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Reading 《斜槓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樣是手機myBook的免費書,一個禮拜就看完了,但這次想要撈自己一個禮拜內花了幾個小時看,發現就辦不到了,看來只有電子閱讀器有這個功能,不意外的是,用手機看電子書的速度,果然有夠快,也似乎比較容易分心,多注意自己進入心流的時間及方式,可以有更好的效率。
貫穿整本書的觀念叫做「輸家思考」,我覺得跟我所理解的「斜槓」扯不上邊。首先定義了幾種常見的輸家思考是怎麼發生的,如:先入為主的思考模式、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標籤化妖魔化他人、巧合都是天註定的、軼事式思維、合理化行為,最有印象的是,謝孟恭說的:不要「文人相輕」。以我們常見的狀況來說,今天如果你非常在乎,靠北復健上一個素昧平生的路人,對你的發言持反對立場並評論一番,你卻為了此事爭論不休:那你就陷入輸家思考了。
對於這類狀況,人們很容易用輸家思考去經歷人生、解決問題,而作者希望我們逃出「精神監獄」,也就是「放過自己吧」,這也是我前些年曾經遇到的問題。何必和自己過不去呢?處理問題的先後順序是1. 自己 2. 家人 3. 朋友 然後才是全世界,因此而有了幾種「解脫」的方式,如留言附圖。
對我來說,48小時原則,看起來是蠻好用的,當你發現你開始進入輸家思考的時候,先過48小時再來處理它吧!再來一種是,「尷尬死不了人」,用錯誤的方式學習,可以幫助你找到正確的道路,反正最差就如此這般。
這次連讀後心得感想都變長了,除了閱讀速度外,輸出的能力也變好了,也開始會回去看自己前幾次的讀書心得,且還能夠記住大半,顯然是個好方法,未來好像可以混合一些其他類型的書了。到這邊,有人真的會看完全文嗎?反正我自己會看就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87內容數
求學經驗很不愛看書的人,翻開神鵰俠侶就會睡著的人,竟然從2020Q4開始大量閱讀,並且逐步紀錄讀書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鍾明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老實說,我根本沒看過這本書,而是用免費有聲書慢慢聽的,但免費會員為期兩個月,我還是沒有辦法聽完他。 簡單來講就是華倫巴菲特一生的故事,從他的故鄉奧瑪哈,跟他的家族、家人。巴菲特就像一般成功的人一樣,就是個從小就有成功特質,以及刻苦耐勞精神的小夥子,打工送報,甚至是錙銖必較可口可樂一分一毫的價格。
也是用手機app mybook 搞到的免費電子書,加減看去擠壓用手機滑ig, fb的時間,希望可以養成看書的習慣。
習慣的重要,你我都知道,富人沒有好習慣,跟窮人有好習慣,我想到最後一刻會笑的人,不言而喻。
用手機版電子書看完了這一本,電子書有別於紙本書,真的攜帶方便,而且可以收納很多不同的書,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的確可以切換2-3本書來換換口味,缺點就做筆記比較不直覺,且沒有手感厚度的回饋,某方面來說適合看很厚的書。
大家都聽過巴菲特,但不一定知道Charles Munger,一個總是在唸書的人。 「你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 裡面提供了很多人生上的觀點,告訴我們總是要逆向思考去思考遇到的問題,希望一個人應該要能一直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成為多模式的綜合體,才用不同角度去解釋同一個
21世紀的賣夢仔,卻一一實現他的每一步,結合太陽能、電動車、地洞和太空科技,使人類成為跨星際的民族似乎不是不可能。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Elon Musk這個人是活生生正在改變人類文明的拓荒者,推動科技到你我都無法想像的未來。
老實說,我根本沒看過這本書,而是用免費有聲書慢慢聽的,但免費會員為期兩個月,我還是沒有辦法聽完他。 簡單來講就是華倫巴菲特一生的故事,從他的故鄉奧瑪哈,跟他的家族、家人。巴菲特就像一般成功的人一樣,就是個從小就有成功特質,以及刻苦耐勞精神的小夥子,打工送報,甚至是錙銖必較可口可樂一分一毫的價格。
也是用手機app mybook 搞到的免費電子書,加減看去擠壓用手機滑ig, fb的時間,希望可以養成看書的習慣。
習慣的重要,你我都知道,富人沒有好習慣,跟窮人有好習慣,我想到最後一刻會笑的人,不言而喻。
用手機版電子書看完了這一本,電子書有別於紙本書,真的攜帶方便,而且可以收納很多不同的書,在大量閱讀的過程中,的確可以切換2-3本書來換換口味,缺點就做筆記比較不直覺,且沒有手感厚度的回饋,某方面來說適合看很厚的書。
大家都聽過巴菲特,但不一定知道Charles Munger,一個總是在唸書的人。 「你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 裡面提供了很多人生上的觀點,告訴我們總是要逆向思考去思考遇到的問題,希望一個人應該要能一直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成為多模式的綜合體,才用不同角度去解釋同一個
