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2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賽局意識》分析,內捲文化下的中國真的願意躺平嗎?

「內捲」和「躺平文化」近來在中國成為熱議詞彙。內捲化相對「演化」來說,是因資源稀缺或重複作業,造成社會停滯,從個人角度討論,即指過度勞動卻沒有獲得相對應報酬。
中國向來提倡996文化(9點上班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強調競爭、狼性,勤能補拙、努力才能顛覆先賦地位,但當市場飽和,高強度工作僅會消耗健康和心智,人們趨向退出市場的躺平文化,倡議拒絕無效加班、不負責職責外工作,認為「唯有躺平才是萬物的尺度」。
5月31日中國頒布「三孩政策」,因應高齡化及少子化,開放可生育第三胎時,也引發輿論激憤。官方忽略不生育原因不在於政策阻擋,而是受限於工作、經濟壓力,女性在職場上也會因生育遭到歧視和升遷困難。缺乏鼓勵誘因和福利保障,才是真正阻礙。
日本早在2010年出現繭居族、蟄居等詞彙,指不工作、不與他人互動,長期居住在家者。更在2019年透過調查發現,40~64歲之間的中高齡繭居族約有61萬人,相當於1.45%該年齡層的人口。這段年齡區間者經歷過就業冰河,要二次就業及重拾工作信心,著實是場考驗。

若職場是一場零和賽局,你有勇氣躺平嗎?
在商學教授大衛.麥克亞當斯(David McAdam)撰寫的《賽局意識》中,解釋了賽局理論、和6種改變遊戲規則的方法。
零和賽局最常見的例子是囚徒理論:警方為鼓勵甲、乙兩名嫌犯認罪,祭出誘因,若甲乙皆認罪,各判10年有期徒刑,若僅一方認罪,認罪方釋放,未認罪方判處20年有期徒刑,如雙方皆不認罪,各判5年有期徒刑。在不知對方是否會認罪的情況下同時做出選擇,甲、乙皆因選擇認罪會對自己較有利而認罪。
箭頭為誘因方向
箭頭為誘因方向
若將中國職場競爭環境視為一零和的賽局,同樣以解讀賽局方法中「報酬矩陣」分析如下,箭頭為誘因方向:
不論工作者B選擇競爭或退出,A選擇競爭都相對較有利,同理也發生在B身上。
2020年中國首都北京市宣布,最低工資保障為年薪人民幣2萬6400元,換算下來約為新台幣11萬4409元,月薪不到台幣9,600元。中國國家統計局針對2021年3月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資料分析,二線城市綜合房價月漲2.5%,上漲速度比2月增加1.6個百分點。江山市當地平均年薪5萬6608元,每平方公尺房價卻要達人民幣2萬元。
故縱使中國物價、房價高,薪資入不敷出、職缺僧多粥少,「就地躺平」仍是雷聲大、雨點小,在網路上雖引發聲量,具體落實在生活中的仍是少數,難以掩蓋積極競爭、為工作賣命的主流文化。
photo from:博客來
要破解零和賽局,《賽局意識》書中提出方法包含:雙方能合作或合併、有管制或保障的手段,或是與訂立規則方建立信任關係。所以除非勞動者能不為競爭規則分化,有意識地爭取更好的勞動條件、居住正義、生育照護福利等權利,否則只能服膺職場現有條件,繼續為其奴役,讓躺平成為想望。
但單就賽局理論分析職場選擇,也不免有偏狹,因在職場中表現良好未必是每個人自我實現的優先選項,重要的仍是回歸己心,如齊克果解釋的存在主義,人生的三大絕望為服從群體、不敢選擇擁有自我、無法成為自我。所以,擁有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才是存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