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南懷瑾大師有很多著作,其中大部分是弟子隨堂錄下他所講的話,再仔細整理出書稿。
最近因為疫情,多了很多時間,整理書櫃時,隨手翻看,不經意看到幾段話,還蠻符合現在的心情或者這個年紀的體會,抄錄於下分享給大家。
南先生說:「真正的福報是什麼呢?清靜無為。心中既無煩惱也無悲傷,無得也無失,沒有光榮也沒有恥辱,反正兩種都沒有,永遠是非常平靜的,這就是所謂上界的福報─清福。」
因此,大師這麼提醒:「人到了晚年,本來可以享清福了,但多數人反而覺得痛苦。因為一旦無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許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時候,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個寂寞,什麼事都沒有了,那怎麼活啊!一個人要是會享受寂寞,那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體會到人生更高處的一層境界。」
我覺得能夠享清福的人,應該也是個隨遇而安的一種個性,也可以呼應孔夫子講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以及「吾無可無不可」那種自在的心靈。
也像是金剛經裡的: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南懷瑾大師這麼說:「什麼叫修行?念念皆空,隨時丟,物來則應,過去不留;就算做了一件好事,做完了就沒了,心中不存。連好事都不存在心中,壞事當然不會去做了,處處行於佈施,隨時隨地無所住。」
金剛經裡還有一句眾人皆知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南先生在講解這句時這麼說:「當夢幻來時,夢幻是真;當夢幻過去了,夢幻是不存在的;但夢幻再來的時候,它又儼然是真的一樣。只要認清楚,現在都在夢幻中,此心不住,要在夢幻中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重點在這裡。」
這些年的生活體會,不管是曾經行程滿檔馬不停蹄,還是待在山上,靜靜獨坐陽台望向城市紅塵,還是夜晚孤燈下的閱讀,我也慢慢體會到金剛經裡的話語,儘量做到對於一切事物,不必去追求或刻意擺脫,有緣相遇就盡心對待,緣分盡了,也淡然處之,有點像年輕時的信念:「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外加「盡人事聽天命」的老年進化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隨筆聞名的蒙田曾寫:「我們應當握緊拳頭,咬緊牙關來挽留生命中對快樂的利用,因為歲月會將它們從我們手中一一搶走。」  我想,蒙田是要提醒我們把握當下,今天能享受的快樂不要拖到未來才去做,因為未來即使還有機會,但恐怕也沒有能力了。  的確,一個人的生理機能超過三十歲以後就走下坡,大概只會愈來愈差,不會
糖變得這麼廉價,是最近這幾十年化學工業的進步才帶來的重要改變,糖是身體主要能量來源,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但是正如可以吃的所有東西一樣,過多就會造成問題,尤其在漫長演化過程中,人類要從大自然中獲得純粹的單糖跟雙糖,是很困難的事,因此我們也就沒有演化出能適應大量單糖的身體構造。  近年來就有學者建議,
到現在還有不少人提倡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類型,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偏好(圖案、文字或口說……等等),也有自己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有人是視覺型、有人是聽覺型、有人是觸覺型......等等,甚至還有些課程教你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風格。  但是根據德國神經生物學家,漢寧貝克博士在「打破大腦偽科學」
 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賴德仁醫師認為一般社會大眾對憂鬱症患者有很多成見,比如「憂鬱症的人就是草莓族」、「太懦弱才會得到憂鬱症」……其實是錯的,他在診間所觀察到的病人,反而很多屬於「衝勁十足」凡事全力以赴的個性,而且這種人格特質除了在憂鬱症患者常見外,罹患恐慌與焦慮的人也常有此個性,另外憂鬱症患者往往
園藝治療是利用植物或園藝相關的活動來幫助我們跨越某些心理的障礙,來改善整體身心狀態的治療方法。  有效的原因來自於當我們觀察與照顧另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往往能夠讓我們反思及面對自己的生命困境,尤其植物的生根發芽與成長的生命週期較短,從中展顯旺盛的生命力而帶來啟發。  園藝治療師也就是搭起人跟植物之間
學生時代讀的病理學教科書寫胃癌的致病機轉,認定是精神壓力或飲食習慣與某些食物種類所引起的長期的慢性發炎,然後導致萎縮性胃炎,最後變成胃癌。  但是現在醫學研究已證明,單單精神壓力或某些易致癌物,並不足以引發胃癌,通常還要加上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才是關鍵因素。  而幽門螺旋桿菌是經口傳染,大部分在小時
以隨筆聞名的蒙田曾寫:「我們應當握緊拳頭,咬緊牙關來挽留生命中對快樂的利用,因為歲月會將它們從我們手中一一搶走。」  我想,蒙田是要提醒我們把握當下,今天能享受的快樂不要拖到未來才去做,因為未來即使還有機會,但恐怕也沒有能力了。  的確,一個人的生理機能超過三十歲以後就走下坡,大概只會愈來愈差,不會
糖變得這麼廉價,是最近這幾十年化學工業的進步才帶來的重要改變,糖是身體主要能量來源,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但是正如可以吃的所有東西一樣,過多就會造成問題,尤其在漫長演化過程中,人類要從大自然中獲得純粹的單糖跟雙糖,是很困難的事,因此我們也就沒有演化出能適應大量單糖的身體構造。  近年來就有學者建議,
