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麵包,也要學會吃好麵包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洋蔥吐司
前一陣子的新聞,說許多市售全麥吐司,纖維素不但比一般吐司低,而且油量還更高,真的跌破大家眼鏡,尤其那些崇尚健康飲食的消費者,一定都氣暈了。
突然想起某次參加《好吃》雜誌在天和烘焙的講座「咬一口在地麵包好滋味」。
謝正一師傅一上台,一看就是個待在廚房裡的老實人,靦靦腆腆,不小心就抖出業界八卦,說哪家都是叫什麼料、用什麼貨,急得公關忙著打圓場,師傅還滿臉疑惑,露出擔心台下聽眾吃到不好麵包的關切表情。
店家叫什麼料、用什麼貨,對我們來說似乎不是那麼重要的訊息,而麵包烤得鬆不鬆、香不香才是關鍵吧!不過師傅可不這麼認為,一堂講座說了許多我第一次聽到的專業術語,還有剛剛提到的……一些秘密。啊哈~原來這些原料,可以選擇方便取得或是不方便取得、有效期限長或是有效期限短、化學改良或是純天然、假內餡或是真內餡!?
總之師傅說:好麵包,原料最重要!

舉辦講座的時候,塑化劑風暴才過不久,難怪師傅要這麼懇切的強調原料來源是有多重要。天和烘焙堅持天然酵母(註1)低溫自然發酵,天和烘焙不使用化學改良劑(註2)、氫化油(註3)、預拌粉(註4)等。聽起來似乎有點吹毛求疵過了頭,但是透明清楚的原料,才是健康安心的保證啊!
Q:要怎麼辨別好麵包?
A:多吃好麵包,久了就知道……(台下噓聲)
A:先觀察外型、再聞聞香氣、最後品嚐口感與滋味……
雖然覺得這個答案有點……不過似乎也是頗有道理啦!畢竟嗅覺與味覺都是需要訓練的,如果長久以來都是吃那種不知道添加了什麼的麵包,鼻子跟舌頭可能就會覺得那才是美味吧!師傅又說:如果經過一家麵包店,撲鼻而來的是濃郁的烘焙香,很可能都只是香精或是XX油(我忘了)的味道,天然麵包出爐的氣味,是淡淡的喔~
淡淡的......嗯~好有深度的形容啊!
這天我們一共試吃了4種麵包,在每一種送上來的同時,師傅都會說明他的構想與食材來源。洋蔥吐司是用澎湖產的洋蔥,比較沒有辛辣味,加上兩種起司和火腿,鹹鹹香香口感不錯。蔬菜法國是專為外食族設計的商品,滿滿的油菜/小芥菜/小松菜,簡單拌入橄欖油與起司,好吃又健康。而芋頭麵包當然是使用真芋頭,坊間有些商家會用白豆沙+芋頭香精+色素,讓消費者信以為真,其實芋頭做成泥並不會呈現鮮豔的紫色,反而是帶有灰灰濁濁的色調,且味道清香,大家可以比較一下喔!最後就是台灣蘋果麵包,使用台大山地農場輕津蘋果切片,特色清脆鮮甜、香氣十足,我們先試吃新鮮蘋果,再品嚐蘋果麵包,覺得都很好吃。

麵包的食材盡量使用台灣在地季節蔬果,因此無法大量生產,也才沒法辦時時刻刻都供應,不過依季節吃當令的食材,才是正確的觀念吧!以前從來沒想過的問題,現在可以學著慢慢來思考。

【天和鮮物 華山旗艦店】
地:台北市北平東路30號
電:(02)2351-6268
時:一~五 10:00-21:00;六日 9:30-21:00
註釋
1. 許多人有過吃麵包容易脹氣的問題,很多是因為使用商業酵母的關係,它會讓麵包過度發酵,誤以為便宜買到大麵包,其實只是大而不實罷了!
2. 化學改良劑味道嗆鼻,能延遲麵包老化。
3. 氫化油,也就是白油或酥油,能讓麵包又香又酥。
4. 預拌粉,師傅稱作「叫便的」(台語),就是為了店家方便而預先調好了部分配方,但內容物為何資料往往不明確。

