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拒絕別人、不當濫好人?先學會不傷和氣的拒絕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因此當形象固定後,拒絕的難度又更上一層…

如果你認為拒絕很困難,原因可能是:怕傷朋友之間的和氣,從此以後朋友不想找你;害怕面對衝突,當別人問你為什麼不能幫忙的時候;怕會破壞自己的全能感,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被看低。

又或者是你沒有更好的理由能夠拒絕當下,勢不得已只能接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老師、父母教導我們做自己的主人,難道是那些同學不懂得看別人臉色嗎?不,他可能覺得你其實很樂意。

學會勇敢大聲說「不」。但你有拒絕別人的妙招嗎?

Photo by Nadine Shaabana on Unsplash

Photo by Nadine Shaabana on Unsplash

有些人可以做到沒有顧慮的拒絕,或是他們對拒絕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想知道怎麼既不傷和氣,又能有效拒絕別人的方法?馬上告訴你~


拒絕的理由須充分且客觀



我們不否定事情本身,而是要誠懇、真實的回答。你可以這樣說:「不好意思,我今天晚上要趕著明天的提案報告。」、「老闆要我馬上交出心得報告出來,可以讓我先把事情忙完嗎?」

我非做其他事情不可、趕著做其他事情…等的回答,都優過於「這件事太麻煩了,我不想浪費時間做」的理由。

主觀的理由會牽連到個人本身的形象、感觀,適當且充分的闡述,會減少他人對你帶有偏見,也更容易接受你的拒絕哦!


最想得到的是你的「回答」,而非解釋



當你需要別人的協助時,他卻回應你「我可能不能幫忙,因為我要去…,老闆要還要求我…,你知道的這件事不能再拖了。所以不好意思拒絕你!」看似非常充分的理由,但其實會造成別人聽不下去的情況發生。

可能會心想「為什麼不給我一個痛快,何必拖那麼長,就是不想幫忙我嘛!說那麼多幹嘛呢?」又看起來很拖戲,到底是想講什麼呢?

如果運氣比較差遇到性子急的或是講話很直接的,很容易的就會直接被爆粗口、大翻白眼。這時候用簡潔有力的拒絕,才是最好的!


明確的拒絕,不混淆視聽



「再看看、我考慮一下、可能、目前」等字眼都很容易讓人摸不著頭緒,到底是想幫我還是不想?表示還未完全拒絕,也能間接讓人有所期待。

我們可能會擔心傷了別人的自尊心,當然使用了委婉的措辭,但一定要讓對方馬上就能明白我們說「不」的意圖。

例如:「非常抱歉這件事我沒辦法幫你。」、「我最近太忙了,也不想耽誤你的時間,你最好還是找其他人幫忙吧。」、「我很想幫你,但唯獨這件事情我實在幫忙不了。」

這樣的說詞會讓別人更清楚你的回答,也能讓對方趕緊制定下一步的行動。


拒絕不是每個人都擅長的事情,倘若你只是害怕拒絕的尷尬,想要從不傷人他人自尊的情況下手。不用擔心,「明確且客觀」的回答才是對他們來說更好的拒絕方式!





