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村裡的天主教幼稚園–陪讀篇

    我們村裡的天主教幼稚園規定陪讀人一定要是爸爸或媽媽,一旦決定陪讀的人是誰之後,中途不可以更換成其他人。每天上學的時間從二個小時慢慢增加到六個小時,孩子可以在幼稚園睡午覺,才算陪讀完成。我們家三美都是由我去陪讀的,過程就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讓孩子慢慢適應幼稚園的生活。
    大美上學去
    大美上學去
    大美入園時,只有她一個新生,因此陪讀只花一週就結束了。前二天都是去二個小時,第三天則是三小時,第四天四小時,第五天已經在幼稚園睡午覺了。
    幼幼班的早上八點到九點是遊戲時間,老師安排我坐在教室的角落。期間大美若來找我,我也是可以抱抱她,但若大美一直黏著我,老師們會用不同的玩具來把大美"引誘"離開我的身邊。接近九點的時候,老師們就會請幼兒們找位置坐好,有五分鐘的帶動唱,最後老師會帶餐前禱告。禱告結束後,孩子們就要去架子上拿自己的書包,回到原本的坐位,就可以直接用餐了。由於幼幼班的孩子全是不滿三歲的孩子,很多事情都還是需要大人的協助,所以在用餐時間,老師們要看哪一個孩子的餐盒打不開、哪一個孩子拿了別人的早餐吃、哪一個孩子還需要喝水…等等。當孩子用餐結束,老師就會帶著他們去刷牙及換尿布。所以等全部的孩子用完早餐、刷完牙、換好尿布都已經快十點了。
    前二天待到十點時,大美玩得正開心,但是老師還是請我要馬上帶她回家,當下我真得不理解,為什麼要回家呢?大美明明就玩得很好,如果留下來繼續玩,大美也許可以更快結束陪讀。老師說這樣大美才會記得幼稚園是一個好玩的地方,明天會期待要來幼稚園。第三天,在吃完早餐後,老師就請我先離開教室,到大美看不到我的地方坐著。約略半小時後,老師請我回教室去,大美雖然沒有哭,但看得出她很焦慮,老師就告訴她:「媽媽只是離開一下子,她很快就回來接你了」。第四天,在吃早餐前,老師就直接請我回家,老師請我十一點半再回去接大美。當我再去接大美時,老師就會一直不斷地跟大美強調:「你看媽媽來接你了,媽媽一定會來接你,你不要擔心」。因為就只有一個新生,所以可以有一個老師一直陪著大美,因此她只花了一週就適應了幼幼班的生活。但是大美幼幼班的前三個月,我去接她下課時,她看到我的反應就放聲大哭,似乎在告訴我不該拋下她一個在幼稚園。老師說大美在幼稚園的期間都不會哭鬧,所以她的反應讓老師非常的不解,因為大部份的孩子在看到父母時都會開心的衝進父母的懷抱,而不是大哭。
    大美二歲十個月時就從幼幼班被送到幼稚園的混齡班,而大美的教室就在幼幼班隔壁。那時我還在城裡上德文課,每天早上我要和二美先送大美去幼稚園,再送二美去奶奶家,我再去上課。所以二美要入園的前一個月,幼幼班的老師就邀請二美進去教室一起玩,一直玩到幼幼班的小朋友要準備吃早餐時,我們才會離開(當時我已經結束德文課了)。我心裡一直覺著二美的陪讀應該只要一週就可以結束,但是二美的陪讀一共花了二週。
    二美陪讀中
    二美入園時,一共有四位新生,就屬二美年紀最大,一歲十一個月,而最小的新生剛滿一歲。這個新生妹妹的姐姐也還在幼幼班,只要妹妹過去黏在媽媽身上,姐姐也會馬上哭著要媽媽抱抱。另外兩位新生約一歲半,也都還相當黏媽媽。老師在陪讀時間安排上要顧及每一位新生,可以預見這一次的陪讀時間肯定比較久。這次時間上的安排為前四天都只有二個小時,第五天到第七天則是三小時,第八天和九天才拉長到四小時。前七天,媽媽都一直和孩子在教室內,到第八天,老師才請媽媽們短暫離開教室,讓新生們適應一下沒有媽媽在身邊的感覺。第九天,媽媽們離開教室的時間就又更長了。終於第十天孩子可以留在幼稚園睡午覺。雖然陪讀的時間較長,但是唯一不變的是,老師都會請媽媽離開,且一再的告訴孩子”媽媽只是短暫離開,媽媽一定會回來接你”。
