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培養孩子正面思考的習慣

培養孩子正面思考的習慣
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有機會在各地為家長演講,演講開始總會做個簡單的調查,問在場的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是什麼,早些年聽到的多半是課業成績、交友情況、負責任,近幾年,聽到的回饋有了顯著的不同。「我希望孩子健康快樂」。這樣的想法比例變高了,讓孩子更快樂已成了無庸置疑的選項。
然而,隨著生活物質水平不斷提升,我們的孩子,卻不見得比較快樂,沒有一位家長目標是要讓孩子痛苦,但是,我們努力的結果,卻與我們想營造的背道而馳。
有一位青少年的家長告訴我,她的兒子非常負面,常常跟她爭辯:「為什麼要讀書,美國的小孩多麼輕鬆,台灣教育都是死讀書,只會背一些無用的知識」。不然就是抱怨「努力也沒有用,結果還不是都一樣」;「幫助別人還被人家誤會,幹嘛這麼好心」。這位媽媽很苦惱,自己的孩子怎麼會變得這麼憤世忌俗。
影響孩子快不快樂的原因當然很多,這位母親講出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正面思考。所謂「正面思考」,它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過度樂觀」也非「自我感覺良好」,而是在遇到挑戰或挫折時,「正面思考」的人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找出方法正面迎接挑戰。反之,負面思考就是一遇到挫折,就被負面情緒打敗,習慣責怪自己、環境,最後選擇退縮、放棄或報復。
想想,人的一生會遇到多少困難和挑戰,我們能幫助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培養他更正向的思考。
多年來教學的經驗發現,要培養正向思考的習慣,可以從幾個方面引導孩子:
不批評、不抱怨、不比較
幾年前,兒子從大陸回台讀書,整整有一學期的時間,每天回來談論的都是學校和同學的不是,我了解,面對一個新的環境,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個挑戰,這有可能是他舒壓的一種方式,我也發現那陣子自己因為離開台灣一段時間,很想藉由看新聞和政論節目「惡補」一下對台灣現狀的了解,由於這些節目十之八九都是負面訊息,而且,幾乎都在批評、論斷,兒子跟著我一起看,多少也養成了專注不好的地方。再加上,剛回來,會不自覺得把對岸好的地方和這裡不好的地方相比較,連自己都覺得不適應、不快樂。所以,當我和兒子一起調整所看、所聽、所想、所說,心情無形中也變得比較好。
正面的話語
一個人的話語,常常會透露出他對周遭的看法,所以,負面思維會講出負面話語。有時候比較簡單的做法,不是改變思維,而是改變話語。有一次,在一場親子說明會中,我選了幾位國小國中的孩子上台,請他們就待會聽到的狀況回答,規則是,不管抽到甚麼狀況,第一句要說:「太好了」。第一位學生抽到的題目是:「被媽媽罵」。這孩子聽到後,先是一愣,有些遲疑的說出: 「太好了」,然後抓抓頭,接著說: 「因為表示媽媽還愛我。」在場許多家長頻頻點頭。另外一位的狀況是:「考試考不好。」有了前面同學的經驗,他很快的說: 「太好了,因為我還有很大進步空間。」
短短的時間,透過話語的轉變,人的思維也會跟著改變,練習培養正向思考的同時,也可以試著培養正向話語的習慣。
常懷感恩的心
有位朋友,常常面帶微笑,給人的感覺積極正向,有一次他告訴我一句話,他說:「只有感恩才會得到。」這句話簡單卻深刻。感恩代表開放,感恩代表接受,感恩更代表看自己所擁有的。「每天睡前,我一定做一件事,想想今天值得我感恩的事。」無怪乎他可以活得這麼開心。
每個人都有追求快樂的權利,每位父母也會希望孩子成長過程中更快樂,在引導孩子更正向的同時,別忘了,自己也要正向快樂。
本文刊載自《科技生活雜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學電機, 念哲學, 最後栽在文字裡。 在可以影響他人的機會中,撒下希望的種子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阿彬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