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虧一簣的密室逃生《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要說《逃》這部作品毀在哪,那就是電影後三分之一段女主被逮回去關在地下室那裡,電影就是從這裡開始毀掉的,當然隨後又因為女主的賭命一搏而又拉起整部片的品質,可惜這終究是迴光返照,但是即便如此電影前段中段的情節安排依舊相當聰明且值得借鑑,特別是資金不夠的台灣電影創作者,這便是《逃》難以抹滅的優秀之處。
.
逃的電影主題其實很常見,就是關於父母對子女的控制欲,而在本片裡則是病態母親的形象,慈母與病母的一線之隔讓觀眾坐立不安。
.
,這從電影精采的第二個畫面,如果說第一個畫面是建立一個母親傷心的看著自己的早產兒的典型畫面,第二個畫面就馬上反擊了自己所建立的老套形象,在上個畫面還在看著虛弱孩子哭紅臉的母親,在下個畫面裡便從眾多同樣需要大量衛生紙的哭泣母親中脫穎而出,她的女兒因為早產而懷有多項疾病,不只傷口不易癒合,還不能行走,並且容易嘔吐,還有其他一大堆病。
.
但與其他對自己子女哭哭啼啼的母親不同,演出母親的莎拉·保羅森(Sarah Paulson)卻完全用不到一張面紙,相反地她驕傲的宣稱自己經過多年教養出的女兒具備才智與勇氣,電影利用這兩個畫面建構了這位母親的特別之處,與上場戲那個傷心母親不同,她具有某種剛強,如同隨後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她的女兒一樣,整部電影的開頭故事是,從小在家接受作為老師的她教育的女兒,如今要離開家裡上大學了。
.
照理說作母親的應該要高興,把一個天生特別失能的小孩照顧到長大成人,還考上了好學校,然而作為母親的她卻面露異色,而那不只是擔憂而已,晚上看著電視喝酒,悲傷的她神情詭異了起來,另一方面,已經得知自己錄取學校而只剩下收到錄取通知就可出門的女兒,卻怎麼都收不到自己的錄取信……
劇本上足夠聰明,卻不夠睿智,這個聰明是與鏡頭並肩而行的,撇除後來出現的電影院與藥局,還有醫院,整部電影大半時間就發生在家裡,特寫鏡頭鎖住了空間,讓我們具有密室逃生的感覺,而在劇本上女主是長期在家學習,下半身不良於行的人,同時卻有聰明的頭腦以及粗壯的手臂與強健的意志,以此達成密室逃生,這是劇本上的聰明,當我們不能把外部場所作大,讓主角展現其厲害之處時,我們可以反向來給主角各種限制,並讓主角用各種方式來克服這些限制,以取信於觀眾,從角色的特長(在本片是各種課本上的知識以及身體上的拼搏還有心靈上的勇氣三者展演)建立觀眾對角色的奮鬥的認同,像我就很佩服由凱拉·阿倫(Kiera Allen)飾演的女兒,她操作輪椅的流利令人自嘆不如,而在逐步發現母親怪異,從發現生活意象,對母親無話不說到警惕敵對的態度轉變也表演的很好,甚至後面為了獲得自由,不惜在母親面前喝下化學藥劑,只為了逼母親把自己送到醫院,這些單個角色的刻劃還有演員的演出都是很好的。
那麼我為何會說足夠聰明,卻不夠睿智?
