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與人對話》| 深度的對話不再是人類共享的記憶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來源:Brave Parenting
本書《重新與人對話》(Reclaiming Conversation)的作者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同時也是另一本我很喜歡的書籍《在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的共同作者。這兩本書都是在探討科技如何影響親密關係,我認為在現今人手不只一機,「線上聊不停,線下沒話聊」的數位時代特別重要。對話、親密關係,是全人類都應該要力挽狂瀾保留的共享記憶。
這一本讓我貼了有史以來最多的標籤
我特別截選書中的三個章節來深入探討
  1. 家庭
  2. 友情
  3. 愛情
事實上,之所以會挑這三個章節,是因為這三個不同階段的行為,會彼此相互影響著自我成長的內在人格,因此特地挑出來與大家分享。不過在這之前,讓我們先了解,科技媒介如何改寫親密關係;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這裡便顯得十分重要。媒介生態學、心理學給予我的教導在兩本書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用媒介分析的角度思考這些物件如何影響我們,用心理學的角度了解我們在這些媒介當中渴望的到底是甚麼?
了解媒介,同時也是在了解自己。

  • 聲音 —— 睜著眼睛的積極想像

聲音,或者說口語溝通的載體;是具有能力創造空間的媒介。回想一下,你在跟朋友講電話的時候,會不會想要更用力參與這個對話,導致了即使電話另一頭的人不在現場,你在空中揮舞的手勢、姿態就像是這個人在你面前一般。電話是一種雙向傳播的工具,兩人彼此所創造的空間,透過電話讓聲音可以在話筒間共享。

加拿大傳播理論學者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在分析電話這個媒介時,便以「冷媒介」如此形容;意指,不主動提供訊息、需要使用者主動參與、介入才能獲取到資訊的媒介。你可以發現在講電話的人們都會有這樣的參與感,在電話連線不穩時可能還會提高音量。透過聲音這項媒介特性,用字、音量、語調、抑揚頓挫所創造的想像空間,促成這段對話的共鳴以及和諧。

