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音樂上究竟哪方面比較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有一個學生 C,他是一個6歲的學生,Sight reading skill 是非常的弱,也不喜歡看琴譜學習,學生C 在學習古典音樂進度比同齡學生比較是比較慢,但在我眼中,他是我其中一個第一名的學生。

學生C 擁有異於常人的想像力和批判性聽力,每一堂他都會分享他作的歌曲給我聽。很多時他是將他在學習的歌曲改編,能夠理解當中歌曲的邏輯再將其加入自己想法,他年齡中是一個天才的表現,在他跟我學習的兩年當中,建立他的Perfect pitch 時更發現他能在音頻中聽出顏色。

學習音樂需要用考試或比賽去獲得成就感和定下目標,但這樣的教學對天才般的學生C 其實很不公平,他的天賦沒有得到正面的肯定。我一直很努力去保護他的長處和補拙他的缺點(如果媽媽在看的話,也在此謝謝媽媽一直對我的信任)。
學習音樂有什麼能力要建立?
  • 審美觀和判斷力:AESTHETIC AND JUDGE
  • 技術與技巧:SKILL AND TECHNIQUE
  • 音樂理論和知識:KNOWLEDGE AND THEORY
  • 想像力和創意: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 情感與感染力:EMOTION AND SENSATION
  • 批判性聽力:CRITICAL LISTENING
[ SHORT FORM ]
ASKCEL: Aesthetic, Skill, Knowledge, Creativity, Emotion, Listening


六個技能的定義
對於一個全能的音樂發展,必須兼具六個主要的音樂技能,而為了更進一步深造音樂修為,必須在以下六個元素延伸的專業範疇內進行練習和提升。
審美觀和判斷力:(評論家思維)
一首音樂是否好聽悅耳,是一種主觀情緒,而用來判斷好與否的能力,就是審美觀。審美觀是一種藝術修養的培養,因為一個人的審美觀需要符合普世審美觀,而培養這個審美觀需要聽取海量的音樂,審結出受歡迎的音樂和大眾口味,作出適合時尚潮流的審美觀。需要具備良好的決策能力和判斷力,能夠以專業術語評論音樂的內容和音韻。
技術與技巧:(運動員思維)
在音樂演奏上,能夠像一個運動員一樣發揮到各種的機能和感官技術,就是有高水平的技術與技巧的表現。當中涵蓋的技術多不勝數。
由肌肉協調;閱譜能力;速度演奏等技術,
能夠量化的能力和技術都涵入為這個項目
多數的現場演奏者需要的技術表演更多。
舉個例子:一個鋼琴家比歌手有更高的手指機動性,所以在手指技術上,鋼琴家是更勝一籌。
理論和知識:(科學家思維)

在研究音樂時,抱着一個科學家的精神,實踐不同的學術研究,以追求學問的心去探討音樂。是理論和知識層面較強的音樂家的表現。
建立基本音樂邏輯和以學術角度研究音樂,當中涵蓋的有科學,歷史,心理學,生物學等專業範疇
在下一章,本書將會和大家一起探討不同專業範疇和音樂的關係。當然,在音樂邏輯上的理論和知識是最基本的,以分析和弦結構;大腦運算音樂的意識和潛意識思維;肌肉運動的精準計算等。對於一些喜歡科學的音樂家,這個範疇的技術往往是比較強的。
想像力和創意:(設計師思維)
在音樂已有的既定的邏輯上,放進自己的主觀構思和概念。就如一個設計師一樣,在一個物件和空間上,進行結構;顏色;形狀等的變化,改變其用途或增加其藝術性,是在音樂領域上有想像力和創意的表現。
在創作和創意的發揮,必須在既定的音樂語法和邏輯上建立,令其創作有規律和秩序,使創作能夠理解和符合大眾審美觀。能夠在現在文化作出有影響力和衝擊性的創作,以革命性新思維對其他創作者提供新的意念,是最前瞻性的音樂家具有的條件。
情感與感染力:(文學家思維)

