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念研究所?還是先工作?--人生路上,所有的選擇,都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所有的選擇,都可能是最好的。

那是2019年的冬季,我一個人走在不冷的文山區街頭,想著我的未來方向。
剛落榜的我,雖然感到些微的難過,但似乎沒有持續太久。大抵上心底很清楚知道「自己還沒有想好為什麼要念研究所」,所以落榜對我來說,可能有著更多的選擇和可能性。
從大三、大四開始,每次和朋友聚會時,總會聊到要先念研究所,還是先工作的好?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其實多半是「可是,我聽誰誰誰說,應該怎麼樣比較好ㄟ」,五花八門的答案,像音符一樣錯落在討論的空間,我聽著每個朋友不同的回答,心底很是納悶:到底誰說的,才是正確的?
問十個人,會有十種答案,問的人越多,心底越是迷惘。
於是我回到自己身上,用過去所學過的技巧,詢問我自己:你呢?在目前的這個階段裡,你想要的是什麼?
撇除掉所有外在的聲音、建議,我只知道,我沒有特別想當心理師,雖然不排斥,但就是沒有一種念念不忘的衝勁,更沒有當年的那種「我奮不顧身,也要考進心理系」的熱血。
後來我才發現,我是喜歡心理學,不是想當心理師。我喜歡助人,但不當心理師也可以助人。
所以我更加確定,這兩次的落榜,是上天給的禮物。祂讓我有時間,好好去探索自己迷惘的心底。

迷路的人,才有機會看見不平常的風景。

於是我下定決心先出社會,但每一次遇到其他朋友(非心理系的朋友親人),常會問我:「你念這個科系,不念研究所,以後要做什麼?」、「可是你念這個,不當心理師,這樣好嗎?」、「我以為你就是會繼續往上念ㄟ。」
我便逢人就解釋一次,關於「心理類的研究所有多難考」這個事實,遇到再親近一點的人,可能就分享自己不想念的緣故。我像一個說故事的人,大多數的人可能聽了,但總是沒有懂,依然帶著自己舊有的眼光,繼續期盼著我做些符合期待的事情。
真正聽懂的,或許也是曾經迷惘的人吧?
我是敏感的孩子,雖然這些關切,不會直接硬性告訴我:「你就是一定要做什麼事情才對。」但從他們的關心、問句中,我就是能讀到他人真正的期待與渴望是什麼。
一體兩面的同理心,似乎不該用在這種事情上,但我卻總是用上了。
所以要花費好大的力氣,才能把已經想清楚的自己,再從迷霧裡拉回來。

研究所,千萬不要為了念而念

因此,一直以來,我都是秉持著「不要為了唸研究所,而唸研究所」的想法。
念書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目標、目的、想補充的知識與能力,就貿然地去唸研究所,那可能會把自己推進更痛苦的深淵。
一方面是熬在論文與文獻中,一方面是很難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比起工作可以得到薪水,如果只是因為「我應該唸研究所」而去念,那可能會因為不是自己的興趣,而更感到無聊且沒有成就感。
如果你是很清楚知道,自己為何攻讀研究所的人,那這篇文章你真的不必打開瀏覽。
但會點開的,我想你一定也是迷網中的同胞。
如果你心裡已經有個殷切期盼的原因了,那就直直地朝著研究所的路途邁進。但如果只是因為「社會的眼光」、「社會的期待」等因素,或許可以再多試點其他的事情。
也許你會在某個打工中,突然發現自己的興趣,某個自己從未想過的領域,然後像初芽一般,努力長成一棵茁壯的大樹。
你會比在大學唸書時更加努力,到那一天時,就會知道:原來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火花」。
soul
就像「靈魂急轉彎」的導演彼特達克特曾在專訪中說:「我們用一輩子去尋找生命的意義,但或許『生命』就是你正在做的小事,是這些小事讓你有了『想活著』的動力。」
也許和你心中預期的「那個樣子」截然不同,過著平凡且日常的一天,但只要這是你真正想要的,又何嘗不可以呢?
那時候的我們,還會被困在「要不要念研究所」嗎?我想答案已經在每個人的心中。
就好像,如果哪天我的生命走到「想念研究所」,或者「突然有想加強的能力與知識」時,或許就又會看見我抱書苦讀了吧!難道不是嗎?

好好的闖蕩吧!

