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等會下班就趕過去了,待會見!」你與女友通完電話,收起手機。
今天是星期五,你在公司勤奮的工作,辛苦了一天的企劃案,正準備下班,內心正對接下來與女友在餐廳用餐的行程感到充滿喜悅與期待,你舉起手錶,心裡想著離集合時間還有點餘裕,剛好可以先回家好好梳洗一番。 這時,一道黑影襲來,原來是公司裡的經理,他面目緊張,聲音急促:「小陳,我明天一早要臨時開會,有份簡報要趕出來,可以幫我處理一下嗎?簡短個做個幾頁就好。」 「但我等會……」你吞吐的擠出幾個字。
這時經理不等你把話說完,突然將手拍向你的背部,面露微笑聲音突然低沉地說:「上個月你表現得很好,單位裡就你的效率最快了,再麻煩你了!」 你又再一次的望向手錶,心想:「或許還有點時間,幾分鐘而已,應該可以趕一下。」因此,你因為不好意思拒絕上司的要求,以及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就答應了。正當你完成後,準備向經理彙報時,老闆突然又說道:「突然想到,裡面有些資料再幫我整理一下,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點,一定要再加上去,你再寄給我就好,我有事情要先離開了。」
後面與女友發生的事情,請自行想像。
然候,也因為經理開會不順利,星期一一早就開始指責你的不是,說你給他的資料哪裡不完整,開始雞蛋裡挑骨頭。 你眼前一黑,腦袋空白。
你也是不懂得拒絕的討好型人格的人嗎? 除了沒有原則的無止盡的幫忙別人外,當被人身攻擊、利益被侵犯時,你不敢言,像這種委屈自己,沒有自己的立場與原則,我們都通稱為討好型人格,其實這樣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這樣的情況,在職場、在朋友群、在情人間、在家中都可能會發生,關係越親近越難拒絕,對方的權威性越高越難拒絕,察覺別人情緒越敏感的人越難拒絕、沒自信的人越難拒絕。
你以為這樣可以換取尊重與好感?
我們仔細想一想,別人是喜歡從你身上揩油還是喜歡你的人呢? 我們常說,在社會上,為了生存,人們經常會載一張面具迎人,或許討好型是最常見的面具款式之一,面具戴久了,想拔下來都無法,這時面具,也會變成真面容,他會吸取你的生命能量,不知不覺地,讓你不斷的萎縮死去,這好比碰到鹽巴的水蛭。
常常我們以為討好別人可以換取和諧,我是個好人,我是個能力強的人,為大家犧牲奉獻是我的榮幸,別人不做只有我能做,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你是蜘蛛人膩!)。又或是,如果我不幫忙或我不發脾氣,可能會壞了和諧,對方、團體可能會不開心。
但事實不然,大部分都是內心懦弱,那些堅強、大愛、良善都是假象。 看到這裡,讀者心裡會想:「蛤!憑什麼說我內心脆弱,這都是因為OOXX」
但人其實是並不會因為你的好而感激你的,你對他好,他反而會得寸進尺、胃口被養大,此刻你對別人的好與所獲得的尊重成反比,更甚者,別人還會對於你的好,當成別有意圖,我說的不是偏見,我說的是人性。
我倒想請問你反問自己的內心,這樣做真的快樂嗎?
如果這樣做會很快樂,再請仔細想想,那天自己撐不住,會是怎樣的光景?
再想想以這樣討好模式維繫的感情,是真感情嗎?
而我們的價值就像菜市場的菜隨便喊價嗎?
我們從小成長為大人的價值,難道是在一次次的妥協,像麵包超人一樣把自己的頭分享給別人吃,讓那些飢餓的人充滿活力嗎?
