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12/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教學能力,靠天生還是靠方法?

要想推動教育改革,不可能不致力於加強師資。然而,對於應該怎麼培養教師,或說為什麼有人能教得好,則有兩大派不同觀點:天生派和方法派。
天生派認為,好教師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後天培養所能帶來的進步有限,或至少是不符成本效益。這所延伸出的做法是,定期吸收新進人員、辭退績效不良者,就能去蕪存菁,保留那些天生擅長的教師。美國有些地方導入的教師評鑑制度,其功能便是如此。
方法派則認為,我們不用去管教學能力是否天生,重點是它可以呈現為有步驟、有層次、可重複操作的方法,這套方法若能配合教師積累的經驗,就能提昇教學品質。這延伸出的做法是,大量研究已知成功案例,找出優秀教師的形成要素,再透過方法來複製與重現之。
實務上,教育工作者大多會有方法派思維,因為方法派才肯定持續培訓、持續進步的可能,無論這裡的培訓與進步是指教師群或學生群。若按天生派的思維,培訓帶來的進步有限(或是成本耗費太高),所以不太會考慮培訓上的重大變革。
而隨著教學方法的深入研究,有個重要觀點出現了,那就是「理論知能」與「教學知能」必須徹底切割開來。事實上人們早就知道,數學家不見得特別會教數學,文學家也不見得特別會教文學,但我們對專業還是保持某種敬意,畢竟專業學者能夠解釋理論核心或應對理論困難。
但實作上,理論困難的存在並不會干擾到學生的學習(有時反而有幫助,因為有的學生會積極去找解套方式),而理論核心通常要高階學習者才能真正掌握,入門者容易聽過就忘。
真正阻礙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是缺乏動力與注意力(譬如有的學生會因討厭某科老師而某科成績很爛),以及跨不過卡關點(譬如無法理解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為什麼不是五分之二)。所以我們有必要區分理論知能:以理論發展為核心,與教學知能:以學生發展為核心。在該領域的學習越是初階,這兩者的分野越明顯。
而教學知能又可分為1.班級經營:增進學生在學習上的動力、注意力與同儕互助程度,以及2.實作優化:使學生更快熟悉知識或技能的運用流程,尤其是偵測與突破卡關點。
必須注意的是,教學知能這一概念其實並未排斥「天生教師」的想法,因為我們可以主張:有的人天生教學知能就比較高,就好像有人天生數理智商比較高一樣。
事實上,就算是「刻意練習」論——亦即認定人類任何複雜技能都是後天練習量積累的結果,也無法否認各個領域都有所謂的神童。他們的解釋是,神童在該領域很早就啟動了正向積累,打下了紮實基礎,所以在面對同領域的高階技能時,可以非常快就上手。
《好老師的課堂上會發生什麼事》一書當中,提及研究者去參觀某位傑出教師的課堂時,極為驚訝地發現,該教師竟然能靠手勢來讓個別學生更為專注,譬如先撫肩讓學生看你,而後兩指比眼睛再向下比,代表「你現在該專心」。相較於口頭命令,由於大部分同學不會注意到這件事,所以顯然更溫和也更不會打斷節奏。
這位教師是根據小時候帶眾多弟弟妹妹的經驗,自行開發出一套班級經營方法(還得搭配如何觀察與應對情緒反應的技巧,才能讓學生心服),完全是無師自通。
從這個案例來看,優秀教學應該是動力與方法的結合。能在教學中獲得動力或愉悅,和原生性格(可能是後天形塑但會在青少年期前定型)有高度相關;而有了這種動力或愉悅,自然就會更好地開發、運用與改善方法。
據此,若著眼於長期,與其採取教師評鑑或篩選制度,不如一開始就找出對教學有動力、有熱忱的人。那麼,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就隨之而來:怎麼找到,或說怎麼吸引這種人出現?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