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都有個你我不知的背後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農曆年,每每都要趕著封關前,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傳統節日的大小事情。你也不例外的,得來準備些商場上的年前小禮。疫情影響下,大家沒有出國,有經濟能力的人轉移了一些消費力,讓禮品市場比往年來的熱絡些。最後一刻決定送什麼禮,是你的習慣。長期以來,熱愛享受壓哨前,才會擁有的靈感。
小年夜的前7天,你慣性先去百貨公司晃一晃,找了幾個合適的禮品,再到手機上看看各賣場的優惠與集點方式,索性地就往台北車站微風廣場前進。慢慢地中山北路過了市民大道口,帶著充滿節慶的心情,漫步的往北三門前進。轉上接近北三門的階梯後,看到的是一群晚上到這邊稍做休息的街友。有一對年輕的夫妻,用著紙箱,圍了能睡在一起的大小,旁邊放著隨身的行李,上面還套著保管的塑膠袋。兩人靠著門邊的玻璃,蓋著被,依偎在一起的睡著。這景象讓你失去了對買禮品的興致,腦中想的是:他們發生什麼事情了嗎?工作還好嗎?你們的家呢?家人在哪裡呢?今天有吃飽嗎?過年的時候,你們會去哪裡呢?
眼眶忽然濕了,內心想起過去多年來,你為了生計努力地東奔西跑,賠掉的那些、賺到的這些,以及被背叛後割捨掉的情感。但,身旁總有人鼓勵與陪伴著,足以讓你能夠堅持的往前進。你可以有個遮風避雨的家,有位願意與你每天說著大小事的伴,這些都不是永遠的理所當然。晃眼過去,走到了你心中要買的禮品店。頓時,失去了買禮品的想法,有股說不出來的難過。
你告訴自己:『今天就算了吧!明天中午,換了心情再來吧。』
過了幾天,年前的空檔,跟幾位朋友敘敘舊,聊聊彼此近況以及年後的計畫。有位朋友無巧不巧,前幾天參加了一個幫助街友的活動。她捐了錢給一個主辦單位,準備食物在年前送給街友們。她又剛好發現他們缺送食物的人手,既然捐了錢又剛好有時間,她就去參加了活動。活動前,聽到主辦單位細數每位街友的故事,有些,心理出了問題;有些,家中發生巨變;有些,無法融入社會;有些,臨時失去了工作;有些,有家卻歸不得。一位位窩在牆邊的、蹲在路邊的、躺在柱子旁的、坐在階梯上的,他們都有個故事,許多人不了解,但卻帶著某個主觀的眼鏡打量他們。說到底,這些流落街頭的人們,你與我是否伸出援手呢?
認識另一類的朋友說:『他們就是不努力,自我放棄當遊民。明明就好手好腳的,幹麻要捐錢給他們。即使,給他們工作也沒有用,他們根本不想工作。』
你無法跟這類朋友討論,可能他們說的也沒錯,有著半對半錯的論調。回過頭,你只想問問自己:當你被家人拋棄、當妳被數十個工作資遣、當你突然失去了至愛,我們有多大的心裡建設,讓我們能夠好好的、正常的走下去?
你無法認同這類朋友的觀點,可能他們天生堅強,有個強大的心理因素。回過頭,你只想問問自己:有沒有可能精神狀態是基因開了遺傳的玩笑,有了狀況又被人給拋棄,還是照顧他的人已經離開?
