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
昨天,兒子在學校音樂課拉小提琴時,E弦斷了。
今天中午,我拎著琴盒,開車到新北市永和秀朗國小旁的京都樂府換弦。這把琴,正是在這家樂器行買的,由一對老夫妻經營數十年了。他們為人誠懇親切,做生意童叟無欺;兩位子女在耳濡目染的環境下,都走上主修小提琴的音樂路,一個在紐約攻讀演奏博士,一個國內音樂研究所畢業。這家樂器行,論專業,論德行,都值得信賴。
像我這種對樂器毫無概念的門外漢,來到這兒,可以安心地把琴全權交由他們處理,完全不用擔心被敲竹槓。這是我走遍台北市幾家知名樂器行,比較過後才產生的經驗值。
老闆一邊調音,我一邊告訴老闆:「這把琴,琴身有個洞。」
老闆一聽,臉色大變,馬上把琴交給我,要我找出洞在哪兒。賣有瑕疵的琴給客人,令他大吃一驚。
我拿過琴,對著光源仔細來來回回搜尋整把琴,翻過來覆過去,大費周章找了好幾遍,才找到音箱側面接縫中那個極微小的三角形凹陷。
「喏,在這兒,真是難找。」我側著小提琴,把那個小瑕疵翻向上,遞給老闆。
老闆看了,也承認那是個小凹陷。解釋,這凹陷應該是發生在製作過程中,裁切板材時,意外碰撞或沒發現板材本身的瑕疵。但這個小凹陷無損共鳴箱的完整,不影響音色;要修也不困難,補點土,上個漆,就可以了。不過,得花上兩天功夫,沒辦法馬上好。問我可以把琴留在這裡兩天嗎?
我說:「不急,今天換弦就好。等長假有空時,再把琴拿過來修補。」話鋒一轉,我促狹地問老闆:「這麼刁鑽的瑕疵,猜看看是誰找到的?」
老闆滿臉問號。
猜他猜不到,我直接公布答案:「我兒子的同學。」
學校音樂課,老師規定五個同學一組合奏一首曲子。兒子這一組,有另一個小男生跟他一樣拉提琴。小男生說他那把琴要價二十萬,兒子坦白地說自己的琴才七千元。沒想到,同組的另一個男生說,他覺得兒子的琴音色比二十萬的更優美。拿二十萬提琴的同學很不服氣,把兒子的琴拿過去仔細檢查,還給他時,得意洋洋地說:「你的琴身有個洞。」言下之意:便宜沒好貨,七千元的琴,怎麼跟二十萬的琴相提並論呢?
這個連大人都必須把琴對著燈光來回檢查數次才能看清楚的微小瑕疵--嚴格來說,那只是個小凹陷,不是孔洞--就這麼被這個小六男生發現了。
兒子告訴我這段過程時,笑笑地說著,看起來並不以為忤,也不以自己的琴比別人低價而自卑。我也笑了,半玩笑半認真地說:「你同學肯定非常忌妒你。忌妒的力量,讓他成功地從雞蛋裡挑出骨頭了。」
老闆聽了這個過程,嚴肅地給我建議,要我告誡兒子:從今以後,千萬別跟同學交換提琴把玩,你的琴別給對方拿,也別拿對方的琴。琴的價值,很難鑑定;萬一有所損傷,理賠糾紛鬧不完。
舉例來說,一把琴到底要賣多少錢,其實是隨便人喊的。對方花二十萬買的琴,真的值二十萬嗎?有的家長就是喜歡貴的琴。一把琴你告訴他兩萬,他心生不悅,認為你貶低他的身分。但如果你喊價二十萬,他爽快買單。換言之,他買琴最主要的目的是炫富,即使花二十萬買兩萬的琴他都開心。如果你弄壞他的琴,到底是要賠兩萬,還是二十萬呢?
再舉例來說,隔壁秀朗國小弦樂團的學生大都來他這兒買一把七千元的小提琴。這是所有家長都知道的公訂價。即使價格如此透明,有學生不小心弄斷別人的琴,還是會有糾紛。弄壞的一方認為,你的琴已經用那麼多年了,算算折舊年限,只願意賠四千;被弄壞的一方認為,四千怎可能買到同樣七千元等級的琴?弄壞就是得賠一隻新的七千元的琴。
老闆說他看過太多音樂班學生與家長,因為提琴的糾紛而鬧得不可開交。為了避免這些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別讓別人碰你的琴,也別去碰別人的琴!
說到這兒,我忍不住回想起一年前,我是如何從木柵跑到永和來買小提琴的。
一年多前,兒子剛學小提琴時,因為不確定兒子是否能持續學下去,以一個月五百元、押金兩千元,先向住家巷口的山葉音樂班租琴。音樂班的老闆說,他租給我們的琴,一把要價兩萬。那把琴,音色普普通通,弓毛老舊不堪,用起來既不滿意,也提心吊膽。深怕粗枝大葉的兒子一個不小心傷到琴,就得賠老闆兩萬。
小心翼翼地使用兩個月後,我忍不住問老闆,買一把琴最便宜多少?
老闆瞪大眼睛說:「妳先生在那麼好的公司上班,像妳這種貴婦模樣,買低於五萬的琴,像話嗎?會給人笑吧?」
我直言不諱,認為不需要給一個初學者太昂貴的琴,一萬元上下是我的極限。
老闆轉身低頭對著我身旁的兒子說:「你媽媽好小氣。人家你班上那個誰誰誰,他媽媽給他買一把八萬的琴,妳媽媽只想買一萬的琴給你。」
當下,我便決定,我不會跟山葉的老闆買琴。因為,他灌輸了我兒子非常不恰當的金錢觀。為什麼別人給孩子買八萬的琴,我也非得跟進不可?難道我買比較便宜的琴給孩子,就等於比較不愛他?什麼事情都用價格來衡量,俗不可耐,絕非學習音樂的目的!
後來,我到北市羅斯福路上幾家提琴店詢價,感覺老闆們多半用相當高傲的態度推銷好幾萬的琴。聽到我的預算約萬元上下,都不想和我多說。
最後,我跟另一個同學媽媽打聽,她兒子的提琴在哪裡買的,透過她的介紹,我們來到永和這家樂器行。
老闆先問我預算,再拿出幾把練習琴讓我們挑選,有四千元的,有七千元的,不同價位差別在哪裡,拉拉看,音色如何?一番挑選之後,我們買下一把七千元的練習琴。
這把七千元的練習琴,曾讓幾位小提琴老師驚訝。他們認為,以這把琴的音色,在台北市的樂器行絕對是萬元起跳,紛紛向我洽詢在哪兒買的。
有一次,我將家教老師演奏這把七千元的小提琴影片上傳Facebook,有位醫師留言問我:「這把琴是德國製的手工琴嗎?至少要五萬多吧?」我戲謔地回答:「如果賣我琴的老闆沒有說謊的話,這把琴的琴身是大陸製的,由台灣師傅手工上漆,只要新台幣七千元。」
看來,小提琴的身價很複雜,公道自在人心。
說到這兒,我必須澄清,我絕非否定名琴的價值。名琴配大師,相得益彰。
對我兒子這種純粹基於興趣的初學者,一把堪用的練習琴,足已。我不認為昂貴的名琴對他有所助益。他需要的是學習的紀律與努力。至於提升耳朵的鑑賞能力,多聽聽大師級的專家演奏,才是王道。
今日家計簿:
換條E弦,再買一條E弦備用,連工帶料,共140元。是的,你沒看錯,我沒寫錯,是新台幣140元。
學習到人心的複雜,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