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臂式投球( smaller arc pitching )

短臂式投球( smaller arc pitching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職業球賽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尤其是棒球,已經到了尾聲了,你有沒有關注呢? 不過除了各球員令人驚艷的成績之外,我比較注意是投手丘上的投手,近年來有一種投球方式還蠻吸引我的,那就是"短臂式"。究竟簡潔有力的姿勢能帶給投手怎麼樣的效果呢? 我就來解析給各位聽吧~

投球機制

這裡會以正常姿勢去講解,細項會之後用一篇文章來說明,大致可分為 13 個步驟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VHDeUrZy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VHDeUrZyU

  1. 起始姿勢( Starting stance )
  2. 預備( Wind up )
  3. 抬腿( Leg lift )
  4. 最大膝蓋高度( Maximum knee height )
  5. 跨步( Stride )
  6. 腳接觸地面( Stride foot contact )
  7. 舉起手臂( Arm cocking )
  8. 最大外旋( Maximum external rotation )
  9. 手臂加速( Arm acceleration )
  10. 釋放( Release )
  11. 手臂減速( Arm deceleration )
  12. 最大內旋( Maximum internal rotation )
  13. 身體跟進( Follow-through )

差別

通常我們會用手肘的角度做為區別,也就是肘關節在預備舉起時伸展 ( Extension )的角度是否大於 90 度為界線

prospectslive.com

prospectslive.com

短臂揮的優點

  • 下肢、軀幹動力鍊累積的力量( 彈性位能 )能夠盡快到達發力點,跟上軀幹動作
  • 投球動作的連貫性更一致
  • 降低手肘壓力

使用短臂式的三大重點

肩關節不適感

想像一下,你拿一顆重 5 公斤的球體,然後要把球丟遠,把手伸長時要出力你的肩膀會感到不適

肘關節韌帶

之前有介紹過棒球肘,如果妳知道的話,你就知道我要說甚麼了,沒錯,短臂式會大幅減少內側腹韌帶的壓力,會幫助投手延長投球壽命,避免 Tommy John ( TJ )手術

軌道及出手點

再來就是,出手的穩定性,就像你的力臂拉長,會導致尾端增加晃動,所以在出手的過程中,可能會造成軌道不一的情況發生,進而影響出手點的專一度

youthpitching.com

youthpitching.com

我的看法

在國外有許多有名的投手,例 : Shan Bieber、Trevor Bauer...,國內的話目前知道的只有 江少慶。不過我相信,未來用調整成"短臂式"的投手會越來越多,但不會代替全部啦,主要是因為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方式,我只知道一件事,科學會以安全有效率的方向進步~

raw-image
avatar-img
Kevin-體能訓練師的沙龍
416會員
100內容數
以各種關於運動及訓練的專題,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私訊給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努力了那麼久,究竟到底自己有沒有進步,還是自我感覺良好,好像都只能用猜的。人家說要比就跟自己比,相同努力不一定有相同結果,但還是要堅持吧。本篇的主題就是...
最近很常有人問我為甚麼跑一跑寬都會很不舒服。有時候動一動就會覺得髖很卡或很痛,尤其是那種久坐時,突然起身的動作就覺得不對勁,到底是要伸展還鍛鍊。本篇的主題就是...
坐了一陣子的椅子後,想起身走一走,這時~你有沒有想過走路是多麼複雜的事情,你可能會想,不就跨步出去就好了嗎,我阿嬤都會。但其實後面還是有一套機制促成這一連續的動作。本篇的主題就是...
原來是教數學專櫃啊,這其實是個專業術語,可以拿來看你是否有髖、膝、踝的隱藏傷害。所以看到某個人屁股很大很羨慕,小心有可能自己以後也會變這樣。本篇的主題就是...
扁平足大家一定都聽過這個名詞,也就是說足弓的部分塌陷下來了,導致久站之後的不適感隨之增加,不過!你知道還有一個原因也會產生著腫疼痛感嗎。本篇的主題就是...
為甚麼看到很多運動類的漫畫或電影都會在最終戰之前,去到深山去訓練。絕對不是甚麼吸收大地精華還是為了遇到絕世高僧! 而是為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好的能力。至於有沒有用就見仁見智啦~本篇的主題就是...
努力了那麼久,究竟到底自己有沒有進步,還是自我感覺良好,好像都只能用猜的。人家說要比就跟自己比,相同努力不一定有相同結果,但還是要堅持吧。本篇的主題就是...
最近很常有人問我為甚麼跑一跑寬都會很不舒服。有時候動一動就會覺得髖很卡或很痛,尤其是那種久坐時,突然起身的動作就覺得不對勁,到底是要伸展還鍛鍊。本篇的主題就是...
坐了一陣子的椅子後,想起身走一走,這時~你有沒有想過走路是多麼複雜的事情,你可能會想,不就跨步出去就好了嗎,我阿嬤都會。但其實後面還是有一套機制促成這一連續的動作。本篇的主題就是...
原來是教數學專櫃啊,這其實是個專業術語,可以拿來看你是否有髖、膝、踝的隱藏傷害。所以看到某個人屁股很大很羨慕,小心有可能自己以後也會變這樣。本篇的主題就是...
扁平足大家一定都聽過這個名詞,也就是說足弓的部分塌陷下來了,導致久站之後的不適感隨之增加,不過!你知道還有一個原因也會產生著腫疼痛感嗎。本篇的主題就是...
為甚麼看到很多運動類的漫畫或電影都會在最終戰之前,去到深山去訓練。絕對不是甚麼吸收大地精華還是為了遇到絕世高僧! 而是為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好的能力。至於有沒有用就見仁見智啦~本篇的主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