你就這樣看著這類的朋友,聽著他們說些看似理所當然的論調。心中想著買禮的那天,看著窩在一起睡覺的年輕夫妻,所帶來的震撼感與無助感。身為人就那麼具備著某種特質,陪著我們長大、成熟、老去。它是一種體會悲傷、憂愁的魔咒,一種創造衝突的情感。路上遊蕩的人們的故事,值不值得關心與理解?是可以不需要。只是,也無須用著全然的批判。
造成現在的他們,是許多過去難懂的故事。背後發生的始末,無法輕描淡寫,始終一言難盡。
竟然如此,放寬心看待那個人。
因為,你我,永遠不懂某些難以令人體會的故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十三搬家公司,您好:『請問需要什麼服務嗎?』
寒冬的夜晚裡,無論晚餐吃了多少,總想睡前來碗泡麵。理智跟你說:『為了健康著想,還是快去休息吧!』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問題想要解決。通常,這些問題從不方便,或想更便利的角度出發。
2020,疫情改變了事情的一年。人與人的距離,國與國的競爭,在Covid-19的推動下,出現了新的變化。
曾幾何時,買東西的價格越來越低,有時買東西變得比較不太多思考,陷入先買了再說的世代。家具、服飾、小家用品、小工具、五金百貨,家中是否有許多重複性的功能的物品堆著,主要的原因是低價好入手,買起來不會心疼,不自覺的東西卻越來越多。 大約2~3年搬一次家。你說為什麼? 無從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是成長的過程中
前陣子,無意間與朋友討論起豬肉進口的事情。 有朋友從國際貿易切入講著交換的條件、有人從農業保護的角度侃侃而談、另一些人講著政治立場的勾結、還有些從人民健康的想法暢談。你來我往之間的討論,想當然無法三言兩語的說完。 多數人認為要『相信市場的自由機制』,我內心想著是:『選擇』 有天,在辛苦工作了12小時
十三搬家公司,您好:『請問需要什麼服務嗎?』
寒冬的夜晚裡,無論晚餐吃了多少,總想睡前來碗泡麵。理智跟你說:『為了健康著想,還是快去休息吧!』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問題想要解決。通常,這些問題從不方便,或想更便利的角度出發。
2020,疫情改變了事情的一年。人與人的距離,國與國的競爭,在Covid-19的推動下,出現了新的變化。
曾幾何時,買東西的價格越來越低,有時買東西變得比較不太多思考,陷入先買了再說的世代。家具、服飾、小家用品、小工具、五金百貨,家中是否有許多重複性的功能的物品堆著,主要的原因是低價好入手,買起來不會心疼,不自覺的東西卻越來越多。 大約2~3年搬一次家。你說為什麼? 無從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是成長的過程中
前陣子,無意間與朋友討論起豬肉進口的事情。 有朋友從國際貿易切入講著交換的條件、有人從農業保護的角度侃侃而談、另一些人講著政治立場的勾結、還有些從人民健康的想法暢談。你來我往之間的討論,想當然無法三言兩語的說完。 多數人認為要『相信市場的自由機制』,我內心想著是:『選擇』 有天,在辛苦工作了12小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結婚後,過年不再是歡樂時光,而是南北奔波、家庭互不融入的煩惱。對於夫妻來說,年假成為最容易吵架的時刻,夫妻間愛情先磨耗了。如何在家庭背景差異下,和平共處過年成為重要課題。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期間,一位多年好友來家裡拜訪。除了聊聊彼此的近況,她也和我提起因為與長者一起居住而發生的一些摩擦,或是她無法接受卻必須忍耐的事情。我和家人聽完她的故事後,發現這是每一位和長者居住的家庭會面對的事物,於是也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給好友。 往事重提 好友只要和家中長輩說起自己在生活或
Thumbnail
在農曆新年拜年時,作者重新評估了與親戚和朋友之間的關係模式。雖然親戚關係穩定,但對於外面認識的朋友,作者懷疑自己是否花了太多時間迎合他們。同時,作者也反思了自己在人際關係中過度迎合他人的問題,希望未來能更堅持真實的自己。文章中作者用股票比喻來描述親戚和外面朋友之間不同的交往風險。
不知道有沒有講過這個故事,但是由於印象很深刻,所以每年都會想到,如果聽過了,就再聽一次吧!反正人生雖然潮起潮退,也就是那幾件事。 女兒抱怨,每年過年都有那麼多人來來去去,一刻都不得閒,所以我想甘脆就出來去玩吧,第一次旅遊過年,飯店都安排好了,就是忘了除夕夜要訂餐。 在台中市跑了一整個下午,沒有一
Thumbnail
「我跟某某某有過節」,是我跟某某某不好、有嫌隙的意思。 那我們為什麼年年還要跟親近的人過節呢? 不論是春節、情人節、清明節、中秋節或元宵節等等,好像都是跟親近的人過的,我們跟那些人不好嗎?為什麼到了節日才一定要聚一起? 對了,有一說是,一個節日就是一個節氣轉換的時候,一個節氣就是一個關卡