21世紀的賣夢仔,卻一一實現他的每一步,結合太陽能、電動車、地洞和太空科技,使人類成為跨星際的民族似乎不是不可能。 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Elon Musk這個人是活生生正在改變人類文明的拓荒者,推動科技到你我都無法想像的未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早起45天閱讀 到底是你看書還是書看你? 看似自律!分享我前20天的狀態,聽書看書有看但沒有思考寫文,滑滑手機? 不知不覺1、2個小時就這樣過去,根本浪費時間,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通病😆 在聽 #下一本讀什麼 的作者說到 調整之後,哪怕只有一篇文章,看完後,靜下心來思考,這篇文需要傳達的內容?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上次去金石堂,在店員提醒快打烊之前,我迅速掃過書架展示的書,書名吸引了我,大致翻閱一下,許多主題都吸引到我了就購買了。 今天Pt下班後覺得好像很久沒補補腦,還是看一點書,讓心情平靜一下,也可在幫助自己睡意,比起看藍光的螢幕來說,還是讀書好一些。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在圖書館看到《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的時候,雖然我才剛讀完《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但還是借了回家。因為兩位作者的輸出體系並不完全相同。我覺得對意志力較薄弱,或需要持續看到產出才有動力繼續的讀者,金川顯教的系統就會更適合你。
Thumbnail
慢思術透過師生對話,提問的方式展開關於思考的探討,激發大腦的思維,在閱讀的同時產生讀者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透過確認偏誤、樣本規模等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早起45天閱讀 到底是你看書還是書看你? 看似自律!分享我前20天的狀態,聽書看書有看但沒有思考寫文,滑滑手機? 不知不覺1、2個小時就這樣過去,根本浪費時間,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通病😆 在聽 #下一本讀什麼 的作者說到 調整之後,哪怕只有一篇文章,看完後,靜下心來思考,這篇文需要傳達的內容?
Thumbnail
不要再慢慢讀了,快快地多讀幾遍。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喜歡歡慢慢「研讀」一本書,不懂的地方停下來反覆思考,從頭到尾讀完,感覺自己好像懂了,滿足又踏實。 可是闔上書要說讀了什麼,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這是一本把人從幻想拉回來的工具書,停止沉浸在慢讀的自我滿足感,改採高速、大量重複的閱讀法吧,這個方法
Thumbnail
這本書是上次去金石堂,在店員提醒快打烊之前,我迅速掃過書架展示的書,書名吸引了我,大致翻閱一下,許多主題都吸引到我了就購買了。 今天Pt下班後覺得好像很久沒補補腦,還是看一點書,讓心情平靜一下,也可在幫助自己睡意,比起看藍光的螢幕來說,還是讀書好一些。
Thumbnail
如果在一片平地上放上一塊木板,請你走在木板上到另一邊,我想你應該會用不屑的眼神看著我,然後跟我說:小意思。但如果今天是同一片木板,把場景換成兩棟大樓之間,這個時候你可能不會這麼篤定了吧?明明是同一片木板,行走能力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為什麼答案有了變化呢?
這本書跟[只有讀「書」能抵達的境界]同一個作者,不過是比較早的作品。我是想試試「作者月」,如果讀同一個作者的書,會不會比較了解作者的想法。再來就是覺得自己閱讀的速度不快,還要一邊輸出寫筆記,寫出來的也很凌亂,想知道有什麼可以幫助自己的方法,筆記整合或是增加思考...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
Thumbnail
閱讀書籍: 讀書變現的創作法則 書中提出四個盲點: 從頭到尾閱讀才算讀完 追求速度和數量,不注重效果 只看專業書,不看其他書 看完書沒有任何行動 這四項都是假觀念,只要書中的觀念能應用在生活中,就是有閱讀到書籍,並且,不必一定要花費大量時間一次看完,可以分多次觀看,長久的小進步大於突然的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在圖書館看到《聰明人都實踐的輸出力法則》的時候,雖然我才剛讀完《OUTPUT最高學以致用法》,但還是借了回家。因為兩位作者的輸出體系並不完全相同。我覺得對意志力較薄弱,或需要持續看到產出才有動力繼續的讀者,金川顯教的系統就會更適合你。
Thumbnail
慢思術透過師生對話,提問的方式展開關於思考的探討,激發大腦的思維,在閱讀的同時產生讀者對自己思維方式的反思。透過確認偏誤、樣本規模等方式,引導讀者思考不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