作為一個成功的文學作品;藝術品;電視和音樂,是有足夠的感染力,令人隨時能夠代入不同的空間。就如一本好的小說,令人切身處地感受主角的感官。共鳴了不同的情緒和情感,感染到接收者的情緒。一個有高藝術情操和修為的音樂家,除了能夠在彈演時令人進入他所表達的情緒空間之外,也能在接收音樂時代入音樂的情感。在音樂表達情感的技巧,可以在音色,音量,節奏變化等投放情感的資訊。就像藝術作品的筆跡和線條等變化,讓人投入去畫家畫時用力時的張力和情緒。隨時代入和表達出具有感染力的音樂,是一種高深和情操的修煉。需要經歷不同的情緒變化和共鳴感才能發展出來。
批判性聽力:(解剖思維)

當考音樂考試時,考官以精準的批判性聽力為考生評核,更為其演奏寫下評語,以解剖員的角度去思考音樂,必須在批判性聽力要有一定的水平才能達到。批判性聽力需要的技能主要有Relative pitch, Pitch memory, Rhythmic recognizing, Harmony recognizing 等等。由和弦結構;節奏變化的辨認;音程識別的精準度都要有一定的專業訓練才能發展出成獨當一面的批判性聽覺。對於一個有良好批判性聽力的音樂家,他能夠輕易判斷出音樂內容在結構上的組織。全部是客觀條件上的答案。
能夠在符合音樂考試和各種的條件下;全面發展學生的長遠的確是很大的挑戰,我相信很多老師都知道哪些技能是要保護的,最重要是和家長多多溝通和找到平衡點。我在教學初期很多時都希望將學生各方面都照顧好,但有些情況是要作取捨的,各位老師;家長;學生,共勉之。
鋼琴老師的獨白: 鋼琴 老師 音樂 教學 故事 心得 分享 學習 學生 教育 古典 流行 爵士 創作 製作 作曲 寫作 寫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多數學生只會一星期上一節課,學習的進步絕大部份是靠在練習的時候消化老師的資訊,再多加練習而成的。 有時候學生學的東西和上星期是一模一樣的,鋼琴老師,家長,學生其實都應負上責任。相信如果讀者是以上三個角色其中之一,都想找到解決方法。 究竟怎樣的練琴才是高效和怎樣練才對?以下是一個鋼琴老師的經驗之談
我和很多香港長大的小朋友一樣,從小就學習鋼琴,在艱辛的練習找不再樂趣。由家庭的壓力底下,練琴日常的功課之一,一直渾渾噩噩的學習,沒有方向。我天生反應快,學習能力都很高,令我在基本功上建立算是不錯。 從這個背景底下,我在十三歲的時候從同學介紹認識不同的流行音樂。為了得到同學認同,買了一本周杰倫的
大多數學生只會一星期上一節課,學習的進步絕大部份是靠在練習的時候消化老師的資訊,再多加練習而成的。 有時候學生學的東西和上星期是一模一樣的,鋼琴老師,家長,學生其實都應負上責任。相信如果讀者是以上三個角色其中之一,都想找到解決方法。 究竟怎樣的練琴才是高效和怎樣練才對?以下是一個鋼琴老師的經驗之談
我和很多香港長大的小朋友一樣,從小就學習鋼琴,在艱辛的練習找不再樂趣。由家庭的壓力底下,練琴日常的功課之一,一直渾渾噩噩的學習,沒有方向。我天生反應快,學習能力都很高,令我在基本功上建立算是不錯。 從這個背景底下,我在十三歲的時候從同學介紹認識不同的流行音樂。為了得到同學認同,買了一本周杰倫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者經過研究發現,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天分, 而是A組學生平均需要花費跟別組一樣多的時間來練習,才通過測驗。 A組學生唯一有的「天分」,就是「勤奮」,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一位名叫小華的青年,他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同時也感到了一絲的不安和缺乏自信。他經常在心裡煩惱:「我是否足夠好?我能不能學好音樂?」 有一天,他在學校裡得知了音樂社團的招新消息,他下定決心去嘗試。當他走進排練室時,看到一群熱情洋溢的同學正在各自的樂器上彈奏著美妙的樂曲。他感到一陣興奮,。
前陣子和學生談到古典音樂的價值,學生表示古典音樂不好懂,提出音樂是為了好聽還是讓人懂?當下突然覺得腦門被敲了一下,不過仔細想想,這是可以探討的。 古典樂中所蘊含的內涵確實比較高,但也比較不好懂,不過你不能否認就是有人愛這一味,而且如果願意靜下心來學習如何聆聽,要欣賞古典音樂並不難,甚至還很好玩