謝謝您花了時間觀看我的文章,如果你也對職場生活有興趣,想看更多我在職場經驗的見解!歡迎追蹤我的專題《1/6|職場生活大聲說📣》,或是直接追蹤我的《個人頁面》。非常感謝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瑞茜女孩的沙龍
22會員
27內容數
分享不專業職場觀點,生活一定會遇到的根本問題 既然不能躲掉,那就勇敢面對吧!!
瑞茜女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25
嗨!大家好~實在很久沒有更新了。不知不覺2022年就要過去,準備迎接2023年啦!!(新年快樂)回顧今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完成自己的目標,又或者是今年不夠好/沒達成,明年想再進步的事? 最近在整理回顧2022年的事件,發現會有執行力不夠的問題,目標可能只有達成50%,到底原因出在哪呢?不猶疑的又思
Thumbnail
2022/12/25
嗨!大家好~實在很久沒有更新了。不知不覺2022年就要過去,準備迎接2023年啦!!(新年快樂)回顧今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完成自己的目標,又或者是今年不夠好/沒達成,明年想再進步的事? 最近在整理回顧2022年的事件,發現會有執行力不夠的問題,目標可能只有達成50%,到底原因出在哪呢?不猶疑的又思
Thumbnail
2022/06/29
Q:畫出一支面向左邊的傘,你會怎麼畫? 結果是大家畫的都不一樣,就連傘的形狀也會產生差異。原因是 ①我們問的題目太發散—我並沒有告訴你是怎樣的傘 ②不理解背後問的問題—我也沒有告訴你這和報告事情有什麼關聯 ③資訊不對稱—傘的樣式千百種,你說的是哪一隻 如何解決這種情形發生?
Thumbnail
2022/06/29
Q:畫出一支面向左邊的傘,你會怎麼畫? 結果是大家畫的都不一樣,就連傘的形狀也會產生差異。原因是 ①我們問的題目太發散—我並沒有告訴你是怎樣的傘 ②不理解背後問的問題—我也沒有告訴你這和報告事情有什麼關聯 ③資訊不對稱—傘的樣式千百種,你說的是哪一隻 如何解決這種情形發生?
Thumbnail
2022/06/04
等要進入職場才開始準備?勢必是錯誤的。 等到時候再準備,容易「輸在起跑點」,起跑點可能剛進公司就被上司與同事打壓覺得你沒有實力、難登大雅之堂,更慘的情況是連還沒開始面試,履歷就被刷掉了。 職場與學校的差別 得知終點其實是看得到的,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會得到! 證明是一個過程 職場處事觀念:「停看聽」
Thumbnail
2022/06/04
等要進入職場才開始準備?勢必是錯誤的。 等到時候再準備,容易「輸在起跑點」,起跑點可能剛進公司就被上司與同事打壓覺得你沒有實力、難登大雅之堂,更慘的情況是連還沒開始面試,履歷就被刷掉了。 職場與學校的差別 得知終點其實是看得到的,付出努力就有可能會得到! 證明是一個過程 職場處事觀念:「停看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難時,言不由衷倒不如坦然拒絕。
Thumbnail
為難時,言不由衷倒不如坦然拒絕。
Thumbnail
拒絕其實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你要把發牌權拿到自己手裡,在任何溝通場景中都把握主動權。 開門見山地表達拒絕,用「第一時間 + 第一人稱」表明立場,不要拐彎抹角。表明立場之後,馬上給出理由,讓對方能下台階。這是溝通高手的作風。但要注意,絕不撒謊。 重新發牌時,特別考驗一個人的方案力。如果你一時想不到合適的
Thumbnail
拒絕其實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你要把發牌權拿到自己手裡,在任何溝通場景中都把握主動權。 開門見山地表達拒絕,用「第一時間 + 第一人稱」表明立場,不要拐彎抹角。表明立場之後,馬上給出理由,讓對方能下台階。這是溝通高手的作風。但要注意,絕不撒謊。 重新發牌時,特別考驗一個人的方案力。如果你一時想不到合適的
Thumbnail
你有拒絕過別人嗎?在當下心裡有覺得掙扎揪結,難以啟齒嗎? 或者是你不知道該怎麼拒絕他人,常常硬著頭皮答應了卻又後悔呢? 這兩種我都有過!
Thumbnail
你有拒絕過別人嗎?在當下心裡有覺得掙扎揪結,難以啟齒嗎? 或者是你不知道該怎麼拒絕他人,常常硬著頭皮答應了卻又後悔呢? 這兩種我都有過!
Thumbnail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Thumbnail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Thumbnail
前幾天聽書,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所以想要紀錄一下。是有關「拒絕別人」這件事。 我把作者的觀點和自己理解到的部分結合在一起,總結出一個結論。希望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之後在「拒絕」這件事上,不會再痛苦。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邀約? 如果接受了,就是傷害自己;不接受,就是傷害別人。
Thumbnail
前幾天聽書,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所以想要紀錄一下。是有關「拒絕別人」這件事。 我把作者的觀點和自己理解到的部分結合在一起,總結出一個結論。希望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之後在「拒絕」這件事上,不會再痛苦。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邀約? 如果接受了,就是傷害自己;不接受,就是傷害別人。
Thumbnail
漸漸忘了該有的拒絕,是對自己的禮貌。
Thumbnail
漸漸忘了該有的拒絕,是對自己的禮貌。
Thumbnail
在我們的文化,說「不」是一件沒有禮貌的事情,我們鮮少去練習拒絕別人,也造就人與人的界線總是模糊,我們容易與他人的情感共生。 我們總是把拒絕卡在心頭,我們習慣委屈自己,讓別人忽視自己的需求,久了就怨恨他人,造成世間上無數的悲劇,這些原因都在於我們對於拒絕的想法,以及過於激烈的表達方式。 從小時候
Thumbnail
在我們的文化,說「不」是一件沒有禮貌的事情,我們鮮少去練習拒絕別人,也造就人與人的界線總是模糊,我們容易與他人的情感共生。 我們總是把拒絕卡在心頭,我們習慣委屈自己,讓別人忽視自己的需求,久了就怨恨他人,造成世間上無數的悲劇,這些原因都在於我們對於拒絕的想法,以及過於激烈的表達方式。 從小時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