其實還真不少,信手拈來都有一大把,多到快滿出來。
  甚至可以說,這年頭如果沒有在角色上埋一點誤導、逆轉的伏筆,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會寫小說了。
  譬如性別就是一種。角色在最初登場的時候是男生,但偶爾會表現出特別不自然的一面,到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女生。
  當然也可以反過來,一開始以為是可愛的女生,沒想到竟然是可愛的男生。
  超讚(X。
  也有另一種主流類型,是讓看似平凡蠢呆的普通人主角,無故被捲入一連串事件,經歷各種痛苦與波折,最後才發現,主角根本就不普通,發生在主角身上的這些事情也不是什麼偶然,而是必然。
  此外,反差這項角色要素,其實還牽涉到另外一個問題:
  作者要讓「誰知道」這個角色的真面目,又要讓「誰不知道」?
  這裡的「誰」,不只包含故事中的角色,也包含了「讀者」。
  譬如第一種的性別誤導,最普通的方法,就是讓讀者知道女主角是女扮男裝,但男主角不知道,使得二人得以發生誤會與曖昧情愫。
  或者,假設今天的劇情是「親密好友竟然是最後大魔王」,也許作者可以考慮刻意只給提示卻不說破,讓讀者從頭到尾都不知道好友的真實身分,但主角卻早已有所察覺。
  前前後後說了這麼多的角色種類,都是很好的角色設定,但如果有一個核心理念,可以貫穿這些角色設定,我認為應該是:
  反差。
  說到反差,第一個被提到的應該是「反差萌」。
  反差萌確實是一種反差,但是,反差並不只有反差萌一種。
  還以為是男生,結果是女生,這是一種反差;還以為是主角的朋友,結果是最後的魔王,這也是一種反差;還以為是普通人,結果是某某貴族的後代,這當然也是一種反差。

結語


  如果你的敏感度足夠,其實可以發現一件事。這些所謂的秘訣,如果換一種說法,其實就叫「衝突」。
  講了這麼久,沒想到最後還是殊途同歸,回到「衝突」這個小說寫作的本質上。
  只能說,衝突果然就是小說的精髓呀。

