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話術製造機--說服中的催眠原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講到影響力、講到說服。你應該會想到業務員。​
​啊~~~那該死、令人反感的話術。​
​話術這種東西到底怎麼來的?是有人專門在研究嗎?如何開發話術呢?​
​阿如果有一天,你也必須說服別人,那要怎麼運用話術,真正有效的影響對方?而不只是被討厭?​
​這就要談談米爾頓了。他是我最少提到的四大導師之一。​
​因為要聊他,內容勢必又臭又長。因為聊到的是催眠的根源。​
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是NLP四大導師之一。他對NLP最大的影響,就是他那獨特的談話式催眠。​
​而你聽過的、沒聽過的話術,設計過程都是來自米爾頓模式。​
​也可以這麼說----當你掌握了米爾頓模式,那話術的設計對你簡直就是輕而易舉。​
​跟傳統催眠不太一樣,艾瑞克森式的催眠不需要躺椅、不需要鐘擺。一樣能達到催眠效果。​
​他所做的事情只是不斷轉移個案的注意力、最後讓個案把所有的感官、全部集中到內在。​
​那想想,當我們遇到比較厲害的推銷人員的時候,他們講的話語,是不是也有相同效果呢?​
​當人家說:「最後一件快來買唷!」「你穿這樣真的很好看」這種廢到笑的話術的時候。用米爾頓技巧的銷售人員,只是不斷跟你講幹話、聊聊你家的貓活不活潑、愛不愛亂抓東西。​
​當你以為遇到愛貓同好、然後跟他分享你家主子的照片、他也若無其事地拿出手機,給你看他家的貓貓。然後抱怨他家的貓愛亂尿。​
​「啊~~~是愛亂尿尿的美短~我家的也是~~」​
​你中招了,你死定了。​
​你腦中開始浮出了你家貓尿在電腦包上、尿在床上的畫面。甚至你鼻腔可能都隱約聞得到貓尿味了。​
​然後他告訴你,他最近解決這個問題了!​
​他開始給你看他沙發鋪了什麼墊子、用什麼噴劑可以防止貓咪靠近你的包包。​
​看起來好像很有用喔!鼻腔中剛剛幻想出來的貓尿味變淡了。也不用擔心出門前電腦包被尿過、來不及清要遲到了。​
​然後你發現,剛剛在他手機中的那些產品照片、現在已經變成實體,通通拿在你手上了。​
​你尷尬地笑了笑,猶豫要不要買。​
​然後店員露出了讓你願意跟他聊十分鐘的燦爛笑容。​
​「真的很有效啦!養貓就是要開開心心。我們身為人啊,不要把氣出在小動物身上、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自己要盡到主人的責任啊。」​
​然後你就買單了。​
​這就是米爾頓式的催眠。​

米爾頓模式的三個大分類​

米爾頓在保持個案清醒狀態下閒聊、逐漸讓個案進入催眠狀態。像極了現在的信任式銷售。​
​這種銷售模式,除了要求買家對賣家的大量信任度之外,一步步的引導也很重要。​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時候遇到業務使用話術、你立刻就覺得反感的原因---他們太急了。​
​當我們站在業務的視角、循序漸進地跟隨著買家的肢體動作、音調、語氣調整自己的頻率。達到「呼應」效果後。​
​後面才是引導的開始。米爾頓模式也是在這個地方才開始生效。​
​那麼,把米爾頓一大堆的內容。全部濃縮精簡後,其實就只分三大類。​
​1.挖空​
​2.連接​
​3.假設成真​

一、挖空​

挖空是指,把一段對話中的資訊刪減。​
​除了直接刪減一句話、或是細節的解釋之外,直接使用原本就已經包含挖空意義的詞彙也是一樣的效果。​
​聽的人,如果跟你維持在一開始的良好呼應關係時,縱使你挖空了資訊、他也會很自然而然地補上那段空缺。​
​而這樣的「自然而然」,就是潛意識大門逐漸敞開的跡象。​
​你可以這麼用:​
「你花了這麼時間看這間房子。雖然遲遲沒有下決定,但這都意味著你一個特質。」(挖空事件的解釋)​
「這個特質很多人做不到,但你就是把它放在心上。這就是你跟我服務過的那些買方最大的不同之處」(持續挖空)​
「從你一開始跟我聯絡,問到走路上學要多久、一直到你關心社區安全。你都是在展現這個特質、而這間房子也能很好的彰顯你這個特質。」(持續挖空、並準備連結)​
「這間房子也許不是最便宜的,也不一定是最漂亮的。但買下它,是最能證明你很重要的這個特質。那就是---身為父親的責任。」​
講到這裡,看似補上了前面的挖空。但事實上你只是丟出了一個新的詞彙--責任。​
​而這個責任指的是什麼?父親對誰的責任?如何叫責任?這都交由對方自行腦補。​

