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安全感的培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試著試探我對她提出的需求會是怎麼樣的反應,一個多小時的談話過程中,乖巧的不得了,一步也沒有離開媽媽的身邊。聊到最後,媽媽有點無助地問"她為什麼這麼沒安全感?!我都有給她抱抱啊!"

安全感,到底是什麼?

安全感是一個內在的主觀感受,是一種感到滿足、內心平衡的狀態。而在研究中指出,安全感由三個關鍵達成:

1.可及性: 當孩子需要你時,能不能馬上找到你

2.回應性: 當孩子提出需求時,能不能得到相對應的回應

3.投入性: 當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孩子是否感受到你的投入

raw-image


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人說"小孩也太黏你了!"、"不要小孩一哭就馬上抱,養成壞習慣!"、"多給別人顧,以後才好適應",這些看似似是而非的觀念,將安全感的形成倒因為果。當孩子在年幼階段無法表達,以哭泣的方式提出需求期待她的環境能給予相對應的回饋,這是一個安全感建立的過程,提出需求-->得到好回饋,而非孩子不哭不鬧、人人好就是安全感很好,不能混為一談。

回到小瑜媽媽的疑惑"為什麼我都有給她抱抱,她還這麼沒有安全感?",從上面的三個關鍵點,抱抱,並不一定是小瑜提出的需求,所以當媽媽給予小瑜抱抱時,小瑜並沒有得到一個相對應的回應,安全感的建立就不穩定。

那到底怎麼建立安全感呢?

與上面的三個關鍵點相呼應,上述的三個關鍵長期被滿足,孩子的安全感自然就建立了,因此,建議家長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持續的努力下列幾個要點:

1.可預期性: 當孩子身處的環境可以被預期,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有掌控感,自然的安全感就會上來。

-->可以努力的方向如: 穩定的作息、在事情有變動時事前預告、大人的情緒可被預測(避免孩子同一個錯誤早上大人輕拿輕放、晚上卻又火冒三丈)、當照顧者將離開事先給予告知、家中的規定不會因為不同大人而有不同的處理方式等等。

2.細膩的察覺: 此部分十分仰賴家長對孩子深入的觀察,當孩子哭了,家長能否迅速地找到原因並處理。新手父母在面對新生兒通常會有一種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覺,明明自己生的,卻不知道到底孩子要什麼,但別擔心,在多數的家庭中,若家長持續地參與育兒、努力地替孩子排除不適,這份細膩地察覺孩子需求的能力也會不斷的提升,這也是三個關鍵中"投入性"回饋最明顯的,孩子,一定會察覺到照顧者投入的努力。

3.正向支持: 當孩子的需求被發現了,請一定給予孩子一個支持。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對陌生人而覺得緊張不敢打招呼時,明明發現了孩子的需求,卻還是說出了"吼,真的很沒用,人家妹妹跟你打招呼你緊張什麼!",明明知道孩子的情緒反應,卻沒有給予支持,這樣安全感就很難建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馥樂親子
15會員
26內容數
治療師新手媽媽,在跟著寶貝女兒小迪一起成長的過程中,想分享、紀錄下這些的小日子而創立了馥樂(full love),用全心的愛,共好。
馥樂親子的其他內容
2024/10/22
本文探討低肌肉張力如何影響孩子日常生活和發展,包括平衡協調能力、語言發展及專注力等方面。低肌肉張力可能由神經系統疾病、良性先天因素、照顧方式或感覺統合發展不佳等原因引起。文章提供了一些幫助孩子肌肉張力的建議,像是每日熱身運動,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控制身體動作。若有疑似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團隊。
Thumbnail
2024/10/22
本文探討低肌肉張力如何影響孩子日常生活和發展,包括平衡協調能力、語言發展及專注力等方面。低肌肉張力可能由神經系統疾病、良性先天因素、照顧方式或感覺統合發展不佳等原因引起。文章提供了一些幫助孩子肌肉張力的建議,像是每日熱身運動,以幫助孩子更好的控制身體動作。若有疑似問題,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團隊。
Thumbnail
2024/10/08
本文探討了提升孩子握筆及書寫能力的關鍵要素,包括肌耐力、手眼協調能力、成熟的握筆姿勢、空間概念和合適的環境。每個要素皆有具體的練習方式,幫助家長瞭解如何在幼稚園階段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在國小期間能夠有效提升書寫技能。透過正確的支持與觀察,孩子的書寫能力可望獲得長足進步。
Thumbnail
2024/10/08
本文探討了提升孩子握筆及書寫能力的關鍵要素,包括肌耐力、手眼協調能力、成熟的握筆姿勢、空間概念和合適的環境。每個要素皆有具體的練習方式,幫助家長瞭解如何在幼稚園階段進行適當的引導,讓孩子在國小期間能夠有效提升書寫技能。透過正確的支持與觀察,孩子的書寫能力可望獲得長足進步。
Thumbnail
2024/09/23
本文探討三個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個人特質、環境及職能。透過理解孩子的能力、拉回注意力的方法及提升內在動機的技巧,家長可更有效地協助孩子增強注意力。注意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持續的關懷與引導,讓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注意力,最終達到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Thumbnail
2024/09/23
本文探討三個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個人特質、環境及職能。透過理解孩子的能力、拉回注意力的方法及提升內在動機的技巧,家長可更有效地協助孩子增強注意力。注意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持續的關懷與引導,讓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中能夠靈活運用注意力,最終達到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每當幼兒園學期一開始的那幾個月,總會在門口見到哭得撕心裂肺的孩子,以及不斷輕拍孩子安撫的家長,即便我們已經熬過了那段艱辛的歲月,但看到孩子奮力掙扎不願意離開父母懷抱的模樣還是令人感到揪心不已。 「上學」通常是我們經歷第一次分離焦慮的時候,而且時間還長達數小時,這對於打從出生即在父母時刻照料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Thumbnail
可能是我對孩子太過嚴格了。 傍晚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家,如常接小孩、煮飯、陪讀。突然班上一位家長問我可不可以幫忙拍國語某一課的學習單,因為她不知道他小孩放去哪裡了?我才剛開口問小孩所有學習單放哪裡,他就開始嚎啕大哭,而且是那種釋放的大哭。 他說他不敢告訴我,他也少了一課,昨天老師突然要檢查,他怎麼找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那天小瑜的媽媽,帶著3歲剛讀小班小瑜一起走進咖啡廳來找我,特地帶著孩子來的原因是因為孩子在學校不斷被老師反應明明都聽的懂但卻不想配合指令、不斷的試探老師看看老師是否會生氣、當被拒絕的時候就會在教室大發脾氣,家長特別害怕孩子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狀況,一見到小瑜,很安靜,但一雙眼睛很伶俐的不斷觀察環境,嘗
Thumbnail
有些孩子, 在學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回到家裡, 家長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經常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有些孩子, 在家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到了學校, 老師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想要建議家長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希望孩子們不管在哪,都能好好的。
Thumbnail
有些孩子, 在學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回到家裡, 家長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經常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有些孩子, 在家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到了學校, 老師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想要建議家長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希望孩子們不管在哪,都能好好的。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我們就是情感豐富的人,這可以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學會不讓情緒成為絆住我們的阻礙,在感同身受之餘學會更多應對策略,就不需要用盔甲來武裝自己的心了。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Thumbnail
孩子,可以自信且充滿期待的坐在位子上,對我點點頭,同意我離開。 應該在於平日裡,我們給予孩子多少的肯定與鼓勵,讓他有信心去嘗試每一個全新的挑戰,踏出每一個獨立的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