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高麗菜價的「黑板經濟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先來看底下這則新聞:「農民去年配合農政單位『過量恐崩盤』的限種政策,就地耕除或不種冬季裡作蔬菜,結果去年底到今年元月氣溫偏低,蔬菜產量減少,菜價大漲,高麗菜產地批發價超過每公斤50元,沒賺到的農民紛紛補種。」
我用行動展現,馬上到連鎖超商買了一顆39元的高麗菜,結果一個過年後還沒吃完,意思是要從需求上解決菜價問題,基本上不太可能!
簡單來說,在臺灣種菜簡直是和天氣對賭,風調雨順其實是對農民非常不利的,結果就是供過於求,直接反應的是菜價降低甚至是崩盤。這基本問題來自於菜農在產業中是完全競爭廠商,想獲得超額利潤就得掌握先機。至於,有沒有賭贏的機會,應該有,低機會應該不多。
賭大的種法,就是拚第一次8、9月出菜,如果運氣好有菜出,就賺一大筆,然後馬上種下去第二次,拚12月、1月出菜,抓住菜價的尾巴。所以政府再怎麼想控制生產量,叫農民不要搶種,也不會有人理,聽政府的話頂多少賠幾萬,不聽政府的話,賭到了就是幾十萬耶!
和高麗菜價對賭的文章也不止這一篇,更清楚的就看下面這一篇。
高麗菜價的拍賣價要是能夠高於每公斤8元,基本上就有賺到錢(毛利)的機會,我們假定毛利要賺到30%,也就是拍賣價要到11.4元以上才不算白忙一場,上一篇的交易均價是13.8元,意思是毛利約在42%左右。以最近的交易均價差不多6元來論,基本上算是「血本無歸」了!
我們從聯合報這則新聞就知道,去年因為蔬菜供給過多,基本上需求不變的情況之下,菜價由需求面決定,結果就是「崩盤」。於是乎政府鼓吹農民限種,直覺上就是讓供給減少,菜價當然可以恢復一些,這論點當然沒錯,但也太過於簡單到「假定其它條件不變」。
然而,今年突然冒出來的低溫讓蔬菜收成降低,供給在預期外減少,蔬菜價格大漲,農民見獵心喜搶種,等於是讓限種的政策失效。結局又可想而知,蔬菜又會因為耕種面積大增,收成一定會增加,結局又是「崩盤」。
這時候的後見之明是,若是去年沒聽政府的建議與勸說「限種」的話,不就可以在菜價高漲的時候,大賺一筆嗎?的確沒錯,但這是後見之明,也代表大部分的農民所收到的資訊,與進行的決策並無二致,大家都是在完全競爭之下的供應商。
甘藍交易價量走勢圖
我們看看上面這張價量走勢圖,去年十二月的確是低溫的寒冬,交易量降低,然後平均價在一月上旬攀到一年來的最高點,然後搶種之後,交易量攀到一年的高峰,價格就摔到一年的谷底。
農民看到的菜價其實是滯後指標,而且是大家一起看到,也就是說如果不想落入「有滯一同」,真的「有志一同」,就只能反指標而行,但這要有點冒險與投機的行為。
我在2018年的12月12日的《雲論》寫過這一篇「多吃高麗菜就能止跌回升?破解黑板經濟學」:
高麗菜價格崩盤,原因不外乎是產量過剩,供過於求。至於,為何菜賤傷農的事沒多久就會故事重演,我認為根本上就是系統問題,若不設法從系統面解決問題,任何的措施都僅僅是解決表面的症狀問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看看農糧署的「110年2月蔬菜生產預測」,我不知道為何緣故,農糧署只放最近一期的資料,而不提供歷史資料?大家想知道過去發生什麼事情也不得而知,而且資料庫搜尋亦不提供歷史資料,是怕大家重蹈覆轍?

