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是推理小說,也是很台灣的小說;是不用非得走鄉土路線才叫做「有台灣價值」的小說。
撇除還是有點鄉土味的乩童、宮廟元素,檢警與法醫的辦案過程,不也是台灣土地上的一部份嗎?作者用輕鬆幽默、精煉嫻熟的筆法呈現這些公務人員你來我往的五四三,相當活靈活現,讓人一窺警察的嘴砲日常,並忠實呈現這座島嶼上的男性思維、官場及媒體文化;甚至連紅豆麵包、茶葉、草莓大福等細節,都讓這部寫實作品更畫龍點睛。
看得出來張國立老師因過去的工作經歷,對於檢警體系辦案及日常的細節都掌握得非常清楚。不禁想起當年還在媒體業時,曾有前輩告訴我:警政新聞要跑得上手,至少需要五年。警政真的不容易跑,要參透當中的爾虞我詐、並得知這麼詳細的內幕對我這天真無邪的菜鳥來說簡直難如登天(後來我也沒等到五年,跑了三年警政就落跑去其他路線了)。因此對於書中這些精準的描寫覺得相當佩服。
《乩童警探:偏心的死刑犯》說的是一宗豪宅滅門血案,故事開頭從該案件兇手被執行死刑開始。死刑犯因為心臟偏右,槍決後僥倖逃過一劫;接著帶出血案發生時警方的查案過程,以及曾是乩童的承辦警官羅蟄經歷的愛恨情仇,進而揭開案件背後不為人知的真相。
以下有劇透
林宅血案本身其實不是規模龐大的複雜案件,真相也並非什麼令人跌破眼鏡的答案,有點類似名偵探柯南中日常案件;但抽絲剝繭的寫法很引人入勝,加上插科打諢的對白,能吸引讀者一步步跟隨著羅蟄探尋謎底。看似伏筆的乩童元素,可能是因為還有續集的關係,雖然一再穿插在劇情,最後也僅在接近尾聲時被拿來利用為辦案工具而已;或許在續集中就會跟羅蟄的人生做更多結合吧。
除了案件推理過程,覺得最有意思的還是羅蟄與血案關係人林家珍的互動。一直覺得林家珍這人物形象與《龍紋身的女孩》裡的莎蘭德有點相似:造型特別突出,有別於一般女孩;特立獨行、我行我素、對社交方面毫無心思;以及兩人年幼時都曾經被人強暴,並用自己的方式展開報復。差別則是林家珍沒有莎蘭德的頭腦和駭客天賦。
一連串意外的錯誤,導致林家珍徹底失去身邊所有的人,孤獨地在人世間飄蕩。原本就不幸的她,儘管曾鑄下錯事,毫無疑問還是令人同情的。在威權暴力下的傷痕累累的女孩,在結局時與羅蟄的對話,也為讀者留下了一地惆悵。
《乩童警探》筆調看似清冷,其實藏有感情。故事將「乩童」與「警探」做結合,是很新穎的設定,使得懸疑推理故事有了不同面貌,也讓作品更適合在大眾市場推廣,甚至出售影視和國外版權;是值得一讀的小說。
►Facebook:沐謙 ►Instagram:@muchienz_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