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個體化(individuation)原則是這種操作,通過這種操作,黏土在一個由模具的最小細節和濕黏土的最小支柱(piling)組成的能量系統中,在某種壓力下成形,以某種方式分布,以某種方式擴散,以某種方式實現:有一個時刻,壓力的能量已經從每個分子傳遞到每個分子,從泥土到模具壁,從模具壁到泥土”⋯⋯Gilbert Simondon, Individuation in light of notions of form and information
來到哲學選物店的第四件,或許,可以略略感受到選物風格。這次分享的哲學物件是一塊泥磚。希望你也會喜歡。
這塊磚的來歷並不特別,就是普通的製作過程。然而,卻是這種普通的製作過程,帶有一個老實的提醒,提醒著這間店,若要有所成果,也要務實的準備、務實的做。
製磚前,模具需設計,使壓制時不崩斷;黏土需調製,不能太軟或太硬。準備好後。才將黏土放入磚模,鋪展到四個角落後,開始擠壓;黏土因其適恰的可塑性,往模具四邊推展,並在碰壁時,回擠⋯⋯直到回擠的力量又因為黏土已退無可退,在反擠回來。直至,壓力的追加,已無法再讓得黏土外擴,而停止。泥磚塑形後,還需曝曬;以此操作的過程才完畢。[1]
在遇到這塊磚之前,並未有認真想過磚的製作過程。若有人提問,只能抽象回想磚塊的印象,想像是由一個長方體模具,加上泥土,也就是形式加上物質(形質論)。當然,若真如此相加,也只會得到一盤散沙。
這類比著,任何事物的操作,都需把做好的準備就定位,以此組成一個可以被操作的系統組合,進而使這個系統經歷操作後,才得到相應的結果。而非,抽象的思索,把結果拆成形式與材料。
那麼,在這間店,這塊磚以其沈厚,老實的問候著:還有什麼時機成熟了?還有什麼要準備嗎?
[1]對土磚製作有興趣考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