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親愛的初戀》(Love, Simon) 在台上映時,許多觀眾稱該片開啟同志電影新頁,讓同志議題不再是個如此小眾、與人們帶有距離感的主題,同志電影也能很暖心,讓非同志族群的觀眾也能與之共感。
我想,《男兒王》(Number 1) 也是一部能被如此評價、並且在影史佔有一席之地的作品。不論是《親愛的初戀》或《男兒王》,它們都稱不上神作,但它們都如此吸睛,並在每個人心底刻下屬於它的標誌。首先,光是《男兒王》作為一部「新加坡的」LGBTQ 電影,就足夠引人注目。新加坡社會風氣較台灣保守許多,在這個城市國家中,人們操著多元的語言──英語、華語、馬來語、印度語言、各地方言──踩踏在這個小小的地方張開雙臂與世界接軌,然而在人權議題上,卻始終與其他英語系國家相互衝撞,「麥可.彼特.費爾受鞭刑案」即是歷史上著名的案例。在性別、性向議題上,同性性行為仍然為法律所禁止,也無法進行同志運動倡議。
在如此艱難的背景下,《男兒王》的出現實屬難得。更令人驚喜的是,全片氣氛歡樂鬧騰,不同於許多跨性別電影的悲傷基調。《男兒王》從一開始就告訴大家:不論你的性別認同、性傾向為何,都有資格過得快樂、幸福,而且「自信」。
《男兒王》敘述了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子曹啟明意外成為變裝皇后的故事。曹啟明原本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卻突然遭到解雇,背負房貸、車貸壓力,又不敢向妻小吐實的他,因緣際會來到了酒吧「男兒王」,甚至成為變裝皇后。
人生半百,曹啟明一腳已經踏入棺材,價值觀早已成型,鋼鐵直男誤入變裝皇后世界的設定已足夠有趣。本片並不聚焦於許多跨性別者在自我認同的掙扎,亦非尋求社會認同時遭遇的磨難,而是穿插曹啟明在社會框架下的外部視角、成為變裝皇后後的內部視角,揉合成一個悲喜交織的故事。
以本片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李國煌在金馬映後座談坦言,若再早個十年他不敢接這部戲,但他現在年紀與曹啟明相仿,也有妻子、孩子,對於曹啟明的內心掙扎與心情轉變他很能感同身受。一個傳統標準下「正常」的男子,在遇上了「不正常」的變裝皇后後,竟把自己擅長的唱跳表演搬上舞台,成為酒吧頭牌。片中穿插的許多華語歌──蔡依林〈看我 72 變〉、張惠妹〈姊妹〉、梅艷芳〈女人花〉不只具有引起共感、炒熱氣氛的功能,其中許多歌詞更呼應本片打破框架、做自己,以及努力在社會生存的意念。而葛洛莉雅.蓋諾的經典歌曲〈I will survive〉更被改編成台語版貫串全片,笑果十足,超級洗腦的一句「我站起來,因為我知道怎麼愛,我一定就可以站起來。」更是台灣推動婚姻平權時時常被拿來做標語的「愛最大」精神的新一層轉譯──「愛最大」不只代表我們都有愛的權利,更是傳達了懂得愛的人,無論如何跌跤都能保有再站起來的勇氣。
為新加坡 LGBTQ 電影再下一城是《男兒王》的重要性所在,精彩的歌舞表演與造型設計大幅提升本片可看性,但若說本片為何能如此讓人喜愛,那麼它作為一部帶著些許苦澀的「經典喜劇」電影,才是真正讓人再三回味之處。喜劇有時比悲劇更難演繹,因為喜劇笑看人生的所有悲傷與紛鬧,將那些惱人的事情以笑容弭平。曹啟明隱瞞妻小,成為變裝皇后後,依舊帶著對於變裝皇后的偏見,認為自己是虎落平陽、為五斗米折腰。如此心境自然與已經 Drag 許久的皇后們產生衝突,但在一天天相處,見證了跨性別者面臨的社會眼光之後,他卻漸漸地體會了他們的心情。一幕曹啟明與其他四人半夜走在大馬路的畫面,路燈將夜晚染得昏黃,為寒夜帶來一些溫暖,好像見證了他們的友誼,也撫慰跨性別者的隱藏的瘡。
導演用不少引人發噱的劇情來表現社會大眾與跨性別者的鴻溝,在片尾,曹啟明必須來回與妻小、小姨子一家吃飯,又得同時顧及黑道老大的生日表演。他兩邊奔波,忘記卸妝、戴著假髮的種種糗樣縱然喜感十足,但來回奔波的行為正是跨性別者遊走於社會框架與自我追尋兩端的寫照。由一個鋼鐵直男來演繹這樣的概念,不只帶有喜劇效果,更讓人拋開對於跨性別者的既定印象,理解每個人作為「人」的多元認同與多樣面貌。
在理解與前進的另一頭,是不理解與停滯,是傳統與保守。片中曹啟明喝醉穿著表演服直接回家後,當變裝皇后的事差點煏空(piak‑khang),他靈機一動假裝自己是被鬼附身,沒想到居然成功瞞混過去。這樣荒謬的一場戲卻也凸顯了曹啟明如何「以傳統對抗傳統」,「鬼神」是華人社會傳統信仰與世界觀下的產物,以這樣傳統的意向,去對抗另一個傳統思想──對於跨性別者的歧視與不理解,實為絕妙,也讓人在不斷為劇情感到好笑之餘,也有些感概。
除了「鬼神」之外,片中曹啟明的兒子在學校反串「花木蘭」的戲碼,更是另一個帶著濃濃華人風味與傳統文化的安排。導演十分擅長以許多華人、傳統的符碼,來呈現社會的傳統框架該如何被重新詮釋與理解,甚而擴大範圍去理解那些過去不被框架所認同的人們。人們覺得男孩扮演花木蘭十分可愛,卻厭惡成年男人穿女裝的樣子,性別的既定印象隨著年齡變得越加清晰,我們逐漸成人,卻逐漸失去作為人的主體性,活在框架下,只為安身立命。
幸好,片中在孩子與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了理解的可能:男孩鼓勵爸爸重回舞台幫助老人院募款,而老人院的人們看似應是最無法認同跨性別者的一群,卻因為與他們相處過,理解他們的身為人的核心樣貌,而把他們當成家人,也讓這部帶著酸澀滋味的喜劇,飄著一絲暖意。
《男兒王》將在春節期間與其他賀歲片打對台,一部 LGBTQ 電影居然能歡樂到被放在春節檔,就知道它是一部多「正港」的喜劇。這年頭,人們把邊緣議題搬上檯面,不歌頌小眾的悲傷與傷口,而是以最豔麗、歡樂的姿態,讓人們理解「做自己」的自豪,以及如何自信對抗歧視的「勇敢」。
全文劇照提供:光年映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