最後的我,在畢業前找到了一份工作,是在寫文章的。後來又換了一份工作,也接了不少PT的工作。
儘管我到目前為止,工作都還是起起伏伏的,但是從來沒有後悔過這個選擇。
這樣就足夠了吧?雖然也是辛苦,但至少回頭來看不會後悔。
因為我沒有選擇一條「符合他人期待」的路走,而是反骨的選了自己想要的,儘管可能離社會眼中的「成功」(我敢說當個「xx師」可能會更容易在江湖上行走,因為這個社會第一眼都是看行頭的)越來越遠,但也沒關係吧?反正打從生下來,我們就是來這個世界上被磨難與考驗的。
多一些困難,但少一些後悔,何嘗不是一種人生的學習?
只要我確定「當下的每個決定,都是我當時最想要的」那就足以。
沒有什麼是最好的決定與選擇,因為每一條看似「選錯」的路,都代表著:機會藏在我還沒試過的道路裡。
多走一條,就代表離成功越來越近。
從死路中走出來的我們,每一次都多了更多的盼望與期待。
所以,從來沒有冤枉路,只有停在原地不肯走的人。
因此,先考研究所還是先工作?
問問自己吧!選好了就勇敢往前走走看,走過了,就會知道行不行得通。
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路上的風景,真是美不勝收呢!
我是溫曉風,持續在撰寫「心理學與人生經驗」的專題中!
努力將U質好文分享給大家,請大家也不吝嗇地給予我一些留言或鼓勵,讓我有更多的動力維持寫作!
如果你還心有餘力的話,也歡迎各位乾爹乾媽給我一杯咖啡的打賞,讓我在困難的疫情時代,可以靠著寫作生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6會員
147內容數
覺得這個社會上有好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卻礙於文章發文無法即時討論的受限,而讓這個平台一直比較像是「我說你聽」的狀態。但是,其實比起單方面輸出,一直以來我更喜歡和別人討論想法,把自己當成一塊海綿,不斷吸收不同觀點以後,最後淬鍊成自身獨有的價值觀,我想這是創辦此處最大的意義,所以各位親愛的朋友們,請友善地留下寶貴的想法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溫曉風聊聊天 的其他內容
在高中時期,曾經有一位朋友邀請我一同去參加辯論比賽,原本已經答應他的我,卻因為比賽前一個星期,剛好正忙著日本姊妹校,來學校交流的事情,身體已經負荷不了的情況下,只好在選擇在比賽前三天,臨時和同學說自己無法負荷,而詢問他是否能找其他人代替… 同學當下隨之而來的反應…
你看過最近剛完播的超夯職人劇「火神的眼淚」了嗎?裡頭除了探討消防員的日常工作辛勞以外,也加入了很多「台灣鯛」的酸民元素,想透過劇情去引起社會對於這種文化的探討與反思,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這種基於自己的立場,去評斷他人工作好壞的社會現象。(以下沒有爆雷,請安心服用)
「老師你念政大?阿你現在在這裡?」 「對阿,不然你覺得念政大應該要去哪裡?」 「念政大不是應該要走什麼法律還是政治嗎?」 「我念的是心理系(苦笑)。」 「心理系?是那個佛教的系嗎?」 「不是。」 「喔老師那你念政大,做這個工作好嗎?」 「不然你覺得我應該做什麼?」 「感覺就是要走軍公教才好啊。」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依附理論,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由該理論延伸出的「陌生情境測驗」?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是由安斯沃斯所設計出來的社會實驗,目的是去檢測孩子在母親離開以及回來後的情緒反應。實驗結果發現,不管什麼類型的孩子,都會在母親離開的這段時間感到焦慮不安,但差別就在母親回來後......
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好。」這個道理乍聽起來好像是真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請聽我娓娓道來…
最近有一些人際上的挫折,大抵上是因為被一位曾經很熟識要好的朋友冷淡、疏遠,所以才開始重新思考自己是如何面對人際關係的。在大學這四年,逐漸發現自己是一個相當重視友情的人,會很努力地想要去珍惜每一段關係,即使活動結束,也還是希望曾經一起奮鬥過的夥伴可以把我當成朋友。但後來才發現,對於很多人來說……
在高中時期,曾經有一位朋友邀請我一同去參加辯論比賽,原本已經答應他的我,卻因為比賽前一個星期,剛好正忙著日本姊妹校,來學校交流的事情,身體已經負荷不了的情況下,只好在選擇在比賽前三天,臨時和同學說自己無法負荷,而詢問他是否能找其他人代替… 同學當下隨之而來的反應…
你看過最近剛完播的超夯職人劇「火神的眼淚」了嗎?裡頭除了探討消防員的日常工作辛勞以外,也加入了很多「台灣鯛」的酸民元素,想透過劇情去引起社會對於這種文化的探討與反思,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這種基於自己的立場,去評斷他人工作好壞的社會現象。(以下沒有爆雷,請安心服用)
