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憤怒時會握緊拳頭,會感覺雙拳充滿了力量,而事實上當拳頭握緊時肌肉間會產生拮抗,就會使得出拳的速度變慢,反而不緊握拳頭的方式會讓出拳的速度較快。多數未受過武術訓練的人,握拳的方式都不正確,貿然用拳頭打人會造成手腕受傷,就算是有受過武術訓練的格鬥家,在沒有帶拳套的情況也不一定會用拳打人,因為這一拳如果是打在堅硬的位置,也會造成指骨受傷,所以用拳頭打人是一件相當愚蠢的行為。
那到底該用那些位置進行擊打是既有效率對自身的傷害最小呢?當握拳時我們可以使用「拳眼」,握拳時試著敲擊桌面與桌面碰觸的位置就是拳眼,使用起來迅速、力量大、可進行不同角度與方位的擊打。「掌跟」把手掌豎直後手掌的下緣,不用特別的鍛鍊就有一定的強度,作為直線推打是一個很有效率的方式。接下來要介紹位置天生下來就很硬,傷害性較大,近身時不管是擊打或是掙脫都有顯著的功用。 一、「手肘」俗話說:「寧挨十拳不挨一肘」,手肘彎曲時關節會形成一個銳角,不管是被頂到或是打到都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 二、「膝蓋」在近身時纏抱時,可針對對方的腹部使用膝撞。 三、「額頭」就是俗稱的頭槌,位置在靠近髮際線的位置,雖然頭槌的攻擊力不小也可以發揮奇襲的功效,畢竟是用頭部去攻擊,由於孩子的腦部尚在發展階段,除非有必要不然還是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