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成為一份子:無障礙網站,與科技產品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們同期進公司的人之中,有一個聽覺障礙者的女孩,是個進巨粉。我們現在的新人研修改為全線上聽講,人事在為了能夠順利讓她參加研修,採用了許多工具,其中一個是AI的自動文字化的服務。只要講者對著其講話就會自動生成文字內容。精確程度蠻高的,但是仍然還有許多地方會識別成奇怪的文字,需要手動修改。而且可能是現在還沒有很完善,所以講者只有在開著該服務的網頁才能被識別,導致許多使用簡報檔的講者無法自己操作簡報,需要兩個人協力來完成授課。
「哇,為了一個聽覺障礙者我們公司真的花了很多功夫耶!」記得這是我最初的想法。
直到後來,我才理解到我這個想法是多麼的無知。
Photo by marianne bos on unsplash
聽到無障礙,你第一個反應是什麼?
是地鐵站裡面的導盲磚?還是輪椅?是博愛座?還是殘障廁所?
對於上述的物理上的無障礙空間,我們似乎都略有耳聞,也時常在生活中看到。我們時常把無障礙跟身心上的機能衰弱連結在一起,認為這些設施是為了社會弱勢群體所設計的。
那麼網站(或是廣泛上地說,科技產品上的)無障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從一個搖桿和按鈕到⋯⋯很多搖桿和按鈕

Atari 2600 (1977),https://www.shortlist.com/lists/history-of-the-video-game-controller
這是atari公司在1977年推出的遊戲控制器。只有一個按鈕和一根搖桿。
再舉一個大家更廣為熟知的例子:任天堂。從1983年到2017年的三十年間,遊戲搖桿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不是只有顏色變多了,更是變得更多按鈕又更複雜了。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1983),https://www.shortlist.com/lists/history-of-the-video-game-controller
Nintendo Switch Joy Cons (2017)
你說:「這樣不是能夠操縱更精細的遊戲內容了嗎?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用1983年那個版本能玩嗎?這樣不好嗎?」
確實可能不行。但是搖桿變得更重,更大,更複雜的操縱介面意味著對於某些無法順利使用雙手操作的人來說,變得越來越難以遊戲了。這些搖桿是虛擬世界的入口,在這些世界裡面,玩家可以做在現實世界中做不了的英雄,可以與原本無法成為朋友的人一起探險。然而,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樣的世界會因為操作介面的不友善而只能成為遊戲的旁觀者。
這也許可以成為我們開始探討無障礙的一個引子。


什麼是無障礙網站?

引用另一篇medium上面作者的定義:
什麼是無障礙網頁:無障礙網頁主要是要讓「視覺障礙者」或「聽覺障礙者」可以使用其他替代方式獲得網頁的資訊內容,

用科技產品來舉一個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例子,最近很紅的podcast。
一般人(至少我)可能在享受聲音經濟起飛的紅利之餘沒有想到過,聽覺障礙者是很難參與這個新流行起來的媒體的。

另外像是我自己很常誤觸iphone,至今不知道是哪個鍵,會突然地把畫面上的內容唸出來。即便不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仍然常常讓我嚇一跳,甚至有時還感到非常不悅。但是對於很多視覺障礙者來說,這並不僅是一個機能,而是他們與這個網路世界交流的唯一管道。
對於某些人來說,某些事情得越過重重困難才能做到。他們得花上比別人高出數倍的學習成本,或是自己去找一些替代方法來彌補之間的鴻溝。而他們想要做到的,僅僅是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覺得理所當然在使用的服務或是機能。
一個好的無障礙網站或服務,應該能夠做到什麼呢?
延續上面的兩個例子,例如當我們在製作podcast的時候,可以把文稿放在能夠觸及的地方供需要的人點擊,或是使用可以有自動生成字幕的工具。
而視覺障礙者在使用的螢幕閱讀機,並不是理所當然就能閱讀網頁或內容,更別提操作互動了。
現在我們大家所習慣使用的滑鼠操作,其實是一種GUI式的介面設計,簡單來說就是使用者看到螢幕上的圖標,藉由與之互動來操作電腦。但是包括許多工程師或是擅長使用電腦的人應該都知道,僅使用鍵盤來操作電腦是可行的(不如說,純用鍵盤操作可能比較像是以前使用電腦的方法。輸入指令,電腦執行。)

