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真的是幸福谷底?

2020/12/2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第一份薪水

1992年我22歲退伍,出社會後第一份薪水是1.4萬元,那時候找的是一家超市的理貨員工作內容就是負責把倉庫的貨品上架到貨架上,白天六點上班,下午四點下班。由於是在外租屋,房租3千元,在拿到第一份薪水之前,我最窮的時候皮包只剩下500元,我買一大條土司,早餐就吃兩片白土司塗美奶滋加菜鬆,可以撐上一週。
出社會第一個月,壓根也沒有什麼幸福感。第一份薪水到手之後,開始進行預算分配,我去文具店買了一本帳本與一包白信封袋,按照我的日常預算,分配我的一個月薪水。每個信封袋裡放著這個科目的預算,而且要求自己預算之間不可以預支與挪用,剩下的錢通通存進郵局帳戶,強迫記帳的習慣一直沿用到現在。
幾個月之後,我跳槽到一家老牌的專利商標事務所當業務,我記得一個月薪水最高可以領到5萬元以上(含獎金),那時候這份薪水一人飽全家飽,單身一人在外這份薪水是很愜意的。領這份薪水一年後,我拋掉高薪,重考進大學,四年後我的薪水意外的折半,只剩2.7萬元,兩年後,我的薪水才恢復至之前的水準。彼時,我開始懷疑文憑的真正價值是什麼?我當初堅持的是「社會階級流動」,沒有文憑,就沒有向上流動的機會。

其實,我們真實的幸福感是隨著年紀增長起起伏伏的

中年之後,變成一位半百大叔,論成就,比二十啷噹時高了不少,成為一個還不能說獨霸一方的臺灣科普經濟學作家(至少我後面還看不到來者,前頭的前輩尚未退休),一個不是流浪只是兼課的大學老師,一個有點資深的經濟評論主筆,一家公司的高管。說名有一點,按薪資分配,我的右邊大概只有10%。
這算是幸福嗎?我倒是覺得一點也不!
半百的大叔要一家老小的家庭要照顧,按照顧壓力,應該是上升的;有工作要努力,雖然爬到的職位不上不下,被動收入還是微薄無法單靠以持家。
照理講,臺灣戰後嬰兒潮下一代約莫就是我這等年紀,不見得達到人生當中最高的幸福指數才對。尚未到退休年紀,薪水的成長已經到了極限,健康開始走下坡,有沈重的家庭照顧壓力,意思是,人生在此是很難看見「亮光」的。
上面這篇文章大抵上符合我的心境,出年紀越大、快樂指數越低的趨勢,半百開始的中年大叔快樂指數,照理是很難樂得起來!
一旦到了50-59歲階段,面臨到身體退化日益明顯、退休、中高年失業、甚或是家庭、人生發展與自我價值的反思、小孩等問題也會一一浮現,因此快樂指數最低。
但整體而言50歲以上者的快樂指數明顯下滑是值得注意的事情,這也可能反映出來自我的價值問題(例如女性的更年期問題或男性中高齡失業問題)、家庭問題(例如老年憂鬱症)、或社會問題(例如失業問題、老人看護),值得更密切的關注。

中年幸福不會谷底?

我發現底下這篇文章,論嚴謹度,當然比上篇的問卷調查來得科學,畢竟,是個跨國的大型研究,而答案,剛剛相反!
David G. Blanchflower發現不論婚姻、學歷等其他影響如何,幸福感在過了20歲之後,都會緩步下滑,直到50歲之前(最新的平均數字是48.3歲)——這個人生平均的最低潮之後,接下來就會反轉上升,至少到他研究擷取到70歲的上限都是如此。(研究中控制因素為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和勞動力狀況)
底下是David G. Blanchflower的研究原文,”Is Happiness U-shaped Everywhere? Age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132 Countries”他研究過132國家,大致上幸福的趨勢會在50歲之前跌落第二次谷底,第一次的谷底是22歲左右,幸福的高點是退休後的68歲左右。(資料包含臺灣)
根據他的研究,257個國家/地區的平均估算發展中國家的最低年齡為48.2歲,在整個世界發達國家對187個國家的估算得出了的最小值47.2歲,看起來相似度非常高,意思是在只要過了48歲,快樂曲線無處不在
50大叔以後的幸福,該往上?還是往下?

這是一個以通俗經濟角度寫作的垂直自媒體,以臥底的角度探討社會經濟問題與現象,歡迎訂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