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身為異類的孤獨與高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不幸的是,有時一個人沒辦法在
不使別人不高興的情况下,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毛姆《剃刀邊緣》

前一篇文章 友誼難求,自己做自己的朋友 意外收到許多回饋,相信「學會獨處,享受孤獨,成為自己的朋友」這些課題對於格友來說是個重要的議題。

高中到大學這段期間筆者身處於孤獨之中,並非被同儕排擠,而是選擇離群索居。過程中閱讀了許多關於孤獨的小說、心理學或雞湯書,得出一個結論:

孤獨者必定成為異類,但他們的靈魂最是璀璨與深刻。

人要嘛孤獨,要嘛庸俗

若是身處於擾攘之中,豈有退居寧靜,洞觀心靈的時刻?

如果叔本華年少時便獲得滿堂喝采,他還能寫出《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嗎?如果尼采繼續選擇教書,還會有著作等身的哲學作品嗎?許多在人類歷史上留下光輝的創作者們,都是在孤寂之中,憑藉著內心的靈魂之火,將思想烙印於永恆之中。若他們只做別人認為正確的事,諸如:合群、參與聚會、不說真話……那麼世界上就只能剩下膚淺平庸的作品了。


雙相異類:社交咖維克多.雨果與閉關寫作

法國文豪維克多.雨果其實是個社交咖,他超級喜歡參加聚會,可是為什麼他能寫出長達千餘頁的《悲慘世界》或是《巴黎聖母院》等長篇小說以及將近4000幅的繪畫呢?並不是他在宴會上寫小說,而是他選擇了「做好自己的事」。

據說雨果決心寫作的時候會命令僕人把他的禮服全部鎖起來,避免他跑到宴會上去。法國上流圈子最喜歡成天開宴會,這點在毛姆的《剃刀邊緣》可見一斑。而身處上流圈的貴族不僅喜歡開Party,更喜歡在Party上閒言閒語講八卦。人們就是喜歡嘲諷異類。一個成天跑宴會的人突然說要閉關寫作,肯定會遭到非議,說什麼:「突然不來真是不合群,或許是不喜歡誰誰誰才假裝不來,還說什麼寫作,真是做作。」這種話到今天都還聽得到,我相信雨果也聽過不少人這樣說。


厭世哲學家:叔本華

說到孤獨,絕對不能不提叔本華。他完全是孤獨的化身,也是教會筆者如何享受孤獨的哲學家。小標題「人要嘛孤獨,要嘛庸俗」便是他的名言之一。而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中有段很重要的論述。

一個人自身擁有越多,想從他人身上獲取的東西就越少。
他人對他而言幾乎沒有意義。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具有高度智力的人通常是孤僻的。徒有其表的愚人們,背負著自己那可憐的自身,無法擺脫只能哀嘆;而那些有才能的人,即使身處荒野之地,仍有生氣勃勃的思想相伴。因此不要害怕無聊,無聊才是孕育思想之父,閒暇乃是成就自身之母。這裡說的無聊與閒暇,並非指毫無意義的遊手好閒,而是沒有光鮮亮麗的刺激,沒有世事干擾的靜謐,是一種退居心靈的安然自得。


成為現代的異類

前兩位作家與哲學家都是19世紀的歷史人物。21世紀的我們面對著更多的雜訊迫使我們分心,改變我們的思想,潛移默化地使我們成為合群的愚人。社群媒體是個隱形的牧羊人,把許多羊都趕到一個充滿多巴胺的數位草原。

不要成為羊

要保持自身的獨特性,成為一個有尊嚴的異類,必須擁有自己的思想。網路上總有許多KOL會針對社會時事議題發表他們的「高見」,除了他們的思路本身狹隘之外,他們談論的議題實際上與我們的生活八竿子打不著。避免掉無意義的意見跟隨,就能養成不受他人影響的能力。畢竟,當有100個人喊著同樣的標語時,如果沒有足夠的定力與智力,很難與烏合之眾抗衡。何況今天如果是一群號稱朋友的人找你做某事,可是心中充滿百般不願,平時又沒有鞏固自身思想的習慣,便很容易被牽著走。