  最後是老樣子的工商時間。
  我是顧天晴,一名小說家兼評文人。
  把寫作當成人生,有空就寫,寫到沒空。
  每週日更新小說教學,以及不定期更新書評。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5下Like並按下「喜歡」及「收藏」,也別忘了追蹤我的粉絲專頁,給我一點愛的關注,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9會員
116內容數
小說、書評、寫作教學、ACGN,以及親子生活紀錄。 讓「每一天」成為獨一無二的「這一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顧天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幾期都在討論如何用文字增強故事,本期想直接從題材內容著手,討論該如何從內容上來強化故事,也就是讓讀者在閱讀作品時感到驚豔的方法。   一言以蔽之,這個做法的重點就是「事實在前,否認在後」。   哦,或者也可以說這種方法叫「政客流寫作法」。
  前一期討論到如何運用文字的濃淡,來引導讀者對故事的想像,本期想延續下去進一步討論,如何利用文筆能力來強化故事風格。   我自己歸納出的方法,一共有三種。
  上一期講到讓故事更緊湊的秘訣,是從整體故事結構的角度,去分析如何改善故事節奏。   這一期,我想從文筆的角度深入探討,小說家如何讓自己的文字成為推進故事的「助力」。
  在專案管理的領域裡面,有一項術語叫做「要徑」。   我認為寫故事跟專案管理很像,都是訂定一個終點,然後埋頭往衝點衝刺。   既然如此,那麼故事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要徑」,也就是「完成故事結局的必經之路」。
  上一期提到了「演」和「說」的區別。當創作者掌握好兩者在本質上的差異,並且熟知該如何運用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後,通常都會進入到下一個問題:   該如何「演」得更好?   這一期,就要針對「演」來細說。
  過去在做評文的時候,我很常會提及某某作品只有「說」,而沒有「演」。   我認為,不管是「演」還是「說」,其實都與文筆能力不直接相關,關鍵在於用法不同。   創作者在寫作時必須有所自覺,自己究竟是在「演」還是在「說」,才不會導致自己寫得很開心,但讀者卻看得五味雜陳。
  前幾期都在討論如何用文字增強故事,本期想直接從題材內容著手,討論該如何從內容上來強化故事,也就是讓讀者在閱讀作品時感到驚豔的方法。   一言以蔽之,這個做法的重點就是「事實在前,否認在後」。   哦,或者也可以說這種方法叫「政客流寫作法」。
  前一期討論到如何運用文字的濃淡,來引導讀者對故事的想像,本期想延續下去進一步討論,如何利用文筆能力來強化故事風格。   我自己歸納出的方法,一共有三種。
  上一期講到讓故事更緊湊的秘訣,是從整體故事結構的角度,去分析如何改善故事節奏。   這一期,我想從文筆的角度深入探討,小說家如何讓自己的文字成為推進故事的「助力」。
  在專案管理的領域裡面,有一項術語叫做「要徑」。   我認為寫故事跟專案管理很像,都是訂定一個終點,然後埋頭往衝點衝刺。   既然如此,那麼故事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要徑」,也就是「完成故事結局的必經之路」。
  上一期提到了「演」和「說」的區別。當創作者掌握好兩者在本質上的差異,並且熟知該如何運用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後,通常都會進入到下一個問題:   該如何「演」得更好?   這一期,就要針對「演」來細說。
  過去在做評文的時候,我很常會提及某某作品只有「說」,而沒有「演」。   我認為,不管是「演」還是「說」,其實都與文筆能力不直接相關,關鍵在於用法不同。   創作者在寫作時必須有所自覺,自己究竟是在「演」還是在「說」,才不會導致自己寫得很開心,但讀者卻看得五味雜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本篇文章討論了主角反規則的概念,並提供了幾個符合描述的好例子。探討了積極和消極的「反規則」主角,並介紹瞭如何設定這些主角的角色特質和職業設定。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衝突是故事的重點,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沒有衝突的故事沒人要看。 與此相對,能力是故事的賣點,目的大多是吸引感興趣的讀者前來觀賞,往往並非故事重點。 但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如此嗎?有沒有不是如此的故事?二者不可以做結合嗎?接下來將會舉例說明創作故事的方法之一,看看二者差異和二者結合的做法是什麼。
Thumbnail
在創作作品時,許多創作者很容易陷入混淆主題的局面。本文介紹瞭如何避免混淆主題,包括澄清角色內在衝突、控制故事深度和確定主角目的。透過列出角色設定格和刪除不適合主角性格的情節,作者能夠讓主題更加明確並減少讀者吸收故事的阻力。
最近跟讀友討論小說佈局,初步有以下想法⋯⋯
Thumbnail
我個人很少看電影,但既然學了文學,對於一些具有特別深意的電影應該要親自去體會,這篇系列文章比較了東西方對 「英雄角色」的冒險意境及人性如何呈現做了非常精闢的解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以主角的「求不得」為起點來構建完整的故事,提供一套思考公式,幫助作者整理思路。文章強調,除了主角的獨立能力,必須加入外在的阻礙和背景設定,以增強故事的衝突與吸引力。作者還建議透過人物小傳來構建主角的動機與背景,使讀者能夠更深入理解角色的轉變與挑戰,最終有效地展現想要達成的目標。
本篇文章討論了主角反規則的概念,並提供了幾個符合描述的好例子。探討了積極和消極的「反規則」主角,並介紹瞭如何設定這些主角的角色特質和職業設定。
Thumbnail
當創作故事時,需專注於主角的外在身分,包括身份職業與動機。內在身分只在故事發展後才會展現。文章提出針對不同身分的主角,需對應對象及層次需求,才能確定故事主角。同時,作者呼籲在故事開始前不要讓內在影響外在故事。這樣的建議可應用於各類型的故事創作中。
Thumbnail
今天要講得這個故事從一個喪禮開始轉變到青春愛情故事,就在你以為可以放心享受青春戀愛浪漫故事的時候,中盤突然來一段科幻穿越,最後用機器人大戰和時間機器做收尾,簡言之大概就是—很奇異。 hello guys,我是NeKo嗚喵,歡迎回來我的說書時間,嗚喵! あした世界が終わるとしても台灣翻譯《相對世界。
衝突是故事的重點,無論是內在還是外在,沒有衝突的故事沒人要看。 與此相對,能力是故事的賣點,目的大多是吸引感興趣的讀者前來觀賞,往往並非故事重點。 但是,所有的故事都是如此嗎?有沒有不是如此的故事?二者不可以做結合嗎?接下來將會舉例說明創作故事的方法之一,看看二者差異和二者結合的做法是什麼。
Thumbnail
在創作作品時,許多創作者很容易陷入混淆主題的局面。本文介紹瞭如何避免混淆主題,包括澄清角色內在衝突、控制故事深度和確定主角目的。透過列出角色設定格和刪除不適合主角性格的情節,作者能夠讓主題更加明確並減少讀者吸收故事的阻力。
最近跟讀友討論小說佈局,初步有以下想法⋯⋯
Thumbnail
我個人很少看電影,但既然學了文學,對於一些具有特別深意的電影應該要親自去體會,這篇系列文章比較了東西方對 「英雄角色」的冒險意境及人性如何呈現做了非常精闢的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