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格友聊天|我的寫作規格;你的閱讀期待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不知不覺我在方格子撰寫文章也有一年多,且文章總數也 30 有譜。雖然我在網路上碎念與寫文章行之有年,但這一年下來,我對於自己的創作定位以及行為還是真的是有點心得:找主題不容易,而寫文章也真的是很疲勞的事情。
當初開專欄的目的,本來就是以系統性的方式消化我的個人興趣,並以此建立我的知識資料庫。我的個人興趣麻煩之處在於許多主題都是雙重或是多重學院議題涵蓋的主題。商業與文化;政治與文學,諸如此類,也正於我很清楚我本人一角踩在眾多灰色地帶上,大則思想體系,小則個案範例,要「如何(how)」能夠將每一次文章的主題寫清楚,可以說是我花最多時間琢磨的部分。
也因為這些我很清楚的門檻,我在專欄初期就訂立了一些基本的寫作指標:
第一,每一篇文章,不管是寫商業議題還是寫文藝主題,都要有一個明確的提問,以及我在現有的階段,對此的個人詮釋,也就是我的觀點(opinion)。
第二,雖然內容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知識與經驗門檻,但我必須要用連貫性高、串接性強且延展性夠的推理方式表達這些概念,讓初次閱讀的人也可以延續脈絡順讀下去。
第三,不寫那些我沒有自信寫清楚,或我自認不夠懂的主題。也就代表,我唯有達到對於主題的掌握程度才會開始動筆。這也就代表書評不能只靠一本書、個案不能只看單一說詞,而是我對這個主題的全局觀必須要奠定清楚。
第四,承續上述的背後功課,我也要求每一個文章裡,都要有針對該主題的引文或是相關研究。
第五,如果文章主題的來源是外文,我也會盡量將外文原文(主要為中、英、法)等參考資料,一併涵括進文章裡,避免資料會有翻譯以及中文視點的問題。也同時確定讀者如果從我的文章中開啟對於特定議題的興趣,有可以從中延伸出去的節點。
這樣自我要求的結果,就是我每一篇文章要寫到資料量完整,且結構清晰,基本上都要 4000 字起跳,閱讀時間至少十分鐘。若是加上個人狂野的熱忱,不小心開了支線,一篇文章就會飆升到 5000 字上下,文章之長,我自己都覺得很為難用手機閱讀的網路群眾。時常被我找來討論的朋友也知道我這個爆字數的症頭,每次聽我抱怨都只能對我嘆氣。
這樣長度的文章,除了閱讀有門檻,以產出而言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算我已經有明確標題跟切角,全力撰寫,通常也要有三四天的工作時間。就更別提我的後台還有許多開了標題,但結構不完整、或我自己覺得內容還不夠豐厚的十幾篇草稿,躺在那裡等我哪天終於下筆把文字填補上。前一陣子寫的威尼斯系列,就在後台躺了一整年,是直到我重新把那本書看了一遍,整理過去的實地經驗,才硬著頭皮寫了一篇我自己可能也已經刪減許多的總覽,姑且算是完成我想要講述精品產業在歷史上的進程裡具有代表性的階段性介紹。
吸收、消化、活用。我面對的已經是我的興趣,且我也已經不把力氣放在過度的文字雕琢上,我甚至基本上也不怎麼介意作者已死的宣稱,因為作為分析與評論的寫手,我的目的本就是讓寫出來的內容如何站在巨人肩膀上進行知識堆疊,甚至成為下一個寫作者的創作基底。(作者已死 La mort de l'auteur 還是法國解構主義 déconstruction 羅蘭巴特的口號呢,這個我也應該研究一番才是)
但就算如此,英文裡常說,「把你的思考過程講出來(think out loud)」概念輸出真的還是腦力活。寫完這一年後我總認為,在方格子的寫作當然有邀請讀者一起看這些有趣主題的意圖,但我一方面,也的確是把這個機會當成不斷拆解與重構資訊的腦袋重訓——千千萬萬的腦細胞之死,跟在電腦前刪刪剪剪的掙扎,才有文章中那輝煌的靈光一現。
寫文章的真的是一件很疲勞的事情。內容產出真的是一件很疲勞的事情。延續不斷做一件事情,也真的是一件很疲勞的事情。