孤獨到底

有了自身思想之後,自然能明辨是非,明知好惡。這時候再也沒有人能攔得住你要做什麼。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但一群人會偏離原來的方向。團體生活之中無可避免的就是妥協。有時妥協是好事,可以激盪出更多可能性,將事情帶往新的方向。可是更多時候,有些人出意見只是因為該死的安全感,不提些別的東西好像自己會被遺忘,但實際上講的那些東西根本只是臨時想到的屁話。如果在意那些沒有用的意見,為了維護團體和諧而妥協,而非就事論事,倒不如不要有團體。畢竟「有時候就是沒辦法在不使別人不高興的情况下,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結語

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而言並沒有那麼重要。
說到底,人只能靠自己。
──叔本華《人生智慧箴言》

本篇文章略為激進,十分強調「擇善固執」的重要。這一年經歷過太多為了團體利益做出無謂妥協的經驗,妥協背後壓抑的是自身的慾望,而慾望壓抑久了便會產生精神官能症。

我們要做一個高貴的異類,不是生病的異類。要愛上孤獨,不是被迫孤獨。他人的冷嘲熱諷根本就是狗屁,反正他們在乎的只有自己,又何必在乎他們。只要通透人性,便能了解人的本質就是無常。

面對無常的人性,根本就不必花太多心力去在意,倒不如注重自己的精神需求,提升內在涵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身為異類快樂的源頭。相信閱讀本文的讀者都是具有知識的雅士,已經深知獨處的可貴,在此先恭喜大家。

