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泰戈爾Tagore(印度詩人)
上週五在建國科技大學「文學與女性圖像」通識課程中,我以客座講師的角色與同學們分享「孤獨力的自我修練:穿越繪本啟動情感連結與自我對話」主題,也以上述泰戈爾的詩進行提問:「在社群媒體日漸蓬勃發展,溝通越來越有效率的時代,為什麼我們的內心反而越感到孤獨與寂寞?」
台下的同學默默不語,但從他們竊竊私語及眼神回應中,似乎可以感受到,離開社群媒體的按讚與回應、紛擾及喧嘩,回到現實生活,仍被強大的孤獨感所包覆。
滿足了「歸屬和愛」才有可能「自我實現」
在準備這堂課的過程中,對心理諮商師許皓宜所提到的一段話特別有感:「在網路時代,朋友的定義也隨之改變。有種老朋友,是即使多年未見未聯絡,一聯繫上就會馬上有『連結感』,這就是朋友的意義。人會感覺孤單,是因與生俱來的『連結感』產生斷裂。」離開網路世界,回到現實生活中,人與人間真實而有意義的連結,或許才能讓我們找到歸屬感與方向。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其中提到:「『歸屬和愛』是人類重要的心理需求,唯有滿足了這一個層次,才有可能『自我實現』」。人類極度的脆弱,我們一輩子都在透過親情、友情、愛情的交流,試著被團體及社會所認同,進而從中尋找到歸屬感。或許,我們總習慣從家庭、學校、職場的認同中,看見並接納自己,然而,直到最近,我才慢慢理解到,歸屬感不應該侷限於特定的場域及對象,有時,人與人間連結的深度反而更勝於連結的廣度。
實現「很自由,也很有歸屬感」的生活型態
這種感受,最近特別強烈,走在一個人自我實踐的道路上,脫離了辦公室的載體,少了固定的溝通對象,還好一路上有些好朋友總會適時地出現,以不同的陪伴方式,給予心理上的支持。我們在各自安身立命的空間與時間中,彼此鼓勵、互相關心,即使一個人也不再感到孤單。這種「很自由,也很有歸屬感」的運作模式,讓我的工作型態看似孤獨,卻反而因為找到願意互相支持的同伴,在同行的道路上彼此有了溫暖與依靠。
孤獨力是一種選擇,是一種內在支持的力量
《孤獨力:一個人也可以好好過》書中描述:「孤獨不只是一種狀態,而是一種力量;孤獨不會讓人軟弱,卻使人更加堅強。」那天在課堂上回想,這幾年,媽媽的離世及撰寫論文的過程曾讓我備感孤獨。媽媽的離世讓我就像斷了線的風箏,心理上無以為靠;撰寫論文的過程就像是看不到終點線的馬拉松賽跑,即使夾道有人幫忙搖旗吶喊,但最終只能透過與自己不斷地對話,才能抵達終點。
對我來說,孤獨是一種心理狀態,然而,孤獨力是一種選擇,是一種內在支持的力量。
這兩場孤獨的考驗,是一段漫長的自我修練之路。當我們持續向外尋找歸屬感時,也別忘了好好地與自我相處,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一直隨伺在側,隨時為自己加油打氣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