(2011.11.11舊文)
avatar-img
8會員
10內容數
怕遺忘所以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一直很喜歡台式麵包,主要原因是它的口感偏軟,吃起來讓人覺得舒適而滿足。雖然有人說歐式麵包更健康,因為它的製作方式比較天然,含糖量和油脂也較低,但坦白說,我對歐式麵包的興趣不大。主要是因為它的口感太乾,吃起來不夠香軟,甚至有時候還會覺得難以下嚥。 當然,我不否認歐式麵包可能在營養價值上佔了
Thumbnail
蘋果麵包口感跟平常做的日式麵包不太一樣,質地比較紮時但彈性非常好,壓下去會回彈,因為食材簡單,味道很單純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很奇怪就是越嚼越好吃。可以順便做另一個小時候的回憶—草莓麵包!把蘋果麵包橫剖切開,塗上自己的草莓果醬,就是小時候很常吃的草莓麵包了!
Thumbnail
大家常說白吐司🍞不營養? 其實用每100公克的營養標示來說,工廠包裝好的麵包,各數值分布範圍: 熱量-272~385 蛋白質-7.9~9.6 這四品項比較NG是墨西哥麵包,不過也未必比過度調味的榖片差;但其實你知道它的鈉含量140最低嗎?
Thumbnail
去年有觀眾在米吐司影片下方留言問我,關於某位國際知名烘焙達人使用秈米粉(在來米)+耐高糖酵母製作吐司,我有什麼看法? (因為我頻道裡的米吐司都是使用蓬萊米穀粉做的)
Thumbnail
麵粉是製作麵包的基本食材之一,而選擇不同的麵粉將影響烘培結果。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選擇麵粉,以及製作麵包的過程中與人與人關係的相似之處。文章涵蓋了從選擇麵粉到烘焙完成的所有步驟,並適應生活心態與情感體驗。
Thumbnail
我吃一般的麵包容易湧胃酸,但又很難完全不吃麵包,解決之道就是學習培養酸酵種,自己做酸種麵包。自從成功培養出酸酵種之後,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得以在家做美味又健康的酸種麵包吃,真覺得很幸福。為了健康,我們在家烘製的糕點,凡需要用到泡打粉、小蘇打粉和速發酵母等的食譜,一律會嘗試用酸酵種代替。
Thumbnail
《田中麵廠》推出的四個口味,都是非常基本的基本款,雖然沒有創新,但好處是保守牌不太容易出錯,況且他們是代工起家,無論是麵條還是調味醬汁,都從多年的經驗裡找到美味密碼,因此試吃的四種口味都不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臺式麵包的變遷談起,介紹了臺灣麵包的流行文化,包括臺式麵包的特色、受到西方和日系麵包影響的臺式麵包、臺式歐包的風潮。
Thumbnail
今年初回台灣一趟,我帶了很多蔥麵包、菠蘿麵包跟鹽可頌回美國。因為經過四年半的觀察,這些普通的東西,台灣真的做得出奇地好!
Thumbnail
早餐吃吳寶春麵包 這麼大一個,這麼可愛的形狀,一開始還不知道怎麼下刀? 第一次作法: 切成片,放入烤箱,180度烤5分鐘,出爐後塗上一層初榨橄欖油,據說可以降低土司的升醣指數。 開動了! 因為放了一段時間沒吃,等想吃時又冷了,又送回烤箱復熱130度5分鐘,外層口感是酥脆的,內部還維持鬆軟,
Thumbnail
我一直很喜歡台式麵包,主要原因是它的口感偏軟,吃起來讓人覺得舒適而滿足。雖然有人說歐式麵包更健康,因為它的製作方式比較天然,含糖量和油脂也較低,但坦白說,我對歐式麵包的興趣不大。主要是因為它的口感太乾,吃起來不夠香軟,甚至有時候還會覺得難以下嚥。 當然,我不否認歐式麵包可能在營養價值上佔了
Thumbnail
蘋果麵包口感跟平常做的日式麵包不太一樣,質地比較紮時但彈性非常好,壓下去會回彈,因為食材簡單,味道很單純沒有什麼特別的,但很奇怪就是越嚼越好吃。可以順便做另一個小時候的回憶—草莓麵包!把蘋果麵包橫剖切開,塗上自己的草莓果醬,就是小時候很常吃的草莓麵包了!
Thumbnail
大家常說白吐司🍞不營養? 其實用每100公克的營養標示來說,工廠包裝好的麵包,各數值分布範圍: 熱量-272~385 蛋白質-7.9~9.6 這四品項比較NG是墨西哥麵包,不過也未必比過度調味的榖片差;但其實你知道它的鈉含量140最低嗎?
Thumbnail
去年有觀眾在米吐司影片下方留言問我,關於某位國際知名烘焙達人使用秈米粉(在來米)+耐高糖酵母製作吐司,我有什麼看法? (因為我頻道裡的米吐司都是使用蓬萊米穀粉做的)
Thumbnail
麵粉是製作麵包的基本食材之一,而選擇不同的麵粉將影響烘培結果。這篇文章分享瞭如何選擇麵粉,以及製作麵包的過程中與人與人關係的相似之處。文章涵蓋了從選擇麵粉到烘焙完成的所有步驟,並適應生活心態與情感體驗。
Thumbnail
我吃一般的麵包容易湧胃酸,但又很難完全不吃麵包,解決之道就是學習培養酸酵種,自己做酸種麵包。自從成功培養出酸酵種之後,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得以在家做美味又健康的酸種麵包吃,真覺得很幸福。為了健康,我們在家烘製的糕點,凡需要用到泡打粉、小蘇打粉和速發酵母等的食譜,一律會嘗試用酸酵種代替。
Thumbnail
《田中麵廠》推出的四個口味,都是非常基本的基本款,雖然沒有創新,但好處是保守牌不太容易出錯,況且他們是代工起家,無論是麵條還是調味醬汁,都從多年的經驗裡找到美味密碼,因此試吃的四種口味都不錯。
Thumbnail
這篇文章從臺式麵包的變遷談起,介紹了臺灣麵包的流行文化,包括臺式麵包的特色、受到西方和日系麵包影響的臺式麵包、臺式歐包的風潮。
Thumbnail
今年初回台灣一趟,我帶了很多蔥麵包、菠蘿麵包跟鹽可頌回美國。因為經過四年半的觀察,這些普通的東西,台灣真的做得出奇地好!
Thumbnail
早餐吃吳寶春麵包 這麼大一個,這麼可愛的形狀,一開始還不知道怎麼下刀? 第一次作法: 切成片,放入烤箱,180度烤5分鐘,出爐後塗上一層初榨橄欖油,據說可以降低土司的升醣指數。 開動了! 因為放了一段時間沒吃,等想吃時又冷了,又送回烤箱復熱130度5分鐘,外層口感是酥脆的,內部還維持鬆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