首先我先問一個問題,何以母親在發現女兒有強烈逃亡意圖,並在路上逮到她後,送她到地下室後,就直接把裝滿真相的盒子隨便放在那,而且還沒有把女兒綁起來?就算她不知道女兒偷偷停藥,但光用爬的也可以爬過去看這些資料吧?電影前中段都在鋪陳的是母親是一個單身且高學歷的,或至少能一邊教書一邊帶孩子,還能給她設計各種居家學習課程的堅強而聰明的母親,但電影後面卻開始產生各種這位母親各種智力上的失誤,進而產生與電影前中段相悖的印象,相悖的印象並非致命的,只要能夠合理的說明其變化還能豐富角色內涵我當然一直都希望那些失誤獲得劇本上的轉圜餘地,然而電影卻沒有為這些智力上的失誤作任何解釋,比如設定母親就是藥讓女兒自己找到關於她身世的真相,又或者是故意要讓自己被槍擊以解決自己多年綁票的愧咎,又或者至少來一個母親刻意放水導致自己被女兒擊敗的畫面都好,這部電影都會變得很不一樣,而不僅是在刺激過後在被電影前中段帶起高期待的觀眾心中留下狗尾續貂的遺憾。
而更重要的是,電影的結尾並沒有讓我們大吃一驚,因為過去母親利用藥物癱瘓偷來的女兒,現在我們突然發現沒死成而臥病在床的蒼老母親被女兒定期探訪,下藥,並不是說冤冤相報的結局不好,而是這明明就是一部關於扭曲母愛與追求自由的「母女」之間矛盾關係電影,結局這樣處理成簡單的對立,明顯格局太小了,因為隨便兩個人都可以有這種拘禁與逃生的情節,這就暴露了編劇上不夠深思,或者說對人性曖昧的不夠深刻。
我並不是說原諒就會比不原諒就會格局比較大,然而情感上的複雜性沒有呈現出來是事實,如同整部電影都缺席的關於這對母女情感的深刻描寫,我們知道這是對假母女,但電影一開始女兒不知道阿,而媽媽雖然知道,但難道在她心中綁匪這個身分大於母親嗎?換言之,我期待的是在這樣的故事,在這十幾年的相處後,這段假的關係,其中有沒有什麼真的東西跑出來?就像綁匪綁走人質十幾年後,兩人之間的關係必然不可能僅僅是簡單的對立了,那會是更加曖昧的盤根錯節的東西,是你拿起刀往對方插去,自己也會感到痛楚的矛盾感,那是我們會對家人這樣親密的人時常會有的又愛又恨的複雜感。
而電影並沒有抓到這一點,這自然會影響餘韻,好電影讓人觀影時沉浸其中,但經典電影讓人觀影後餘韻不絕,並產生想要多看幾次的衝動,而本片可惜的只做到了前者。
當然電影裡還是有很多場優秀的,刺激緊張的戲,特別注意阿尼什·查甘蒂在處理「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技巧,我們看著「看得見的女兒」在家中逃離「看不見的母親」所佈下的種種難題(如同本片對懸疑的操作是母親什麼時候會出現或消失這件事),這讓我一度以為是對開頭母親宣稱自己女兒具備才智與勇氣的呼應,換句話說我一直以為這是一個過於病態但卻又可以令人在情感上接受的「控制狂母親給身障女兒設下的成人禮難關」,所以母親當然要刻意出門,並假裝自己不知道女兒知道自己設下的難關,而非僅是單純的「恐制狂母親的女兒發現自己的媽媽不是自己的媽媽而且還是餵自己藥讓自己身體身障的母親於是想逃離她」的故事,那會有多好?