成為異類,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
不要懼怕冷嘲熱諷,不要畏懼閒言閒語。孤獨且高貴地活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望公賣局
50會員
64內容數
絕望,是認清現實後的悲觀; 希望,是提升認知後的樂觀。
希望公賣局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選擇一個簡單的習慣,每天執行,即使做得不好也沒有關係,持續30天就能看到改變。
Thumbnail
2025/04/26
選擇一個簡單的習慣,每天執行,即使做得不好也沒有關係,持續30天就能看到改變。
Thumbnail
2024/12/18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中的常見迷思,特別是「全能者」的幻想和追求不健康愛情的模式。它指出,真正的愛來自於自愛,而不是依賴外界認可或攻略。當我們學會接受自己的侷限性,並尋找內心的豐盈時,才能建立健康的關係,享受自然流動的愛。瞭解心靈的真實需求,讓愛不再是一場戰爭,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Thumbnail
2024/12/18
這篇文章探討了愛情中的常見迷思,特別是「全能者」的幻想和追求不健康愛情的模式。它指出,真正的愛來自於自愛,而不是依賴外界認可或攻略。當我們學會接受自己的侷限性,並尋找內心的豐盈時,才能建立健康的關係,享受自然流動的愛。瞭解心靈的真實需求,讓愛不再是一場戰爭,而是生命的一部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社會傾向將孤獨戴上一頂可憐的帽子,例如哪個藝人去世但未婚生子的新聞,又或者是「1-10級孤獨等級表」的網路文章,處處渲染我們對孤獨的認知。 也因此,因為害怕和邊緣畫上等號,於是跑趴、泡社群、玩交友軟體,成了暫時的安慰劑。再嚴重一點的,還會勉強自己討好不同頻率的人、硬加入不屬於自己的團體,說服自己表
Thumbnail
社會傾向將孤獨戴上一頂可憐的帽子,例如哪個藝人去世但未婚生子的新聞,又或者是「1-10級孤獨等級表」的網路文章,處處渲染我們對孤獨的認知。 也因此,因為害怕和邊緣畫上等號,於是跑趴、泡社群、玩交友軟體,成了暫時的安慰劑。再嚴重一點的,還會勉強自己討好不同頻率的人、硬加入不屬於自己的團體,說服自己表
Thumbnail
叔本華曾經說過: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不用為別人而活,也不用迎合外界的眼光。為自己心中的目標,重新出發。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真的離群索居。但我們可以練習和自己獨處,花更多的時間來成就自己。 我們習慣用「想要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別人,背後的渴望是,別人用相同的方式來對待我
Thumbnail
叔本華曾經說過:當一個人孤獨的時候,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不用為別人而活,也不用迎合外界的眼光。為自己心中的目標,重新出發。 人活在世上,不可能真的離群索居。但我們可以練習和自己獨處,花更多的時間來成就自己。 我們習慣用「想要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去對待別人,背後的渴望是,別人用相同的方式來對待我
Thumbnail
不幸的是,有時一個人沒辦法在 不使別人不高興的情况下,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毛姆《剃刀邊緣》
Thumbnail
不幸的是,有時一個人沒辦法在 不使別人不高興的情况下,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 ──毛姆《剃刀邊緣》
Thumbnail
叔本華在《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 (Ahoris Lebensweisheit)裡談到關於獨處的問題:大致而言,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 在這個世界上, 時而選擇獨處,時而選擇庸俗, 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獨處時,享受孤獨, 不因寂寞而抱怨或覺得可憐
Thumbnail
叔本華在《從悲劇中開出幸福花朵的人生智慧》 (Ahoris Lebensweisheit)裡談到關於獨處的問題:大致而言,一個人對與人交往的熱衷程度,與他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貧乏成正比。 在這個世界上, 時而選擇獨處,時而選擇庸俗, 好像也沒有其他選擇了。 獨處時,享受孤獨, 不因寂寞而抱怨或覺得可憐
Thumbnail
在印度的哲學裏,隱士般的孤獨生活是成熟階段的人所應該選擇的生活。在「奧義書」這部印度經典中就明白地規定,每一個男人,在到達一定的人生階段之後,就應該拋棄家庭和財物,遁隱到森林去。 現代物質文明生活發展到極致之後,梭羅的影響力正在擴大中:「我到森林去,是因為我希望過一種從容不迫的生活,只去面對生活的必
Thumbnail
在印度的哲學裏,隱士般的孤獨生活是成熟階段的人所應該選擇的生活。在「奧義書」這部印度經典中就明白地規定,每一個男人,在到達一定的人生階段之後,就應該拋棄家庭和財物,遁隱到森林去。 現代物質文明生活發展到極致之後,梭羅的影響力正在擴大中:「我到森林去,是因為我希望過一種從容不迫的生活,只去面對生活的必
Thumbnail
很多人害怕孤身一人,所以急於尋求他人陪伴來填滿自己的空檔。孤獨沒有不好,如果你覺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相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自處是種能力,傾聽自己、與自己相處,你會越來越認識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很多人害怕孤身一人,所以急於尋求他人陪伴來填滿自己的空檔。孤獨沒有不好,如果你覺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沒有與自己相處的經驗,不會懂得和別人相處。自處是種能力,傾聽自己、與自己相處,你會越來越認識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You have to know how powerful inside of you and where is your limit. Tha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you and this world.
Thumbnail
You have to know how powerful inside of you and where is your limit. Tha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you and this world.
Thumbnail
孤獨的人,非常危險。 有人因為孤獨而陷入憂鬱,也有人因為孤獨而成就不凡。 區別只在於是否善用了孤獨的力量。 這本書介紹了如何利用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成長茁壯,以及如何面對孤獨。
Thumbnail
孤獨的人,非常危險。 有人因為孤獨而陷入憂鬱,也有人因為孤獨而成就不凡。 區別只在於是否善用了孤獨的力量。 這本書介紹了如何利用孤獨的力量,在孤獨中成長茁壯,以及如何面對孤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