但我這篇的目的也並非抱怨,比較多的是樸實無華地呈現出思維與文章背後需要投注的心力跟時間。我從十五歲開始提筆,嘗試在網路上自我表述至今已經快要十五年,未來無論在哪個平台,我也還是會繼續寫。有時候藉由寫作,把自己放進修煉的心流裡,達到一種目空一切的境界也是很不賴的。雖然疲憊,背後卻是心滿意足,而我也可以從這些訓練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同時藉由與讀者之間的回饋,來看看自己是否有滿足市場越來越嚴格的品管要求。畢竟,就如同產業一樣,是我自己選了勞心勞力,品管為上的 Premium 市場,我必須對於自己的產出進行保證。
好了,總之,雖然這篇與其說是創作定位,我反而認為這更像是規格說明書:當讀者理解了我的寫作規格,也更可以調整讀者閱讀我的方法。我的確寫不快,但我可以保證每一篇絕對物超所值:因為那些不僅是我的文字,也是我的知識,我的人生。
avatar-img
941會員
83內容數
商業知識應用的範圍極廣,文化價值交換也是其中之一。然而市面上較少針對廣義文化企業的系統性地整理,也較少評論者以管理角度提出讓這些企業能夠有機發展、自給自足的思考方針。我將自己定錨為人文與商業相輔的實踐家,希望藉由所學提出應用策略框架,使更多亞洲文化商業體能用嶄新的角度,帶來下一波的文藝復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記洋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東亞的脈絡下,一場演講很模糊,人們會假定是聽者沒有進到聽懂的責任。但是在英語世界,則會假定這是講者沒有盡到說清楚的義務。無獨有偶,在不同文化的組織行為研究中,同樣是解釋一件事情,如何解釋卻也有各自的方法與訓練。如果能夠適切理解,善加利用,發揮影響力並非難事。這篇就是我在英語系國度工作的技巧分享!
當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Vasco da Gama)帶領船隊繞過非洲好望角的消息傳回來,原本不把大洋航運當一回事的威尼斯,也從美夢當中驚醒。生性謹慎且對商業敏感的威尼斯人絕對看得出來:好日子即將不在。在失去過往的獨特性後,如今的威尼斯是如何善用過去的歷史資產,維繫其目前的世界地位呢?
之所以想要介紹《財富之城》,主要也是奠基於我對於威尼斯的濃厚興趣。淺顯讀過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對於威尼斯的商賈機智非常折服;後來我帶著這本書漫步在此城,才更加體悟即便人事已非,好酒越陳越香的風情。「啟航、冒險、利益、榮譽——這些是威尼斯人生活的指南。」威尼斯是如何崛起與衰落?且讓我們一同啟程。
發文前還是先與方格子的讀者致歉:最近這三個月我正在工作轉換以及重新落地的階段,因此有諸多事項同時進行,而沒辦法定期有文章產出。目前正式落地後,將會持續寫作週期。期待之後持續與各位文字相會。而在重新開始著眼文化商業以前,先來看看一個特殊的愛爾蘭名詞——充滿與英國愛恨情仇的建築風格:喬治亞都柏林。
作為重回職場的公司新人,除了業務範圍,產業動態以及公司文化應該是我近期花最多時間研讀的主題了。雖然細節無法揭露過多,海量的閱讀當中,「韌性」卻是一個一直出現的關鍵詞。當然,每個公司都有自己對於職場韌性的解讀方法,由於敝司同時也附上不少科學研究,這些思維以及技巧上的轉換,也許會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近期由於職業因素,從法國移居愛爾蘭。三週時間不短不長,對這國家以及人民卻也有些許觀察。看著這個自古移居的島國在外,好一點是開枝散葉,壞一點是顛沛流離。我以一個外來者的角度看著這個島國的百年進程至此,驀地好似一陣警鐘,時不時在我腦中噹噹作響。
在東亞的脈絡下,一場演講很模糊,人們會假定是聽者沒有進到聽懂的責任。但是在英語世界,則會假定這是講者沒有盡到說清楚的義務。無獨有偶,在不同文化的組織行為研究中,同樣是解釋一件事情,如何解釋卻也有各自的方法與訓練。如果能夠適切理解,善加利用,發揮影響力並非難事。這篇就是我在英語系國度工作的技巧分享!
