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錢錢不要存豬公!他拿不出來,我就不能去夜市買東西!”
“放心我們新買的豬公,肚子有一個洞可以把錢拿出來,你去看看”
“真的耶!那我放進去,去夜市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嗎?”
“可以啊,這是你的錢錢,要花之前記得跟我們討論一下就好”
雙寶三歲四個月了。
開始跟周邊的人討論,幾歲教理財最好!在我認為,幾歲教理財的問題並沒有正確的答案也沒有明確的時間,因為這個觀念是必須需要內化的,也就是並不是把存錢變成一種習慣,而是把理財的觀念深深的植入在腦海中。
仔細想想以前的我們,什麼時候才開始學會存錢,幼稚園?小學?國中?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小就知道要存錢,但是長大之後,看看自己存款簿,存錢的行為有延續到長大嗎,或許有?但是我相信大多數人存到的金額並不多。
什麼時候我們大人才會認真的正視要理財,要存款跟投資,通常就兩種情況
- 錢花過頭
- 錢不夠花
我們這時候才會回過頭尋求財務上的幫助,這時只要有各式各樣的秘方,只要感覺能賺錢就是照單接受!
好囉!大人都是要陷入絕境的時候,才會想到理財,存錢,投資的重要,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
“因為花錢 很爽存錢痛苦”
既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花錢爽,存錢痛苦,結果回到小孩身上,我們卻教導他們,我們可能到了後半輩子才領悟到的觀念,這不是更難為他們嗎?
到底是要存十元還是要存一百元,還是看到錢都存起來,小孩對於錢的重量都還未認真的感受過,就急急忙忙教他們存錢,我是感覺有點本末倒置。
人類永遠都是從錯誤中學習,更何況是小孩!
所以我認為與其教他們錢,倒不如花點時間教他們花錢,最好是花到他們破產,不能買或玩任何東西最好,在他們最痛苦的時候,父母才能有效地引導他們規劃財務,然後“下個月“重新站起來。
有看到關鍵字了嗎!!“下個月“
對小孩而言,他們在財務上犯的錯,最多就下個月又重新再來,對大人而言可不是區區的一個月就能解決,對他們而言瞬間花完500元然後一個月不能去夜市買東西雖然很痛苦,但是父母還是能笑笑地用正常的經驗教導他們一起度過。
可是換可場景假如是未來負債200萬或是房屋頭期款300萬,那真的要很有愛才會吃下去了!
想要人去做某件事情,你不需要創造做這件事情的渴望,只需要創造渴望
很多時候對大人溝通不良或是學習產生反效果,最大原因就是從自己的觀點下指導棋,但問題是你並不是我。
許多時後的教導都是多餘的,因為我們並不需要,當我們需要我們就會學,與其要求大人理財,倒不如給他們需要理財的環境(“例如結婚的基金賠光,把老婆的私房錢花光,買Tesla!之後欠一屁股貸款”)這時他們就會覺得理財很重要。
既然大人都是這樣了,小孩就更應該這樣教導才對,先了解錢的重量(價值),在教他們如何規劃!
重點是規劃,不是存錢
因此在小孩的理財上,我傾向先教小孩花錢,在引導小孩了解錢跟商品之間的關係,例如50元就等於打一次夜市彈珠,但是不會禁止他們花錢,只要他們有錢的話。
先讓小孩知道,原來我要買的東西錢不夠或是先前花太多錢,想買的東西錢就會不夠,如果想買就必須多存一點錢。
所以我接下來的第一步是什麼?
提早給他們零用錢
接下來我的第一步就是每個禮拜給他們50–100元,放在他們自己的皮包裡面,是皮包不是豬公喔,然後去夜市或是玩具店的時候會引導他們做決定,但是不會阻止他們玩遊戲,直到沒有錢為止。
But!這個過程最大的阻礙,就是阿公阿嬤常常會跑出來扮演散財童子!!加碼…..這就傷透腦經了><,希望阿公阿嬤不穩定的因子不會影響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