(一)甘藍收穫面積898公頃,產量4萬6,265公噸,較上月減產13%

甘藍對溫度適應範圍廣,但較喜溫和冷涼氣候,本月為平地產區盛產期,主要產區為彰化、雲林、嘉義及臺南等地。宜蘭、臺中及南投等高冷地產區,雖種植面積減少,仍有甘藍持續採收。預估收穫面積及產量較上月減少,惟因應農曆年節消費需求,仍較109年2月增加。預估本月收穫面積898公頃,較上月1,017公頃減少12%;產量為4萬6,265公噸,較上月產量5萬3,485公噸,減產13%,與109年同期產量4萬1,664公噸比較,則增產11%。
看吧,一月菜價大跌,收穫面積與產量就雙雙減少,但是呢,產量仍比去年增加11%,這意思是菜價恐怕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回復。而政府鼓勵大家多吃高麗菜就能夠使菜價回升這事,基礎上是緣木求魚,就像我在評論中寫的觀點:
菜價的供應是動態的,今天多消費一公斤的高麗菜,難保明天會多採收兩公斤的高麗菜進市場,於是乎,因消費者低價採購,多吃高麗菜,菜價就會回升這件事,實際上不太可能會發生,根本上就是寇斯(Coase)所言的「黑板經濟學」!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鏡週刊》今年農曆年的「國運籤靈不靈」的系列報導,算是對「國運籤」的報導新聞上,我認為很有深度的,這凸顯出大部分的媒體只是想報導「國運籤」抽出了沒?是吉籤還是凶籤?這幾年更有抽不到籤、不解籤,以及好不容易抽到籤的新聞。
明天是大年初四,是迎財神的日子,祝各位朋友金牛年年年有「餘」,日日有「春」,財運犇騰。
信仰讓信徒的風險偏好改變了!廟口經常會見到信徒來還金還願,對於廟口的其他信徒眼裡看來,似乎會解讀成這裡的靈力現象是很顯著的,求了發財金與錢母就會大家一起發財。但若你冷靜的用邏輯去解析這個信仰現象,你就會發覺還金與還願只不過是「倖存者謬誤」罷了,因為大家只看到贏家,卻沒看見輸家,不是嗎?
這幾天,一些人開始關注一個話題,為什麼汽車廠單單只是為了車用晶片的短缺,生產線乾脆停掉?道理很見簡單,沒有車用晶片ECU和MCU,一輛車基本上和廢鐵差不多,意思是即使所有零件全部到廠,沒有車用晶片拜佛都沒用。
一個女人的美麗與騷,在經濟學與社會學者的眼中,又是怎麼一回事?來簡單探坦一下。
50大叔以後的幸福,該往上?還是往下?我找到兩個不同的論述。
《鏡週刊》今年農曆年的「國運籤靈不靈」的系列報導,算是對「國運籤」的報導新聞上,我認為很有深度的,這凸顯出大部分的媒體只是想報導「國運籤」抽出了沒?是吉籤還是凶籤?這幾年更有抽不到籤、不解籤,以及好不容易抽到籤的新聞。
明天是大年初四,是迎財神的日子,祝各位朋友金牛年年年有「餘」,日日有「春」,財運犇騰。
信仰讓信徒的風險偏好改變了!廟口經常會見到信徒來還金還願,對於廟口的其他信徒眼裡看來,似乎會解讀成這裡的靈力現象是很顯著的,求了發財金與錢母就會大家一起發財。但若你冷靜的用邏輯去解析這個信仰現象,你就會發覺還金與還願只不過是「倖存者謬誤」罷了,因為大家只看到贏家,卻沒看見輸家,不是嗎?
這幾天,一些人開始關注一個話題,為什麼汽車廠單單只是為了車用晶片的短缺,生產線乾脆停掉?道理很見簡單,沒有車用晶片ECU和MCU,一輛車基本上和廢鐵差不多,意思是即使所有零件全部到廠,沒有車用晶片拜佛都沒用。
一個女人的美麗與騷,在經濟學與社會學者的眼中,又是怎麼一回事?來簡單探坦一下。
50大叔以後的幸福,該往上?還是往下?我找到兩個不同的論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正積極增加糧食的囤儲規模。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小麥和玉米的庫存將占全球的 51% 和 67%,相較 2018 年增加 5% - 10%。有分析認為,中國乃在預備貿易戰,避免遭到切斷輸往中國的供應鏈,也有分析認為,中國正在備戰台海戰爭。還有呢?也可能是內憂外患夾雜交迫。例如,人民文革/民主內戰。
Thumbnail
‘颱風’兩個字一提, 菜價驟變得嗷嗷貴. Why?
Thumbnail
  眾所周知臨近颱風,總是冒出大批損人利己的市民囤糧造成搶購潮,遑論蔬菜、凍肉、罐頭食品,甚至乎最不受待見的急凍三色豆,全都在彈指之間於超市、街市的貨架上清零。而各大食肆為了節省緊接幾天的經營成本,提前雪藏需求量較大的食材待售。   價格上漲與產量下滑的幅度不成正比,言明人性劣根能比天災造成更失衡
Thumbnail
今日看到網友在line群裡po麻豆文旦要整箱便宜賣。 南台灣蔬果需要大家齊心幫助農民建立家園。 不要相信媒體說菜價上揚亂買太貴的蔬菜水果。 颱風打爛蔬菜,菜商不要而已因為賣相不好擺在超市。。 請你們不要挑菜色了,這樣沒有幫助到農民,反而傷害農民。助長菜商圖利自己,賤價農民。。 現在是什
Thumbnail
最近的熱,除了拼命沖澡,換衣服,在冷氣房,對美食的慾望,自然也沒有冬日來的熱切,而且很奇妙的是...夏天當季蔬菜,水果,都是因為在台灣的關係,有點時差錯亂。 當然,你可以在夏天吃到西瓜,芒果,荔枝,龍眼,卻也已經可以吃到新興梨,高接梨了,如果蔬菜葉菜類,盡情的吃空心菜(這時的空心菜是便宜又便宜),
Thumbnail
買苗,是件非常燒錢的事。2017年,我花5400元買了三棵哈斯酪梨苗。2019年,我花3000元買了三棵哈斯酪梨苗。2020年,我花2000元買了四棵哈斯酪梨苗。現在真正長得好,又能結果的,只有2017年買的其中兩棵。其他的樹苗,基本算是陣亡。繳了一萬多元的學費之後...
