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母文化復興」換取民主生存的「新南向」與「雙語國家」政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由於適逢李登輝先生逝世一週年,台灣社會再次回顧李前總統的生平以及從政歷程,一方面,再次讓台灣人認同,透過他用政治手腕裂解中華民國政權的「黨性」與「專制性」,大家再次開始反思檢視台灣民主得來不易的過程。
但是,相對於普遍新一代台灣人的「我就是台灣人!」認同,長期致力於台灣母語文化復振的那些「上一代台灣人」,似乎有著不同的心情!
近期出版,由河崎真澄先生所著的「李登輝秘錄」中,提到李登輝民選總統任期中後期推動的「南向政治」並沒有順利完成,也可以說是失敗了,書中紀錄(p.237)當時李登輝自己的分析結論是:「我們的外交部有問題,外交部絕大多數官員都有大中華意識,他們都想讓台灣企業的投資轉向中國。」
事實上在1945年起,被「強制中國人化」的台灣人,歷經二二八反抗、戒嚴鎮壓、文化強制殖民直到台灣人-李登輝-開始站上政治舞台擔任主角,也已經過了至少40年,「中華民國政權是鬥爭失敗、被驅逐的一群人」的失敗主義籠罩、瀰漫全台灣,這影響直到今日,仍然是許多「唱衰」台灣的政客與媒體對台灣國際發展的論述主軸。
李登輝的政治願景,就是要掙脫這個深深影響台灣的中國內戰陰影,找到一條新的希望道路,但是,當時腹背受敵的李登輝,也許沒有太多餘力,同時處理文化上,被清洗、破壞的台灣母(語)文化問題,時至今日,台灣文化界大多數的藝文人士,仍然懷有大中華意識,是心靈上的中華子民、自認文化上的中國人!
至今,台灣被打壓、清洗、長期從根破壞的「母(語)文化」,又該何去何從呢?
2016年,蔡英文政府夾帶龐大的民意當選總統,2018年,訂下了「國家語言發展法」,令不少從事台灣母語復振工作的朋友感到振奮、可以喘口氣,“不親中國”的執政團隊,終於比較有心來保護台灣自身的文化發展。
但是,很快的,又接著推出了所謂的「雙語國家」政策-更精準一些可以稱作「英華雙語國家」政策,被中華民國黨國教育洗腦超過40年的台灣人,再一次推崇不屬於台灣文化脈絡的外國語-英語,作為「雙語國家」政策的國家主要語言,而「雙語」的另一個語言會是什麼語言呢?
「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原住民族族語?」
這點,執政政府從來沒有清楚說明,以目前台灣社會普遍且執行成本最低可達成的語言,就是「台灣北京華語」-這個1945年以前,絕大多數台灣人都不太使用,1945年以後透過強制政治手段、殖民教育方式強迫台灣人學習使用的「國語」。
蔡英文與賴清德組成的第二任期政府,為什麼會用這麼矛盾的方式,制定了國家語言發展法(第一任期),同時又投入百億的資金推廣政策呢?筆者認為,與蔡英文政府正在大力推動的「新南向政策」以及與民主國家(以美國為首)結盟有密切的關係。
前者,作為「延續李登輝南向政策原則,掙脫中國內戰以及中國霸權威脅陰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蔡英文政府的「新南向」所用的,很有可能是一種「舊殖民者語言文化優勢」的視角-所謂的東南亞國家是「英語作為主要語言」,這樣的思維,也就與「雙語國家」政策中選擇英語的原因,緊密連結在一起,為什麼即使與「國家語言發展法」的資源分配有極大的比例落差與矛盾,仍然不顧一切要貫徹執行的決心。
筆者在今年(2021年)八月的某次演講,聽見北部某學校教師,親身說明「雙語國家」政策是如何在地方教育局的“大力推動”之下,荒謬地被執行著,對台灣人教師的工時剝削與強硬植入毫無品管的英語教學正在全台灣各地上演,有如要求台灣人家庭「自願性地被外來語文化再殖民」,這樣真的是對台灣社會未來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的發展有幫助嗎?對台灣在國際社會上展現自身文化特質有幫助嗎?
avatar-img
11會員
54內容數
孤身 1 chiah 白翎鷥, 無依無倚免靠勢, 四界𨑨迌lin-long-se̍h, 影著譀事 ná來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是多元族群文化--常被台派拿來當作否定自身為華人的擋箭牌。他們會開始切香腸:台灣文化中有中華、南島、日本文化等等,所以台灣文化都外來的?真正中立理性的論述方式,應該是將兩者視為對等:『台灣文化和中華文化有相似相異的地方』,只有從這個視角出發,才有可能看出台灣文化更廣更深的發展性。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中華民國在台灣已經從中國的合法政府變成中國的非法政權。雖然台灣人大多數還容忍中華民國體制的統治,然只要台灣人民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有正確的認知,相信會有更多台灣人會覺醒,同時也能凝聚堅強的建國意志。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在國際場合,台灣被強制冠上中國的命名 Chinese Taipei;在島內,各種過去中華黨國對台灣人的錯誤命名與矮化,也為台派沿用至今,例如:『閩南語』、『本省人』、『中華文化』等等,都是一種試圖將台灣人合理化為中國人的話術。當這些名詞成了日常慣用,甚至成為學術正確,那意識形態的中國化也宣告完成。
Thumbnail
台灣常常對於自身的『量體』有很多錯誤的評估。舉例來說,像『反攻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但在文化語言上,有些島民不知哪來的自信,覺得自己有美國般強大的政經能量,有能耐和中國搶奪中華文化的話語權?還可以讓全世界的以 2300 萬人台灣華語為主,而不是 14 億人支語?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