這是一個視界上劇本欠缺周詳的地方,想想看如果女兒後來「看見」這整件事情其實是控制狂母親用自己扭曲的愛要給自己打造的一個能應付將來自己在外生活,面對外頭各種困難的「最後一課」而非僅是單純的「我愛妳,所以我要永遠佔有妳」的單層構造,而藉由這種「看見」達成了自己的成長,並在自己身上埋下了「看不見」屬於母親的印記,這個故事會多有趣阿,就像《科洛弗十號地窖》那樣在密室逃生中處處理真假的故事一般,讓人看完之後留下深刻的印象。
至於前去藥局用小聰明插隊還有編故事騙自己病例,以及後來的逃出房子後遇上司機請求司機幫助的那兩場「逃離母親」的戲窒息感也塑造的很充足,你很難想像從電影院過個馬路到對面藥局去找藥師問藥品資料這麼小一段路,居然可以演的這麼刺激,但本片就是做到了。透過視角高低以及限制主角,簡單的事情被拍的很有趣,或許也可以給想要舊酒新瓶的創作者一點啟發。
總的來說,《逃》是一部前中段優秀,後面卻中氣不足導致萎縮的電影,能夠帶給觀眾一定程度的刺激體驗,也值得創作者看看作為編劇、鏡頭敘事的借鑑,也正因為前中段優秀,後面的缺陷才更大,而飾演母子的兩位女主雖然受限於夠聰明但不夠睿智的劇本,依然交出了值得一看的表演。
到臉書按讚追蹤,取得第一時間的電影評分與資訊,還有各種日常碎碎念(若連結失效,請搜尋Lizard的海底影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K會員
417內容數
Lizard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zar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李滄東的《綠洲》從第一秒起就不打算讓觀眾容易觀看,先是將畫面定在一幅針織畫上,上面繪有印度女孩、小男孩、大象,針織畫上則另有影子不斷的搖曳,於是觀眾心中必然一頭霧水,更別說接下來我們看到一個吊而啷噹的青年走在路上,東摸摸西摸摸,渾然游手好閒的小混混模樣,跟人要煙、要豆腐、要零錢,還無恥吃了霸王餐。
青春校園萌生駭人謀殺案件,喪父金髮少女化身甜蜜殺手,小鮮肉在後座與大叔嘴對嘴,廢棄磨坊殘忍屠殺蓄勢待發,布倫屋年度鉅獻,超血腥性別喜劇,就在十三號星期五,小姐好辣且好致命,絕對讓你又被嚇又被哈到不知道要舔手手還是吃手手,克里斯多福藍登再度出擊,帶文斯范恩還有凱瑟琳紐頓一起飛,成就血腥版《你的名字》
如果說1990的《女巫們》是走噁心路線,2020年的《女巫們》就是走調皮路線,安海瑟薇扮演一個有怪口音的金髮高階女巫,即便有很邪惡的計畫,卻有不怎麼靈光的頭腦,這就使得本片處處可見她失手的橋段,換言之即便她有著裂嘴女一樣的臉龐以及黑山老妖的雙手,以及那坑坑巴巴的腦袋,她還是無法令人真正討厭。
「三歲畫畫,十年寫歌」、「是必須體驗的藝術家系列電影」、「對中國電影產業將帶來更新的啟發」、「自編自導自演自唱四位一體天才」……看電影前有諸多訊號告訴我兩種截然不同的可能,一是這大概不會是太好的電影,二是或許我錯了,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作者真的是中國的札維耶·多藍,天生神力,只待挖掘,而我即將大開眼界。
乍看之下,《紙花》缺乏了《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久石讓那種一聽就催動眼淚的虐心名曲放在開頭,故在第一眼時會讓人錯過,然而本片最強大的是,隨著時間過去,真金不怕火煉的演員表演與簡單卻又動人的情節即將醞釀出沁人心脾的暖酒,尤其把這部片放在喜歡大吼大叫的眾多韓片之中,本片更是鶴立雞群的節制而出色。
這是個眾所周知的故事的眾所周知的版本,然而睽違這麼多年它才走到我們面前以它本來面目示於我們面前,不再有馬賽克,不再有黑條槓,不再模糊,不再斷裂,其自豪的袒露自己的身軀在我們的面前,無論是以女體還是男體,無論是以情慾或色情,無論是以暴力或柔情,它自豪的對我們袒露一切,如同阿吉所言:「變態又如何?」