假設我們隨便打開一個網頁,網頁有標題,內文,複雜一點的可能會有需要輸入的內容。如果只是按照大家想像的全部一股腦念出來,我想應該既浪費時間,又不知道這些攪在一起的資訊想表達什麼吧?
所以網站設計者可以在設計(編程)的時候加入一些元素,例如html中的標題用heading來命名區分,這樣視障者在操作時就可以使用鍵盤快捷鍵來快速找到網頁的標題,從而更有效率地操作。

或是當有插入圖像時,可以簡短一行來說明這個圖像想要表示什麼,不然即便使用螢幕閱讀機,它也只會傻傻地唸出「圖片」之類的而已。如果這是一個你想表達的關鍵訊息,那就有人接收不到了。
推特插入圖片的時候也有可以編輯「圖片內容」的區域,有玩推特的人下次不妨試試看!
螢幕截圖:推特的alt編輯畫面
可能僅僅是加上這樣一小行字就能讓你的內容被更多人理解。


「所以,無障礙是為了少數人設計的?」


你看到這裡會說:「啊,我懂了!我知道這些功能對於障礙者來說很重要了!所以無障礙就是為了少數人的使用對吧?」
大錯特錯。

我們先回到日常生活中的無障礙空間吧!想像你走在台北街頭想要搭捷運。捷運的入口未必有斜坡,像現在眼前這個,但你也不以為意ーー不過就是五階台階嘛,是連心率都不會上升的程度。

然後,你再試著想像當你想要搭捷運出國一個月,拖著三十公斤行李爬台階的樣子。
這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想要引入那篇medium文章的定義。我不認為無障礙是為了少數人(甚至只是特定功能的障礙者)所設計的。儘管那也很重要,但絕對不是全部。
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或多或少,或長期或短期,或偶然或必然,都會需要經歷需要使用無障礙功能的時刻。

短期或偶然如生病或受傷,長期或必然如變老。

甚至並不只是我們身體上的變化,而僅是外在環境的變化。上面說的提行李是一個例子,又或者是出國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又或是在荒郊野外連不上網。
在有些時候,我們過去或平常視為理所當然能夠使用的東西,會突然變得遙不可及。你只是想要找間公共廁所,卻看不懂任何一個異國文字的標語;當你急於在高山上的農場傳送重要表單,卻因為網站特效設計得太過精巧而無法順利載入。
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或多或少,或長期或短期,或偶然或必然,都會成為障礙者。


我的「障礙者」經驗


我們同期進公司的人之中,有一個聽覺障礙者的女孩,是個進巨粉,結局出的前一個晚上直接關閉推特以免被劇透。因為我們現在的新人研修改為全線上聽講,所以人事在為了能夠順利讓她參加研修,採用了許多工具:其中一個是AI的自動文字化的服務,只要講者對著其講話就會自動生成文字內容。精確程度蠻高的,但是仍然還有許多地方會識別成奇怪的文字,需要手動修改。而且可能是現在還沒有很完善,所以講者只有在開著該服務的網頁才能被識別,導致許多使用簡報檔的講者無法自己操作簡報,需要兩個人協力來完成授課。

「哇,為了一個聽覺障礙者我們公司真的花了很多功夫耶!」記得這是我最初的想法。

直到我們設計團隊主導無障礙小組的小組長來給我們講課,我才理解到我這個想法是多麼的無知。

他提到了我們使用這個服務,其實並不只是為了「一個聽覺障礙者」所使用的。我這才驚覺,作為外國人的自己偶爾因為恍神或是單純語言不通時,也會登入上這個服務來查看文字內容,不懂的單字還能直接用文字查看與紀錄。
同期的大家也紛紛提供自己的經驗:即便作為母語者,例如有時候網路突然斷線,或者是想要把剛剛講者的話抄錄成筆記,抑或者只是單純恍神的時候,這個服務都幫了他們很大的忙。