二。連結​

人的大腦會找實體證據,來支持聽到的、看到的觀點。找到了就相信、找不到就懷疑。​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次聽到某個觀點→嘗試從不同管道找證據→觀點獲得證明→相信這個觀點。​
​那麼你就問啦:​
​「米爾頓模式中的「連結」作用,就是直接讓觀點在對方腦中生根。跳過找證據這個環節嗎?」​
​當然不是。​
​而是運用語法的拼湊,讓他的大腦以為找尋到證據了。​
  • ​最簡單的就是隨便的A+B。​
​例如:「你可以聽著我的聲音,「而」身體變得放鬆」​
  • 進階一點的,就是運用時間軸上的關係,來強迫連接。​
「你可以聽我告訴你這張保單的優點,同時去感覺這張保單對你有多重要。」​
  • 最強烈的,就是直接混淆他們彼此的因果關係。​
​「你會為了這件衣服猶豫了快半個小時、就是因為它有那個價值啊!如果不值得,你早就放下離開了。」​
​使用連接技巧的時候要注意,都是從現實中已經發生的事情做證據、來去連接後面較不明確的名詞。例如上面三個例子中的:「放鬆、重要、價值」​
​然後,從這個不明確的名詞,再由對方大腦去發展出相對應的、你想要的結果。​

三、假設成真​

當你思考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時,對方沒說出口、但成功偷渡到你腦中的資訊:就是答案只有「雞、蛋」兩種,不存在第三種選項。
首先,「假設成真」並不是你所想的那樣去說服:「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你買了它,你會覺得不舒服嗎....」這樣的假設。​
​而是一種概念。​
​文字不容易敘述這種概念,他就像是我告訴你說:「我昨天逛西門町的時候,遇到小華在路邊打他女朋友ㄟ!」​
​你如果認識小華,在此刻充滿好奇的可能會是:「小華為什麼打?怎麼打?何時打?他真的有打嗎?會不會我看錯了?」​
​但無論小華有沒有真的打、或是你相不相信。有一件事情在這瞬間,被你大腦自動判斷為「真」的。​
那就是我去西門町這件事情。​
​為什麼?因為當你聽了我的話語,開始思考小華有沒有動手時,在語言的邏輯上,得先把我去西門町這件事情,自動判斷為真、後面才有討論的意義。​
​而吸引你注意力的是後半段的小華動手,你要聚焦在後半段、前半段自然就通過潛意識大門了。​
​又例如,每個銷售人都聽過的,你要加一個滷蛋、還是兩個滷蛋的故事。​
​想像你去買麵,你正猶豫是餛飩麵好、還是陽春麵好的時候。老闆開口了:​
「少年ㄟ!你的陽春麵是不是以前都喜歡加蛋啊?你要一個滷蛋還是兩個滷蛋啊?我有點忘記了捏!」​
​也許你都不加蛋只加豆干、或是你都習慣只叫半顆滷蛋、或是你他媽根本就不能吃蛋、老闆根本在嘴砲你。​
​但那無所謂,因為蛋根本就不是重點、重點是偷渡的「陽春麵。」​
​「假設為真」的用法,就是這樣。​
​許多被誤導的銷售人員,在教新人的時候都會教這招俗稱滷蛋二選一的話術。​
​他們告訴新人,「你要給對方選擇題、而不是給他是非題。」其實他們都誤會了二選一真正的意義。​
​二選一的目的,才不是讓你消極的想說:「啊~~選擇題問法可以多一個機會、如果騙到兩顆滷蛋比較賺、一顆也沒關係。」​
​而是暗度陳倉的成交。​
​來,不懂的提問。​

​看看我粉絲專頁的平日小品:

NLP彭博老師的FB粉絲專頁

或者是看看NLP專業執行師的國際文憑考核班:

貝斯特NLP訓練中心

#NLP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NLP、心理學出發 看到生活中 所有瘋狂跟浪漫 都跟大腦的非理性運算有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蓁蓁是我的個案,前兩天先在LINE中先跟我預約諮詢,說是有一些工作上的壓力狀態想跟我聊聊。​ 他從事外商業務,是個競爭蠻激烈的環境。​ 到諮詢當天下午,他來到我診療室。先閒聊了大概五分鐘,看蓁蓁的神情,我覺得這次的話題應該沒那麼嚴肅,可以用輕鬆一點的頻率。​ 「老師,我已經好幾天睡不好了。」蓁蓁愁
就算你沒聽過NLP,那妳也一定聽過這句話:一竿子可以打翻一船人。​ 這句話的形容比較偏負面;大部分都是在說你以偏概全啦~用一點點的、不確定的小資訊,就想推翻全部的內容。​ ​而,不光是我們對事物的看法觀點會這樣、甚至連「情緒」產生的過程,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 ​什麼意思?​
我最討厭一堆名詞化的演說,什麼努力奮鬥堅持成就夢想感動愛與和平誠信互相。​ ​你總覺得詞不達意,我也聽得一頭霧水。​
今天看了一篇報導。​ ​美國一個男子,送了手機去維修行給人維修。結果維修人員拆開了他的手機後發現,裡面有張紙條:​ ​「請告訴我的妻子,這支手機修不好了。他想查我的通話紀錄。至於這個...就給你啦~~」​ ​ ​隨信附上的,是100美元紙鈔。​ ​ ​多麼令人動容的故事啊!​ ​
上一章節談論到正常人際互動下會呈現的三種關係;也談論到無論是決定從三種關係中的哪一種進行心理介入、最後的完整控制階段也必定是三位一體的。 今天,跟你分享「平等模式下的介入」
蓁蓁是我的個案,前兩天先在LINE中先跟我預約諮詢,說是有一些工作上的壓力狀態想跟我聊聊。​ 他從事外商業務,是個競爭蠻激烈的環境。​ 到諮詢當天下午,他來到我診療室。先閒聊了大概五分鐘,看蓁蓁的神情,我覺得這次的話題應該沒那麼嚴肅,可以用輕鬆一點的頻率。​ 「老師,我已經好幾天睡不好了。」蓁蓁愁
就算你沒聽過NLP,那妳也一定聽過這句話:一竿子可以打翻一船人。​ 這句話的形容比較偏負面;大部分都是在說你以偏概全啦~用一點點的、不確定的小資訊,就想推翻全部的內容。​ ​而,不光是我們對事物的看法觀點會這樣、甚至連「情緒」產生的過程,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 ​什麼意思?​
我最討厭一堆名詞化的演說,什麼努力奮鬥堅持成就夢想感動愛與和平誠信互相。​ ​你總覺得詞不達意,我也聽得一頭霧水。​
今天看了一篇報導。​ ​美國一個男子,送了手機去維修行給人維修。結果維修人員拆開了他的手機後發現,裡面有張紙條:​ ​「請告訴我的妻子,這支手機修不好了。他想查我的通話紀錄。至於這個...就給你啦~~」​ ​ ​隨信附上的,是100美元紙鈔。​ ​ ​多麼令人動容的故事啊!​ ​
上一章節談論到正常人際互動下會呈現的三種關係;也談論到無論是決定從三種關係中的哪一種進行心理介入、最後的完整控制階段也必定是三位一體的。 今天,跟你分享「平等模式下的介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了正統的催眠課,才更加認為那些看法多是偏見,催眠有其科學根據。 催眠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催眠學理,是一種科學的技術。 不過所有的課程都是師傅引進門,練習和與個案經驗的累積才能精進。 期待更深入的學習,協助自己和他人,探索和發揮內在原力。 高銘的《催眠師手記
Thumbnail
催眠療癒是一種深入潛意識的心靈療癒,就像美國前總統羅斯福說的「相信你能做到,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催眠療癒雖能舒緩壓力、療癒創傷,但並非人人皆適合。這9類人可能因催眠而加重病情。了解哪些人不適合催眠,避免陷入風險!
經過4月3日天搖地動,之前聊天過的狗狗米寶的家長突然問我,「請問你們有寵物收驚嗎?」 在我的腦中一瞬不合時宜的浮現道士袍以後...啊是說療癒啦療癒。 「靈氣療癒應該可以遠端幫忙喔!」然後分享了朋友的案例。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點餐理論續集─麥當勞點餐理論。 這篇其實要講的是說服的技巧,這種內容市面上非常多,每個都有它的道理,太多的書籍都在探究原理,而心理學的原理固然有用,但沒效率,且容易混淆,因此我索性就幫你看了,並用三點總結心法。 曾經有在麥當勞打工過的人都知道點餐,基本上是屬於最基礎的工作之一,雖然現在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催眠師呢?