Thumbnail
當孩子展開才藝學習時,音樂、特別是鋼琴往往是第一個被考慮的項目。音樂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多不勝數,文章探討了音樂學習對智力開發、專心注意力、耐心受挫的培養、超強的記憶力和協調能力的幫助。海笛樂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擁有豐富的專業師資及多元化的課程,滿足不同愛樂人士的需求。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當我傳一些音樂給鋼琴學生家長時,往往收到:「孩子聽不懂啦!」之類的回覆,所以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回想過去,我們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時我們音樂老師蔡老師播放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的序曲給我們聽,並告訴我們卡門的故事,當時我們也都沒有學過什麼音樂,僅是靠老師的描述及對音樂的想像,我們就有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者經過研究發現,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天分, 而是A組學生平均需要花費跟別組一樣多的時間來練習,才通過測驗。 A組學生唯一有的「天分」,就是「勤奮」,
最近閱讀幾篇都是以有音樂相關經驗,以神經影像探究他們的大腦變化。有些研究者認為音樂訓練牽涉到多感官的運用,很適合做為觀察神經可塑性的模式。 我一直覺得如果〔能力〕是可以因為練習而獲得,是一件好事。 前提是要考慮個體本身的生心狀態與喜愛外,也要注意個體喜歡音樂卻不代表一定要立刻學習特定樂器。
Thumbnail
音樂某種程度上蠻像一種語言。樂譜就好像一篇文章,音符、和弦就好像詞彙、單字,和聲、對位的規則就好像文法,曲式與結構就好像文章的體裁與架構。作曲或編曲就像寫作,而即興就像是口說。
Thumbnail
《打造一雙看得到出口的眼睛---移動.妙不可言。》   #太完美主義的孩子要怎麼引導 有位鋼琴老師在網上提出她的疑惑,是不是太完美主義的孩子不適合學琴?   她帶的一名孩子(簡稱A),剛開始時學琴態度很積極,同樣的年齡段,別的小孩都在玩,A會自己主動花很多時間在鋼琴上,不須家長督促,而
Thumbnail
一位名叫小華的青年,他對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同時也感到了一絲的不安和缺乏自信。他經常在心裡煩惱:「我是否足夠好?我能不能學好音樂?」 有一天,他在學校裡得知了音樂社團的招新消息,他下定決心去嘗試。當他走進排練室時,看到一群熱情洋溢的同學正在各自的樂器上彈奏著美妙的樂曲。他感到一陣興奮,。
前陣子和學生談到古典音樂的價值,學生表示古典音樂不好懂,提出音樂是為了好聽還是讓人懂?當下突然覺得腦門被敲了一下,不過仔細想想,這是可以探討的。 古典樂中所蘊含的內涵確實比較高,但也比較不好懂,不過你不能否認就是有人愛這一味,而且如果願意靜下心來學習如何聆聽,要欣賞古典音樂並不難,甚至還很好玩
Thumbnail
當孩子展開才藝學習時,音樂、特別是鋼琴往往是第一個被考慮的項目。音樂學習對孩子的好處多不勝數,文章探討了音樂學習對智力開發、專心注意力、耐心受挫的培養、超強的記憶力和協調能力的幫助。海笛樂器提供舒適的學習環境,擁有豐富的專業師資及多元化的課程,滿足不同愛樂人士的需求。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當我傳一些音樂給鋼琴學生家長時,往往收到:「孩子聽不懂啦!」之類的回覆,所以孩子真的什麼都不懂嗎? 回想過去,我們都是一群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當時我們音樂老師蔡老師播放了比才的歌劇-卡門的序曲給我們聽,並告訴我們卡門的故事,當時我們也都沒有學過什麼音樂,僅是靠老師的描述及對音樂的想像,我們就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