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個全球資本主義市場中,我們其實隨時都處在各式各樣的交易當中。凡交易必有數字,因此從數字分析人類行為,在二十世紀變逐漸成為一個潮流,甚至從上個世紀的60年代,慢慢衍生出「行為經濟學」,分析人類各種使用金錢的行為。
既然「經濟學」強調理性,「行為經濟學」著重分析的就是消費行為的理性與不理性,其中,「贏家的詛咒」(The winner’s curse)算是行為經濟學最早提出的概念之一。
不過,首次提出「贏家的詛咒」這個概念論文的既不是經濟學家、也不是心理學家、而是在ARCO 石油公司工作的三位工程師。也因為如此,促使這三位工程師提出這概念的原始想法和石油的探勘權有關。
照說,如果有多家石油公司有興趣購賣某塊土地的競標權,那麼順利標得這塊土地的贏家就一定「發大財」嗎?
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其實未必。因為,專家對石油蘊藏量的估算往往非常大。所以,如果石油公司是按照專家的估算去投標,那麼贏得標案的公司往往是專家估算價值最高的公司。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以最高價買到土地的石油公司可能就「受到詛咒」,理由是,第一,他的得標價高過開發區的價值,廠商因此在金錢上受到損失。第二,開發區的價值低於專家的估算,得標廠商因此感到失望。
從這原始的概念中,我們可以知道所謂「贏家的詛咒」可以有很多種形式,不過,這當中牽涉到的基本形式就是「共同價值標案」(common value auction),也就是假設該權利對所有投標者而言,價值都是一樣的。
但,如果到各大網拍賣市觀察一下網拍交易,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基本假設其實有很多例外,網拍市場上有很多物品的交易價格差距很大,這顯示有很多買家在評估物件的價值時,彼此的「價值觀」其實差異很大。
這讓競標者之間的競標態度形成了很大的差異。
所以,要如何避免落入「贏家的陷阱」呢?
最直接而簡單的方式應當就是請「贏家」調整心態,不要一直想贏。如果一直想贏,就很可能如組織心理學家格蘭特(Grant)所說,因為想向自己和其他人證明自己的決定是對的,所以即使應該改變,卻仍持續合理化既有的政策,並加倍進行更多投資。(相關文章:
因為不想輸,所以賭更大)
台灣的新冠防疫措施就是如此。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中,台灣似乎沒有太大的疫情,也讓指揮官陳時中一直信心滿滿,以至於在病毒發生各種變種後,一時反應不過來。
從台灣的情況來看,在野黨也不是沒有提醒執政黨不要落入「贏家的陷阱」,但顯然執政黨並不在意在野黨的意見,這就形成了「執政者」和 「在野黨」沒有「共同價值」的局面。
要根本解決這種局面,自然要請「執政者」(選舉的贏家)和 「在野黨」(選舉的輸家)先找回「共同價值標案」(雙方到底「為何而戰」、「為何而選」),才能再請專家重新評估價值。
當然,如果,這些都做不到,結果就是所有台灣人落入共同的選舉陷阱,無法脫身。
台灣曾以普選總統而自傲,但如今卻必須在新冠病毒的威脅,看著不肯離開「贏家」頭銜的執政黨不斷以人民的生命、財產與安全為資本繼續尋求翻身,豈能不問,到底要如何才能跳出這「輸贏的陷阱」?
其實,台灣新冠疫情亂象中其實還出現許多與「贏家的詛咒」相關的「市場幻象」值得大家注意:
為什麼台灣的民眾看見政府採購的國產疫苗價格居然會有如此身價,代表政府採購的專家們是否高估了「國產疫苗」的價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