「老師你念政大?阿你現在在這裡?」 「對阿,不然你覺得念政大應該要去哪裡?」 「念政大不是應該要走什麼法律還是政治嗎?」 「我念的是心理系(苦笑)。」 「心理系?是那個佛教的系嗎?」 「不是。」 「喔老師那你念政大,做這個工作好嗎?」 「不然你覺得我應該做什麼?」 「感覺就是要走軍公教才好啊。」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依附理論,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由該理論延伸出的「陌生情境測驗」?這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是由安斯沃斯所設計出來的社會實驗,目的是去檢測孩子在母親離開以及回來後的情緒反應。實驗結果發現,不管什麼類型的孩子,都會在母親離開的這段時間感到焦慮不安,但差別就在母親回來後......
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好。」這個道理乍聽起來好像是真理,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請聽我娓娓道來…
最近有一些人際上的挫折,大抵上是因為被一位曾經很熟識要好的朋友冷淡、疏遠,所以才開始重新思考自己是如何面對人際關係的。在大學這四年,逐漸發現自己是一個相當重視友情的人,會很努力地想要去珍惜每一段關係,即使活動結束,也還是希望曾經一起奮鬥過的夥伴可以把我當成朋友。但後來才發現,對於很多人來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當人生遭遇許多挫折與失敗,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心理師從心理專業的角度解析與分享《真希望你也喜歡自己》的作者房琪,在書中提供的四條思路,透過自我分析、試錯、不輕易評判他人的選擇與替別人做決定,來解開人生習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選擇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積累相關經驗 提升語言能力 建立人脈 保持開放的心態
Thumbnail
 該怎麼決定最不會浪費時間?先找到自己卡在哪開始 幾乎所有來找我談生職涯困擾的社區案主,開口第一句話都是:「心理師,怎麼辦?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決定,萬一選錯浪費人生,整個完蛋了,你告訴我怎麼做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學生則最常問:「我要不要換科系,要不要出國,要不要轉學,要不要直接去工作?」  不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為莘莘學子及父母所製作的,以心理學研究及觀點寫成,請參考!對生涯規劃的思考
Thumbnail
當人生遭遇許多挫折與失敗,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心理師從心理專業的角度解析與分享《真希望你也喜歡自己》的作者房琪,在書中提供的四條思路,透過自我分析、試錯、不輕易評判他人的選擇與替別人做決定,來解開人生習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Thumbnail
我常常在懷疑,是否做出一個錯誤的選擇,就會影響到之後的成就:當大多數的人都告訴你,你讀的這個科系未來找工作會很難找,系上的老師也會告訴你,連在上課時,課程也傾向於考公職這條路:我思考了很久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加入這條路,你永遠都有選擇權,你知道如何做決定,這句話使我徹底的醒悟。 每天我們都要面臨大大小
當我們在念高中時,對於文理組的選擇總是讓人感到徬徨。有些人天生理解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但是有些人則不溫不火,不確定自己擅長的是否喜歡,不確定自己喜歡的是否擅長,應該說人有百百種,選擇什麼路線或者說法對自己比較有利,那就會自然去做其中的選擇。 最常見的理科diss文科的說法叫做「不就是因為念不下去
Thumbnail
選擇適合的學校和課程 積累相關經驗 提升語言能力 建立人脈 保持開放的心態
Thumbnail
 該怎麼決定最不會浪費時間?先找到自己卡在哪開始 幾乎所有來找我談生職涯困擾的社區案主,開口第一句話都是:「心理師,怎麼辦?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決定,萬一選錯浪費人生,整個完蛋了,你告訴我怎麼做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學生則最常問:「我要不要換科系,要不要出國,要不要轉學,要不要直接去工作?」  不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