我這時是第一次領略到了什麼叫做「這是一種為所有人做的設計」。我作為一個在日外國人,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也是「障礙者」,並沒法跟母語者的同事一樣不用思考就能表現出想說的話,或是完全理解對方話語裡的意圖。那一種即便你想要參與某個群體,或者只是想要跟別人一樣好好完成分內的工作,卻因為自己的能力而無法做到的感覺,至今還是深深影響我。

我們今天當然可以把這些歸咎於個人。沒辦法,你自己選擇去國外的,比在自己的國家多吃點苦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我們能夠對障礙者說,這個人沒辦法,天生就是得多花點精力,多吃點苦才能夠做到一般人輕鬆做到的事嗎?或更甚者,你能對著未來的自己說,沒辦法,你會變老就是活該,活該爬不動梯子,看不了太小的字嗎?
其實我並不喜歡無障礙這個翻譯,「障礙」這個說法總讓人聯想到障礙者。不論是accessibility或是inclusive design,我都喜歡這些英文字裡面包含的原意:讓所有人都能夠使用,讓所有人都能成為群體的一份子。

當然,螢幕閱讀器也好,聲音識別也罷,都是無障礙網站的一個重要的機能指標,但是這並不能完全概括無障礙網站的功能與精神。
我覺得更好的解釋是:「期許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地點,都能順利的使用這個產品,服務或網站。」
我覺得這比做出一個漂亮的視覺重要,也有挑戰的許多。

