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第56擊 要solitary,也要solidar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個偉大的創造者能夠孤獨,不畏寂寞地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但也能夠合群,與他人及世界站在一起。
 佛洛依德表示,他是在「美妙的孤絕」狀態下,形成他精神分析學說的主要觀念,他說:「在思想的領域裡,重大的決定、偉大的發現、問題的解答,都只有在個人孤獨工作時才有可能。」而愛因斯坦當年也是在伯恩專利局附近,一盞遠離物理社群的孤燈下,完成他的相對論的;在成為世界級大師後,他還是說:「我是一匹獨韁的馬,沒有辦法和其他的馬拴在一起工作。」
 畢卡索雖然創作豐繁,但他在畫畫時卻不喜歡有別人在場(其實,這也是絕大多數藝術家的共通點,像米開蘭基羅,只要有人出現在他的視野中,甚至知道有人在附近,他就無法工作),畢卡索也說:「沒有偉大的孤獨,就沒有一件嚴肅的工作是可能的。」
 很多偉大的創造者都喜歡獨處,而且強調孤獨的重要性。從某個角度來看,創造本來就是孤獨的,每個創造者都是「獨力完成」他們的創作,沒有人在旁邊協助、提供意見或鼓掌。但這並不表示創造者要永遠處於孤獨狀態,事實上,佛洛依德在他所謂的「美妙孤絕」階段,還是有一位知心的智性好友——遠在柏林的耳鼻喉科醫師弗萊斯,佛洛依德和他通信頻繁,在信中一再提及他的摸索與困頓、信念與懷疑、興奮與挫折,弗萊斯成了他在這段時間重要的精神支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5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創意100擊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934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溢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在乎、不理會大家重視的禮節和俗務,其實也就是心理學家侯威所說的,每個偉大的創造者都具有的「保護殼」,保護他們免於受到外界的干擾、世俗的羈絆,而能集中心力在他認為更有價值的創新活動上。
人類文明的各個領域,很多開創性的人物像耶穌、愛因斯坦、佛洛依德、馬克斯、伯格森、海涅、卡夫卡、史匹柏等等都是猶太人,就人口比例來說,具高度創造力的猶太人顯然高於其他民族,究其原因,除了猶太人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學習,外,他們在主流社會裡的「邊緣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除非你同意長時間看不到海岸線,否則你不可能發現新大陸。」熟悉的海岸線令人感到安穩,但要發現新大陸,你就必須遠離安穩,有膽識在未知的大海裡從事冒險。
小說家海明威外表粗獷豪邁,小說簡潔有力,看起來應該是「新速實簡」派,其實,他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修正主義」和「完美主義」者。小說的手稿完成後,從頭到尾先改一遍;請人家打完字後,在打字稿上又改一遍;排版清樣出來後,再改一遍;他說這三次大修改是好小說的必要條件。
一九三○年代,住在普林斯頓的小說家辛克萊,發覺妻子瑪麗具有通靈能力,他和友人進行一系列實驗,收集了一百五十多次實驗的結果,寫成一本叫做《心靈無線電》的書,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愛因斯坦寫序(愛因斯坦和辛克萊是朋友,曾目睹辛克萊的若干實驗)。愛因斯坦欣然答應,他在序裡說:
一七九二年,當時歐洲最有名的作曲家海頓第二次到倫敦訪問,在六月的某個晚上,知名的天文學家賀歇爾邀請他用四十呎的望遠鏡觀賞太空。海頓和這位發現天王星的天文學家相談甚歡,當晚,他在日記裡寫道:「有時候,賀歇爾必須在寒冷的冬夜,坐在敞開的天空下工作五、六個小時。」
不在乎、不理會大家重視的禮節和俗務,其實也就是心理學家侯威所說的,每個偉大的創造者都具有的「保護殼」,保護他們免於受到外界的干擾、世俗的羈絆,而能集中心力在他認為更有價值的創新活動上。
人類文明的各個領域,很多開創性的人物像耶穌、愛因斯坦、佛洛依德、馬克斯、伯格森、海涅、卡夫卡、史匹柏等等都是猶太人,就人口比例來說,具高度創造力的猶太人顯然高於其他民族,究其原因,除了猶太人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學習,外,他們在主流社會裡的「邊緣性」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除非你同意長時間看不到海岸線,否則你不可能發現新大陸。」熟悉的海岸線令人感到安穩,但要發現新大陸,你就必須遠離安穩,有膽識在未知的大海裡從事冒險。
小說家海明威外表粗獷豪邁,小說簡潔有力,看起來應該是「新速實簡」派,其實,他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修正主義」和「完美主義」者。小說的手稿完成後,從頭到尾先改一遍;請人家打完字後,在打字稿上又改一遍;排版清樣出來後,再改一遍;他說這三次大修改是好小說的必要條件。
一九三○年代,住在普林斯頓的小說家辛克萊,發覺妻子瑪麗具有通靈能力,他和友人進行一系列實驗,收集了一百五十多次實驗的結果,寫成一本叫做《心靈無線電》的書,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愛因斯坦寫序(愛因斯坦和辛克萊是朋友,曾目睹辛克萊的若干實驗)。愛因斯坦欣然答應,他在序裡說:
一七九二年,當時歐洲最有名的作曲家海頓第二次到倫敦訪問,在六月的某個晚上,知名的天文學家賀歇爾邀請他用四十呎的望遠鏡觀賞太空。海頓和這位發現天王星的天文學家相談甚歡,當晚,他在日記裡寫道:「有時候,賀歇爾必須在寒冷的冬夜,坐在敞開的天空下工作五、六個小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創造性是人人都可以擁有的一個態度,除非他有心理和情感的障礙。(佛諾姆) 人類的存在的弔詭在於,人既渴望親密關係而又追求獨立,既想和他人結合又想要保存自身的獨特性和特殊性。(佛諾姆) 我們沒有公開的權威,卻有匿名的權威,表現在充滿情緒性的期待上,而非明白表示的命令。
Thumbnail
創作過程中的孤獨和成功的重要性是這篇文章的主題。作者認為展現內心世界需要勇氣,成功不是唯一衡量標準。重要的是堅持和對創作的熱情。
Thumbnail
