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2/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高麗菜價的「黑板經濟學」

先來看底下這則新聞:「農民去年配合農政單位『過量恐崩盤』的限種政策,就地耕除或不種冬季裡作蔬菜,結果去年底到今年元月氣溫偏低,蔬菜產量減少,菜價大漲,高麗菜產地批發價超過每公斤50元,沒賺到的農民紛紛補種。」
我用行動展現,馬上到連鎖超商買了一顆39元的高麗菜,結果一個過年後還沒吃完,意思是要從需求上解決菜價問題,基本上不太可能!
簡單來說,在臺灣種菜簡直是和天氣對賭,風調雨順其實是對農民非常不利的,結果就是供過於求,直接反應的是菜價降低甚至是崩盤。這基本問題來自於菜農在產業中是完全競爭廠商,想獲得超額利潤就得掌握先機。至於,有沒有賭贏的機會,應該有,低機會應該不多。
賭大的種法,就是拚第一次8、9月出菜,如果運氣好有菜出,就賺一大筆,然後馬上種下去第二次,拚12月、1月出菜,抓住菜價的尾巴。所以政府再怎麼想控制生產量,叫農民不要搶種,也不會有人理,聽政府的話頂多少賠幾萬,不聽政府的話,賭到了就是幾十萬耶!
和高麗菜價對賭的文章也不止這一篇,更清楚的就看下面這一篇。
高麗菜價的拍賣價要是能夠高於每公斤8元,基本上就有賺到錢(毛利)的機會,我們假定毛利要賺到30%,也就是拍賣價要到11.4元以上才不算白忙一場,上一篇的交易均價是13.8元,意思是毛利約在42%左右。以最近的交易均價差不多6元來論,基本上算是「血本無歸」了!
我們從聯合報這則新聞就知道,去年因為蔬菜供給過多,基本上需求不變的情況之下,菜價由需求面決定,結果就是「崩盤」。於是乎政府鼓吹農民限種,直覺上就是讓供給減少,菜價當然可以恢復一些,這論點當然沒錯,但也太過於簡單到「假定其它條件不變」。
然而,今年突然冒出來的低溫讓蔬菜收成降低,供給在預期外減少,蔬菜價格大漲,農民見獵心喜搶種,等於是讓限種的政策失效。結局又可想而知,蔬菜又會因為耕種面積大增,收成一定會增加,結局又是「崩盤」。
這時候的後見之明是,若是去年沒聽政府的建議與勸說「限種」的話,不就可以在菜價高漲的時候,大賺一筆嗎?的確沒錯,但這是後見之明,也代表大部分的農民所收到的資訊,與進行的決策並無二致,大家都是在完全競爭之下的供應商。
甘藍交易價量走勢圖
甘藍交易價量走勢圖
我們看看上面這張價量走勢圖,去年十二月的確是低溫的寒冬,交易量降低,然後平均價在一月上旬攀到一年來的最高點,然後搶種之後,交易量攀到一年的高峰,價格就摔到一年的谷底。
農民看到的菜價其實是滯後指標,而且是大家一起看到,也就是說如果不想落入「有滯一同」,真的「有志一同」,就只能反指標而行,但這要有點冒險與投機的行為。
我在2018年的12月12日的《雲論》寫過這一篇「多吃高麗菜就能止跌回升?破解黑板經濟學」:
高麗菜價格崩盤,原因不外乎是產量過剩,供過於求。至於,為何菜賤傷農的事沒多久就會故事重演,我認為根本上就是系統問題,若不設法從系統面解決問題,任何的措施都僅僅是解決表面的症狀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看看農糧署的「110年2月蔬菜生產預測」,我不知道為何緣故,農糧署只放最近一期的資料,而不提供歷史資料?大家想知道過去發生什麼事情也不得而知,而且資料庫搜尋亦不提供歷史資料,是怕大家重蹈覆轍? (一)甘藍收穫面積898公頃,產量4萬6,265公噸,較上月減產13% 甘藍對溫度適應範圍廣,但較喜溫和冷涼氣候,本月為平地產區盛產期,主要產區為彰化、雲林、嘉義及臺南等地。宜蘭、臺中及南投等高冷地產區,雖種植面積減少,仍有甘藍持續採收。預估收穫面積及產量較上月減少,惟因應農曆年節消費需求,仍較109年2月增加。預估本月收穫面積898公頃,較上月1,017公頃減少12%;產量為4萬6,265公噸,較上月產量5萬3,485公噸,減產13%,與109年同期產量4萬1,664公噸比較,則增產11%。
看吧,一月菜價大跌,收穫面積與產量就雙雙減少,但是呢,產量仍比去年增加11%,這意思是菜價恐怕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回復。而政府鼓勵大家多吃高麗菜就能夠使菜價回升這事,基礎上是緣木求魚,就像我在評論中寫的觀點:
菜價的供應是動態的,今天多消費一公斤的高麗菜,難保明天會多採收兩公斤的高麗菜進市場,於是乎,因消費者低價採購,多吃高麗菜,菜價就會回升這件事,實際上不太可能會發生,根本上就是寇斯(Coase)所言的「黑板經濟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