    小美陪讀中
    三美入園時,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所以陪讀的方式就不同往常。從疫情開始,園方所採取的措施是家長不得進入建築物內,家長只能把孩子送到教室的對外門(幼稚園的教室有兩個門,一個門是在建築物內,另一個則是對外門)。德國的幼稚園一般都有三週左右的暑假,而我們的幼稚園還可以額外付費送小孩去兩週。因此園方把此次要入園的新生陪讀統一安排在暑假的第三週,整個園區只有新生、家長和負責老師。因為只有新生,所以陪讀的時間就縮短了,前三天都是二小時,第四五天三小時。在最後兩天家長都要離開教室,比較不同的是家長要離開之前要告知自己的孩子且,和孩子說再見。一次只有一個家長離開,每隔五分鐘,就換另一個家長和自己的孩子說再見,一直到所有的家長都離開教室。通常家長一離開,孩子就會嚎啕大哭,老師只要安撫幾分鐘,小孩通常就可以轉移注意力繼續玩,所以如果全部的家長一起離開,老師們無法同時安撫六個小新生。我第一次離開時,小美當下並沒有哭,但是我離開一陣子之後,她就不斷大哭,老師也無法安撫,最後只好請我先進去教室,她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安撫不哭的新生。隔天我離開教室後,小美就沒有像第一次哭得那麼慘。我們就這樣完成陪讀了,隔週開始正式上課後,所有新生們也都順利留下睡午覺,此次是最有效率的陪讀。
    在三次陪讀的過程中,我會一直觀察老師是怎麼和小小孩相處的,除了讓自己知道要如何和老師配合之外,也可以從老師的身上學到不同的方法。有了這些陪讀經驗之後,我也會調整在家教小孩的方式,要讓孩子在家規定和在幼稚園的規定是一致而不衝突的
    在大美的陪讀過程中,有次的早餐時間,我看到一個小男生把口中的食物吐出來,不知道是太大口還是孩子不喜愛這個味道,老師走過去就告訴小男生,吃進嘴裡的食物不可以吐出來,請他下一次吃小口一點,接著老師就把他吐出來的那一口分成兩三口,再餵入他的口中。這和我平常教育三美的方式是一致的,不管你喜不喜歡這個食物,一旦放到嘴裡,就一定要吞進去。
    就是這匹馬
    在二美的陪讀過程中,我看到A小孩(未滿二歲)騎在木馬上,而B小孩(二歲多)也想騎木馬,所以把坐在木馬上的A小孩扯下來,然後自己坐到馬背上,被扯下來的A小孩就大哭了。老師過來時先問B小孩,是不是你把A小孩扯下來,B小孩回答沒有,老師又問了二次,B小孩的回答依然是沒有。此時老師就把B小孩從馬背上抱下來,老師蹲下和B小孩同高並且要B小孩看著她,接著用嚴厲且平穩的口氣說,不能把坐在馬上的人扯下來。接然老師就把A小孩抱上馬背坐著。然後讓B小孩一直都站在旁邊看著A小孩騎在馬繼續玩,大約幾分鐘後,老師才讓B小孩上馬玩。整個過程大概有十分鐘,B小孩從頭到尾都沒有承認自己有扯A小孩,老師也沒有執著要B小孩認錯,老師只有一直不斷的告訴B小孩他做錯什麼了。當下對我真是一頭棒喝,我常常執著要二歲小孩認錯,而忘了二歲小孩的認錯也不代表他們真的知錯,教小小孩什麼才是對的,遠比叫小小孩認錯重要的多。
    長時間的陪讀,家長還可以看出老師是否真心喜歡和孩子相處,或者老師教孩子的方式是否和自己的教育理念相符,這都可以當作家長是否真的要把孩子送到這個幼稚園就讀重要的依據。
    註:台灣幼稚園師生比的規定為1:11(2020),而我們村裡的天主教幼稚園的師生比約為1:8(202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