當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Vasco da Gama)帶領船隊繞過非洲好望角的消息傳回來,原本不把大洋航運當一回事的威尼斯,也從美夢當中驚醒。生性謹慎且對商業敏感的威尼斯人絕對看得出來:好日子即將不在。在失去過往的獨特性後,如今的威尼斯是如何善用過去的歷史資產,維繫其目前的世界地位呢?
之所以想要介紹《財富之城》,主要也是奠基於我對於威尼斯的濃厚興趣。淺顯讀過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對於威尼斯的商賈機智非常折服;後來我帶著這本書漫步在此城,才更加體悟即便人事已非,好酒越陳越香的風情。「啟航、冒險、利益、榮譽——這些是威尼斯人生活的指南。」威尼斯是如何崛起與衰落?且讓我們一同啟程。
發文前還是先與方格子的讀者致歉:最近這三個月我正在工作轉換以及重新落地的階段,因此有諸多事項同時進行,而沒辦法定期有文章產出。目前正式落地後,將會持續寫作週期。期待之後持續與各位文字相會。而在重新開始著眼文化商業以前,先來看看一個特殊的愛爾蘭名詞——充滿與英國愛恨情仇的建築風格:喬治亞都柏林。
作為重回職場的公司新人,除了業務範圍,產業動態以及公司文化應該是我近期花最多時間研讀的主題了。雖然細節無法揭露過多,海量的閱讀當中,「韌性」卻是一個一直出現的關鍵詞。當然,每個公司都有自己對於職場韌性的解讀方法,由於敝司同時也附上不少科學研究,這些思維以及技巧上的轉換,也許會對各位讀者有所幫助。
近期由於職業因素,從法國移居愛爾蘭。三週時間不短不長,對這國家以及人民卻也有些許觀察。看著這個自古移居的島國在外,好一點是開枝散葉,壞一點是顛沛流離。我以一個外來者的角度看著這個島國的百年進程至此,驀地好似一陣警鐘,時不時在我腦中噹噹作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算是寫作新人嗎?如果就長篇小說的話,我應該還算是寫作新人,至少在去年春天時絕對是個長篇小說全新的創作者,然而在其他領域的文類卻不是。過去在臉書那個一直不受官方重視類似網誌的功能下,我浸淫創作了許多年。諸如新詩、散文、隨筆、輕小說、社論、時政看法累積超過百來篇,結果臉書現在完全放棄那一塊,這些心血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這是我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不知道我能不能持續更新下去呢哈哈,說真的,我覺得心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熱情做這件事,那要怎麼持之以恆呢?不在被別人強迫的狀況下進行並非不得已的事,本來就很考驗自主能力,而剛好我非常缺乏這部分,做事十分懶散,所以經營這裡對我來講是一大考驗。 但我是有熱情和目標的,我
如果我在方格子寫文章超過30篇,有廣告分潤了,是否一樣還是乏人問津或沒有人想定閱(大概我選的主題是沒甚麼人有興趣的吧),我還是會繼續發文,但就沒有這麼積極的每一兩天發一次文,可能一個禮拜發兩篇就很多了,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章有一定價值,如果大家都不想看,我會慢慢把以前的文章設定為付費,我寫日記或心情隨筆
Thumbnail
如果沒有開始寫作,不會開啟我在寫作路上的各種研究。與你分享我走過的路,沿路上的風景和收獲。
Thumbnail
2023/1/1號,我開始在網路上分享所知、所學與所聞。由於我的寫作天份不夠,所以我一直很害怕寫作。但是在閱讀之後,我愛上了文字的力量。這是我分享的寫作過程,也呼籲大家先追求正能量。
其實我兩年前已經留意到方格子這個平台,不過那時自覺文筆不夠好,所以下不了決心。透過自身的磨練以及友人的提點,漸漸找到自己喜愛的風格。
這篇是經營方格子一個半月後的自我經營策略反思。 因為方格子看的到後台數據,我發現我寫人生故事的點閱率跟完讀率都最好,學習筆記跟趨勢觀察的點閱率差不多,且都遠低於故事的點閱率,完讀率很低。 有點神奇的是,我在寫學習筆記跟趨勢觀察時的確會比較多障礙,如果這兩個項目要一直有產出有價值的內容,對....