李滄東的《綠洲》從第一秒起就不打算讓觀眾容易觀看,先是將畫面定在一幅針織畫上,上面繪有印度女孩、小男孩、大象,針織畫上則另有影子不斷的搖曳,於是觀眾心中必然一頭霧水,更別說接下來我們看到一個吊而啷噹的青年走在路上,東摸摸西摸摸,渾然游手好閒的小混混模樣,跟人要煙、要豆腐、要零錢,還無恥吃了霸王餐。
青春校園萌生駭人謀殺案件,喪父金髮少女化身甜蜜殺手,小鮮肉在後座與大叔嘴對嘴,廢棄磨坊殘忍屠殺蓄勢待發,布倫屋年度鉅獻,超血腥性別喜劇,就在十三號星期五,小姐好辣且好致命,絕對讓你又被嚇又被哈到不知道要舔手手還是吃手手,克里斯多福藍登再度出擊,帶文斯范恩還有凱瑟琳紐頓一起飛,成就血腥版《你的名字》
如果說1990的《女巫們》是走噁心路線,2020年的《女巫們》就是走調皮路線,安海瑟薇扮演一個有怪口音的金髮高階女巫,即便有很邪惡的計畫,卻有不怎麼靈光的頭腦,這就使得本片處處可見她失手的橋段,換言之即便她有著裂嘴女一樣的臉龐以及黑山老妖的雙手,以及那坑坑巴巴的腦袋,她還是無法令人真正討厭。
「三歲畫畫,十年寫歌」、「是必須體驗的藝術家系列電影」、「對中國電影產業將帶來更新的啟發」、「自編自導自演自唱四位一體天才」……看電影前有諸多訊號告訴我兩種截然不同的可能,一是這大概不會是太好的電影,二是或許我錯了,這位名不見經傳的作者真的是中國的札維耶·多藍,天生神力,只待挖掘,而我即將大開眼界。
乍看之下,《紙花》缺乏了《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久石讓那種一聽就催動眼淚的虐心名曲放在開頭,故在第一眼時會讓人錯過,然而本片最強大的是,隨著時間過去,真金不怕火煉的演員表演與簡單卻又動人的情節即將醞釀出沁人心脾的暖酒,尤其把這部片放在喜歡大吼大叫的眾多韓片之中,本片更是鶴立雞群的節制而出色。
這是個眾所周知的故事的眾所周知的版本,然而睽違這麼多年它才走到我們面前以它本來面目示於我們面前,不再有馬賽克,不再有黑條槓,不再模糊,不再斷裂,其自豪的袒露自己的身軀在我們的面前,無論是以女體還是男體,無論是以情慾或色情,無論是以暴力或柔情,它自豪的對我們袒露一切,如同阿吉所言:「變態又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倪莉大聲回應:「我不貪妳兒子的錢!我根本不打算領保險。」倪莉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女兒跟母親的醫療都要錢啊!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在回味昨日繪本的同時,想起剛好最近看完一本小說,The School for Good Mothers(失格媽媽特訓班),2023年出版,堪稱母親界的驚悚作品。女主角與外遇的丈夫離婚,與前夫輪流照顧一歲半的女兒。 事發當日,在家工作的她返回工作場所拿資料,她連日睡眠不足
Thumbnail
伊莎娜奈沙馬蘭的處女作《窺探者》透過最小的佈景和聲音技巧,成功地打造出限制的空間的幽閉感,展現了驚悚片導演的才華。然而,該作品在故事規則和設定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也未能清晰解釋角色動機,以及引入了一些矛盾和瑕疵。未來希望伊莎娜能專注於真正想要傳遞的訊息,發揮出真正不同凡響的實力。
Thumbnail
《瀑布》一片涵蓋了母女關係、家庭如何承擔精神疾病、及心理壓力扭曲下帶來的正面影響,透過電影中精神科醫生與女兒的互動所蘊含的情感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接納是核心。故事敘述了一對母女在疫情期間與所面臨的壓力中共同成長、共同轉化,面對壓力匯集的「瀑布」,勇於面對,最終選擇信任、守護彼此。
Thumbnail