到現在還有不少人提倡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類型,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偏好(圖案、文字或口說……等等),也有自己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比如有人是視覺型、有人是聽覺型、有人是觸覺型......等等,甚至還有些課程教你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風格。  但是根據德國神經生物學家,漢寧貝克博士在「打破大腦偽科學」
 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賴德仁醫師認為一般社會大眾對憂鬱症患者有很多成見,比如「憂鬱症的人就是草莓族」、「太懦弱才會得到憂鬱症」……其實是錯的,他在診間所觀察到的病人,反而很多屬於「衝勁十足」凡事全力以赴的個性,而且這種人格特質除了在憂鬱症患者常見外,罹患恐慌與焦慮的人也常有此個性,另外憂鬱症患者往往
園藝治療是利用植物或園藝相關的活動來幫助我們跨越某些心理的障礙,來改善整體身心狀態的治療方法。  有效的原因來自於當我們觀察與照顧另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往往能夠讓我們反思及面對自己的生命困境,尤其植物的生根發芽與成長的生命週期較短,從中展顯旺盛的生命力而帶來啟發。  園藝治療師也就是搭起人跟植物之間
學生時代讀的病理學教科書寫胃癌的致病機轉,認定是精神壓力或飲食習慣與某些食物種類所引起的長期的慢性發炎,然後導致萎縮性胃炎,最後變成胃癌。  但是現在醫學研究已證明,單單精神壓力或某些易致癌物,並不足以引發胃癌,通常還要加上幽門螺旋桿菌的存在,才是關鍵因素。  而幽門螺旋桿菌是經口傳染,大部分在小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自己過得幸福,才是王道"~太陽盛德老師(心靈啟發大師) 我到了中年深刻體會,帶著愛與寬容,感恩和愉悅的心,簡單平淡生活,即是幸福。 世事無常,佛家說,要在"變中求靜",讓心安頓下來。遇大事先深呼吸,靜下心思考,再做判斷或決定,就不會驚慌失措,亂了陣腳。 所謂[逝著已矣,來著可追],每一天活在
Thumbnail
最近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裡頭有關於經營事業、感情、還有人際關係的寶藏。 道德經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無為‘’,意思就是一個人能坦蕩心胸、無目的性、無私去做任何事,而這樣的內在境界,會自然散發出一股有魅力氣場。 擁有無為心態的人也會影響周遭環境,讓大家都願意把事情做好,或是也跟隨他的腳步成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許多經歷人生大風大浪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清平最樂」,能夠天天清淨心過日子即是最大的快樂。清淨心,就是放下煩惱、恐懼、焦慮、憂愁,一切好壞讓它自自然然來去。 每到年關,總是有一些不平靜,人心浮躁,焦慮不安,每個人都著急辦妥手上的雜事。跨一個年,就是跨一個關卡,越是重要關卡越要心平氣和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人人都可以離苦,都可以遠離恐怖煩惱,享有自在喜樂... 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精進修行,才能度一切苦厄... 」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長年以來,不少讀者或有緣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心觀禮,極樂世界,德風華雨,妙香天樂,泉池林樹,寶網靈禽,色光聲香,遍滿佛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增益有情,殊勝善根,大願大力,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自己過得幸福,才是王道"~太陽盛德老師(心靈啟發大師) 我到了中年深刻體會,帶著愛與寬容,感恩和愉悅的心,簡單平淡生活,即是幸福。 世事無常,佛家說,要在"變中求靜",讓心安頓下來。遇大事先深呼吸,靜下心思考,再做判斷或決定,就不會驚慌失措,亂了陣腳。 所謂[逝著已矣,來著可追],每一天活在
Thumbnail
最近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經,裡頭有關於經營事業、感情、還有人際關係的寶藏。 道德經裡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無為‘’,意思就是一個人能坦蕩心胸、無目的性、無私去做任何事,而這樣的內在境界,會自然散發出一股有魅力氣場。 擁有無為心態的人也會影響周遭環境,讓大家都願意把事情做好,或是也跟隨他的腳步成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許多經歷人生大風大浪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清平最樂」,能夠天天清淨心過日子即是最大的快樂。清淨心,就是放下煩惱、恐懼、焦慮、憂愁,一切好壞讓它自自然然來去。 每到年關,總是有一些不平靜,人心浮躁,焦慮不安,每個人都著急辦妥手上的雜事。跨一個年,就是跨一個關卡,越是重要關卡越要心平氣和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人人都可以離苦,都可以遠離恐怖煩惱,享有自在喜樂... 但前提是,你要成為一位覺修者,精進修行,才能度一切苦厄... 」 畢竟,人各有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累劫功德,可以出家修行。 因此,成為一位覺修者,在不離紅塵,在照顧緣親的同時,你也能進入清淨無染,平靜無憂的境界。 長年以來,不少讀者或有緣朋