今天這篇文章只是寫出來讓自己感動的(誤)
今天這篇文章大約整理近期自己對accessibility的一些認識刷新與感想,之後希望能夠產出一些更細節的內容(具體來說,要怎麼做到無障礙?包括方法論與一些實際的案例等等)
感覺寫著中文都有種被日文影響句法構成的感覺⋯⋯
avatar-img
25會員
18內容數
分享一些在日本做UX或是產品設計的事。在科技公司的雜草堆角落做田野調查。現學現賣專家。 關注人的心理健康,認知心理學。希望能夠用設計的力量讓世界更好。 使用者設計/無障礙設計/包容性設計/Mental wellbeing/Vulnerability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山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一集,山姆分享自己非常膚淺與愚蠢的經驗,藉此來跟大家分享: 什麼是無障礙設計(Accessibility)? 無障礙設計有什麼好處? 歡迎對於Accessibility有興趣的UXer們能夠跟我聊聊,在你們的工作中是怎麼處理無障礙設計的呢?你們自己又是怎麼看的呢?
這一集,山姆主以視覺障礙為出發分享,即便是被歸類在同一種種類的障礙,也存在不同的使用產品的手段,不能一概而論地去說「為了OO障礙者,我們做了這樣的設計」。 全盲使用者和弱視使用者的使用習慣的不同 我們每個人都處於身體能力光譜上的一個位置
大家好,我是在東京當B2B公司的產品設計師的Sam👋 我也不是唯一一個在日本的台灣設計師,不過我發現目前中文比較少聚焦在日本當地IT公司與產業的資訊,所以想要來開始一個系列跟大家分享一下日本IT產業產品設計的現況~ 第
・實體辦公室的辦公能更夠獲得不可取代的人與人的交流體驗。 ・隨機的,是沒有目的性的「茶水間交流」,才有製造在工作的美好回憶的機會,或至少是滿足了人跟人之間的社交需求感。 ・我們要如何去平衡建立在線上與線下的職場人際關係是往後的重要課題
今天的主題延續上一篇關於無障礙網站的主題,想要跟大家聊聊關於alt圖片替代文字應該寫些什麼比較好呢? 看完本篇文章你將會收穫: ・什麼是 alt 圖片替代文字 ・什麼場合會需要用到alt圖片替代文字? ・alt替代文字的失敗案例 ・應該怎麼去寫alt 圖片替代文字?
翻譯所產生的能耗。言語所無法清晰表達的思想 「翻譯」這個詞彙,讓人聯想到從一個語言轉換到另一個語言,藉由這樣的轉換來達成讓彼此了解對方的意思。我們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這一個自古以來,人們為了瞭解與接觸不同文化時的行為。而如今,翻譯機的技術已經越趨成熟,我們得以跨過不同語言的高牆,跟不同時間地點的人聯
這一集,山姆分享自己非常膚淺與愚蠢的經驗,藉此來跟大家分享: 什麼是無障礙設計(Accessibility)? 無障礙設計有什麼好處? 歡迎對於Accessibility有興趣的UXer們能夠跟我聊聊,在你們的工作中是怎麼處理無障礙設計的呢?你們自己又是怎麼看的呢?
這一集,山姆主以視覺障礙為出發分享,即便是被歸類在同一種種類的障礙,也存在不同的使用產品的手段,不能一概而論地去說「為了OO障礙者,我們做了這樣的設計」。 全盲使用者和弱視使用者的使用習慣的不同 我們每個人都處於身體能力光譜上的一個位置
大家好,我是在東京當B2B公司的產品設計師的Sam👋 我也不是唯一一個在日本的台灣設計師,不過我發現目前中文比較少聚焦在日本當地IT公司與產業的資訊,所以想要來開始一個系列跟大家分享一下日本IT產業產品設計的現況~ 第
・實體辦公室的辦公能更夠獲得不可取代的人與人的交流體驗。 ・隨機的,是沒有目的性的「茶水間交流」,才有製造在工作的美好回憶的機會,或至少是滿足了人跟人之間的社交需求感。 ・我們要如何去平衡建立在線上與線下的職場人際關係是往後的重要課題
今天的主題延續上一篇關於無障礙網站的主題,想要跟大家聊聊關於alt圖片替代文字應該寫些什麼比較好呢? 看完本篇文章你將會收穫: ・什麼是 alt 圖片替代文字 ・什麼場合會需要用到alt圖片替代文字? ・alt替代文字的失敗案例 ・應該怎麼去寫alt 圖片替代文字?
翻譯所產生的能耗。言語所無法清晰表達的思想 「翻譯」這個詞彙,讓人聯想到從一個語言轉換到另一個語言,藉由這樣的轉換來達成讓彼此了解對方的意思。我們日常生活中仍然存在這一個自古以來,人們為了瞭解與接觸不同文化時的行為。而如今,翻譯機的技術已經越趨成熟,我們得以跨過不同語言的高牆,跟不同時間地點的人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想像一下,只需用思想就能操控數位設備。這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 Synchron 公司正在實現的未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突破性技術,以及它如何為癱瘓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最前沿的科技經常背負著更高效率的目標,然而,這是與人的創造與遊戲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我們之所以需要那些工具去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完成某些事,是為了讓我們能更無效率地去沉浸地體會生命與我們真正熱愛的活動。自動戰鬥與自動巡路的網遊和手遊之荒謬就在於:它明白地展示了自己非遊戲的本性,它是一份痛苦的勞動。
