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6/0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未成功的物品展覽會:我與那架電子琴的孽緣

ㄉㄥ ㄉㄥˊ ㄉㄥˇ~ㄉㄥ ㄉㄥˊ ㄉㄥˇ~ㄉㄥ ㄉㄥˊ ㄉㄥˇ ㄉㄥˇ ㄉㄥˊ ㄉㄥˊ ㄉㄥ~
客廳傳來熟悉的旋律,這段旋律,對於童年的我來說,簡直比防空警報聲更具震懾力--地面開始有規律地「砰-砰-砰-」震動彈跳,一個龐然巨物逼近;遠方傳來此起彼落的尖叫聲、警笛聲、轟炸聲,渺小的人類正在做垂死的掙扎……
坐在書房看書的我,一度以為電影要重播了,細聽又不太對勁。於是我放下書本,推開房門--

呃啊……吼……

一聲稚嫩的恐龍吼叫聲從客廳的那架電子琴旁傳出來。原來,是年僅五、六歲的弟弟,彈奏電影《哥吉拉》的經典配樂,彈到興起,正模仿哥吉拉的招牌吼叫聲。
我嚇了一大跳,那台我始終彈不成調,也避之唯恐不及的電子琴,居然在弟弟的巧手之下,彈奏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樂曲!
話說從頭,差不多在我小學低年級時,爸媽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以為他們的大兒子是萬中無一的練琴奇才,因此送我去上一對一的鋼琴家教--哦,不對,應該說是「二對一」,因為家長可以陪同上課,所以我一個人要面對老師,也要面對媽媽。
老師年紀很輕,大概二十多歲,講話輕聲細語的,看起來很溫柔,脾氣很好。不過,現在回想起來,我剛見到她的時候,可能還不是她脾氣最好的時候;直到她教過我這個學生,相信她的脾氣又昇華到更高的境界。
上了幾堂課,我就發現我不是去挑戰自己沒學過的才藝,而是去挑戰老師的極限--說真的,我完全沒有音樂細胞啊!練了兩、三個月,音符在我眼裡還是鬼畫符--有幾次,我明顯感覺到老師礙於媽媽在場,努力壓抑自己的不耐與怒氣,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然而,一下課,壓力並沒有就此消失;由於我的不受教,媽媽也看在眼裡,因此她便透過責罵或冷戰來發洩自己在老師那邊丟掉的顏面。
不久,爸媽為了幫我加強練習,買了一架電子琴讓我在家裡練琴。(我真心覺得:這整件事當中,他們做的最正確的決定是買電子琴,而不是直接買昂貴的鋼琴)從此以後,我的痛苦從教室延伸到家裡。下課回家,我還不能放鬆,媽媽會立即要求我坐在電子琴前,演練老師剛剛教的曲子。老師不在旁邊,媽媽也不再忌憚,彈錯一個音,一枝鉛筆就敲向我的指頭……
擁有一台電子琴的喜悅,在短短一個禮拜以內就變成了我的夢魘。我只要在媽媽規定的時間內練完琴,便立刻關掉電源,離開座位,不想在它旁邊多待一秒鐘。
學琴學了將近半年,我仍舊沒有明顯的進步。有一次,老師實在已經瀕臨極限,右手虎口撐著額頭、手肘抵著鋼琴側木,一副頭痛欲裂的模樣,閉眼喘氣。過了一會兒,她從包包裡拿出一個藥盒,擠出藥丸(可能是止痛藥),到外面倒水服藥去了--那堂課下課後,我就再也沒有去上課了。
課都不上了,我當然更加不會碰那架電子琴,媽媽在上面罩了一塊布,避免積灰塵,我也總算逃離了練琴惡夢。
當時,弟弟才五、六歲,一直對那架電子琴很感興趣。但當我還在學琴的時候,爸媽不敢讓他碰琴(我倒是很希望他把琴弄壞);現在琴擺在那邊也是擺著,每當他玩玩具玩膩,爸媽也就任由他玩琴了。
一開始,他是胡亂敲打,只要聲音從喇叭傳出來,他便越按越興奮。漸漸地,他好像抓到了一點音階的規律,無師自通,會彈一些簡單的兒歌,音感出奇地好。
不到一個月,他玩具也不玩了,一閒下來就坐在電子琴前,試著把聽過的樂曲彈出來。當然,光是彈兒歌是在汙辱他此時的琴藝,他早已在挑戰更高難度的電影主題曲。

ㄉㄥ ㄉㄥˊ ㄉㄥˇ~ㄉㄥ ㄉㄥˊ ㄉㄥˇ……
哥吉拉的旋律從電子琴的喇叭中傳出來的當下,不只是我,連爸媽也不自覺放下手邊工作,側耳傾聽。
「嘸咧學琴,顛倒彈得較好。」 記得好像是爸爸講了這一句話,我也對於擁有一個音樂天才的弟弟,感到無比的自豪--才怪咧,那時被比下去的我,心裡其實是滿滿的嫉妒與沮喪,並且以充滿恨意的眼神瞪著那架沒有讓我嚐到成功滋味的電子琴……
如今,假如舉辦一場「未成功的人物展覽會」,我鐵定會把那位被我荼毒的鋼琴老師帶來現場展示,請她現身說法;但題目既然是「未成功的物品展覽會」,我只好把這架電子琴搬來會場展出囉。
我和它的這段孽緣,成功為大家展示了「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不盡然正確--更多時候,失敗其實是在提醒你「此路不通,改道而行」,不要再佔著茅坑不拉屎,快把資源留給真正有天賦的人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