每年11月在稻米秋收之後的休耕期,農夫便會栽種油菜當綠肥,也美化田園景觀,約40幾天之後,大片金黃盛開的油菜花,再搭配周遭不同景色,成為熱門美拍景點!(★小提醒:自然景觀可能因天候或不可抗力因素每年有所變化,實際請依現場為主) *油菜花小知識: 油菜花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原產地在歐洲與
Thumbnail
這幾天,歷史賣超第3名,一臉要崩盤的樣子, 台積電 魏哲家一個樂觀法說,大盤又狂飆,忽空忽多,讓人神經錯亂,不知道該多還該空。 對很多人來說,非常焦慮,畢竟自己只是韭菜,不是高手,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判斷,然而目標只是打敗大盤的話,或許有個方法可以試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中國正積極增加糧食的囤儲規模。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小麥和玉米的庫存將占全球的 51% 和 67%,相較 2018 年增加 5% - 10%。有分析認為,中國乃在預備貿易戰,避免遭到切斷輸往中國的供應鏈,也有分析認為,中國正在備戰台海戰爭。還有呢?也可能是內憂外患夾雜交迫。例如,人民文革/民主內戰。
Thumbnail
‘颱風’兩個字一提, 菜價驟變得嗷嗷貴. Why?
Thumbnail
  眾所周知臨近颱風,總是冒出大批損人利己的市民囤糧造成搶購潮,遑論蔬菜、凍肉、罐頭食品,甚至乎最不受待見的急凍三色豆,全都在彈指之間於超市、街市的貨架上清零。而各大食肆為了節省緊接幾天的經營成本,提前雪藏需求量較大的食材待售。   價格上漲與產量下滑的幅度不成正比,言明人性劣根能比天災造成更失衡
Thumbnail
今日看到網友在line群裡po麻豆文旦要整箱便宜賣。 南台灣蔬果需要大家齊心幫助農民建立家園。 不要相信媒體說菜價上揚亂買太貴的蔬菜水果。 颱風打爛蔬菜,菜商不要而已因為賣相不好擺在超市。。 請你們不要挑菜色了,這樣沒有幫助到農民,反而傷害農民。助長菜商圖利自己,賤價農民。。 現在是什
Thumbnail
最近的熱,除了拼命沖澡,換衣服,在冷氣房,對美食的慾望,自然也沒有冬日來的熱切,而且很奇妙的是...夏天當季蔬菜,水果,都是因為在台灣的關係,有點時差錯亂。 當然,你可以在夏天吃到西瓜,芒果,荔枝,龍眼,卻也已經可以吃到新興梨,高接梨了,如果蔬菜葉菜類,盡情的吃空心菜(這時的空心菜是便宜又便宜),
Thumbnail
買苗,是件非常燒錢的事。2017年,我花5400元買了三棵哈斯酪梨苗。2019年,我花3000元買了三棵哈斯酪梨苗。2020年,我花2000元買了四棵哈斯酪梨苗。現在真正長得好,又能結果的,只有2017年買的其中兩棵。其他的樹苗,基本算是陣亡。繳了一萬多元的學費之後...
每年11月在稻米秋收之後的休耕期,農夫便會栽種油菜當綠肥,也美化田園景觀,約40幾天之後,大片金黃盛開的油菜花,再搭配周遭不同景色,成為熱門美拍景點!(★小提醒:自然景觀可能因天候或不可抗力因素每年有所變化,實際請依現場為主) *油菜花小知識: 油菜花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原產地在歐洲與
Thumbnail
這幾天,歷史賣超第3名,一臉要崩盤的樣子, 台積電 魏哲家一個樂觀法說,大盤又狂飆,忽空忽多,讓人神經錯亂,不知道該多還該空。 對很多人來說,非常焦慮,畢竟自己只是韭菜,不是高手,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判斷,然而目標只是打敗大盤的話,或許有個方法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