記住,人家還有新的頭可以換,但你沒有,頂多去買麵包給自己吃。
或許別人會一時的感激你、讚賞你、認同你,但這些大概比一場即時雨來得快,又如同海市蜃樓,人是善於遺忘的動物。
我認為,如果有其他權利要受到憲法保障,那應該就是拒絕權、勇於表達感受權。這也讓我想到,在一些兩性書籍的內容也都有提到,如果想吸引對方、維繫感情、展現自我追求幸福,無盡的討好異性,絕對是大忌。以及,在家中,我們總是可以很放心的發脾氣、肆無忌憚的任性,但在外面反而客客氣氣,儘管任人要求,深怕別人不開心。
唾手可得的東西,沒有價值。
一個道理,各自通達。 拒絕的時機 當然,這也不是叫我們都不去幫人,什麼事都只想到自己,若對於是否要答應別人的請求感到疑惑,有幾種情況,我們不能輕易妥協。
這也是在我找尋答案的過程,有一位叫作黃志堅的作家,在一書《為什麼我們總是討好別人,委屈自己?》中,有提供一些不錯方式,我將其參考,再整理成以下幾點:
第一、與權益有關:如果這件事涉及到自身權益,就不該輕易答應。
第二、對於自身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輕易答應別人,到時候做不到麻煩惹上身。
第三、違反原則:心理有些底線,當對方的要求如果突破了自己的底線就該堅守。
但如果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拿捏, 遇到了有些不知所措,這時只有捫心自問,做這件事會不會讓自己不舒服?如果不會,那就放心做吧。
那我們該怎麼做? 在丹尼爾·康納曼著作的《快思慢想》,內容有提到,我們的腦袋有想種思維,分為系統一及系統二。
通常系統一,都是出自於直覺且快速的,這都源自於我們的生活經驗或遠古本能。
而系統二,通常都是反應比較慢的,需要經過決策才能作出的反應。
因此,當我們受到不合理要求,所作出的反應,我們可以先緩緩,再去想想這樣做真的好嗎?分析其中利與弊再作決定,不要一口馬上答應別人,當然也不要不禁思索就馬上拒絕別人,就算最後的決定是答應別人,至少我們有培養成思考的習慣,如果是不假思索的答應別人,久了就會習慣,麻木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以下的改善,我將之分為技術與心態的兩種方式:
在我們面臨別人的不合理要求時: 第一,就技術方面來說,我們應該像個演員拒絕 如果可以假裝,應在拒絕的第一時機就得語氣堅定,這時候是發揮效果最好的時候,如果還是不敢,那就先保持沉默,別人自然也能看出你的心意,畢竟討好之心,人人皆有,當我們不要太快回應,有些人就會開始退讓了,這時候我覺得市場裡殺價的婆媽就很厲害。
在平常,我們就可以先預設好一些劇本,以便在事情發生時能夠較好應對。
除此之外,我們必須設置紅線,也就是不能退讓的原則。 第二,就心態方面來說,我們應該面對自己,傾聽聲音 先思考自己不擅於拒絕別人的原因是什麼,究竟是那些冠冕堂皇的好聽理由,還是什麼原因?當找出自己的弱點,我們便能對症下藥。
我們應該培養自信
我們應該從培養自信心開始做起,大部分的不敢拒絕都是因為沒有自信,而沒有自信通常都是因為能力太弱,我們有求於人,什麼事情都會先從別人的出發點開始為考量。這邊要說明一下,我指的能力太弱是相對於環境而言,並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弱,還有一點,造成沒自信的一部份原因是從小的成長歷程,與父母相處模式有關,這跟依附關係有很大的關聯,有興趣可以找相關資料與書籍,在岡田尊司的作品裡《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裡有詳細的介紹。
除此之外,我們必須習慣孤獨,在養成內心強大路上,習慣孤獨幾乎是必經的要素,孤獨可以讓我們成長,知道自己的價值,知道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當這些事都清楚明白,我們便不需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再者,找尋自己的長處也是很重要的培養自信的方式。 多與人交際 實戰經驗很重要,找個信任的朋友協助也很有效,或許我們無法一次到位,但在一次次的嘗試之後,我們會發現其實拒絕別人也沒有自己想的那麼可怕,此刻便能跨出最重要的一步,就像學游泳前,我們至少要先讓腳碰水。
有時候我們難免會想,這樣會不會因此感情破裂、他人對自身評價造成負面影響,但其實根據大多數人經驗,並不會,就算是如此又如何? 如果感情這麼脆弱,又有何守護的價值,而我們的價值也不是由別人所定義的,誰也不欠誰。無止盡的付出並不會得到相應的回報,股票都不會了,何況是人,人都是自私的、善於遺忘的。 或許,對一些人來說,還是很困難,有時候好不容易拒絕了、擺明態度了,但每當別人臉色突然顯露出不悅,我們又在緊要關頭縮起來了、心又軟了。這種日積月累形成的性格,自然無法一朝一夕的改變,就像過敏體質一樣,需要時間。
因此,每當我們作出反應時,我們都需要好好分析一下自己做了那些應對,
如果失敗了,想想哪邊還可以改進。
如果成功了,我們便可以記錄下來。
這或許是一輩子的課題,請記得,有很多夢想與自由都是因為妥協而失去的,還有些人連自己所愛的人離開、所響往生活的離去也是受此影響。
近來,有一本有名的日本文學作品復甦在市面上,為太宰治所著的《人間失格》,裡面的主人翁大庭葉藏就是這樣的性格,帶來荒謬的一生。
因此,我們才會容易因為在事前不當靠北的人,事後就被別人靠北。
筆者也非成功人士,與你相同般的凡人,大家都是不斷的失敗、思考、練習、進步中度過,發現這樣的人還真不少,所以在這條路上,你不孤單。
每個人的生命都很寶貴,當然自己的也很寶貴,我知道實際在拒絕別人後不免會想到說:我這樣是不是有點冷漠、殘忍、自私……然候陷入負面情緒中。
這時候就問自己:
你甘心一輩子作為別人的影子嗎?
還是你甘願讓自己人生的航行,交由給別人掌舵呢?
很多人都說,你變成了那個自己想成為的大人了嗎?
我們不當懦弱且愚蠢的假好人。 我們的底線,必須要明確具體,讓這條線變成像繩子一樣結實,如果不是為了當救難繩、讓自己人生向上爬的攀繩,終有一天,別人會拿這條線,用來套住你的脖子,此刻,你的命運將沒有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