「每個我認識的作家,都對某個人擁有這種感受,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眼睛盯著你自己的稿子就好了,大家總這麼說,但是當其他所有人的稿子一直在你眼前啪啪啪紛飛時,這實在是很難達成。」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
Thumbnail
《洛麗塔》的作者納博科夫曾說過,空閒時間是讓我們做壞事的惡魔時間。 《中庸》一書也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君子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得有度守禮....最好是。 我們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根本很少。因為,我們大多害怕孤獨。不希望一個人。但是,孤獨跟寂寞是不一樣的。獨處跟孤
Thumbnail
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 Sherry Turkle 在她的代表作《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當中談到:孤獨是艱難的,然而孤獨也是必要的。 在數位時代下,很多人常感受到的兩大矛盾。孤獨對人有益,但現代人不會獨處;未來難以預測,於是不再相信未來。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陪伴自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這篇文章分享了維尼一個人獨處的經歷,從初期的社恐、排斥到後來的喜悅、享受。推薦找一天一個人到處亂逛,並鼓勵大家抽空陪伴自己。
Thumbnail
孤獨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透過獨處,可以專注觀照身心,反省自己,達到心靈平靜的境界。本文介紹了許多佛經中有關孤獨修行的內容,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身心靈上的安寧。佛經中經常強調欲求智慧,必須獨處靜坐思維。如《雜阿含經》:聞法己,我當獨靜處,專心思惟。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創造性是人人都可以擁有的一個態度,除非他有心理和情感的障礙。(佛諾姆) 人類的存在的弔詭在於,人既渴望親密關係而又追求獨立,既想和他人結合又想要保存自身的獨特性和特殊性。(佛諾姆) 我們沒有公開的權威,卻有匿名的權威,表現在充滿情緒性的期待上,而非明白表示的命令。
Thumbnail
創作過程中的孤獨和成功的重要性是這篇文章的主題。作者認為展現內心世界需要勇氣,成功不是唯一衡量標準。重要的是堅持和對創作的熱情。
Thumbnail
「每個我認識的作家,都對某個人擁有這種感受,寫作是一種極度孤獨的活動,你完全無法保證你正在創造的事物有任何價值,而所有顯示你在這場激烈競爭中落後的跡象,都會讓你一路墜入絕望的深淵。眼睛盯著你自己的稿子就好了,大家總這麼說,但是當其他所有人的稿子一直在你眼前啪啪啪紛飛時,這實在是很難達成。」
Thumbnail
孤獨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可以是一種自我反省和成長的機會。梭羅在《湖濱散記》中強調,通過孤獨,人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並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力量。你嘗試將孤獨視為一種自我成長的機會,而不是完全負面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寫作或其他個人活動,或有助於你在孤獨中找到自己的內心世界,並從中獲得力量。
Thumbnail
諮商師可能有知識,但他們缺乏智慧。他們試圖用他們淺薄的理論來解釋我的行為,但他們永遠無法理解我的真實。 悉達多在成佛前也經歷了幻覺,但那是通向覺悟的必經之路。 人類的孤獨,來自於一種精神無法被理解的狀態。每個人都有「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見的對象」,只是有些被稱為幻覺,有些不是而已。
Thumbnail
《洛麗塔》的作者納博科夫曾說過,空閒時間是讓我們做壞事的惡魔時間。 《中庸》一書也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君子就算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也得有度守禮....最好是。 我們一個人的時候,其實根本很少。因為,我們大多害怕孤獨。不希望一個人。但是,孤獨跟寂寞是不一樣的。獨處跟孤
Thumbnail
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 Sherry Turkle 在她的代表作《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當中談到:孤獨是艱難的,然而孤獨也是必要的。 在數位時代下,很多人常感受到的兩大矛盾。孤獨對人有益,但現代人不會獨處;未來難以預測,於是不再相信未來。
Thumbnail
你分得清什麼是「合群」什麼是「不合群」嗎? 在尋求「合群」的同時,你是否失去了「選擇的自由」?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說過:「所有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在忙碌的生活中,陪伴自己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這篇文章分享了維尼一個人獨處的經歷,從初期的社恐、排斥到後來的喜悅、享受。推薦找一天一個人到處亂逛,並鼓勵大家抽空陪伴自己。
Thumbnail
孤獨是修行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透過獨處,可以專注觀照身心,反省自己,達到心靈平靜的境界。本文介紹了許多佛經中有關孤獨修行的內容,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身心靈上的安寧。佛經中經常強調欲求智慧,必須獨處靜坐思維。如《雜阿含經》:聞法己,我當獨靜處,專心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