如果這些都有點對你晦澀難懂,試著想像跟網友語音通話時你會想些甚麼?在我訪問很多交友軟體的使用者,都會說自己在講電話的當下會在腦中拼湊這個人的形象,如果對方有提供照片,聲音甚至可以讓這張照片活起來,加強我們腦中的拼湊。諷刺的是,使用者也都在事後跟我說這樣的積極想像讓雙方在現實見面時,往往會在心中留下很大的形象落差;因為往往都會把對方想像的太完美,畢竟,有誰會想像一個缺點一堆的伴侶呢?但現實往往不是這麼完美無瑕,起碼,每個多少都會有自己想隱藏的事。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在聲音的來往間,網路提供了一個可以隱惡揚善、偽裝自我的虛擬空間,讓彼此的聲音產生了更強烈的積極想像。
在通話時經常會讓人進入不同的世界(來源:Samsung Business Insights)
  • 網路 —— 釋放被擱淺的慾望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其著作《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認為
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願望的滿足
而白天所經歷到的一切,就是拼湊夢境的素材。我在最近思考網路這媒介如何改變人類的心理狀態時,發現網路以及夢境都有非常相似的互補特性,兩者皆能讓使用者(以媒介的角度思考)釋放內心深處被壓抑的慾望。甚至連弗洛伊德晚期飽受爭議的「泛性論」也能在網路上實現。
《空間地圖》(The pearly gates of cyberspace一書中以空間的概念去思考網路,我認為這想法可以幫助我們探索,為何到了網路上人們會放大化自己的積極想像。我們所生活的空間,周遭的物體也是以三維的方式呈現,起碼,「人」肯定是三維的維度呈現,而這也是我們的生活經驗;但是轉換到網路這個「空間」時,我們還是依舊用現實世界的經驗去想像看不見的對方。這並沒有甚麼錯,因為我們只是用我們熟悉的經歷去了解「網路空間」的隱喻;《空間地圖》在這裡提出了一個很關鍵的解讀:
不同層次的「真實」應該有不同的空間範疇
網路空間跟現實空間,彼此並不屬於同一層次的「真實」。但是我們並沒有辦法分辨兩者的差異性,導致很多人在習慣網路的世界後回到現實世界的第一句話便是
這裡怎麼跟網路上的不一樣?
聽到這句話,我們便混淆了網路空間裡的真實,把我們所想像出來的物件(伴侶)帶入了現實世界;然而,現實世界的相對應之物或人,卻非我們在網路上「想像」的那樣,這就如同我們用籃球的比賽規則去判斷棒球的賽事違規與否。在這樣的認知失調下,大多數的人卻還是選擇擁抱網路,畢竟,網路的想像空間比現實世界的更大更無邊際,永遠都能讓我們「訂製完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6會員
216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充斥著數位科技和資訊爆炸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似乎變得更加脆弱和疏離。我們常常被各種訊息和雜訊所淹沒,忽略了身邊重要的人,也失去了與他們深度交流的機會。然而,真正的親密關係,卻是建立在坦誠的溝通、深度聆聽和相互理解的基礎之上。 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提問和深度聆聽,創造一個安全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尤其在交友軟體上更是如此。隨著文字訊息成為主要的交流工具,人際關係中的「已讀不回」和「不讀不回」現象對社交互動造成了負面影響。這篇文章探討了這一現象對於人際關係的衝擊,以及如何應對這種交流破碎化的挑戰,促進情緒穩定,改善交友環境。
Thumbnail
在《孤獨社會》一書中,作者三浦展深入探討了現代社會中日益嚴重的孤獨現象,並將其稱為「孤單社會」。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是,數位技術的發展雖然拉近了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的距離,但卻在現實中加劇了人際關係的疏離。本文將觀察和描述技術發展如何影響人際互動,並探討我們如何在數位時代面對孤獨的挑戰。
Thumbnail
都是怎麼跟別人在網路上聊天的?一方面是看目的性,有時候只是單純想要找聊天、講講話,那可能我就會在一些文章、影片下面留言;如果是有別的目的,例如想要找伴侶,那可能就會透過交友軟體,後者的話就會比較有目的性的去篩選條件、看看彼此的說話方式等等的。主要就是會快速篩選,不會多聊太多,只會在意有沒有機會。
Thumbnail
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 Sherry Turkle 在她的代表作《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當中談到:孤獨是艱難的,然而孤獨也是必要的。 在數位時代下,很多人常感受到的兩大矛盾。孤獨對人有益,但現代人不會獨處;未來難以預測,於是不再相信未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由於社交軟體和社群媒體的發達,人們開始了不用說話的交談,尤其特別適合社恐內向的人,例如在下我。不用面對面、不用擔心聲音不動人、可以延長思考時間、還可以修改甚至收回(來得及的話)。社交好像變得容易了,距離好像更加緊密了,但是關係卻可能疏遠了?為何?因為少了聲音的溫度。
Thumbnail
虛擬溝通工具已經成為現代人溝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們提供了便利的方式讓人們隨時隨地與他人保持聯繫。然而,虛擬溝通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尤其是對兩性關係中的親密程度和情感連結。在這個章節中,我們將探討虛擬溝通對親密關係的影響,從影響親密感的因素到如何在虛擬溝通中保持真實性和親密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專欄討論了現代人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作者對於當面聊天的態度。他分享了與朋友蔡兄之間的聊天風格和分享的生活經歷。文章中,作者談到了人生觀、媒體對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多樣化的觀點。同時也提到了生活中的抉擇和尊重。文章內涵豐富,提供了觀點和啟發,適合現代人重視自我發展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Thumbnail
在現今這個充斥著數位科技和資訊爆炸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似乎變得更加脆弱和疏離。我們常常被各種訊息和雜訊所淹沒,忽略了身邊重要的人,也失去了與他們深度交流的機會。然而,真正的親密關係,卻是建立在坦誠的溝通、深度聆聽和相互理解的基礎之上。 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提問和深度聆聽,創造一個安全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尤其在交友軟體上更是如此。隨著文字訊息成為主要的交流工具,人際關係中的「已讀不回」和「不讀不回」現象對社交互動造成了負面影響。這篇文章探討了這一現象對於人際關係的衝擊,以及如何應對這種交流破碎化的挑戰,促進情緒穩定,改善交友環境。
Thumbnail
在《孤獨社會》一書中,作者三浦展深入探討了現代社會中日益嚴重的孤獨現象,並將其稱為「孤單社會」。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觀點是,數位技術的發展雖然拉近了人們在虛擬世界中的距離,但卻在現實中加劇了人際關係的疏離。本文將觀察和描述技術發展如何影響人際互動,並探討我們如何在數位時代面對孤獨的挑戰。
Thumbnail
都是怎麼跟別人在網路上聊天的?一方面是看目的性,有時候只是單純想要找聊天、講講話,那可能我就會在一些文章、影片下面留言;如果是有別的目的,例如想要找伴侶,那可能就會透過交友軟體,後者的話就會比較有目的性的去篩選條件、看看彼此的說話方式等等的。主要就是會快速篩選,不會多聊太多,只會在意有沒有機會。
Thumbnail
麻省理工學院(MIT)科技社會研究教授 Sherry Turkle 在她的代表作《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當中談到:孤獨是艱難的,然而孤獨也是必要的。 在數位時代下,很多人常感受到的兩大矛盾。孤獨對人有益,但現代人不會獨處;未來難以預測,於是不再相信未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由於社交軟體和社群媒體的發達,人們開始了不用說話的交談,尤其特別適合社恐內向的人,例如在下我。不用面對面、不用擔心聲音不動人、可以延長思考時間、還可以修改甚至收回(來得及的話)。社交好像變得容易了,距離好像更加緊密了,但是關係卻可能疏遠了?為何?因為少了聲音的溫度。
Thumbnail
虛擬溝通工具已經成為現代人溝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們提供了便利的方式讓人們隨時隨地與他人保持聯繫。然而,虛擬溝通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尤其是對兩性關係中的親密程度和情感連結。在這個章節中,我們將探討虛擬溝通對親密關係的影響,從影響親密感的因素到如何在虛擬溝通中保持真實性和親密
Thumbnail
在居家隔離的日子中,我們習慣性地減少了與陌生人的交流,缺少了外界的各種聲音。然而,這樣的安靜反而讓我感到孤單與害怕。因此,我希望能趁著現在,重新與很久沒聯絡的老朋友取得聯繫,並重新挖掘人與人之間的友誼。透過與朋友的交流,讓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充實自己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專欄討論了現代人溝通方式的差異,以及作者對於當面聊天的態度。他分享了與朋友蔡兄之間的聊天風格和分享的生活經歷。文章中,作者談到了人生觀、媒體對思維的影響以及生活中多樣化的觀點。同時也提到了生活中的抉擇和尊重。文章內涵豐富,提供了觀點和啟發,適合現代人重視自我發展和生活態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