《小曉》不是甚麼教育或勵志片、歌頌母愛偉大或人文關懷的電影,它描繪了一位過動症女孩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上起伏的片隅 雖然劇情偶爾鬆散亦偶有枝節,但演員的精湛演出,深深把觀眾吸引進去小曉和母親內心的黑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母親為了找出殺害女兒的真兇,她一次又一次站在人生的分岔口,作出一次比一次極端的選擇,最終踏上了一條不歸路。此劇以母親的痛與選擇為主軸,探討了現實生活中的家庭問題,母子之間的糾葛,以及母愛與內疚等情感。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倪莉大聲回應:「我不貪妳兒子的錢!我根本不打算領保險。」倪莉知道自己說錯話了。女兒跟母親的醫療都要錢啊! (【警告】此篇作品為限制級作品,有謀殺、自殺、家暴、性侵等血腥劇情。是本人嘗試以「小說」此一體裁完成的「B級片」。)
Thumbnail
在回味昨日繪本的同時,想起剛好最近看完一本小說,The School for Good Mothers(失格媽媽特訓班),2023年出版,堪稱母親界的驚悚作品。女主角與外遇的丈夫離婚,與前夫輪流照顧一歲半的女兒。 事發當日,在家工作的她返回工作場所拿資料,她連日睡眠不足
Thumbnail
伊莎娜奈沙馬蘭的處女作《窺探者》透過最小的佈景和聲音技巧,成功地打造出限制的空間的幽閉感,展現了驚悚片導演的才華。然而,該作品在故事規則和設定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也未能清晰解釋角色動機,以及引入了一些矛盾和瑕疵。未來希望伊莎娜能專注於真正想要傳遞的訊息,發揮出真正不同凡響的實力。
Thumbnail
《瀑布》一片涵蓋了母女關係、家庭如何承擔精神疾病、及心理壓力扭曲下帶來的正面影響,透過電影中精神科醫生與女兒的互動所蘊含的情感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的接納是核心。故事敘述了一對母女在疫情期間與所面臨的壓力中共同成長、共同轉化,面對壓力匯集的「瀑布」,勇於面對,最終選擇信任、守護彼此。
Thumbnail
《小曉》不是甚麼教育或勵志片、歌頌母愛偉大或人文關懷的電影,它描繪了一位過動症女孩在家庭和學校生活上起伏的片隅 雖然劇情偶爾鬆散亦偶有枝節,但演員的精湛演出,深深把觀眾吸引進去小曉和母親內心的黑洞 (下有劇透)
Thumbnail
法國電影《墜惡真相》運用懸疑驚悚的敘事結構,展現了當代社會中女性創作者所面臨的困境與壓力,女性主義批判意識深受包藏,透過荒謬的審判過程,對法庭和媒體上的「厭女」言論和指控進行回擊。
Thumbnail
母親為了找出殺害女兒的真兇,她一次又一次站在人生的分岔口,作出一次比一次極端的選擇,最終踏上了一條不歸路。此劇以母親的痛與選擇為主軸,探討了現實生活中的家庭問題,母子之間的糾葛,以及母愛與內疚等情感。
Thumbnail
《小曉》是一部觸動人心的電影,描繪了過動症小孩在家庭和學校中的成長經歷。從小曉的孤獨旅程、家庭微妙關係、老師的溫柔陪伴到社會對過動症的刻板印象,影片深刻反映了困境下的愛和勇氣。主要角色包括小曉、母親薇芳、班導保羅等。觀眾將在故事中體驗到深刻的共鳴。
Thumbnail
《小曉》的故事講述一位患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小學五年級生小曉,與其母親薇芳、班導師保羅之間的關係。本片故事以過動症孩童為主軸,討論家庭關係、女性掙扎與教育問題,有著良好的議題設定亦深入刻畫人物關係,不過因其敘事選擇卻出現故事主軸失焦的問題,模糊地徘徊於「人物關係建立」與「教育議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