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體探探‖身為一個學游泳的大人

又想著明天夏天再來學游泳嗎?
  沒想到,我就是被這句話打中,報名了游泳課,扎扎實實地練習了將近一年。回憶起當旱鴨子的三十多年,不乏接觸水的經驗,在不會游泳的情況下玩過衝浪、體驗潛水、到海邊浮潛、溯溪跳潭……即便這樣時常把自己暴露在溺水的風險之中,卻仍然沒有學游泳的衝動,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學不會游泳的人
  畢業於一所以全部的畢業生都會游泳為傲的高中,但當時我靠憋一口氣游完全程;大學的游泳課我無心學習,一心想著:「高中三年都沒學會了,我就是學不會啊,別白費力氣了。」又再一次浪費機會,鬼混過關。回頭想想,阻礙我學習的並不是我的身體,而是我緊抓著不放的信念──我定義了自己是一個無法學會游泳的人。
  去年年初,被我婉拒一起團報運動中心游泳課的朋友向我放話:「我看你哪時候才要學會游泳!」又在網路上被前文標題那句話打臉,終於下定決心即刻行動!這時想起多年前某個玩三鐵的朋友向我推薦一位教魚式的教練,就此開始我的游泳學習人生!原來魚式並不是一種泳式,而是游泳的學習方法。學生時代學自由式時不曾成功換到一口氣,但按照步驟循序漸進地將動作串聯之後,換氣時我不曾喝進任何一口泳池的水。
游泳學的是信任
  在水中移動不同於陸地,奮力向前有可能換來的只是原地踏步,把大部分的力氣耗費在阻止自己前進。水有浮力,這個大家理智上都知曉的道理,一到水裡卻又不敢把身體交給水,拚命地想依靠自己。前幾堂課練習的是去感受水,以仆街的方式感覺水能接住你多少,讓身體去相信浮力。身體體會了浮力,於水中便有了安全感,不再視水域為可能淹死自己的敵人,水是讓你自由的夥伴。
  在水中能放鬆後,接下來的課題是自身的覺察,感受如何調控身體的重心,利用胸腔內的空氣作為浮球,身體像是翹翹板,調整了重心便能讓沉重的雙腿輕鬆浮起。接著是找回軀幹的穩定,調控頭部與軀幹的位置找到平衡。在練習側身平衡時,偶爾會有自己是美人魚的錯覺,想像雙腿變成魚尾,在水中悠游著。
我當然也可以活過不會游泳的一輩子
  能在水中自在移動後,有過兩次到海邊玩的經驗,脫去了救生衣在海裡和魚共游,大海的浮力令我有種擺脫地心引力的錯覺,身體體會到了一種在陸地上不曾有過的自由,心中一股無以名狀的感覺在醞釀,感覺自己的心,也在無限制地擴張,胸腔裡的空氣把身體撐得大大的,我是放鬆的,大海之於我不再總是恐懼,一個可能吞噬我生命的地方,在某些時候也能夠代表安全。
  於是回想起自己過去所錯過的那些:在泰國北部小溪邊,夥伴們都跳進去圖個涼快的時刻我在溪邊坐著泡腳;在檳城附近小島打工換宿時大家都跳進海水裡玩耍時我坐在岸邊。在那些時刻我亦不感受到失去或剝奪,不會游泳的我只是體驗了另一種選擇,然而現在這個會游泳的我,在未來的人生裡這些靠近水域的時候也有了多一個選項。
  原來游泳不只是一項技能,身體的能力某方面來說決定了自己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身體不是心的囚籠,而是一起體驗的夥伴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