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製造業面臨按下「Reset」的關鍵時刻,必須要重新思考企業轉型的策略:要挑戰什麼新領域?需要什麼新技能?有足夠的人才及科技嗎?什麼是現在的阻力?如何落實文化、如何執行?
前幾天看了iPhone 13的上市發表會,但我心裏想的不是要不要升級,而是這支手機背後的台灣供應鏈:組裝的鴻海、和碩,晶圓代工的台積電,半導體封測的日月光,光學鏡頭的大立光,被動元件的國巨……等等公司。
iPhone 的幕後功臣:台灣的護國群山
根據DIGITIMES的調查,台灣有800家上市櫃電子公司,2019年營業額高達7,129億美元;其中組裝手機、電腦高達4,098億美元,占總產值的57%,也帶動了高達3,000多億美元的零組件需求,這是建構台灣雄厚製造實力的重要基礎。
DIGITIMES創辦人黃欽勇在他的《
斷鏈之後》一書中,精闢地指出台灣製造業的優勢:
大量生產這一環節是台商的特異功能。對於這個長期被譏為獲利只有「毛三到四」的代工角色,欽勇有不同的見解。
因為除了毛利雖低但大量生產下的總營收仍是個巨量外,更重要的是低毛利的大量生產代工能力,代表的其實是一種不能出錯的管理效率,這種效率就成為一種別人很難跨越並進入的競爭門檻。
台灣製造業除了誕生了許多護國群山,「護國神山」台積電更進入全球市值前十大企業;而反觀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都已經掉出十名之外。
我在為台灣的卓越成就感到驕傲的同時,一直有一個問題在我腦中盤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