持續地做催眠個案,累積催眠的經驗。好的催眠師應該具備什麼特質呢?耐心、同理心、好奇心,以及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同時,催眠師沒有必要替個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在催眠的過程中,個案在理性與感性、意識與潛意識的辯證中,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好 我是貓奴 這是我的Podcast節目 夜班貓奴,節目主要以聊天的形式進行 討論主題式的議題或故事分享。 這一段介紹了認知行為療法的基本概念 還有教條式的思想教育對社會到底有什麼意義 斯多葛主義與儒家思想的相似之處 以及我們對MBTI的經驗分享 一般人如何開始接觸心理學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催眠是什麼?催眠的分類包含:舞臺催眠、瞬間催眠、催眠療癒、自我催眠、清醒催眠。被催眠是什麼感覺?催眠與前世今生的關係?催眠的常見迷思與疑問、催眠的原理、催眠的歷史、與催眠有關的電影和書籍。催眠和冰山理論、潛意識的關係。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催眠的理論有很多種,還沒有一種明確的定義,不同的理論也不夠完全的來解釋催眠,但認識這些理論都可以幫助我們更理解催眠是什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上了正統的催眠課,才更加認為那些看法多是偏見,催眠有其科學根據。 催眠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催眠學理,是一種科學的技術。 不過所有的課程都是師傅引進門,練習和與個案經驗的累積才能精進。 期待更深入的學習,協助自己和他人,探索和發揮內在原力。 高銘的《催眠師手記
Thumbnail
催眠療癒是一種深入潛意識的心靈療癒,就像美國前總統羅斯福說的「相信你能做到,你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催眠療癒雖能舒緩壓力、療癒創傷,但並非人人皆適合。這9類人可能因催眠而加重病情。了解哪些人不適合催眠,避免陷入風險!
經過4月3日天搖地動,之前聊天過的狗狗米寶的家長突然問我,「請問你們有寵物收驚嗎?」 在我的腦中一瞬不合時宜的浮現道士袍以後...啊是說療癒啦療癒。 「靈氣療癒應該可以遠端幫忙喔!」然後分享了朋友的案例。
Thumbnail
今天要分享點餐理論續集─麥當勞點餐理論。 這篇其實要講的是說服的技巧,這種內容市面上非常多,每個都有它的道理,太多的書籍都在探究原理,而心理學的原理固然有用,但沒效率,且容易混淆,因此我索性就幫你看了,並用三點總結心法。 曾經有在麥當勞打工過的人都知道點餐,基本上是屬於最基礎的工作之一,雖然現在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催眠師呢?持續地做催眠個案,累積催眠的經驗。好的催眠師應該具備什麼特質呢?耐心、同理心、好奇心,以及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同時,催眠師沒有必要替個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在催眠的過程中,個案在理性與感性、意識與潛意識的辯證中,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好 我是貓奴 這是我的Podcast節目 夜班貓奴,節目主要以聊天的形式進行 討論主題式的議題或故事分享。 這一段介紹了認知行為療法的基本概念 還有教條式的思想教育對社會到底有什麼意義 斯多葛主義與儒家思想的相似之處 以及我們對MBTI的經驗分享 一般人如何開始接觸心理學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催眠是什麼?催眠的分類包含:舞臺催眠、瞬間催眠、催眠療癒、自我催眠、清醒催眠。被催眠是什麼感覺?催眠與前世今生的關係?催眠的常見迷思與疑問、催眠的原理、催眠的歷史、與催眠有關的電影和書籍。催眠和冰山理論、潛意識的關係。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催眠的理論有很多種,還沒有一種明確的定義,不同的理論也不夠完全的來解釋催眠,但認識這些理論都可以幫助我們更理解催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