Thumbnail
這幾年除了每一年的 "年味" 逐漸減少之外,我也發現越來越多人不喜歡這個節慶,身旁的親朋好友幾乎都是選擇出國旅遊,來逃離一些不必要的場合。讓我們一起來探索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大家不喜歡過節吧! 紅包亂象 我的同學有一位說話口無遮攔的親戚。無論是過年或是家中長輩過生日的時候,特別喜歡知道大家所包的紅
Thumbnail
友人提及一件陳年舊事。過年時他與中學同學碰面,多年不見,總有說不完的往事。同學談到二十多前的某年春節,幾位台大僑生聚在一起共渡佳節,友人不知為何突然面色凝重,不發一語,其他人嚇了一跳,又不敢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同學至今仍有疑問:那天你怎麼了?友人完全沒印象,這些年來同學和他的妻子卻歷歷如昨,友人頓時
        街頭交換禮物,聽起來有點浪漫,對吧?錯,米相信,有路人的視角來看我們,絕對超像放學鬼混的偽國小生,和要拐賣兒童的大姊姊,一起像遊民一樣坐在路邊拆東西。         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形會形成這樣奇葩的景象嗎?如果想,咳咳,請聽我我娓娓道來……         事情發生在聖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結婚後,過年不再是歡樂時光,而是南北奔波、家庭互不融入的煩惱。對於夫妻來說,年假成為最容易吵架的時刻,夫妻間愛情先磨耗了。如何在家庭背景差異下,和平共處過年成為重要課題。
Thumbnail
我以往最害怕的過年時節, 通常有幾個必要因素組成: 情緒勒索, 看人臉色, 一言不和就吵罵, 年菜準備, 回不回?回什麼老鄉, 何時回?真的不回? 回吧? 部分回, 部分陪不回的? 不 你去陪回的, 我不回.... 基本成員必須事那些牽動陪與不陪的人選, 還有必要的對角線角色拉扯, 比如: 婆媳,
Thumbnail
農曆新年期間,一位多年好友來家裡拜訪。除了聊聊彼此的近況,她也和我提起因為與長者一起居住而發生的一些摩擦,或是她無法接受卻必須忍耐的事情。我和家人聽完她的故事後,發現這是每一位和長者居住的家庭會面對的事物,於是也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分析給好友。 往事重提 好友只要和家中長輩說起自己在生活或
Thumbnail
在農曆新年拜年時,作者重新評估了與親戚和朋友之間的關係模式。雖然親戚關係穩定,但對於外面認識的朋友,作者懷疑自己是否花了太多時間迎合他們。同時,作者也反思了自己在人際關係中過度迎合他人的問題,希望未來能更堅持真實的自己。文章中作者用股票比喻來描述親戚和外面朋友之間不同的交往風險。
不知道有沒有講過這個故事,但是由於印象很深刻,所以每年都會想到,如果聽過了,就再聽一次吧!反正人生雖然潮起潮退,也就是那幾件事。 女兒抱怨,每年過年都有那麼多人來來去去,一刻都不得閒,所以我想甘脆就出來去玩吧,第一次旅遊過年,飯店都安排好了,就是忘了除夕夜要訂餐。 在台中市跑了一整個下午,沒有一
Thumbnail
「我跟某某某有過節」,是我跟某某某不好、有嫌隙的意思。 那我們為什麼年年還要跟親近的人過節呢? 不論是春節、情人節、清明節、中秋節或元宵節等等,好像都是跟親近的人過的,我們跟那些人不好嗎?為什麼到了節日才一定要聚一起? 對了,有一說是,一個節日就是一個節氣轉換的時候,一個節氣就是一個關卡
Thumbnail
這幾年除了每一年的 "年味" 逐漸減少之外,我也發現越來越多人不喜歡這個節慶,身旁的親朋好友幾乎都是選擇出國旅遊,來逃離一些不必要的場合。讓我們一起來探索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大家不喜歡過節吧! 紅包亂象 我的同學有一位說話口無遮攔的親戚。無論是過年或是家中長輩過生日的時候,特別喜歡知道大家所包的紅
Thumbnail
友人提及一件陳年舊事。過年時他與中學同學碰面,多年不見,總有說不完的往事。同學談到二十多前的某年春節,幾位台大僑生聚在一起共渡佳節,友人不知為何突然面色凝重,不發一語,其他人嚇了一跳,又不敢詢問發生了什麼事,同學至今仍有疑問:那天你怎麼了?友人完全沒印象,這些年來同學和他的妻子卻歷歷如昨,友人頓時
        街頭交換禮物,聽起來有點浪漫,對吧?錯,米相信,有路人的視角來看我們,絕對超像放學鬼混的偽國小生,和要拐賣兒童的大姊姊,一起像遊民一樣坐在路邊拆東西。         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形會形成這樣奇葩的景象嗎?如果想,咳咳,請聽我我娓娓道來……         事情發生在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