Thumbnail
十年前的行動支付在臺灣尚未普及,但如今行動支付已經逐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電子鎖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未來科技將帶來更多便利,讓我們努力學習和接受各式各樣的新科技,享受美好的生活。
Thumbnail
近期,Neuralink於其官方網站發布了首位Neuralink受試者安裝腦機介面後的100日使用報告。該受試者是一個四肢癱瘓患者,在手術前僅能使用面部肌肉或嘴巴來咬著控制筆來觸控電腦表面,這種生活長達八年。因此在手術後,使用了腦機介面後,已經大幅改善生活情況。本文摘錄報告重點。 該受試
Thumbnail
我1994年開始進入編曲的領域。而在這當中除了大腦懂不懂編曲是最基本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習使用適合我的編曲器材,即能操作那些音源及取樣機。所謂音源顧名思義就是音色的來源,取樣機就是把真實音色取樣下來的機器。而這些器材基本上都不會有聲音,也不會有點字,更不會有無障礙的設計...
Thumbnail
#盲點 「手語譯者應該作為一個中立的角色,如同一台機器。」 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持續閱讀了香港手語翻譯員陳意軒所著作的《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第四章《怎樣準備手語傳譯工作?傳譯是妥協的過程》當中提到手語翻譯員不可能完全是與聾人跟對話者毫無關係的第三方中立的一台機器
12/05/2014 網咖 2014/11/28 十多年前,在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我就買了台PDA。 在我搞懂了,當年這台高單價,有觸控功能的掌上型個人助理。 對我來說,惟一的功能就是玩小圓球遊戲後。 就被我放到櫃子裏。 我還是習慣使用舊式的筆記方式。 也因此,雖然家中已買了四台智慧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桌遊時,是我前同事帶我去奇幻桌遊店玩,我才迷上桌遊的魅力。 由於沒有聽障朋友會玩桌遊,我就想到,那不如由我來學怎麼玩桌遊,然後再教聽障朋友,就這樣開始參加聽人辦的桌遊團,也常常去奇幻桌遊玩。
Thumbnail
想像一下,只需用思想就能操控數位設備。這不再是科幻小說的情節,而是 Synchron 公司正在實現的未來。讓我們深入了解這項突破性技術,以及它如何為癱瘓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最前沿的科技經常背負著更高效率的目標,然而,這是與人的創造與遊戲的本性背道而馳的。我們之所以需要那些工具去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去完成某些事,是為了讓我們能更無效率地去沉浸地體會生命與我們真正熱愛的活動。自動戰鬥與自動巡路的網遊和手遊之荒謬就在於:它明白地展示了自己非遊戲的本性,它是一份痛苦的勞動。
Thumbnail
十年前的行動支付在臺灣尚未普及,但如今行動支付已經逐漸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電子鎖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未來科技將帶來更多便利,讓我們努力學習和接受各式各樣的新科技,享受美好的生活。
Thumbnail
近期,Neuralink於其官方網站發布了首位Neuralink受試者安裝腦機介面後的100日使用報告。該受試者是一個四肢癱瘓患者,在手術前僅能使用面部肌肉或嘴巴來咬著控制筆來觸控電腦表面,這種生活長達八年。因此在手術後,使用了腦機介面後,已經大幅改善生活情況。本文摘錄報告重點。 該受試
Thumbnail
我1994年開始進入編曲的領域。而在這當中除了大腦懂不懂編曲是最基本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習使用適合我的編曲器材,即能操作那些音源及取樣機。所謂音源顧名思義就是音色的來源,取樣機就是把真實音色取樣下來的機器。而這些器材基本上都不會有聲音,也不會有點字,更不會有無障礙的設計...
Thumbnail
#盲點 「手語譯者應該作為一個中立的角色,如同一台機器。」 真的是這樣嗎? 最近持續閱讀了香港手語翻譯員陳意軒所著作的《 #手語譯者的育成筆記》,第四章《怎樣準備手語傳譯工作?傳譯是妥協的過程》當中提到手語翻譯員不可能完全是與聾人跟對話者毫無關係的第三方中立的一台機器
12/05/2014 網咖 2014/11/28 十多年前,在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我就買了台PDA。 在我搞懂了,當年這台高單價,有觸控功能的掌上型個人助理。 對我來說,惟一的功能就是玩小圓球遊戲後。 就被我放到櫃子裏。 我還是習慣使用舊式的筆記方式。 也因此,雖然家中已買了四台智慧
Thumbnail
第一次接觸桌遊時,是我前同事帶我去奇幻桌遊店玩,我才迷上桌遊的魅力。 由於沒有聽障朋友會玩桌遊,我就想到,那不如由我來學怎麼玩桌遊,然後再教聽障朋友,就這樣開始參加聽人辦的桌遊團,也常常去奇幻桌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