Thumbnail
     算算日子,埋首在方格子寫專題文章,一晃眼已度過了14個月,到目前為止,包括發表和未發表的文字,總計已超過25萬餘字,單就自我成長而言,也稱得上是人生的一項小小成就吧!
Thumbnail
我算是寫作新人嗎?如果就長篇小說的話,我應該還算是寫作新人,至少在去年春天時絕對是個長篇小說全新的創作者,然而在其他領域的文類卻不是。過去在臉書那個一直不受官方重視類似網誌的功能下,我浸淫創作了許多年。諸如新詩、散文、隨筆、輕小說、社論、時政看法累積超過百來篇,結果臉書現在完全放棄那一塊,這些心血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速度是快是慢,就是佛系寫著寫著就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
Thumbnail
雖然寫了好幾年的散文/小説/食評,但一直都是個人興趣爲主的。自從2024年開始,我堅定了作家的夢想,就一直再找辦法整理自己的知識庫。好讓自己的創作都能夠持續穩定的產出,這個是我平常的創作流程吧。 知識輸入(Input): 閱讀是累積自我的方式,一本書不會全然屬於此刻的自己,書裡提及論點、金
Thumbnail
這是我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不知道我能不能持續更新下去呢哈哈,說真的,我覺得心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熱情做這件事,那要怎麼持之以恆呢?不在被別人強迫的狀況下進行並非不得已的事,本來就很考驗自主能力,而剛好我非常缺乏這部分,做事十分懶散,所以經營這裡對我來講是一大考驗。 但我是有熱情和目標的,我
如果我在方格子寫文章超過30篇,有廣告分潤了,是否一樣還是乏人問津或沒有人想定閱(大概我選的主題是沒甚麼人有興趣的吧),我還是會繼續發文,但就沒有這麼積極的每一兩天發一次文,可能一個禮拜發兩篇就很多了,個人覺得自己的文章有一定價值,如果大家都不想看,我會慢慢把以前的文章設定為付費,我寫日記或心情隨筆
Thumbnail
如果沒有開始寫作,不會開啟我在寫作路上的各種研究。與你分享我走過的路,沿路上的風景和收獲。
Thumbnail
2023/1/1號,我開始在網路上分享所知、所學與所聞。由於我的寫作天份不夠,所以我一直很害怕寫作。但是在閱讀之後,我愛上了文字的力量。這是我分享的寫作過程,也呼籲大家先追求正能量。
其實我兩年前已經留意到方格子這個平台,不過那時自覺文筆不夠好,所以下不了決心。透過自身的磨練以及友人的提點,漸漸找到自己喜愛的風格。
這篇是經營方格子一個半月後的自我經營策略反思。 因為方格子看的到後台數據,我發現我寫人生故事的點閱率跟完讀率都最好,學習筆記跟趨勢觀察的點閱率差不多,且都遠低於故事的點閱率,完讀率很低。 有點神奇的是,我在寫學習筆記跟趨勢觀察時的確會比較多障礙,如果這兩個項目要一直有產出有價值的內容,對....
Thumbnail
     算算日子,埋首在方格子寫專題文章,一晃眼已度過了14個月,到目前為止,包括發表和未發表的文字,總計已超過25萬餘字,單就自我成長而言,也稱得上是人生的一項小小成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